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寓言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者&投稿:德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掩耳盗铃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自欺欺人、愚蠢的人。

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就想把它偷走。但是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叮铃叮铃地响起来,被人发觉。他想:响声要用耳朵才能听见,如果把耳朵掩起来,不就听不见了吗?于是,他就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那个铃铛。谁知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答: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愚蠢之人。
  1、《掩耳盗铃》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吕氏春秋·自知》
  译文: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2、故事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为改变。有的人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

他很笨啊,以前捂住自己的耳朵自己听不到声音,别人也听不到呢!

他是一个自欺欺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人。

自欺欺人


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是什么
1、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2、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

掩耳盗铃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这是因为盗铃人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这是他的认知的不足。一个人认知不足是很容易产生一些类似掩耳盗铃的事情的,比如:仿佛吸着肚子,体重秤上的数就会变小。把微信消息删除了就以为是撤回了。小孩子闯了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 沙漠中的驼鸟,敌人迫赶逼迫在眼前,无法面对,把头...

掩耳盗铃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掩耳盗铃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掩耳盗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客观存在的现实...

掩耳盗铃的寓意和道理
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春秋时期,有个小偷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便想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

《掩耳盗铃》文言文寓意
《掩耳盗铃》这个寓言故事向我们表达了什么样的寓意道理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掩耳盗铃》文言文寓意,希望能帮到大家!掩耳盗铃 先秦:吕不韦 撰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

掩耳盗铃的寓意和道理,掩耳盗铃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选自《吕氏春秋·自知》 二、掩耳盗铃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

掩耳盗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掩耳盗铃的解释: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掩耳盗铃的道理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近义词:欺世盗名,自欺欺人反义词:童受无欺 ...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
掩耳盗铃:寓言中的智慧与警示掩耳盗铃的故事,深刻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面对现实,我们不能逃避或自欺欺人,否则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个寓言描绘了一个试图以虚假掩盖事实的人,试图通过捂住耳朵来忽视钟声的存在,却忽视了钟声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生活中,那些试图欺骗他人的人,即使能暂时蒙混过关...

寓言《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编辑词条 掩耳盗铃目录 成语解释 典故来源 原文理解 汉英对照 [编辑本段]成语解释 【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掩耳盗铃是什么故事
掩耳盗铃是寓言故事 一、掩耳盗铃的故事出自《昌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二、掩耳盗铃的故事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3555861939: 掩耳盗铃中的这个人为什么要偷别人家的铃铛?这说明他是个怎样的人?
房研聚乙: 因为看见别人家的东西就眼红,所以偷.说明他是个既坏又傻的家伙.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3555861939: 做掩耳盗铃的人是怎么的人? -
房研聚乙: 铃声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堵住耳朵就消失了;世界上的万物也都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闭上了眼睛就不复存在或者改变了形状.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故事虽然简短,但却形象而生动地阐明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是不值得的,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3555861939: 掩耳盗铃其实那人是什么思想啊!!
房研聚乙: (一)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二)思想延伸 1.从生物学角度:人因为紧张肾上腺激素增加,条件反射,就是掩耳盗铃. 2.从心理学角度:自欺欺人,说服...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3555861939: 你觉得掩耳盗铃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房研聚乙: 自欺欺人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3555861939: 为什么“掩耳盗铃”里的盗铃人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 -
房研聚乙: 对思维和存在哪一个是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大派别.凡是承认思维(精神)是第一性,存在是第二性,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而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3555861939: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人 -
房研聚乙: 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就想把它偷走.但是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叮铃叮铃地响起来,被人发觉.他想:响声要用耳朵才能听见,如果把耳朵掩起来,不就听不见了吗?于是,他就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那个铃铛.谁知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3555861939: 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读后感? -
房研聚乙: 我读了一篇寓言名叫《掩耳盗铃》,讲的是有一个人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的故事.我觉得这个人十分愚蠢,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自己听不见,可是别人却听得见,他这种做法其实是自欺欺人的行为. 我也做过这种愚蠢的事.刚上学的时候,我特别贪玩,上课的时候,我也不注意听讲,我想反正家长也看不见我的表现.回家写作业的时候,我一边玩一边写,也不懂得抓紧时间,尤其是周二下午,我就一会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一直到妈妈快要下班的时候才开始写作业,当时我想:下午时间长着呢,等妈妈快回来再写也来得及.时间一长,就造成了我写字速度慢,做事情拖拖拉拉.读了这则寓言我才明白,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并没有欺骗别人,而是坑害了自己 可以不?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3555861939: 寓言"掩耳盗铃"告诉我们什么? -
房研聚乙:[答案] 论掩耳盗铃 现实生活中,掩耳盗铃显然是愚蠢的,但在真实的生活中,并不真正存在一个捂着耳朵盗铃的正常人.寓言当然只能当作寓言来看待.所以,我们所想到的当然与耳朵、门铃、偷盗并不相关的一些事情.正是这些并不相关的事情给了我们相当...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3555861939: 寓言“掩耳盗铃”讽刺的是哪种人? -
房研聚乙: 说的是智伯消灭范氏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准备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胡涂了. 寓意:做贼心虚的人,欺骗得了自己,欺骗不了别人.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3555861939: 掩耳盗铃讲的是什么事 -
房研聚乙: 就是古时候有一个人想偷人家门前挂的一个铃铛,但是又害怕偷的时候铃铛响了,别人会发现他,于是他想了一个好办法,他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去偷.这就是掩耳盗铃的故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