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计算机发展历程?

作者&投稿:西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国从1956年开始研制第1代计算机。1958年研制成功第1台电子管小型计算机103计算机。1959年研制成功运行速度为每秒1万次的104计算机,这是我国研制的第1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其主要技术指标均超过了当时日本的计算机,与英国同期已开发的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相比,也毫不逊色。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研制和生产第2代计算机。1965年研制成功第1台晶体管计算机DJS-5小型机,随后又研制成功并小批量生产121、108等5种晶体管计算机。
我国于1965年开始研究第3代计算机,并于 1973年研制成功了集成电路的大型计算机150计算机。150计算机字长48位,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0万次,主要用于石油、地质、气象和军事部门。1974年又研制成功了以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的DJS系列计算机。
1977年4月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从此揭开了中国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我国的计算机发展开始进入第4代计算机时期。如今在微型计算机方面,我国已研制开发了长城系列、紫金系列、联想系列等微机并取得了迅速发展。
在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水平已成为展示综合国力的一种标志。1983年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的银河-I号亿次运算巨型计算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台亿次运算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巨型机的空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研制巨型机的国家之一。1992年研制成功银河-Ⅱ号十亿次通用、并行巨型计算机。1997年研制成功银河-Ⅲ号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该机的系统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国家选作军事装备之用。1995年5月曙光1000研制完成,这是我国独立研制的第1套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1998年,曙光2000-I诞生,它的峰值运算为每秒200亿次。1999年,曙光2000-Ⅱ超级服务器问世,其峰值速度达到每秒1117亿次,内存高达50GB。1999年9月神威-I号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其峰值运算速度达到每秒3840亿次,它是我国在巨型计算机研制和应用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继美国、日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3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性能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更为迅速。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岁末推出了全球运算速度最快的商品化高性能计算机——曙光4000A,它采用2192个主频为2.4GHz的64位处理器,运算峰值达每秒10万亿次,位居世界高性能计算机的第10位,进一步缩短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与世界顶级水平的差距。2002年9月,我国首款可商业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2位通用高性能CPU龙芯1号研制成功,标志我国在现代通用微处理设计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2005年4月,我国首款64位通用高性能微处理器龙芯2号正式发布,最高频率为500MHz,功耗仅为3~5W,已达到PentiumⅢ的水平。我国的微机生产近几年基本与世界水平同步,诞生了联想、长城、方正、同创、同方、浪潮等一批国产微机品牌,它们正稳步向世界市场发展。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发展历史可分为1854年-1890年、1890年-20世纪早期、20世纪中期、20世纪晚期到现在,四个阶段。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中国计算机发展历程
1. 自1956年起,中国开始研制第一代计算机。2. 1958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电子管小型计算机——103机。3. 1959年,研制出104计算机,其运行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标志着中国拥有了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技术指标超越了当时的日本计算机,与英国同期的最快计算机相比也不落下风。4. 20世纪60年代...

计算机发展历程四个时代划分依据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从1946年到50年代后期),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础器件。代表机型IBM公司的IBM650。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采用的主要器件逐步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缩小了体积,降低了功耗,提高了速度和可靠性,降低了价格。代表机型控制数据公司(CDC...

计算机发展的历程?
第三阶段(1964~1970年)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存储器仍使用磁芯。操作系统进一步发展与普及。 第四阶段(1970~现在)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主存储器也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在软件方面出现了与硬件相结合的产品赞同7| 评论 ...

计算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了解计算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列举我国计算机发展的前沿,如何正确认识我们的短板?如下:一、计算机的发展四代历史性标志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1946-1957)美国宾尼法尼亚大学在1946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其诞生主要用于军工导弹弹道计算而设计。虽然第一代计算机的诞生开辟了计算机发展之路...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 ,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ator and calculator)全称叫“电子数值积分和...

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求科普!
计算机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如下所示:1958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4、第四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从1971年到现在。第四代计算机使用的元件依然是集成电路,不过,这种集成电路已经大大改善,它包含着几十万到上百万个晶体管,人们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VLSI)。根据...

计算机发展的历程是什么?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元器件分别是: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1、第一代计算机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称为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2、第二代计算机采用了晶体管,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称为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3、第...

罗甸县17329213095: 计算机发展历程(计算机历史) - 搜狗百科
顾刮依利: 1956年,国家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将“计算技术的建立”列为紧急措施之一,并筹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该所分别于1958年和1959年研制出我国最早的计算机一103小型数字计算机和104大型通用数字计算...

罗甸县17329213095: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
顾刮依利: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

罗甸县17329213095: 计算机的历史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 -
顾刮依利: 1642年,法国数学家B.帕斯卡采用与钟表类似的齿轮传动装置,制成了最早的十进制加法器.1673年,德国数学家G.W.莱布尼兹制成的计算机,进一步解决了十进制数的乘、除运算.英国数学家C.巴贝奇在1822年制作差分机模型时提出一个设...

罗甸县17329213095: 中国计算机工业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顾刮依利: 中国计算机工业从引进前苏联计算机技术开始,从单机起步到系列机,形成批量生产,逐步发展成为包括整机、外部设备、零部件等硬件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完整工业

罗甸县17329213095: 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
顾刮依利: 追溯先驱者的足迹,计算机的发明也是由原始的计算工具发展而来的.中国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劳动人民就独创了一种计算工具—算筹.从唐代开始,算筹逐渐向算盘演变.到元末明初,算盘已经非常普及了.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不...

罗甸县17329213095: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
顾刮依利: 第一代计算机 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 大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罗甸县17329213095: 我国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史 -
顾刮依利: 1958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 1974年研制采用集成电路的DJS—130小型计算机; 1985年6月中国第...

罗甸县17329213095: 计算机的历史发展?????????
顾刮依利: 计算机发展历史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体积庞大、造价高昂、耗电量大、稳定性较差,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罗甸县17329213095: 哪位能帮忙收集一下国内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
顾刮依利: 第一代1945-1956 电子管计算机,每秒几千次-几万次 第二代1956-1963 晶体管计算机,第每秒几十万次 第三代1964-1971 集成电路,每秒几百万次 第四代1971-现在 大规模集成电路,每秒种上亿次-数十亿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