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哪句描写画面、哪句写感悟?

作者&投稿:岛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惠崇春江晚景那三句描写画面,那句写感悟~

惠崇春江晚景作者】: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画面,如下:
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令人仿佛置身仙境.转过青青的竹林,一株桃树闪入眼帘,看那满树花苞,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趟过水边的嫩苇丛,在江水中自在游弋.江水转暖了,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



描写画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

描写感悟:正是河豚欲上时。



【出处】:苏轼〔宋代〕《惠崇春江晚景》

【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前三句描写了六种画面,分别是竹、桃花、春江水、鸭、篓篙、芦芽,第四句中的河豚是作者感悟的。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释】:

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赏析】:

这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蒌蒿满地芦芽短”,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

“正是河豚欲上时”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画出河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幅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平面的、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前者如画,后者逼真,两者混同,不知何者为画境,何者为真景。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他的这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创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公元1085年(神宗元丰八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本首诗是其第一首。


《乌台诗案》:

案情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案档苏轼“乌台诗案”案档,宋时即已流传,并有多种抄本、刊本。今所见几种刊本中,《函海》本《东坡乌台诗案》、《忏花庵丛书》本《乌台诗案》为原案实录,基本上保存了诗案原貌;《苕溪渔隐丛话》本按编撰诗话的要求作过删改;《学海类编》本《诗谳》则可断定是伪书。

详细状况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转知湖州。诗案就是苏轼到湖州任所时写的《湖州谢上表》引起的。表中说:“臣轼言。蒙恩就移前件差遣,已于今月二十日到任上讫者。风俗阜安,在东南号为无事;山水清远,本朝廷所以优贤。顾惟何人,亦与兹选。臣轼中谢。伏念臣性资顽鄙,名迹堙微。议论阔疏,文学浅陋。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独无寸长。荷先帝之误恩,擢置三馆;蒙陛下之过听,付以两州。非不欲痛自激昂,少酬恩造。而才分所局,有过无功;法令具存,虽勤何补。罪固多矣,臣犹知之。夫何越次之名邦,更许借资而显受。顾惟无状,岂不知恩。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天覆群生,海涵万族。用人不求其备,嘉善而矜不能。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而臣顷在钱塘,乐其风土。鱼鸟之性,既能自得于江湖;吴越之人,亦安臣之教令。敢不奉法勤职,息讼平刑。上以广朝廷之仁,下以慰父老之望。臣无任。”苏轼这几句牢骚话,笔下的“新进”,指的是王安石变法时被引进的一批投机钻营的“群小”。“生事”一词,已成为保守派攻击变法派的时下习惯用语。这些用语自然刺痛那些仍然窃据高位,谋取私利的“小人”。第一个站出来检举苏轼的是御史里行何正臣,紧接着是王安石的学生李定。宋神宗在何正臣、舒亶、李定等人的百般构陷下,只得降旨将苏轼交御史台,由李定为首的“根勘所”负责审理。他的笔触更加尖刻犀利且指责积贫积弱的朝廷,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得到平复,然而,“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东坡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 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文字狱便揭开了序幕。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二十八日,李定等人奉旨查办,立即派太常博士皇甫遵才前往湖州逮捕苏轼。八月十八日,苏轼被解到京城,投入御史台狱。两个多月的“根勘”审理,苏轼受尽非人的折磨。御史台严刑拷打,昼夜逼供,真是“诟辱通宵不忍闻”。最后,李定等人强加给苏轼“四大罪状”,请求宋神宗处死苏轼。宋神宗面对御史台的奏报,心里也着实犯难。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曾有遗嘱:除了犯叛逆谋反罪,一概不杀大臣。李定等人必欲置苏轼于死地,朝野上下,舆论哗然,认为苏轼未犯叛逆罪,不该重处。更奇怪的是,新旧两派正直之士,均出面营救。由于各方面的营救和舆论压力,促使宋神宗产生宽贷苏轼,从轻发落的念头。最终,苏轼得轻判,以“蒙恩责授黄州团练副使”结案。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这三句是描写画面。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一句是描写干预。

灬灬丶刺心
LV.82019-08-20

关注
描写画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 描写感悟: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江晚景》是北宋惠崇所画的作品,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 诗文原全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


惠崇春江晚景中哪两句写景非常精妙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宋代 苏轼 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

恵崇春江晚景其中什么成为千古名句?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晚年的作品,其中“春江水暖鸭先知”更是千古名句。全诗共有两首: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释义: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

绝句惠崇春江晚景是什么?
绝句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写的一首诗,原文如下: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宋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

惠崇春江晚景哪一句是诗人的想象
1、春江水暖鸭先知。2、“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3、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

春江晚景苏轼哪句是想象 春江晚景想象画面的诗句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赏析 诗的前三句是描写惠崇画里的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作者不仅入乎画内,而且出乎画外,把画上所无而情理中所有的事物呈现出来。诗中作者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描写得活灵活现,苏轼以...

惠崇春江晚景写咏画面景物的诗句是什么?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写咏画面景物的诗句是前三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句诗显示出竹林的稀疏,写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中饱含哲理的诗句是 惠崇春江晚景中饱含哲理的诗句是哪一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中饱含哲理的诗句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句翻译为:“竹林外三两枝桃花绽放,春天江水的回暖是(在江水中的)鸭子最先察觉。”《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惠崇...

惠崇春江晚景的诗眼是哪一句?
《惠崇春江晚景》诗停顿断句划法如下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是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

惠崇春江晚景诗哪一句是描写春天的?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四句都是描写春天的,写的是暮春时节,桃花开放了,江水变暖了,蒌蒿长满草地,芦苇开始发芽了,河豚也沿河而上产卵了,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晚春景象。

惠崇春江晚景中包含哲理的诗句是哪两句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蕴含的哲理...
《惠崇春江晚景》中包含哲理的诗句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要从实践中来,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诗句中,江水里的鸭子最先感知到江水变暖,因此它最先知晓春天的到来。原诗的意思是:竹林外有两三枝桃花刚刚绽放,在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

比如县18324074481: 惠崇春江晚景的诗句哪一个是描写晚春的景物画? -
裘孟贝尔: 你所问的描绘晚春的景诗句应该在第2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其实是有两组,第1组描绘的是游鸭戏水图,第2组描绘的是大雁北归图.很多人看到的只是第1组.包括教科书上选的也是第1组.而第二组鲜为人知.第二组写大雁北飞,依依不舍,贪恋南方春天的景色.“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写大雁希望在江南多呆几日.由此可见,您问的答案应在这里.

比如县18324074481: 春江晚景哪三句诗写画面的句子 -
裘孟贝尔:[答案]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惠崇和尚的画所作的题画诗.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

比如县18324074481: 《惠崇春江晚景》哪句描写画面、哪句写感悟? -
裘孟贝尔: 【出处】:苏轼〔宋代〕《惠崇春江晚景》【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前三句描写了六种画面,分别是竹、桃花、春江水、鸭、篓篙、芦芽,第四句中的河豚是作者感悟...

比如县18324074481: 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
裘孟贝尔: 【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描写了江南早春时节生机勃勃的春江景色:竹林外有两三枝桃花悄悄地开放了,鸭子在水中快活地嬉戏,因为它们最先察觉江水变暖了.水...

比如县18324074481: 《惠崇二首》怎样写画中之景的?《(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它是怎样描写画中之... -
裘孟贝尔:[答案]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上市的初春时节.赏析: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

比如县18324074481: 惠崇春江晓景描绘的画面 -
裘孟贝尔:[答案]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令人仿佛置身仙境.转过青青的竹林,一株桃树闪入眼帘,看那满树花苞,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

比如县18324074481: 惠崇《春江晚景》,忆江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一副画面
裘孟贝尔: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此诗一题《春景晓景》 惠崇是宋代能诗善画的僧人. 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竹子、桃花、江...

比如县18324074481: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地面和江上景的诗句是 -
裘孟贝尔: 1、《惠崇春江晚景》描写地面景的诗句是:“竹外桃花三两枝”和“蒌蒿满地芦芽短”.2、《惠崇春江晚景》描写江上景的诗句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和“正是河豚欲上时”.3、《惠崇春江晚景》又名《惠崇春江晓景》,是元丰八年(1085)苏轼在逗留江阴期间,为惠崇所绘的鸭戏图而作的题画诗.原诗共两首.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僧人,即欧阳修所谓“九僧”之一.他能诗善画,特别是画鹅、雁、鹭鸶、小景尤为拿手.《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苏轼雄健豪放、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显示了苏轼灵活自如地驾驭诗画艺术规律的高超才能.

比如县18324074481: 惠崇春江晚景结合诗句想象画面说说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
裘孟贝尔: 《惠崇春江晚景》写了在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我们可以看到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比如县18324074481: 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 -
裘孟贝尔: 1、诗意 其一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其二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