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天地》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长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 内容?~

《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 官治;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 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 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记》曰:“通于一而万事毕, 无心得而鬼神服。”

夫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 焉。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故执德之谓纪,德成之 谓立,循于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君子明于此十者,则韬乎 其事心之大也,沛乎其为万物逝也。若然者,藏金于山,藏珠于渊; 不利货财,不近贵富;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 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夫子曰:“夫道,渊乎其居也,囗(“瘳”字以“氵”代“疒”音 liao2)乎其清也。金石不得无以鸣。故金石有声,不考不鸣。万物孰能定之!夫王德之人,素逝而耻通于事,立之本原而知通于神 ,故其德广。其心之出,有物采之。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穷生,立德明道,非王德者邪!荡荡乎!忽然出,勃然动,而万物 从之乎!此谓王德之人。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 ;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其与万物接也,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大小、长短、修远 。”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 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囗(左“口”右“契”音chi 1)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 乃可以得之乎?”

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 衣。尧问于许由曰:“啮缺可以配天乎?吾藉王倪以要之。”许由曰 :“殆哉,圾乎天下!啮缺之为人也,聪明睿知,给数以敏,其性过 人,而又乃以人受天。彼审乎禁过,而不知过之所由生。与之配天乎 ?彼且乘人而无天。方且本身而异形,方且尊知而火驰,方且为绪使 ,方且为物囗(左“纟”右“亥”音gai1),方且四顾而物应, 方且应众宜,方且与物化而未始有恒。夫何足以配天乎!虽然,有族 有祖,可以为众父而不可以为众父父。治,乱之率也,北面之祸也, 南面之贼也。”

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 :“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 :“辞。”封人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独不欲,何 邪?”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 以养德也,故辞。”封人曰:“始也我以女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 天生万民,必授之职。多男子而授之职,则何惧之有?富而使人分之 ,则何事之有?夫圣人,鹑居而彀食,鸟行而无彰。天下有道,则与 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 至于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封人去之,尧随之 曰:“请问。”封人曰:“退已!”

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为诸 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曰:“昔尧 治天下,吾子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予,而吾子辞为诸侯而耕。敢 问其故何也?”子高曰:“昔者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 。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 夫子阖行邪?无落吾事!”囗囗(左“亻”右“邑”)乎耕而不顾。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 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 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 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 乎大顺。

夫子问于老聃曰:“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辩者有言 曰:‘离坚白,若县寓。’若是则可谓圣人乎?”老聃曰:“是胥易 技系,劳形怵心者也。执留之狗成思,猿狙之便自山林来。丘,予告 若,而所不能闻与而所不能言:凡有首有趾、无心无耳者众;有形者 与无形无状而皆存者尽无。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此又非 其所以也。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 之谓入于天。”

将闾囗(上“艹”下“勉”音mian3)见季彻曰:“鲁君谓m ian3也曰:‘请受教。’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请尝 荐之。吾谓鲁君曰:‘必服恭俭,拔出公忠之属而无阿私,民孰敢不 辑!’”季彻局局然笑曰:“若夫子之言,于帝王之德,犹螳螂之怒 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且若是,则其自为处危,其观台多物, 将往投迹者众。”将闾mian3囗囗(左“虎”右“见”音xi4 )然惊曰:“mian3也囗(“茫”字去“艹”音mang2)若 于夫子之所言矣!虽然,愿先生之言其风也。”季彻曰:“大圣之治 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若性 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若然者,岂兄尧、舜之教民溟囗(左“ 氵”右“幸”)然弟之哉?欲同乎德而心居矣!”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 井,抱瓮而出灌,囗囗(左“扌”右“骨”音gu3)然用力甚多而 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 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 前轻,挈水若抽,数如囗(左“氵”右“失”)汤,其名为槔。”为 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 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 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 不对。有间,为圃者曰:“子奚为者邪?曰:“孔丘之徒也。”为圃 者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 者乎?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而身之不能治,而何 暇治天下乎!子往矣,无乏吾事。”

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其弟子曰:“向 之人何为者邪?夫子何故见之变容失色,终日不自反邪?”曰:“始 吾以为天下一人耳,不知复有夫人也。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 ,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今徒不然。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 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托生与民并行而不知其所之 ,囗(“茫”字去“艹”)乎淳备哉!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若夫 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囗(上 敖”下“言”)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然不受。天下之 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反于鲁,以告 孔子。孔子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识其二;治其 内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 ,汝将固惊邪?且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

谆芒将东之大壑,适遇苑风于东海之滨。苑风曰:“子将奚之?”曰:“将之大壑。”曰:“奚为焉?”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 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吾将游焉!”苑风曰:“夫子无意于横目之民 乎?愿闻圣治。”谆芒曰:“圣治乎?官施而不失其宜,拔举而不失 其能,毕见其情事而行其所为,行言自为而天下化。手挠顾指,四方 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愿闻德人。”曰:“德人者,居无 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四海之内共利之之谓悦,共给之之谓安 。怊乎若婴儿之失其母也,傥乎若行而失其道也。财用有余而不知其 所自来,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此谓德人之容。”“愿闻神人。”曰:“上神乘光,与形灭亡,是谓照旷。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 亡,万物复情,此之谓混溟。”

门无鬼与赤张满稽观于武王之师,赤张满稽曰:“不及有虞氏乎! 故离此患也。”门无鬼曰:“天下均治而有虞氏治之邪?其乱而后治 之与?”赤张满稽曰:“天下均治之为愿,而何计以有虞氏为!有虞氏之药疡也,秃而施囗(上“髟”下“也”音di2),病而求医。 孝子操药以修慈父,其色囗(左“火”右“焦”音qiao2)然,圣人羞之。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 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 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世俗之所谓然而然之,所谓善而善之,则不谓之道谀之人也!然则俗故严于亲而尊于君邪?谓己道人,则勃 然作色;谓己谀人,则怫然作色。而终身道人也,终身谀人也,合譬饰辞聚众也,是终始本末不相坐。垂衣裳,设采色,动容貌,以媚一世,而不自谓道谀;与夫人之为徒,通是非,而不自谓众人也,愚之至也。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不惑也。大惑者,终身不 解;大愚者,终身不灵。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惑者 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 ,不可得也。不亦悲乎!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囗(上“艹”下夸”音hua1),则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胜也。以二缶钟惑,而所适不得矣。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 有祈向,其庸可得邪!知其不可得也而强之,又一惑也!故莫若释之 而不推。不推,谁其比忧!厉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视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

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牺尊于沟中之 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跖与曾、史,行义有间矣,然其 失性均也。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 ,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囗(“悛”字以“凶”代“厶”音z ong1)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 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而杨、墨乃始离囗(左“足”右“支”)自以为得,非吾所谓得也。夫得者困,可以为得乎?则鸠囗(左“号 号”右“鸟”)之在于笼也,亦可以为得矣。且夫趣舍声色以柴其内 ,皮弁鹬冠囗(左“扌”右“晋”音jin4)笏绅修以约其外。内 支盈于柴栅,外重囗(左“纟”右“墨”)缴囗囗(左“目”右“完 ”)然在囗(左“纟”右“墨”)缴之中,而自以为得,则是罪人交 臂历指而虎豹在于囊槛,亦可以为得矣!

答:庄子名人名言
  1、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2、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
  3、“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4、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5、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7、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8、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9、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10、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间世》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12、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1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14、“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15、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16、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
  17、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18、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19、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20、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译文:

不把长寿看作快乐,不把夭折看作悲哀,不把通达看作荣耀,不把穷困看作羞耻;不把谋求举世之利作为自己的职分,不把统治天下看作是自己居处于显赫的地位。显赫就会彰明,然而万物最终却归结于同一,死与生也并不存在区别。

原文: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出处:《庄子·外篇》——战国·庄子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庄子的散文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文学史上一位不朽的散文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周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司马迁在《史记》用精练的一二百字介绍了庄子的生平,并未提起庄子的字,字子休是由唐人提出的。说他著书十余万言,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

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

庄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浑飞越,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意思是:不把长寿看作快乐,不把夭折看作悲哀,不把通达看作荣耀,不把穷困看作羞耻;不把谋求举世之利作为自己的职分,不把统治天下看作是自己居处于显赫的地位。显赫就会彰明,然而万物最终却归结于同一,死与生也并不存在区别。

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的《庄子·外篇·天地》。

原文如下: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扩展资料:

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解析:

通过“夫子”之口,阐明大道深奥玄妙的含义,并借此指出居于统治地位的人要得无为而治就得通晓大道。庄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

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

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的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

《庄子》简介

庄子的散文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文学史上一位不朽的散文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司马迁在《史记》用精练的一二百字介绍了庄子的生平,并未提起庄子的字,字子休是由唐人提出的。说他著书十余万言,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外篇·天地



译文:

不把长寿看作快乐,不把夭折看作悲哀,不把通达看作荣耀,不把穷困看作羞耻;不把谋求举世之利作为自己的职分,不把统治天下看作是自己居处于显赫的地位。显赫就会彰明,然而万物最终却归结于同一,死与生也并不存在区别。

原文: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出处:《庄子·外篇》——战国·庄子

扩展资料

《庄子·外篇·天地》位于《庄子·外篇》,以篇首二字命题“天地”。全篇由十四个部分组成,大抵以无为自然为宗旨,代表了庄子技术哲学的思想,并对海森堡产生影响。

德国伟大物理学家兼思想家海森堡十分推崇庄子技术哲学的思想,并多次在讲演中提到庄子的观点。后来,海森堡又把庄子的这段论述写进了他的专著《当代物理学的自然图象》。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核心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道未始有封”(即“道”无界限差别),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认为一切事物的本质虽然有着千差万别的特点,但其“一”本同,安时处顺,逍遥无待,穷天理、尽道性,以至于命。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假慈、假仁,假意等大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外篇·天地



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意思是:不把统治天下看作是自己居处于显赫的地位。显赫就会彰明。

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出自《庄子·外篇·天地》原文节选:

夫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故执德之谓纪,德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

君子明于此十者,则韬乎其事心之大也,沛乎其为万物逝也。若然者,藏金于山,藏珠于渊;不利货财,不近贵富;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译文:

先生说:“道,是覆盖和托载万物的,多么广阔而盛大啊!君子不可以不敞开心胸排除一切有为的杂念。用无为的态度去做就叫做自然,用无为的态度去说就叫做顺应,给人以爱或给物以利就叫做仁爱,让各各不同的事物回归同一的本性就叫做伟大。

行为不与众不同就叫做宽容。心里包容着万种差异就叫做富有。因此持守自然赋予的禀性就叫纲纪,德行形成就叫做建功济物,遵循于道就叫做修养完备,不因外物挫折节守就叫做完美无缺。君子明白了这十个方面,也就容藏了立功济物的伟大心志。

而且像滔滔的流水汇聚一处似的成为万物的归往。像这样,就能藏黄金于大山,沉珍珠于深渊,不贪图财物,也不追求富贵;不把长寿看作快乐,不把夭折看作悲哀,不把通达看作荣耀,不把穷困看作羞耻;不把谋求举世之利作为自己的职分。

不把统治天下看作是自己居处于显赫的地位。显赫就会彰明,然而万物最终却归结于同一,死与生也并不存在区别。”

扩展资料:

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解析:

通过“夫子”之口,阐明大道深奥玄妙的含义,并借此指出居于统治地位的人要得无为而治就得通晓大道。庄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

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

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的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

庄子介绍: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外篇·天地



一、解答:

不把长寿看作快乐,不把夭折看作悲哀,不把通达看作荣耀,不把穷困看作羞耻;不把谋求举世之利作为自己的职分,不把统治天下看作是自己居处于显赫的地位。显赫就会彰明,然而万物最终却归结于同一,死与生也并不存在区别。

二、拓展:

1、原文:

夫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 焉。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 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故执德之谓纪,德成之 谓立,循于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君子明于此十者,则韬乎 其事心之大也,沛乎其为万物逝也。若然者,藏金于山,藏珠于渊; 不利货财,不近贵富;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 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 状。”

2、译文:

先生说:“道,是覆盖和托载万物的,多么广阔而盛大啊!君子不可以不敞开心胸排除一切有为的杂念。用无为的态度去做就叫做自然,用无为的态度去说就叫做顺应,给人以爱或给物以利就叫做仁爱,让各各不同的事物回归同一的本性就叫做伟大,行为不与众不同就叫做宽容,心里包容着万种差异就叫做富有。因此持守自然赋予的禀性就叫纲纪,德行形成就叫做建功济物,遵循于道就叫做修养完备,不因外物挫折节守就叫做完美无缺。君子明白了这十个方面,也就容藏了立功济物的伟大心志,而且像滔滔的流水汇聚一处似的成为万物的归往。像这样,就能藏黄金于大山,沉珍珠于深渊,不贪图财物,也不追求富贵;不把长寿看作快乐,不把夭折看作悲哀,不把通达看作荣耀,不把穷困看作羞耻;不把谋求举世之利作为自己的职分,不把统治天下看作是自己居处于显赫的地位。显赫就会彰明,然而万物最终却归结于同一,死与生也并不存在区别。”


水润读书笔札丨庄子 外篇 天地(一)
《庄子·天地》篇,庄子外篇的第五篇。篇名取篇首二字,天地,意为天和地。天地篇由十五个章节编纂而成。分章节、分小点释读:第一章  叙由天地的演化运作,提出当师效天地自然无为的规律行事。1.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 。天地虽大,演化是均衡...

《庄子·外篇·天道》原文
《庄子·外篇·天道》原文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

庄子·外篇·天道的原文
其他类似问题 2016-06-01 庄子·外篇·天道的关于作者 2016-06-01 庄子·外篇·天道的文章评述 2009-09-12 《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内容? 3 2013-06-05 庄子 天道的原文和翻译 8 更多类似问题 > 为你推荐: 特别推荐 全球首张奥密克戎毒株图公布:新变异株传染性或增强500%? 不断刷新的圆周率,...

天地人和什么意思 天地人和解释
1、天地人和,意思为“ 天时、 地利、 人和”。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处世观念。2、出处:《庄子·外篇·天地》,原文:天地人和,礼之用,和为贵,王之道,斯之美。3、人与自然合为一体,是道家的主要思想。是庄子思想的精髓。是对老子思想的承接。对中国文化起到深远的影响。中国道教文化就是受其...

《庄子》外篇卷5天地诗解5性修返德同合天地大顺自生忘天忘己
《庄子》 外 篇卷 5天地 诗解 5 性 修 返 德 同合天地大顺自生 忘天忘己 题文诗:泰初有无 , 无有无名 ; 一之所起 , 有一未形 .物得以生 , 谓之 自 德 , 至德自得; 未形 而 有 ,阴阳之 分 , 且然无闲 , 谓之命 也; 流 动生物...

《庄子》外篇 天道 :何谓仁义?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507 《庄子》外篇 天道 四 【原文】 士成绮见老子而问曰[1]:“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天下奋棅而不与之偕[11],审乎无假而不与利迁[12],极物之真[13],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遗万物,而神未尝有所困也。通乎道,合乎德,退仁义,宾礼乐,...

静而圣 动而王 无为也而尊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 ...
出处:出自战国时期庄子的《庄子·外篇·天道》。原文节选: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罢了。出处:战国时期庄周的《知北游》。原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译文: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罢了。自然而然地,全都蓬勃而生;自然而然...

根据《庄子二则》写对联?
《庄子·知北游》2、“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4、“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5、...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什么意思?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意思:世有大美而不言,本意表达人面对美丽的自然风景说不出话来,无话可以形容,或者美丽动人得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出处:出自庄子的《庄子·知北游》原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意思:天地具有伟大的美却不需要言语来宣扬,四时运行具有明显的...

小金县18981944417: 庄子 的名言秋水中的 -
闭萧悦康:[答案] 庄子经典名言 .《秋水》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 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子·外篇·天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小金县18981944417: 找名言名句古代先哲20条 国外10条 当代10条~ -
闭萧悦康:[答案] 帮你多找了些,你可以从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二十条~ 1.苏格拉底: 幸运是机会的影子. 深入你的内心,认识你自己! 我比别... 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子·外篇·天地》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

小金县18981944417: 庄周认为天地万物的本性的诗句 -
闭萧悦康: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2、“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小金县18981944417: 庄子的思想 -
闭萧悦康: 以避世的心态来入世,无为而治.消除成败之心,处事游刃有余,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从而达到逍遥的境界.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是顺应自然,不受外物所扰,自得其乐. 庄子名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

小金县18981944417: 前一世是隔几年 -
闭萧悦康: 前一世是隔几年,谁能说的清楚.人只有一生一世.【词语】:一世【注音】:yī shì【释义】:1、一代.2、三十年.3、举世;全天下;一世间.4、一时.5、一生.6、一辈子.【出处】:1、《左传·昭公元年》:“一世无道,国未艾也.”2、《论衡·宣汉》:“且孔子所谓一世,三十年也.”3、《庄子·天地》:“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汉书·礼乐志》:“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

小金县18981944417: 庄子的至德之世与老子小国寡民的区别是什么? 谢谢! -
闭萧悦康: 区别:庄子的人民关系是和睦的,不反对工具的运用.老子的人民是与世隔绝的,反对运用工具,有更强烈的复古倾向.在庄子所推崇的“至德之世”里,人们“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财有余而不知所自来,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

小金县18981944417: 父母重男轻女,我是否应该像男生一样生活 -
闭萧悦康: 首先我表示重男轻女是不对的,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一点,即使都是男的或者都是女的也有轻重,看过《家有九凤》吗?都是女儿,轻重就不一样,这个无可厚非,关键是自己的努力,等你努力的,有成就了,赚到钱了,孝敬父母,这个时候父母最能理解你了.

小金县18981944417: 庄子·外篇·天地的介绍 -
闭萧悦康:位于《庄子·外篇》,以篇首二字命题“天地”.全篇由十四个部分组成,大抵以无为自然为宗旨,代表了庄子技术哲学的思想,并对海森堡产生影响.德国伟大物理学家兼思想家海森堡十分推崇庄子技术哲学的思想,并多次在讲演中提到庄子的观点.后来,海森堡又把庄子的这段论 述写进了他的专著《当代物理学的自然图象》.

小金县18981944417: 与乐出自哪里
闭萧悦康: 与乐出自战国时期庄子的《庄子·外篇·天道》.原文是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小金县18981944417: 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表达了庄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
闭萧悦康: 伯成子高辞去诸侯的官职去耕种,这则寓言小故事,说的是无为才能求得大道.出自《庄子·外篇·天地》以篇首二字命题“天地”.全篇由十四个部分组成,大抵以无为自然为宗旨.“天”和“地”在庄子哲学体系中乃是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祖,一高远在上,一浊重在下,故而以“天地”开篇.本篇的主旨仍在于阐述无为而治的主张,表述的是庄子的政治思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