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在历史上是什么机构

作者&投稿:池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国子监(guózǐjiàn),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要功能

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国子学的设立相对于“太学”而言,除了是国家传授经义的最高学府外,更多的承担了国家教育管理的职能;但同时,国子监与太学也可互称,经常用太学来指代国子监。

“国子监”出现后,“学”与“监”不同的含义说明了二者在承担两种功能上的不同分工,“学”是传授知识,指向教育和最高学府的功能;“监”是督查监管,指向国家教育管理的功能。

明国子监学习《四书》、《五经》,兼习《性理大全》以及律令、书数等,此外,国子监对教职员的职务、待遇及对监生的管理、待遇等方面,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

历史沿革

汉魏晋时期

两汉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汉武帝设置“太学”也是承袭了传授儒家经典最高学府的功能。

北齐改国子学称之为“国子寺”。隋平陈以后,实行抑制江南地方势力的政策,摧毁六朝宫苑,漫天大火,烧炎千里,建康城全部被平毁,建康太学中断。

隋唐时期

隋开皇初年,决定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开皇十三年(593)国子寺不再隶属太常,成为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复名国子学。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设丞一人,主簿一人,负责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等具体事宜。唐代曾几易国子监之名,曾改称司成馆、成均监,神龙元年(705)又复其名。

宋元时期

宋沿唐制,分设西京国子监(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京国子监(今河南省开封市),增辖武学。宋代国子监亦屡易其名,有时称国子监,有时称国子学,其职能具有二重性,一是作为官学最高管理机构,二是生徒就学的最高学府。

如北宋著名学者程颐曾任判西京国子监,胡瑗曾以直讲名义兼判东京国子监。宋太宗端拱二年(989)曾改国子监为国子学,淳化五年(994年)又改国子学为国子监,名称反复变化。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称国子生或监生。宋初无定额,后规定200人为限。但实际数量很少,故可插班补缺或旁听。国子学设判监事总管学校,由直讲教授经业和训导德行。

元代分设国子监管辖国子学。蒙古国子监管辖蒙古国子学,蒙古国子学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2年)创立,入学资格限于随朝蒙古、汉人百官等,学习内容主要是以蒙古文译写的《通鉴节要》,并兼习算术,学成考试,量才授官。

明清时期

元大德十年(1306年),北京国子监始建,初称为北平郡学,截止2017年已有711年的历史,是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及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明朝国子监创于明太祖初定金陵之时,即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后太祖建都南京,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改学为监,故称国子监。洪武八年,在凤阳另置中都国子监。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撤销凤阳中都国子监,其师生并入南京国子监,此时南京国子监学生已增加到8000多名。永乐二年(1404年),北平郡学复称国子监。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迁都北京,改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于是明代国学有南北两监之分(亦称南北两雍)。永乐二十年(1422年),南京国子监达9900多人,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但此种盛况为时不久,正德以后,日渐衰退。




监子的解释监子的解释是什么
结构是:监(上下结构)子(独体结构)。监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犹宦者。引《宋书·始安王休仁传》:“既至省,杨太妃骤遣监子去来参察。”《南史·王藻传》:“第令必凡庸下才,监子皆葭萌愚竖。”二、网络解释监子监子...

古时候,为什么会有太监存在?
唐代设内侍省,其长官为监及少监。《辽史·百官志》载,辽代南面官诸“监”职名中,有“太监”之称,但在具体称呼上,仅称监,如太府监。元代的太府和各监,多有“太监”一官(如仪文监、典牧监、典室监、太府监等均设太监)。明代诸监不设此官,但在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专设掌印太监等,在宫廷内专门侍奉...

女的也能做太监,历史上的女太监都是怎么来的?
其实在在我们历史长河当中,早期的太监并不都是受到了净身阉割。只是到了东汉之后才使用了这种精神的太监,这种太监也成为了我们历史上的一种特色。在这些影视剧当中,他们也都扮演着主力军。男太监有许许多多,有人难免就想知道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女太监。其实历史上是有女太监的,但是这种女太监被称...

宦官是什么意思?
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也叫太监。宦官,即太监,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奴仆。宦官在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宦官则全由阉人担任。又称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等。简介 宦官是负责宫廷杂事的奴仆,不得参与国家政务,但因与皇室朝夕...

为什么古代有太监的出现呢?
大大小小的圣人们对“命根子”的沉默,则是保证皇帝们的权力畅通 》》》 ※太监的起源※ 太监也称宦官,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

什么是中国太监的由来?
国太监的历史记载,2000年前就开始有太监,明朝要亡国之前后有七、八万多的太监,光吃就被吃倒,七、八万的太监,需要多少阉割的师父大家想想看? 农业社会有人专门替人阉猪,古代有那么多太监,当然阉人的师父很多,阉人的行业,古代与一般行业相同,非常竞争,分南派北派,一样做广告「功夫一流刀一流,快刀斩断是非常安全...

史上难得一见的好太监是谁呢,生前宽厚仁德死后被追封为君王,孙子厉害...
最后,曹腾收养了曹操的父亲曹嵩为子,想着有个人为自己养老送终,估计曹腾也没有想到,自己收养的儿子生下后代,一代比一代厉害。曹操就不用说,曹操的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而曹操生下的儿子就更加厉害,最后当上帝王,还追封自己曾祖父曹腾为高帝王,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太监帝王...

为什么在古代封建时期会有太监?而太监为什么要阉割?
大大小小的圣人们对“命根子”的沉默,则是保证皇帝们的权力畅通 》》》 ※太监的起源※ 太监也称宦官,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

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魏忠贤这样的人
唐高宗李治好折腾,曾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主官叫“大监”,由宦官充任——这大概是当时宦官能当上的最大的官,所以后来以此代指地位较高的宦官。而按照先秦古籍的书写习惯,“太”“大”二字经常通用,所以大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成了太监。等到了明朝宦官...

为什么古代皇帝要留几个太监在身边?做太监的男人都是自愿的吗?
首先呢,就像1楼说的,太监阉割是防止给皇帝带绿帽子。太监以前也被叫做宦官,在明和清时,这个职业可以说是达到最盛了。在明朝时。太监一般由2种来源,第一是来自明间的选取,第二是官员自愿。要说明的是,太监都是自愿的,而且都是经过选拔的,并不是说你想做就能做的,明朝当时的法律中就有条款...

新密市17810387541: 国子监出现于什么时期?
爰陈感冒: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最高学府和 教育管理机构.晋武帝咸宁四年(公元278 年),始立国子学,设国子祭酒和博士各一 员,掌管教导诸生(即经过考试录取的生员)...

新密市17810387541: 国子监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 -
爰陈感冒: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今江苏省南京市)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南京国子监始建于东吴永安元年(公元258年),规模宏大,延袤十里,灯火相辉,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新密市17810387541: 有谁知道古代的国子监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吗?
爰陈感冒: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新密市17810387541: 国子监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官府名?
爰陈感冒: 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官府名.晋武帝时,始立国子学,设国子祭 酒和博士各一员,掌... 炀帝即位,改为国子监,复置祭酒.唐沿此制,国子监下 设国子、太学、四门、律算...

新密市17810387541: 什么是国子监,什么是翰林院? -
爰陈感冒: 国子监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官署名,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官府名.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始立国子学,设国子祭酒和博士各一员,掌教导诸生.北齐改名国子寺.隋文帝时,改寺为学.不久,废国子学,唯立太学一所,省祭酒、博...

新密市17810387541: 国子监读音是什么 -
爰陈感冒: 国子监(guó zǐ jiàn) 国子监是中国隋代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同时作为当时国家教育的主管机构,隶属礼部.国子监具有一定程度的监国功能,可以弹劾官员和国政,尽管这功能自宋朝以...

新密市17810387541: 孔子和国子监有什么关系,他是在国子监教书吗? -
爰陈感冒: 孔子和国子监没什么关系,国子监和孔子有关系,在国子监设有孔庙,是朝拜老夫子的场所.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明朝由于首都北迁,在北京、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于是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大德六年在此建立的宣德庙成为国子监的一部分.

新密市17810387541: 明清的最高学术机构是 -
爰陈感冒: 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南京国子监始建于东吴永安元年(公元258年),到明永乐年间,规模宏大,延袤十里,灯火相辉,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中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新密市17810387541: 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是 -
爰陈感冒: 太学,后来称国子监 明初设中都国子学,后改为国子监,掌国学诸生训导的政令.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在北京设国子监,皆置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各一员.清代国子监总管全国各类官学(宗学、觉罗学等除外),设管理监事大臣一员;祭酒,满、汉各一员;司业,满、蒙、汉各一员.另设监丞、博士、典簿、典籍等学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并归学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