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登基之后,为什么要废除雍正皇帝的遗政?原因是什么

作者&投稿:谯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公元1735年,58岁的雍正皇帝去世。随后,25岁的宝亲王弘历继位,年号为乾隆。乾隆皇帝在上台的第二年便废除了雍正皇帝遗留下来的很多政策,其中闹得最凶的就是乡绅交税纳粮政策。为了安抚各地的乡绅们,乾隆皇帝处罚了专门负责此事的河南巡抚田文镜。田文镜是雍正皇帝的宠臣,为何会遭到新皇帝的处罚,新皇帝又为何要废除乡绅交税纳粮的政策呢?
一、清朝的耕地数量逐年下降,财政出现了赤字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有功名在身的家庭,家中的耕地都不需要缴纳赋税。最低级的秀才能够免除自己的赋税,举人则能够免除全家的赋税。这种政策可以世袭,换句话说,如果一家的祖辈曾经中过功名,那这一家世世代代都可以不缴纳赋税。朝廷分发到各府各县的徭役和公差,乡绅家庭也可以不参加。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为了躲避朝廷的赋税,通常把自己的耕地投在各大乡绅的名下,自己甘心做一个佃户,这样的行为被称为“投献。”这样的情况并非仅仅出现在清朝,早在明朝统治时期,这些问题已经非常尖锐。明朝文献中记载:“自洪武迄弘治百四十年,天下额田已减强半,而湖广、河南、广东失额尤多。非拨给与王府,则欺隐于猾民。”明朝后期的财政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式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这样的情况,万历朝首辅张居正曾经进行改革,但治标不治本。“豪民有田不赋,贫民曲输为累”的情况,最终越来越严重。
清朝入关的初期,曾经重新丈量了各地的耕地数量,明朝的弊政似乎一扫而空。但实际上换汤不换药,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清朝也出现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兼并耕地的乡绅豪强们可以不交税纳粮。康熙皇帝在位的中后期,康熙皇帝针对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曾经与重臣们商议:“田亩多归缙绅豪富之家,小民所有几何?”其实,康熙后期的土地兼并已经到了非常惊人的程度。《金山县志》中记载:“务农之家十居八九,无田而佣于人者十之五六。”《请定经制札子》中又记载:“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富贾之产”。针对这样的情况,康熙皇帝不是不知道。但是治理土地兼并问题会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康熙皇帝担心牵连过大,因为在自己在位时期始终没有治理。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亲王胤禛继承了皇位,这就是大家熟知的雍正皇帝。
二、雍正皇帝的政策,最终被乾隆皇帝废除
从康熙在位的中后期开始,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每年的赋税征收总量已经逐年下降。雍正皇帝上台之初,西北青海地区爆发了罗卜藏丹津叛乱,中部地区又连续出现干旱、水涝,依靠国库中的储备金已经无法支撑。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雍正皇帝计划推行“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换而言之,乡绅们也需要缴纳赋税。雍正皇帝也知道会遭遇很大的阻力,因此仅仅在河南省进行了实行。河南是粮食大省,为了推行新政,雍正皇帝专门从陕西到来了田文镜。田文镜是雍正皇帝的宠臣,也是著名的酷吏。田文镜抵达河南以后,立刻开始全力推行“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遭到了河南各地乡绅们的合力反对。但田文镜的背后有雍正皇帝撑腰,雍正皇帝给了田文镜特殊保障:“该督抚即晓谕粮户除去儒户、宦户名目,如再有抗顽,即行重处。”在田文镜的高压之下,新政得以推行,但推行过程仍旧存在阻力。
各级官员和乡绅不再与田文镜正面对抗,而是采用逐级拖延的模式,搞得田文镜焦头烂额。雍正皇帝发现了新政的阻力问题,因此并没有在其他省份推行“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去世,乾隆皇帝上台。由于靠山已经不复存在,各地弹劾田文镜的奏折多如雪片。甚至作为朝廷大管家的户部尚书史贻也在奏折中,直接弹劾田文镜:“河南开垦,捐输累民,甚宜速罢。地方官畏其权势,冀得欢心。”年轻的乾隆皇帝深深感觉到雍正遗政所面临的阻力,更体会到了田文镜所面临的层层困境。为了安抚各级官员和各地乡绅,乾隆皇帝直接斥责田文镜:“自田文镜为巡抚总督以来,苛刻搜求,以严厉相尚;而属员又复承其意旨,剥削成风,豫民重受其困。”并且在乾隆二年,废除了河南省“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乾隆皇帝命令:“一切杂色徭役,则绅衿例应优免。”就这样,乡绅们的待遇有回到了康熙时代的末期,雍正皇帝的努力付之东流。


历代帝王的称号是怎么定的?有什么讲究吗?
年号是新皇登基,为了区别上一任皇帝而根据自己思想所起的用来纪年的名号,年号的首创是西汉武帝,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从那以后,每一位皇帝上位都必须改年号。在明朝以前,皇帝每遇到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祸都会改年号,而到了明清时期,每个皇帝的年号只有一个,所以我们现在常用来称...

乾隆到底为什么这么狠心对乌拉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在富察皇后病逝后,被太后提拔为继后,这本来是个无上荣耀的事情,也算是在嫔妃宫斗中晋升到了最高位。可是就在乌拉那拉氏当了皇后的15年后,一次跟随乾隆出去南巡,因为自剪头发激怒了乾隆,被乾隆打入冷宫,最后心灰意冷地失去,乾隆也没去看望她。关于乌拉那拉氏皇后断发的原因,乾隆皇帝没...

清朝时期君王为何会出现25颗玉玺,那么多有什么作用?
清朝的25颗玉玺和乾隆皇帝有着密切的联系。乾隆皇帝登基之后,对于前朝遗留的玉玺和清朝的玉玺进行了认真的校对工作,发现前朝有很多假玉玺。乾隆根据周易推算出清朝将传国25代,于是便制定了清代皇帝25颗玉玺的规定,然而清朝最终只传了12代就灭亡了。这25颗清朝的玉玺目前保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玉玺的材质...

乾隆为何甘愿主动退位?做了太上皇之后仍执掌大权?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皇帝自从登基开始,便知道生命结束,才会结束自己的皇帝之位,但是其中也有不少皇帝,在自己的儿子可以处理政务的时候,便早早的选择脱离权利的漩涡,当上了安闲自在的太上皇,其中这个人就包括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自己即将年满60岁的时候,果断的将权力交接到了自己的下一代...

刘统勋跟李卫谁的官职高?
雍正三年,李卫被升任浙江巡抚,翌年兼两浙盐政使,雍正五年,李卫又被提拔为浙江总督,兼管巡抚职务,两浙一直是清朝的税赋重地,雍正皇帝能把这一区域交给李卫管,也可见他对李卫的信任。雍正一朝晚期,李卫又担任了兵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务,任职直隶总督,乾隆皇帝登基后,李卫任职直隶总河,兼管五道...

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见过面?有几次?
乾隆皇帝登基后,每次出巡,都要带老太太一起走:她生前赶上的四次南巡,一次也没落下。老太太一生还曾经三游五台,三登泰山,还到过嵩山。至于避暑山庄,那更是去了无数次。去世前一年,以八十五岁高龄,仍然跟着乾隆登上了泰山,步履甚健。雍正弓马平常,中年后经常闹病。而乾隆天生擅长运动,敏捷性和平衡性极佳,各种...

康熙登基之后,为何要将紫禁城的玄武门改称神武门?
故宫想必大家都非常了解了,而故宫有几个大门,其中非常有名的一个名为神武门,是故宫的北门。不过,神武门其实最开始并不叫神武门,在明朝建好之后是叫做玄武门,后来是在康熙皇帝登基之后,才改成了神武门。那么,康熙为什么要把玄武门改名呢?玄武门这个名字是有什么不好吗,改名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乾隆当太上皇了,为何他还死攥着权力不放?
乾隆皇帝一生中最无奈的选择就是选择嘉庆为皇帝起初,乾隆试图选择与皇后所生的皇长子永琏立为皇储。永琏从小聪慧,乾隆登基后,就开始了秘密立储制度,把7岁的永琏的名字写在了立储诏书上,并且放在了正大光明匾后。没想到这个永琏没有这么好的命,竟然夭折了。后来又寄希望于皇后的另一个儿子永琮...

乾隆在朱棣陵墓旁边,曾写下一段什么千古名言,揭露了明朝灭亡的真相...
在清朝的时期,清朝的皇帝为了能让满汉之间和谐相处,一直都有祭拜明朝皇帝陵墓的习惯。康熙在位的时候,国家根基还不是很稳固,而且满汉之间也有很多矛盾,所以他为了能让满汉之间和谐相处,就经常去祭拜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而且这种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后来乾隆登基以后,也效仿了他爷爷康熙的做法,去祭拜了...

为什么乾隆要做太上皇?
2、乾隆号称十全老人,在他看来,在自己的事业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的时候,积极、主动的禅位,这个是足以被计入青史的事件,不归政不够完美,不足以称之为“全”;3、乾隆的年纪确实也很大了,掌握政权不需要年纪,但是处理繁琐的政务就需要很多精力,他的身体条件不够好了,需要一个嗣皇帝帮助他...

祁门县15636419579: 请教,真实的历史上乾隆到底有没有继续推行雍正新政 -
亓桑严宁: 历史上乾隆还是继续推行雍正新政,大部分政策都继承下来了,只是后期完全荒废了. 因为,雍正把这得罪人的差事都给做了,就是为了给儿子铺一条好路,但是早期的乾隆对雍正的政策稍加修改,并没有完全废除新政. 乾隆十三年至四十五...

祁门县15636419579: 乾隆为什么没有坚持雍正时期的政策呢. -
亓桑严宁: 性格不同,喜欢游山玩水,乐于听到歌功颂德不愿意隐忍,怎么可能坚持雍正时期的政策. 说难听点就是乾隆开始清朝走向了衰败,只懂得享乐的守成皇帝.

祁门县15636419579: 清朝为什么不沿用嫡长子继承皇位的传统 -
亓桑严宁: 在反映清王朝历史的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皇帝驾崩后,众大臣从“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取出先皇所书遗旨:“皇*子著立为皇太子.”于是新的皇帝诞生.这便是秘密立储制度.清朝皇帝的传位制度与历代不同,既不一定传位给长子,也不预立太子,而是实行一种秘密的立储制度.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在清朝,秘密立储制只不过是皇位传位制度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全部,清朝十二个皇帝中,采用秘密立储方法选定的皇帝只有四位: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其余八个皇帝是通过其他继承方法登上皇位的.所以不能以偏概全,将清朝某个时期实行的传位制度视为整个清王朝的传位制度.

祁门县15636419579: 雍正驾崩后是不是弘历登基? -
亓桑严宁: 1. 雍正驾崩后是弘历登基.雍正是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清圣祖康熙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锦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2.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祁门县15636419579: 雍正怎么传位给乾隆的 为什么雍正不喜欢乾隆 -
亓桑严宁: 从雍正开始起,满清正式开始了秘密立储的制度.就是对外不宣布谁是太子,防止皇子们夺嫡宫斗,等皇帝驾崩后,于正大光明匾后取出遗照,当朝宣布谁是未来的储君. 另外、乾隆是康熙和雍正都非常满意的接班人,乾隆从小都是由康熙亲自教导的,雍正做皇帝都有一部分乾隆的功劳,怎么可能不喜欢他呢,不喜欢有怎么可能传位给他.

祁门县15636419579: 清朝雍正的结局 -
亓桑严宁: 1.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帝因为工作过劳而暴卒,在批阅奏章时去世. 2.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yìn zhēn)(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满族,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清圣祖康熙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雍正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去世后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清泰陵.

祁门县15636419579: 雍正是暴君还是明主:康乾盛世为何独缺雍正
亓桑严宁: 康乾盛世只是个简称,包括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个人觉得雍正还是属于明君的,康熙留下的摊子,当时已经不太行了,国库亏空特别厉害,雍正是替康熙收拾了烂摊子,用了很多严法,这也才给乾隆留下了个好局面

祁门县15636419579: 雍正和乾隆哪个好 -
亓桑严宁: 个人认为雍正较好,许多人都只注意到康乾盛世的光辉,却不知雍正在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雍正十分勤奋,一辈子也没享受过什么,却被人骂.而他的孩子乾隆却就如同官二代.坐享其成.尤其是晚期十分昏庸,盛世已经出现危机.

祁门县15636419579: 雍正皇帝可不可能是被他儿子宝亲王弘历指使人暗杀的?
亓桑严宁: 根本没有必要雍正皇帝先后得五子,皇长子和皇次子幼年去世,弘历基本上从小作为储君培养,而且雍正对于整个清朝来说都是承前启后,没有,他培养的国力大清早就崩溃了,如果乾隆接的是康熙的班,以他那种康熙更加大手大脚花钱方式,清朝早就完蛋了,所以对于乾隆来说雍正皇帝,如果可以多干几年的话更好,反正又没有人和他争夺储君的位置. 况且雍正皇帝临死前,雍正把皇位传给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命曾经参加夺位皇三子弘时自毙. 而皇五子弘昼从小软弱,未能和兄长们挣位,也没有这个意图,正所谓得国之正也是乾隆皇帝自夸的借口,因为根本没人和他争夺皇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