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死后的谥号如何分祖和宗?

作者&投稿:潜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皇帝死后怎么确定是宗还是祖?比如清太祖,清太宗。~

××祖或××宗的是帝王的庙号;另还有谥号,称××帝。
庙号始于殷代,是指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的名号。

庙号一般第一代称祖,其后称宗,但也有例外。
如清朝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而顺治帝福临、康熙帝玄烨却庙号世祖、圣祖,其后均为宗。

而谥号则并非帝王才有,王公大臣均可获谥,主要指帝王或贵族大臣及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

举个例子: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其全称应为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德宗为其庙号,同天崇运...景皇帝即为谥号,简称景皇帝。

古代皇帝的名号主要有四种:谥号,庙号,年号,陵号。
你上面说得是庙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漤,始於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於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陵号:皇帝死了以后埋的陵墓,如长陵,茂陵,用陵号称呼行的的非常少,比较常见的前三种,比如说年号,万历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这些都是年号。而最早使用的是谥号,就是一个人死了之后给他最后一个总的评价,比如刘邦得到的谥号就是“高”,所以称为高皇帝,也称为汉高帝。但是,一个皇帝如果贡献特别大,除了谥号以外,还给要他上一个庙号,庙号是什么?就是皇帝死了以后,他的神主,他的牌位供奉在太庙里面那个牌号,还是举刘邦的例子,他的庙号也是高,叫高祖。西汉十一帝,人人都有谥号,有庙号的只有五人,高皇帝位居第一,其他四位皇帝都带有宗:文帝刘恒,庙号太宗;汉武帝刘彻,庙号世宗。在皇帝的称号中,庙号是高于谥号的,在庙号当中“祖”高于“宗”,庙号高祖的刘邦是在汉代得到后世评价最高的一个皇帝。
在古代皇帝和大臣的心目中,确定什么样的年号纪年,是一件非常重大而神圣的事情。改朝换代以后,新的皇帝即位,践阼为主,需要重定正朔,以显示奉天承运,上顺天道,下合人意,而重新确定年号纪年,正是奉正朔的一种表示。据《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历代的皇帝所用的年号共有708个,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表示受命于天的,如应天,天兴、天授等;2、表示神圣祥瑞的,如万利、河清、大圣等;3、表示改朝换代的,如太始、开元、皇初等;4、歌颂文治武功的,如大德、上明、文治,显德等;5、希图安宁平顺的,如安定、广顺、永宁等;6、祈求江山永固的,如长久、天寿、长乐等。其中,“天”字在历代年号中使用得最多,达71次。“天”字,《尔雅》解释为:“天,君也。”古代帝王称作天子,被认为是上天之子。在中国古代皇帝死后,后世的皇帝要另外给他一个特殊的称号,这就是谥号。《说文》这样解释:“谥,行之迹也。”也就是说,根据死者的生平事迹表达褒贬之意,所谓“劝善戒恶”。其中有褒扬的,比如:民无能名曰神(如宋神宗),经天纬地曰文(如汉文帝),克定祸乱曰武(如汉武帝),博闻多能曰宪(如唐宪宗),等等; 有批评的,比如:乱而不损曰灵(如周灵王),好内远礼曰炀(如隋炀帝),动祭乱常曰幽(如周幽王),等等;有表示同情的,比如:恭仁短折曰哀(如汉哀帝),在国逢难曰愍(如晋愍帝),年中早夭曰悼(如周悼王),短折不成曰殇(如汉殇帝),等等。
庙号也是一种死后的称谓,但与谥号有所不同。“庙”字,《说文》解释为:“庙,尊祖貌也。”宗庙是祭祖的场所,帝王的宗庙中奉祀的祖先都有一个特立的庙号。与谥号相比,庙号的用字少,而且都是褒扬之词。

那是庙号不是谥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谥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怎么区分庙号,帝号,谥号
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滥用,唐朝更是无帝不称宗,其后历代皆效之,因此庙号便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自汉以后各朝代自称其国号时前面都加一个“大”字,如“大汉、大宋”等,而“北齐、后梁”等国号之前带有方向性、时间性的字是后世史家区分同名朝代而加的。帝王的谥号、庙号等也是在其死...

中国各朝代帝王的谥号为什么分“帝”“宗”之称
“帝”是谥号,“宗”是庙号,不是一回事。某帝王的直系后代并且在位的,认前面的帝王为“祖”、“宗”,祖宗的意思,按顺序排列在太庙中,供皇子皇孙祭祀。体现“家天下”的特征。有些朝代没有给死去的帝王建立太庙排位,后人就用谥号称呼,如文帝、武帝等。谥号属于对皇帝生前事迹的简单评价。唐朝...

古代皇帝的谥号是怎么确定的?一共有多少种谥号?
所谓庙号,是指古代帝王死后在大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谥号、庙号的选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一道风景线。谥号的选定要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

如何区分谥号,庙号,年号和尊号
如清末慈禧太后,生前得尊号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圣母皇太后,死后又谥“孝钦显皇后”。因此,谥号与尊号虽各有涵义,但又多纠缠一处,难以区别。依笔者之见,尊号乃帝后禁脔,他人不得染指;而谥号不为帝后所独享,其余人等亦可得之;而就帝后而言,于在世时所加者属于尊号,而崩后所加者,则...

古代是怎么给死后的皇帝加封谥号的?
而谥号带“文”字的皇帝,例如汉文帝和隋文帝,更加注重安居乐业,民众道德教化,文帝常常在武帝的衬托下显得有些弱势。还有一些谥号带有对皇帝的同情,比如29岁便去世的汉哀帝刘欣,17岁被鸩酒毒杀的唐哀帝,中国史上寿命最短的皇帝,仅一岁便早夭的汉殇帝刘隆。到了明清时期,帝王的称号以当时所在的...

中国古代皇帝的年号,庙号和谥号是如何取的
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3. 尊号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

历史上皇帝的谥号是如何确定的?
惠: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柔质爱课曰惠;柔质受谏曰惠;施勤无私曰惠;慈仁好与曰惠;爱民好学曰惠;宽裕慈仁曰惠;和而不流曰惠;慈哲远识曰惠;能绥四方曰惠;子爱困穷曰惠;俭以厚下曰惠;淑质受谏曰惠;恩能及下曰惠;宽裕不苛曰惠;遗爱在民曰惠;分人以财曰惠;利而...

怎样区分年号庙号谥号
庙号是是后世皇帝在太庙祭祖时区分祖先用的。谥号是在皇帝死后做一个总的评价。他是一个昏君还是明君,谥号里能看出来。不过宋朝以后的谥号就只有好话,没有不好的评价了。年号是纪年的方法。明清两朝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之前麻烦点。附:谥法解。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靖民则法曰皇。靖安。

纣王的本名叫做帝辛,纣是他的谥号,谥号分为三类,请问是哪三类
谧号有三种:(1)帝王的说号 这是在帝王死后.后继的帝王依其一生的事迹加以评定所迫婚的特殊称号。说号是固定的一些字.有特定的含义.被用来概括死者一生的品德,如:经纬天地日文 成强弃德日武 圣菩闻周日宣 安民立政日成 (2)官谥 汉代以后.谥号渐滥.不但帝王有谧号.王侯大臣也有谧号,称为“...

谥号既然是皇帝死后起的,那么皇帝死后,百姓可以直呼谥号吗
可以,一般叫谥号中的后面几个字,如明成祖的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那么后世本朝的人就叫他孝文皇帝。或者跟庙号一起叫,那么就是成祖孝文皇帝。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

顺昌县19795234092: 皇帝中的太祖 太宗 高祖 高宗 其中的祖和宗是什么意思和关系 -
古彩思特: 祖、宗是皇帝的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 ,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没有庙号的皇帝,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后代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皇帝的庙里一起祭司,但有庙号的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

顺昌县19795234092: 帝祖宗的区别 -
古彩思特: X帝是皇帝的谥号,X祖、X宗都是庙号.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一般来说,除了一些半途被废的外,皇帝都有谥号.君主谥号来自于谥...

顺昌县19795234092: 皇帝谥号 - 中国各朝代帝王的谥号为什么分“帝宗”之称?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君
古彩思特: 称*帝或**帝者,为谥号,如汉献帝刘协、秦宣昭帝苻坚等;称*祖或*宗者,为庙号,如吴越太祖钱镠、元益宗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等.隋以上,习惯使用谥号;唐以来,习惯使用庙号(无庙号者称谥号,如明惠帝朱允?傻龋晃廾砗拧②趾耪撸颇旰牛缭ٌ┒ǖ圬枚唤铩ひ菜锾径龋C髑迨保实垡皇酪辉أ窦湟灿幸阅旰糯苹实鄣模缬览邸⒖档碌鄣取!镣趸颉凉Õ撸ر槐岷笸鹾呕蚣次磺巴鹾牛缃N鞴Ë韭磙取⑺尾晕嗤趿蹶诺取K窃谏砗竺挥忻砗拧

顺昌县19795234092: 庙号 - 皇帝的庙号有什么说法?不是祖就是宗,但是那些什么高,太,仁,等等
古彩思特: 庙号:帝王死后,其继承者立庙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即为庙号. 谥号:古代对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评定后,给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谥号是一些固定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于表扬的,属于贬义的,属于表同情的.

顺昌县19795234092: 古代君王的庙号及谥号的区别 -
古彩思特: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汉高祖刘邦,高祖就是庙号.唐太宗也是庙号. 谥号是君王死后,后人给他起的称号.比如刘彻是汉“武”帝,武字就是谥号.汉“文”帝问也是谥号.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顺昌县19795234092: 祖和宗有什么区别? -
古彩思特: 祖即血统直系先辈之人也,宗即家族的分支. 皇室的“祖”适用于有杰出贡献的皇帝,都是开创了偌大的基业,比如清有3“祖”,“太祖”、“世祖”、“圣祖”,这些都是皇帝的庙号.以后的皇帝都称“宗”.好象是从唐开始使用的.

顺昌县19795234092: 皇帝死了为什么有的叫祖,有的叫宗,有的叫帝,还有人叫皇.
古彩思特: 庙号常用“ 祖 ”字或“ 宗 ”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 太祖 ”或“ 高祖 ”,如汉太祖、 唐高祖 、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 唐太宗 、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 曹魏 .到 十六国 时期,后赵、前燕、后秦...

顺昌县19795234092: 为什么皇帝庙号有些为“祖”,有些为“宗” -
古彩思特: 以下四种情况,都可以使用“祖”. (1)开国皇帝: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 (2)开国皇帝的祖先: 例如清朝帝业的肇兴四祖 “肇祖原皇帝”(孟特穆) “兴祖直皇帝”(福满) “景祖翼皇帝”(觉昌安) “显祖宣皇帝”(塔克世) 都是努尔哈赤的祖先 (3)完成从局部到全国政权转变的皇帝: 例如清世祖章皇帝(顺治)在位期间,清朝从入关到基本统一全国. 还有,明成祖朱棣,从燕王变为皇帝. (4)盛世明君:清圣祖仁皇帝(康熙),所有朝代中,中期的皇帝能被称为祖的,只此一人.

顺昌县19795234092: 年号 庙号 谥号 尊号 分别指什么 举几个例子 怎么区分? -
古彩思特:[答案]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认为中国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为清末的“宣统”(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

顺昌县19795234092: 皇帝称号中的太祖太宗有何区别? -
古彩思特: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