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邓艾说了一句话忘记了,出身寒微,( ),能屈能伸 ,方为大丈夫。

作者&投稿:年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学历史都有什么~

歌谣、传说、神话、故事、寓言、童话、传记、诗篇、稗史、游记、剧本、小说、随笔、评论……繁多的体裁构成了文学,也构成了文学的历史。然而,并不是每种抒怀或记叙文字都能进入文学史。就每个具体时代而言,能以经受时光的筛簸,穿越后世历代的传述而存留下来的文学作品必是少数。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的历史实质上是精品文学的历史、经典文学的历史。
在一个技术手段已经能够无限量提供资讯与娱乐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在阅读?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在探究心灵和人性方面,在摹写生存状态方面,在张扬想像力方面,在文明的传承与塑造方面,有哪一种文化样式的能力可在文学之上?答案是没有。文学无疑是表现力最为宽广最为强大的人类情感工具,其生命力既古远又蓬勃,自从以歌谣传说之类的形式诞生于口述年代以来,它的历史从未中断过-哪所是洪水滔天还是暴政窒息一切之时。只要生活在继续,人类就会把故事一直讲下去,把情愫不断表达出来。面对文学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特质-核心作品的价值亘古不变。尽管作家的写作技巧在不断提高,大众的阅读趣味也日新月异,但即使在已经进入电子阅读的今天,《荷马史诗》或唐吉诃德的魅力依然丝毫无减。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一、区别
1、定义不同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2、表现形式不同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
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

二、联系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
扩展资料
历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学性,因为历史中隐藏着许多文学性的奥秘。历史是一种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学奥秘,绝不会因为作家个人的情绪和价值观而发生变化。人们常说:“生活比小说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文学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做梦,就是作家通过虚构来营造一种梦境。另一个作用则恰好相反,不做梦,而是在细致地观察和了解事实之后,用文学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现这些事实。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说的就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这恰好也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并不存在价值观的彼此对立和历史事实的全然不同
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三国演义》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学手法,来表现《三国志》里面所记载的历史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书,它的历史学价值可以与《三国志》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出身寒微,不为耻辱,能屈能伸 ,方为大丈夫。

出身寒微,不为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语出《三国演义》第105回:
邓艾见其身大貌丑,但识其奇才,遂厚礼之。艾见其对答如流,又深敬之。遂登艾舟,观山川之险,便与艾论破蜀之策。艾大惊曰:“公明真乃大丈夫也!”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

不为耻辱


获嘉县17072827114: 我觉得我身材不好一点没自信 -
淡古易妥: 如果你觉得不好,那你觉得一个好的身材应该是怎样的,在脑海里勾勒出你认为好的样子,然后想想你能不能改变现在的你,使之更接近与你自己所希望的样子,如果可以就去改变,比如锻炼、改善饮食结构、注意休息、适当打扮等等.如果最后你发觉没法进一步改变时就学着接受.美丽是多方面的,再与你的挖掘与认识,追求美是美好的一件事情,努力去追求吧,希望你能在追求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获嘉县17072827114: 《三国演义》第119回下半回梗概 -
淡古易妥: ●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钟会收邓艾.与姜维谋反.会被射死,姜维自刎,邓艾父子被田续所斩. 司马昭封刘禅为安乐公. 魏主奂封昭为晋王,昭立司马炎为世子.昭死后,炎以与汉家报仇为由.效曹丕废帝之事,奂捧传国玉玺登坛授炎.

获嘉县17072827114: 三国演义一百十七回(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故事梗概 300至400字左右 -
淡古易妥: 第一百一十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却说辅国大将军董厥,闻魏兵十余路入境,乃引二万兵守住剑阁;当日望尘头大起,疑是魏兵,急引军把住关口.董厥自临军前视之,乃姜维、廖化、张翼也.厥大喜,接入关上,礼毕,哭诉后...

获嘉县17072827114: 三国演义第118回邓艾写给司马昭的信是什么意思 -
淡古易妥: 邓艾的意思是 平蜀之后灭吴势在必行,但如果现在出兵虽说可以灭但未免劳师动众.不如命平蜀的部队在蜀地休整.一面大造战船做出要攻打吴国的样子,一面厚待刘禅向吴国做出只要投降就有优待的态度,然后派人到吴国劝降.这样吴国就可以不战而定.

获嘉县17072827114: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死后预知的一句话让邓艾感叹不能拜其为师.是哪句话? -
淡古易妥: 第一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艾令先将军器撺将下去.艾取毡自裹其身,先滚下去.副将有毡衫者裹 身滚下,无毡衫者各用绳索束腰,攀木挂树,鱼贯而进.邓艾、邓忠,并二千军,及 开山壮士,皆度了摩天岭.方才整顿衣甲器械而行,忽见道傍有一石碣,上刻:“丞 相诸葛武侯题”.其文云:“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艾观讫 大惊,慌忙对碣再拜曰:“武侯真神人也!艾不能以师事之,惜哉!”后人有诗曰: “阴平峻岭与天齐,玄鹤徘徊尚怯飞.邓艾裹毡从此下,谁知诸葛有先机.”

获嘉县17072827114: 三国演义中这段话是谁说的 -
淡古易妥: 韩遂说的 曹操听了贾诩的计谋使了出离间计 将一个字迹有所涂改的信交给韩遂又让马超发现这封信,马超对韩遂起了疑心,韩遂对马超说的这句活

获嘉县17072827114: 三国演义中邓艾所说“凤兮凤兮,故是一凤”是什么意思 -
淡古易妥: 邓艾口吃,称自己是“艾艾”.晋文王跟他开玩笑说:“爱卿说艾艾,是几个邓艾啊?”邓艾回答道:“凤兮凤兮,其实只有一只凤凰.”说明邓艾才思敏捷,既回答了司马懿的问题,让司马懿没法继续调戏他,又暗自比为凤凰,令人性福.当然,从主流的认识来看,邓艾回答的很妙.可是如果认为邓艾说的凤是凤凰,就会伦理丧失了.为何?后面一句“故是一凤”(故,通“固”,固然)译即“当然是只有一个凤凰了”.

获嘉县17072827114: 三国演义第119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巧计是谁施行的 -
淡古易妥: 答:姜维.简要叙述如下: 邓艾,钟会分兵攻击蜀国,钟会牵制蜀国主力姜维军,邓艾出奇兵袭击成都,兵临城下,后主刘禅开城投降,蜀国灭亡. 不久姜维接到刘禅投降的命令,处于对蜀国的忠诚和亡国的不甘心,姜维便决定假降于钟会,并获取其信任,然后挑拨他和邓艾之间的关系,怂恿其叛变,意图趁乱复兴蜀汉. 但是在关键时刻,出乎姜维的意料,钟会属下的魏军突然发生了兵变,姜维措手不及,钟会、姜维在乱军中被杀. 于是 姜维的巧计(假意投降 获取信任 挑拨离间 怂恿叛变)成了泡影.

获嘉县17072827114: 简要地讲一讲三国的故事 -
淡古易妥: 三国里面的精彩故事可以说说不胜数.我就简单的说几个给你听听吧,因为本人是个三国迷.不可否认我讲得没有罗官中说的好,所以你要想看看JU体的细节,还是去买三国看吧.1.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这是关...

获嘉县17072827114: 姜维自杀前对天说了句什么话? -
淡古易妥: 关于姜维之死,史料记载不多,但人们普遍认为是被杀的.那么,姜维之死是否还有别的原因呢?王连辰在1996年第11期《科技智囊》杂志上撰文,认为姜维在死前就患有胆—心综合症,其根据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描述:魏将邓艾、钟会攻取四川后,姜维用计离间邓、钟二将,并教钟谋反.在谋杀魏将时,“姜维忽然一阵心疼,昏倒于地,左右扶起,半响方苏”.后“姜维拔剑上殿,往来冲突.不幸心疼转加.维仰天大叫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时年五十九岁”.“魏兵争欲报仇,共剖维腹,(见)其胆大如鸡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