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11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的神童谢彦波,为什么堕落了?

作者&投稿:藩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42年前,11岁就考上中科大的神童谢彦波:他的陨落原因及现状如何?~

197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随着高考的恢复,曾经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的无数知识青年迎来了曙光——知青返乡。
同年的12月28日,国家决定在全国恢复增设169所普通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以逐步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
也正是在这一年,为了加快科技兴国的步伐,中国科技大学的“天才少年班”横空出世,11岁的天才儿童谢彦波滚着一只铁环走进了大学校门,与“第一神童”宁铂成为了中科大少年班第一期学生。

回想当年,第一位神童宁铂的故事依然历历在目,年仅13岁获准破格进入大学就读,是全中国第一个被公认的天才神童,却因为没有权利选择自己最爱的天文学系,反而被安排就读理论物理,身心无法调适,最后于2003年选择了出家修行,令人唏嘘不已!
而谢彦波的故事也是充满了神奇的色彩。他没有上过初中高中,由小学直接进入了中科大少年班。

之后,他的人生一路开挂,11岁上科大,15岁上科学院理论物理所读硕士,18岁读博士,被看好有希望在二十岁前得博士学位,结果中国博士没有读完,去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跟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森做固体物理理论工作。
只是,谢彦波这个最有望拿诺贝尔奖的神童却铩羽而归,因与美国导师不和,无法博士毕业就被安排回国了。
天才少年谢彦波究竟怎么了?
一、不喜欢开口讲话的神童
11岁,本是普通孩子读小学五年级的年纪,谢彦波却直接跨过初中、高中进入了大学。他的童年究竟是怎么样?
谢彦波生长在一个知识家庭,在湖南医学院的家属大院里长大,父亲是湖南医学院物理教师。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谢彦波从小不喜欢开口说话,成为了父母的最大困扰。
即便开口,他连个“我”字也不称,饿了就说:“彦波要吃饭!”渴了就喊:“彦波要喝水!”
妈妈摇头叹气说:“这孩子,像个榆木疙瘩,长大准没出息!”
而爸爸却不同意妈妈的看法,说:“彦波是外浊内清,引导得好,出息不会小呢!”
上学后,谢彦波依然不喜欢开口讲话。老师连问几个问题,他一声不吭,这让老师很是头疼。

然而这个不爱说话的小孩,学习能力非常地强。他在小学三年级就把初中的数学学完了,四年级就学完了高中数理化,到五年级时已开始钻研大学的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解答了数以千计的题习题。
别人小学毕业就是升初中,谢彦波却参加湖南医学院子弟中学高二年级的数学竞赛,还获得了第二名。之后,他又参加长沙市高中生数理化竞赛,又获得了很漂亮的成绩。这两次好成绩让彦波出尽了风头,人们都称之为神童。
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得知才11岁的谢彦波就参加高中考试,且成绩优秀,立即派专人来对他进行面试,结果惊人地发现他的数学相当于大学水平,其他各门功课也都达到高中毕业水平。由此,中科大决定录取他进了少年班。

之后,凭借自己超强的学习能力,15岁的谢彦波提前一年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的研究生,成为国内年龄最小的研究生。硕士毕业后,18岁的他就读博士,被看好有希望在二十岁前得博士学位。
只可惜,神童很快就陨落了。
没读完中国博士,他去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跟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森做固体物理理论工作。而美国之旅也并不顺利,因与美国导师不和,谢彦波这个最有望拿诺贝尔奖的神童却铩羽而归,无法博士毕业就被安排回国了。
二、神童的陨落原因
在朋友面前,谢彦波略显健谈而放松,但他似乎不懂得如何与决定其命运的人相处。
谢彦波入大学时才11岁,自理能力差,自视甚高,当时的班主任汪惠迪甚至不得不替孩子理发、缝衣服等。并且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流传甚广的一个传说是,第一次走进校门时,他还在滚动一只铁环。
然而,最要紧的是他不懂得、也没有机会学习如何与人打交道。
他进入少年班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不断的学习、分析、实验。因为“天才”的头衔,他几乎完全被剥夺了作为孩子的天性,原本应该属于他的玩乐也被无形剥夺了。
“人际关系这一课,心理健康这一课,整个班级的孩子都落下了,他的问题就尤其严重。”汪惠迪老师说。
谢彦波是少年班中年纪最小的一位,所以他和第一神童宁铂被当作了典型报道。在那个年代,翻开报纸随处可见关于他们的报道。他那天真的微笑、算术板书的背影,也出现在了各大媒体的报纸上。

慢慢地,谢彦波与众少年班同学一样,开始将自己不当做普通人,并且开始不自觉地表现得跟别人不一样。
那怕是到了青春萌动的年纪,遇到喜欢的女孩子,他也只拼命压抑而从不表现,毕竟他是神童呀!这个在心理学上叫性压抑。

他越发不喜欢与人交往,甚至有时是觉得别人不懂他,觉得自己和别人不是一路人。
18岁的谢彦波跟随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院士读博士,被看好在20岁前获得博士学位。不过,这段最为高光的时刻,却成为他人生转折的开始。
他因没能处理好和导师的关系,博士拿不下来,于是转而去美国读博士。
本该最有望拿诺贝尔奖的谢彦波,却被其导师安德森这么说:谢彦波的性格中有着令人无法容忍之处,那就是比他本人还要傲气。
原来,谢彦波因为论文被导师驳回,曾数次去找导师理论,甚至还曾在深夜找到导师家中与师母发生争执。争执之中,因他将手放进裤兜里,被师母以为他要掏手枪而吓得魂飞魄散。
话说,谢彦波就不能退一步,把论文重写一遍吗?
还真是固执,因为在他身上有太多的光环压着,他太害怕失败了。

谢彦波认为是导师不喜欢他的论文。因为为了向导师论证自己理论的正确性,他数次在黑板上向导师演示,而安德森却总是借故离开。
相信大部分的同学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选择重写一篇论文,虽然会花很多时间,但至少可以保证自己顺利毕业。即使不重写,好好和导师沟通,也是有可能顺利通过毕业的。
只是,谢彦波不愿意转弯,也不肯转弯,自认为自己不是一般人,坚持自己的理论课题。
然而,两人的僵持,让他痛苦极了。越是痛苦,他越渴望论文能够通过,甚至陷入了一种近乎着魔的状态。
而恰好此时,在美国,发生了中国留学生杀害教授的事件。
思想固执、行为偏激的谢彦波本就让安德森超出想象,在这个事件的影响下,他更是成为了普林斯顿的“高危存在”,随即被遣散回国。
美国镀金,谢彦波铩羽而归,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因为除他之外,还有一个人——少年班学生干政也被遣散回国,他与谢彦波的轨迹惊人的相似:都是在普林斯顿,都是学理论物理,都是与导师关系紧张。
这样子的挫败给谢彦波打击很大。他从未经受如此大的挫折。回到国内后,他彻底从神坛跌落了下来,之前环绕在他身边的光环迅速暗淡下去,随之而来的是失望、鄙夷甚至蔑视。

三、现状如何?
干政回国后,中科大物理系的一位主管老师找过他,劝他回科大读博士。令大家惊讶的是,干政拒绝了。
然而几年之后,干政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表示想回科大工作。但是,科大没有同意,因为当时科大聘用教师必须是博士文凭,他没有。
后来,汪惠迪老师也劝干政再去读博士。他依然拒绝,他不信再花一年时间还找不到一份工作。
只是,现实很残酷,他这一年的努力最后也化为了泡影。而他的精神疾病时好时坏。最终,干政被自己禁锢在了与母亲共同居住的房间里。

当时25岁的谢彦波运气则要好一些,回国后,他以硕士的身份接受了近代物理系教师的工作,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副教授。他与普通人一样,很快地结了婚,没有什么积蓄,分到了一套楼下的小房子。
而在持续不断的烦恼中,谢彦波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才结束了往日的梦想——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
总结谢彦波陨落的原因,大概就是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舆论的过分关注,造成了谢彦波的性格缺陷;以及素质教育的缺失。少年班的悲剧已然过去,但真的过去了吗?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我们是否应该要注意孩子的素质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交际能力可谓是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学问。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你在社会上左右逢源,相反,紧张的人际关系则可能会让你在生活中四处碰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所需的人才资源也逐渐开始转型,其中交际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往往更能得到青睐。而交际能力弱,人际关系紧张的人往往会使外界有一种炙手可热的感觉,最终会在时代的发展中被冷落。

01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出现过这样一位天才少年:他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才少年班78届的首批学生之一,由小学直接越级,跳过了整个中学阶段,步入了中科大这一高等学府的殿堂,当时的他年仅十一岁而已。可是,这位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天才少年,最终却跌落神坛,纵使曾经的他有多光芒万丈,最后他只能当一名普通教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天才少年也泯然众人了呢?
谢彦波,1966年11月出生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里,从小谢彦波并没有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聪慧和才华,相反地,其母亲对他持有的希望并不大:谢彦波一岁时便被送到乡下的奶奶家,到了入学年龄才回到城里。平时谢彦波性格十分内向害羞,不怎么和家长朋友言语,即使有需求必须开口说话时,谢彦波只会称自己为彦波,连正常交流时使用的第一人称“我”都不会使用。其母亲叹息道:“这孩子,像个榆木疙瘩,长大准没出息!”然而,谢彦波的父亲却不这样认为——彦波是外浊内清,只要教导有方,出出息可不会小!

事实证明,谢彦波父亲说的话是正确的。谢彦波在上学后,仍然不变的,是他孤僻内向的性格,这也使父母和老师十分头疼。一次偶然的机会,谢彦波的父亲给彦波解答了《小木偶奇遇记》中的一个问题,自此以后,谢彦波学得开朗了许多。很快的,家人发现当时在读二年级的谢彦波竟然开始做起了高年级的数学题。谢彦波的求知欲望之强是有目共睹的——四年级的谢彦波便学完了高中数理化课程,五年级的他已经开始涉猎微积分等高数知识……
小学毕业后的谢彦波,参加高等数理化竞赛连连拔得头筹,当时他的解题能力已经达到高中毕业的水平。于是,中科大决定专门拜访这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并决定将他特招进少年班。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度过数年之后,谢彦波彻底火了!各界媒体吹捧他为“天才少年”、“神童”。其实,这样说倒也不为过,谢彦波11岁进入中科大,15岁便拿下硕士学位,18岁便开始读博……然而,外界的吹捧和赞扬也让谢彦波变得孤傲起来,对于神童之称号,连他自己都深信不疑,再加上谢彦波如影随形的内敛和敏感,这些个人因素逐渐让他和自己的生活圈格格不入。

02
在就读博士期间,谢彦波心高气傲,不听从导师的建议,和导师的学术观点也多有龃龉,这使谢彦波和导师的关系十分紧张,正因为如此,谢彦波的博士学位证一直没能拿下。谢彦波碰壁之后,选择了留学美国,有幸跟随大名鼎鼎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菲利普·安德森搞科研,即便如此,本被寄予拿下诺贝尔奖的谢彦波再次碰壁。沃德罗普在其著作《复杂》中评价谢彦波——深邃而傲气。据传闻说,谢彦波甚至曾经为了得到学术研究上的认可而威胁安德森教授。之后发生了一起轰动全球的北大留学生杀害美国教授的案件,谢彦波被高度怀疑具有犯类似性质案件的危险性,最终只得匆匆回国。

03
两次提升自我,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因为性格和交际方面的缺陷,谢彦波都一一错失了。铩羽而归的谢彦波只得凭借自己的硕士学位,当了一名大学物理教师。曾经被鲜花簇拥的天才少年,如今只能狼狈地跌下神坛,我们无法了解谢彦波对骤然的得失持有什么态度,但其自身的短板值得他好好反思。

结语
在这个社会中人际交往能力和情商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得到的人方可在拼搏奋斗的过程中更加顺风顺水,而失去它的人,只能如谢彦波一般,四处碰壁,最终“泯然众人”。

  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等人的支持和推动下,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始招收少年班。百废俱兴时期,科大少年班的成立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关注。人们期待着少年班能够培养出中国科技领域出类拔萃的拔尖人才,也期望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能够从这里走出来。那时候一些神童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有一位叫谢彦波的神童更是被一些人认为最有望得诺贝尔奖。

  谢彦波是1978年入学的第一届少年班学生,相传当年只有小学文凭的谢彦波参加某中学高二年级的数学竞赛,获得了第二名。他从小学直接跨过整个中学,11岁就进入中科大少年班。15岁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读硕士,18岁又跟周光召读博士,之后又到美国跟随大名鼎鼎的安德森读博士。但是没能拿到博士学位,传闻搞不好和导师的关系。有信息显示,谢彦波目前是中科大的一名普通教师,工作多年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研究成果,离一些人期待的诺贝尔奖差得太远。

  谢彦波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小小个头站在凳子上的他在黑板旁向别人讲解数学题。这是那个时期“神童”的一般形象。不可否认谢彦波聪慧过人,但他并不神。那个时代里教育资源普遍比较紧缺,他的聪慧很可能是因为他比很多同龄人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是医学院的物理教师),也有能力较那个时期的同龄人更早地接受高年级的课程。翻看40多年前的高考数学试卷就会发现,那些题目要比现在的高考数学题简单很多,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何只有小学毕业的谢彦波可以在高二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二名。

  当初谢彦波被捧为天才,他未必真的是天才。伟大的科学家只有做出伟大的成就后才能称为伟大科学家,被视为天才时的谢彦波有过什么成就?难道就是因为11岁进入中科大,因为能够解高年级的数学题?如果这是天才,那么现在的奥数班里能够抓出一大把这样的天才。虽然奥数班里的这些学生现在不能11岁考上中科大,可若将他们放在40年前,他们也会被视为神童。难道这些解题解得很溜的青涩少年都要被寄希望拿诺贝尔奖?

  谢彦波并非是陨落,也许现在的他展现出来的才是真实自我。他没有做出能够拿诺贝尔奖的成就,这是正常。拿诺贝尔奖与聪明才智有关,但即使绝顶聪明的人也并不一定能够拿到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够伟大,也够聪明,同时期的科学家中找不出谁的科学成就比他高。可是同时期的科学家中有很多比爱因斯坦聪明,包括很多没有拿到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拿诺贝尔奖靠的不是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还需要把握时代机遇,还需要有适合种子发芽抽枝的合适土壤。如果觉得谢彦波的经历值得讨论,更应该讨论的不是他的“堕落”,而是我们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人才创造便利的种种机制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自由英雄出少年,古代也有不少神童的出现,但是大部分后天都不尽如人意。

古有方仲永、曹冲。伤仲永在没有接触过纸笔的情况下,五岁就可以提笔写诗作词,名噪一时。

不过好景不长,可方仲永在十三四岁之后就失去了此种才能,因为他后来没好好读书,而是被父亲带着到处显摆,以换取钱财。

与方仲永不同,谢彦波可以说是被所谓的导师废了。


谢彦波的经历

谢彦波小时候家住在湖南医学院的家属大院里,父亲是湖南医学院物理教师。

一岁那年,他被送到乡下跟奶奶一块儿生活,快到入学年龄,才从乡下回到城里。谢彦波回到城里,对一切都感到既新鲜又陌生。他平时也不爱讲话,即使开口,连个第一人称的“我”也不会用。饿了就说:“彦波要吃饭!”渴了就喊:“彦波要喝水!”妈妈叹气说:“这孩子,像个榆木疙瘩,长大准没出息!”爸爸不同意妈妈的看法,说:“彦波是外浊内清,引导得好,出息不会小呢!”

谢彦波上学后仍不喜欢开口讲话,老师问他问题,他也不回答,这个老师感到头疼了,把彦波的表现告诉了他爸妈。后来在他爸爸的开导下,才开始活泼起来。

有天晚上,爸爸检查到谢彦波的作业,发现这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竟做起高年级的数学题来,彦波说:”五年级班里上课,我在一旁听了一遍就会了!“爸爸发现他接受能力强,求知欲也很旺盛,便指导他自学起来。谢彦波给自己安排了一个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每天清晨6:15起床,经过十多分钟的体育锻炼,然后开始学习。


放学回家,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晚饭后玩一小会儿,即开始超前自学数学1小时。晚上8:30睡觉。天天如此。每天坚持5个多小时的看书学习。学累了就去滚滚铁环。就这样,他在小学三年级就把初中的数学攻下来了,四年级就学完了高中数、理、化,到五年级时已开始钻研大学的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解答了数以千计的习题。

只有小学毕业文凭的谢彦波,参加湖南医学院子弟中学高二年级的数学竞赛,获得了第二名。参加长沙市高中生数理化竞赛,又获得了好成绩。彦波出名了。中国科技大学派专人来对他进行面试,结果发现他的数学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其他各门功课也都达到高中毕业水平。科大录取他进了少年班。谢彦波大学毕业提前一年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的研究生,成为国内年龄最小的15岁的研究生,1987年12月获博士学位。现中国科大作研究工作。

谢彦波年龄小,自理能力差,自视甚高,尤其不懂如何与人交往。入学时他刚刚11岁,此前只有小学5年级的人生经验。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发挥,第一个学年过去后,打牢了基础的谢彦波选择了物理系。从此,这个系着红领巾的大学生的潜在天资得到了充分表现,一路成绩骄人,直到毕业。

1982年,谢彦波提前一年大学毕业,15岁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跟随于渌院士读硕士,18岁又跟随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院士读博士,被看好在20岁前获得博士学位。但是谢彦波在心理成长方面是缺失的。


“他没能处理好和导师的关系,博士拿不下来,”汪惠迪说,“于是转而去美国读博士。”

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谢彦波可谓因祸得福,得以跟随大名鼎鼎的菲利普·安德森教授学习,后者在1977年因为在凝聚态物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在沃德罗普的著作《复杂》中,这位教授被描述为一个深邃而傲气的人。

对安德森来说,谢彦波的性格中有着令人无法容忍之处,那就是比他本人还要傲气。

“我的论文不讨他的喜欢,”谢彦波说,“写的是他的理论的不对。”

在普林斯顿的中国同学圈子里,谢彦波与导师不睦,渐渐成为公开的秘密。

本来,事情并非毫无转机,可是恰在这时,发生了轰动一时的北大留学生杀死美国教授事件。当人们意识到应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时,谢彦波被怀疑为潜在的危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位副校长决定让谢彦波回国,这意味着后者的留学生涯的结束。这件事情后来在中科大内部争议颇多。

回国后,谢彦波也被打回了原形,很快他结了婚,没有什么积蓄,分到了一套楼下总是有人打牌的小房子。在持续不断的烦恼中,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才结束了往日的梦想。


天才陨落的原因

从上面所述,其实谢彦波的陨落可以说是必然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不健康的成长

在其成长方面,实在是太快了。人毕竟是社会的动物,如果只有所谓的天才,而不会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及发展,那么这样的人成长起来,迟早也会被社会所淘汰。造神、应试、舍本逐末、拔苗助长、本本主义都会害了天才。

二、起点太高,再往上太难

虽说谢彦波确实有天才之能,但所谓的天才能力有一部分是人们给赋予的。就算他确实有强大的计算和分析能力,但谁也不知道这种能力能维持多久,或者这样的能力的基础稳不稳固。怎么更好的引导这种能力向好的方面发展也是个大难题。

三、内心脆弱,经不起风雨

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哪里有那么容易呢?虽然谢彦波被冠以神童的称谓,甚至说有机会拿到诺贝尔奖,但终归,这只是人们的理想而已。就算是世界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以及爱因斯坦也会有失败的时候。谢彦波只是一两次失败,已经没有斗志了,一个奋发图强的人怎么有机会成功呢?

人的成长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当然一个人成功后遇到挫折也是必然的。只有经过努力—成功—挫折—再努力—再成功的过程才能不断的成熟。一个人要全面发现,不光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在人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领域都要有所涉及,以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触发灵感,达到心智成熟。



我觉得还是因为他年纪太小了,他无法适应和成年人在一起生活,所以最后慢慢的就堕落了,我觉得确实也挺可惜的。

主要还是因为性格问题,他不喜欢和人交流,也不会与人沟通。而且为人非常高傲,觉得和任何人都不一样,也接受不了别人对他的批评。

因为他年纪太小,而且又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所以造成了他性格缺陷。


几十年前,11岁就考上中科大的那个神童,最终的结局如何?
最终他结了婚,继续着他的科研,但是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随着40年前高考制度的恢复,不少人完成了自己的大学梦,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在每一个年代都不缺乏天才,那个年代也不列外,其中最瞩目要数三位:宁铂、谢彦波、干政,在他们三个中又以谢彦波最为瞩目,因为其11岁便考入中科大。谢彦波的...

40年前,那位11岁考上中科大,誓拿诺贝尔奖的神童,如今还好吗?
等到高考制度的恢复,中科大便派教师对11岁的谢彦波进行入学面试,被他轻松通过,成了中科大当年第一期的少年班学生。之后的谢彦波更是势如破竹,15岁时候已经是科学院的在读硕士,18岁还未读完博士就被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更是跟从曾经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森,这样的学术之路可以说只有他了。谢彦波也是...

42年前,11岁就考上中科大的“神童”谢彦波:如今过得怎么样?
谢彦波十一岁参加高考,考出来的成绩让批卷老师大吃一惊,谁也想不到这是一位小学生的答卷,很快就吸引了中科大的注意,经过专人测试,他的知识水平已经达到大学水平,于是被中科大的少年班录取了。大学的课程对他来说毫无挑战,他毕业后顺利的考入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成为了一名研究生,此时他仅仅只有...

11岁考入中科大、有望夺取诺贝尔奖的神童谢彦波为什么会骤然陨落...
他跳过了初中阶段。 11岁那年,他从小学阶段直接进入大学。之后,他从理论物理学校毕业,并在15岁的院士中学习,18岁的医生在周光钊博士的带领下进修。在他的博士学习期间,他去了普林斯顿大学并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森的学生。这也是为什么他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在十多年前的那个时代,就是神童时代...

11岁考入中科大、有望夺取诺贝尔奖的神童谢彦波为什么会骤然陨落...
他跳过了初中阶段。 11岁那年,他从小学阶段直接进入大学。之后,他从理论物理学校毕业,并在15岁的院士中学习,18岁的医生在周光钊博士的带领下进修。在他的博士学习期间,他去了普林斯顿大学并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森的学生。这也是为什么他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在十多年前的那个时代,就是神童时代...

40年前,那位11岁就考上中科大的天才少年谢彦波,如今过得怎样?_百度知 ...
十三岁的他在诗词、医学、围棋等有多个专项,可惜这位天才少年最终因身心无法调适深受影响。于2003年出家,2018年虽还俗,依然是研究佛教。而42年前,有一位十一岁的少年跟他同期考入了中科大,他的结局如何了呢?这位十一岁考入的少年名叫谢彦波,他是中科大78级第一期少年班的学生。1966年11月出生,...

40多年前有一神童,11岁考上中科大,他现如今怎么样了?
40年前那个11岁就考上中科大的神童,他的名字叫谢彦波。虽然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学习能力也特别强,但是他这个人生性孤傲,不喜欢与人交往,有点太过的自我。所以导致他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后来虽然他的能力很强,但是并没有很大的成就。谢彦波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做起了高中...

41年前,那个11岁就考上中科大的神童,如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在小的时候谢彦波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智力,他在自己6岁的时候甚至都无法熟练的说出一句话,有很多的人都叫他是一个榆木疙瘩,可是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居然在自己小学毕业之后。直接跳级在1977年时被中科大录取。当他进入中科大的时候,他仅用了三年就将本科的所有知识给全部学完,在1980年的...

11岁上大学,15岁读研18岁读博的中国天才,最终为何会沦为疯子?_百度知 ...
就这样,谢彦波被中科大的少年班录取了,那时候他才11岁,是中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去少年班报道的时候,谢彦波一边滚着铁环,一边跟在老师后面走到宿舍楼下,路上很多人向他投来羡慕的眼光,但是谢彦波那时候虽然在学术上达到了大学水平,但是心理上仍然是个11岁的孩子,所以大家的眼光对他来说并没有...

谢彦波现在什么职位
谢彦波是琼台师范学院教授,同时也是琼台师专旅游酒店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并主持多项校级重点课题,1项省级重点课题,主编或参编(副主编)5部校企合作特色教材。

顺德区13042882441: 中国神童排名 -
云应帮备: 张炘炀(13岁读研,16岁读博) 以510分的成绩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2008年夏天,13岁的张炘炀通过北工大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2011年,16岁的他...

顺德区13042882441: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述?
云应帮备: 第一个少年大学生班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78年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收少年班, 共21人,平均年龄只有14岁.班里学生谢彦 波,入大学时才只有11岁.他原是小学五年级学 生,通过自学,修完全部中学数学.在大学第一年的年终考试,数学100分,物理76分,英语 80分.1979年,中国科技太学又办了第二期少年 大学生班.共67人,平均年龄14.7岁.张亚勤 11岁,也是班中最小的一个,学习4年后,考上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生,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后,又攻读博士学位,是全国年龄最小的攻读 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顺德区13042882441: 大约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听说有几个神童,他们是谁,他们的事? -
云应帮备:大约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听说有几个神童,他们是谁,他们的事? 张亚勤与宁铂的故事 那些敢于去尝试的人一定是聪明人,他们不会输.因为他们即使不成功,...

顺德区13042882441: 当年进入中科大少年班的神童们现在过得怎么样 -
云应帮备: 很多回归平凡,有一些投身科研事业.

顺德区13042882441: 庐江神童干政的父亲是谁 -
云应帮备: 庐江神童干政的父亲是干仕强干政,安徽人,比谢彦波晚一级的科大少年班学生.八一年,十六岁时,在全国物理赴美研究生考试中获得第二名,入普林斯顿.此事当时曾经被国内报纸广泛报道.在国外不如意 ,后来回来了.干政逃避得更...

顺德区13042882441: 世界上都有哪些地地道道的神童,神童好吗! -
云应帮备: 人的智商是有区别,但不存在什么神童.除去生理上有缺陷的人之外,应该说人与人之间天生并没有多大差别,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差别实际上是后天开发智力和受教育程度不同造成的...

顺德区13042882441: 考上中科大少年班的,都是神童吗 -
云应帮备: 考上中科大少年班的,当然都是神童.只要努力付出过,就会有收获.

顺德区13042882441: 中科大 少年班的 都是10多岁上大学的 神童? -
云应帮备: 不是的哦,我接触过少年班的同学,他们有些方面是比一般同学要强些,但算不上神童,建议你可以注意学习方法和技巧,没有必要和别人过多比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