“信”在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

作者&投稿:竺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在古文中的一词多义~

当在古文中的一词多义:
1.对等;相当于。当,田相值也。——东汉·许慎《说文》
2.面对着。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3.承担。念窦娥葫芦提当罪衍。——元·关汉卿《窦娥冤》
4.主持。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管子·五行》
5.阻挡(某人或某事物)的通路。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庄子·人间世》
6.用武力抵敌。于是士皆殊死战,莫不一当百。——《梁书· 韦放传》
7.应当。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8.判决罪人,断狱。臣知欺大王罪当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参考资料:当-百度百科

一、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1、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他的。)
白话译文:他的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小偷来偷东西。”
出处:战国末期·韩非《智子疑邻》
2、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
白话译文:担心前后受到它们的攻击。
出处:清代·蒲松龄《狼》
3、其夫呓语。(其:她的。)
白话译文:她的丈夫一直在不停的说梦话。
出处:清代·林嗣环《口技》
二、其中,其中的。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其:其中)
白话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出处: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白话译文:在乱石中选了一二块石头敲打它。
出处:宋·苏轼 《石钟山记》
三、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1、并自为其名。(其:自己的)
白话译文: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出处:宋·王安石 《伤仲永》
2、舍其文轩。
白话译文:扔掉自己华丽的轿车。
出处:先秦·墨子《公输》
3、既其出。(其:我们)
白话译文:我们出洞以后。
出处: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四、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1、念悲其远也。(其:她)
白话译文:悲伤地说他已经远去了。
出处:先秦·刘向《触龙说赵太后》
2、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其:他们)
白话译文:先前标记的时候可以通过。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
五、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
白话译文: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出处:先秦·列御寇《愚公移山》
2、其孰能讥之乎?
白话译文: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
出处: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其为死君乎?
白话译文:难道(心目中)还有已死的国君吗?
出处:汉代·左丘明《左传·肴之战》


1.(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信,诚也。――《说文》
有诸已之谓信。――《孟子》
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
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白虎通·情性》
定身以行事谓之信。――《国语·晋语》
期果言当谓之信。――《贾子道术》
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礼记·经解》
信誓旦旦。――《诗·卫风·氓》
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三国演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信而见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则是无信。――《世说新语·方正》
2.真实,不虚伪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其事信。――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相信;信任
不我信兮。――《诗·邶风·击鼓》
且单于信女,使昫人死生。――《史记·苏武传》
不自信。――《战国策·齐策》
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犹信。――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笑而不信。――宋·苏轼《石钟山记》
4.守信用
已诺不信则兵弱。――《荀子·富国》
小信未孚。――《左传·庄公十年》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贾谊《过秦论》
信义著于四海。――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信义安所见。――《汉书·李广苏建传》
虏帅失信。――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住宿两夜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诗·周颂·有客》
子庚门于纯门,信于城下而还。――《左传·襄公十八年》
6.证实;应验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
7.知晓
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岁乎?――《聊斋志异》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陆游《蝶恋花》
又如:信道(知道;料道)
8.信约;盟约
以继好结信。――《左传·襄公元年》
9.符契;凭证
行而无信。――《战国策·燕策》
又如:信笼(内盛物品后封口加盖印信的箱笼);刻木为信
10.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宜急追信改书。――《资治通鉴》
越绝粮,使素忠为信,告粜于吴。――《越绝书》
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世说新语·文学》
又如:信使(使者)
11.通“讯”。音讯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李白《大堤曲》
又如:信耗(信息;消息);信炮(按约定信号所放之炮);信音(音信;消息);通风报信;凶信;信鸽;信鸿;信鸟;信问(信息)
12.书信,信件(晚起义。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书”字表示)
函使报信。――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信局(投递信件的机构);私信;挂号信;平信;死信;匿名信;信箱;信筒;信简(书信)
13.放任;随便
要不拿出纲纪来,信着他胡行乱做,就不成个人家。――《醒世姻缘传》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又如:信口胡沁(信口胡吣。不顾事实,随便乱说);信着(任着;任凭);信手拈来;信步
14.果真,的确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史记·华佗传》
烟涛微茫信难求。――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信知生难恶。――唐·杜甫《兵车行》
信造化之尤物。――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1.(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同本义
诚,信也。――《说文》
币必诚。――《礼记·郊特牲》
诚者自成也。――《礼记·中庸》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汤问》
行之发于至诚。――《汉书·赵广汉传》
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又如:诚款(真诚恳切);诚敬(真诚,敬重);诚虔(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2.真实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又如:诚理(真理);诚谛(真实而详审)
3.确实,的确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
4.果真;如果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形容词
(1)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2) 同本义 信,诚也。——《说文》有诸已之谓信。——《孟子》 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 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白虎通·情性》 定身以行事谓之信。——《国语·晋语》期果言当谓之信。——《贾子道术》 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礼记·经解》 信誓旦旦。——《诗·卫风·氓》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三国演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信而见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则是无信。——《世说新语·方正》 (3) 又如:信行(信用;守诺言);信人(讲守信用的人) (4) 真实,不虚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其事信。——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信官(诚实不欺的官员);信赏(悬赏);信赏钱(悬赏金);信人(诚实的人)
动词
(1) 相信;信任不我信兮。——《诗·邶风·击鼓》 且单于信女,使昫人死生。——《史记·苏武传》 不自信。——《战国策·齐策》 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犹信。——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笑而不信。——宋·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信不及(不能相信;不敢相信);不信邪;信得过;信爱(信任喜爱);信纳(相信采纳);信不信由你;听其言而信其行 (3) 守信用 [keep one’s word;keep one’s credit] 已诺不信则兵弱。——《荀子·富国》 小信未孚。——《左传·庄公十年》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贾谊《过秦论》 信义著于四海。——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信义安所见。——《汉书·李广苏建传》虏帅失信。——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 住宿两夜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诗·周颂·有客》子庚门于纯门,信于城下而还。——《左传·襄公十八年》 (5) 证实;应验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 (6) 知晓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岁乎?——《聊斋志异》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陆游《蝶恋花》 (7) 又如:信道(知道;料道)
名词
(1) 信约;盟约 以继好结信。——《左传·襄公元年》 (2) 符契;凭证 行而无信。——《战国策·燕策》 (3) 又如:信笼(内盛物品后封口加盖印信的箱笼);刻木为信 (4) 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宜急追信改书。——《资治通鉴》越绝粮,使素忠为信,告粜于吴。——《越绝书》 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世说新语·文学》 (5) 又如:信使(使者) (6) 通“讯”。音讯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李白《大堤曲》 (7) 又如:信耗(信息;消息);信炮(按约定信号所放之炮);信音(音信;消息);通风报信;凶信;信鸽;信鸿;信鸟;信问(信息) (8) 书信,信件(晚起义。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书”字表示) 函使报信。——清·袁枚《祭妹文》 (9) 又如:信局(投递信件的机构);私信;挂号信;平信;死信;匿名信;信箱;信筒;信简(书信) (10) 姓
副词
(1) 放任;随便 要不拿出纲纪来,信着他胡行乱做,就不成个人家。——《醒世姻缘传》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信口胡沁(信口胡吣。不顾事实,随便乱说);信着(任着;任凭);信手拈来;信步 (3) 果真,的确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史记·华佗传》 烟涛微茫信难求。——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信知生难恶。——唐·杜甫《兵车行》信造化之尤物。——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信shēn
笔画数:9;部首:亻;笔顺编号:324111251;郑码:NSVV,U:4FE1,GBK:D0C5 主要释义: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文言文为何有倒装
特殊句式 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一、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

怎样文言文翻译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

求助:古汉语翻译曰:“能恁地敬,便自然信
能恁地敬,便自然信。语出《朱子语类》卷二十一 论语三,现代汉语的意思是:能够那样地敬奉它,于是就自然而然地相信它了。

古汉语中伯者重信伯者是什么意思
伯通“霸”,霸者,就是成就霸王之业的人。就是说成就霸王之业的人都讲信用,看重信义。

被动在文言文里的表现
(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

古代文言文乎的意思
3. 古代文言文中于的意思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古汉语中的代词及其用法
(《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3.复音虚词“所以”。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十三、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

论语《10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反复实习。 古汉语“习”字没有现在的“复习”之意。编辑本段二、浅析:智慧...

文学文化知识填空。(1)在古汉语中常用“社稷”指代国家,用“鸿雁”指...
(1)书信 家乡(2)芾甘 翻译 《萌芽》(3)谢婉莹 泰戈尔 《春水》 母爱(4)武松 棒打洪教头

古代汉语副词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意义和用法,分别举例说明_百度...
这几个表限定的范围副词中,第、但、独、特、直、徒不但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而且语音也相同或相近,是一组音同或音近的通用字。这几个字上古声母均属定母,具有双声关系;韵部,“徒”属鱼部,“特”“直”属职部,“独”属屋部,“第”属脂部,“但”属元部,主要元产时相同或相近。副词“仅”在古汉语中有...

伊吾县15354788578: “信在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信”和诚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什么,最好能?
长沙盼附桂: 信1.(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信,诚也.――《说文》有诸已之谓信.――《孟子》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信者,诚...

伊吾县15354788578: 国学常识之哲学宗教篇:古汉语中的信和书有什么区别 -
长沙盼附桂: 学习古代汉语,只有正确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才能有助于理解语言的发展变化.拿“信”和“书”来说,“信”,古汉语中主要是指信使,即送信的人.如《世说新语·雅量》中“外启信至,而无儿书”,就是说外边的人报告使者到了,却没...

伊吾县15354788578: 《曹刿论战中》的词语问题古今异义:1.伐 2.信 3.忠一词多义:1.立 2.以一个通假字 -
长沙盼附桂:[答案] 古今异义: 1.伐 古:伐 ①伤害,耗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②攻伐、讨伐.《灵枢·官能》:“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 ③刈割.《素问·...

伊吾县15354788578: 文言文《隆中对》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
长沙盼附桂: 1.一词多义 谓 认为 调为信然 对··说 谓先主日 已 停止 然志犹未已 通“以”自董卓已来 已经 已历三世 信 确实 谓为信然 诚信 信义著于四海 同“伸”,伸张 欲信大义于天下 然 这样 谓为信然 但是 然志犹未已 用 因此 遂用猖獗 利用 贤能为之用 ...

伊吾县15354788578: 论语十则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都有哪些? -
长沙盼附桂: 古今异义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 今义:数词,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

伊吾县15354788578: 古代汉语中信,义,忠,恕,武的翻译 -
长沙盼附桂: 信 :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

伊吾县15354788578: 隆中对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词类活用
长沙盼附桂: 通假字 1.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2. 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以来 )古今异义词 遂用猖蹶:猖蹶 古意: 失败; 今意:放肆地横行,闹得很凶. 凡 古意:总共; 今意:平凡. 孤 古意: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伊吾县15354788578: 古文中 信宿是什么意思 ? -
长沙盼附桂: 信,古文就有“住宿两夜”的意思.信 xìn<动>住宿两夜.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诗·周颂·有客》子庚门于纯门,信于城下而还.——《左传·襄公十八年》 信宿: 1.通信过程中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信宿是相对于信源而...

伊吾县15354788578: 古语用什么词表示书信 -
长沙盼附桂: 书:家书即家信,手书即亲笔信.《春望》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函:便函即便信,公函即公文信件,函授即通过信件来往授课. 札:大札即重要的信,礼札即送礼的信.《古诗十九首》诗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简:书简即书信,小简即便信,叶圣陶写的关于语文教育的书信,发表时题目为《语文教育书简》. 笺:便笺即便信,锦笺、华笺即书信的美称. 尺牍:即书简,因古代常用一尺长的木简写信. 尺素:即绢书,用一尺长的白绢写信.《饮马长城窟行》诗句:“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中有尺素”. 鸿雁:典出自《汉书》:“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来,鸿雁就成了信的代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