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世的,还有哪几位能称作国学大师?

作者&投稿:邗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目前还在世的国学大师有哪些~

现在很多人都被称为国学大师,但是否算得上,真见仁见智。
章祖安(又名章秋农)。近70岁的章祖安教授是著名国学学者姜亮夫、书法家陆维钊的弟子(陆维钊曾是王国维的助教),国学功底深厚。除了书法,章祖安还在中国美术学院开讲国学基础课,深入浅出,极受学生欢迎。
章祖安在一篇名为《再说慎言国学大师》的文章中,对怎样能称为“国学大师”阐述了他的看法。他说,国学的根基是小学、章句之学,因此,所谓“国学大师”必须以博通、精研先秦时代的原典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列出三个条件:一、在其中某一领域有原创性成果。二、精通小学,古文辞(各体式)、古体诗、近体诗词都能自由挥洒,出色当行。如果是20世纪的国学大师,还必须加上条件三:能汲取外来之学说,而不忘民族之本位,中西兼通,而又以传统文化为其治学指归。 即使如此,可能称文豪,但也不一定能称国学大师。章祖安还提出,凡是研究先秦以后的文化学者,即使成就卓著,也不得称国学大师。谁听说过研究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的被称为国学大师的? 章祖安还对大家公推的国学大师做了——鉴别:“章太炎、王国维、马一浮是公认的国学大师。陈寅恪,人称史学大师;夏承焘,人称词学大师;吕叔湘、王力,人称语言学大师。”
启功去世时媒体都一窝蜂地称他为“国学大师”,章祖安说,启功先生如果地下有知,必会以其固有幽默高喊:“饶了我吧!”他“著作俱在,岂能随便冠以‘国学大师’?”
章祖安最后说,钱钟书是我国最后逝世的一位国学大师,自此以后已经不可能再有大师,因为时代不同,年轻人已丢失“沉潜”二字,国学原典也太厚重了。 寂寞人生路,热闹身后事。

对此标准我很表赞同。我孤陋寡闻,觉得只有饶宗颐、汤一介、吴小如等算得上。

南怀瑾 还有台湾也还有几名大师。 国学不行了,大师太少了。太可惜遗憾了,向寅是目前最有学问的一位国学大师了。

  只有一人,季羡林。国家中央领导承认的。
  季羡林:学术大家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市)。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年,考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两年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乔冠华同游。10月,抵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即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能有所发明。"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年》)"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O多堂课,学习了异常复杂的全部梵文文法。接着部分著作年轻时的季羡林 读梵文原著,第5学期读吐鲁番出土的梵文佛经残卷。第6学期准备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佛典《大事》厚厚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945年1O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土东归,"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离开哥廷根35年后的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83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 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1962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1957年)、《印度简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985年)等。1956年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84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70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学术回体职务有: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1978年)、中国南亚学会会长(1979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0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81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1983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1984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年)、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1990年)等。 1998年4月,《牛棚杂忆》出版( 1988年3月一 1989年 4月草稿,1992年 6月定稿)。出版界认为"这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10个方面:(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3)吐火罗语研究--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1948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1980年又就7O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A《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的欺人之谈;(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国纸和造纸法输人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游记》有些成分来源于印度的论证,说明中印文化"互相学习,各有创新,交光互影,相互渗透";(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80年代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译》,并撰10万字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1996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6)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即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2万余颂,译成汉语有9万余行,季羡林经过1O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7)比较文学研究--80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8)东方文化研究一一从8O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50O余种、8OO余册,预计15年完成;(9)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9O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10)散文创作--从17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80余万字之多,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80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季羡林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研究所分设,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留学德国是季羡林学术生涯的转折点。留学德国后,季羡林走上东方学研究道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怀抱。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季羡林回国后,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

  《浮屠与佛》(1947),揭示梵语Buddha(佛陀)一词在早期汉译佛经中译作“浮屠”是源自一种古代俗语,译作“佛”则是源自吐火罗语,从而纠正了长期流行的错误看法,即认为佛是梵语Buddha(佛陀)一词的音译略称。这里顺便指出,季羡林在1989年又写了《再论浮屠与佛》,进一步论证汉文音译“浮屠”源自大夏语。

  《论梵文··td的音译》(1948),揭示汉译佛经中用来母字译梵文的顶音·t和·d是经过了·l一个阶段,而t··>·d>l这种语音转变现象不属于梵文,而属于俗语。因此,依据汉译佛经中梵文··td的音译情况,可以将汉译佛经分为汉至南北朝、南北朝至隋和隋以后三个时期。前期汉译佛经的原文大半不是梵文,而是俗语或混合梵文;中期的原文也有很多是俗语和混合梵文,但梵文化程度有所进步;后期的原文是纯粹的梵文。

  季羡林的这两篇论文在中国佛教史研究领域中别开生面,用比较语言研究方法,令人信服地证明汉译佛经最初并不是直接译自梵文,而是转译自西域古代语言。季羡林也据此提醒国内运用音译梵字研究中国古音的音韵学家,在进行“华梵对勘”时,一定要注意原文是不是梵文这个大前提。

  在中印文化关系史研究方面,以往国内外学者大多偏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甚至有论者据此认为中印文化关系是“单向贸易”

  (one-way-traffic)。季羡林认为这种看法不符合文化交流的历史实际。因此,季羡林在研究中,一方面重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着力探讨为前人所忽视的中国文化输入印度的问题。他先后写成《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1954)、《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1955)和《中国纸和造纸法最初是否是由海路传到印度去的?》(1957)等论文,以翔实的史料,考证了中国纸张、造纸法和蚕丝传入印度的过程。

  与此同时,季羡林兼治梵文文学,翻译出版了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迦梨陀娑的剧本《沙恭达罗》(1956)和《优哩婆湿》(1962),并撰写有《印度文学在中国》、《印度寓言和童话的世界“旅行”》、《〈五卷书〉译本序》、《关于〈优哩婆湿〉》和《〈十王子〉浅论》等论文。

  季羡林随着80年代进入古稀之年,但他学术生命仿佛进入了黄金时期。尽管行政事务和社会活动缠身,他依然故我,“咬定青山不放松”,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潜心研究,勤奋写作。

  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其实,季羡林近10年来积极参与国内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贯彻着这一思想。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拨。

  季羡林自1946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中国东方学有季羡林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实为中国东方学之福祉。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mailto:guoxue@guoxue.com
  010-68900123

称得上的名副其实的已经没有了。

现在的国学大师,已经都死了。看看现在的社会的风气???????????

现在没有国学大师,只有学术超男!

文怀沙


《三国演义》播出28年至今已经送别29位演员?现在还有哪些演员在世?
在这部作品当中,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这位演员仍然在世,而且这个作品的男一号明显就是诸葛亮。还有一位演员是孙彦军,这位演员饰演的是刘备,表演完这个角色之后这个人员就过得不怎么顺利。还有另外一位演员仍然在世,那就是鲍国安,在众多版本当中是一个认可度比较高的演员。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仍然存在 ...

山东现在还在世的著名画家有哪几位?其作品润格价是多少钱?
山东的画家好多哦,而且也是书画之乡,刘大为,山东诸城人 王明明,山东蓬莱人 郭怡琮,山东潍坊人 刘曦林,山东临邑人等等。孙震生 94,739均价(元\/平方尺)苏柏斗 90,632均价(元\/平方尺)南 溪 85,981均价(元\/平方尺)史国良 83,755 均价(元\/平方尺)刘大为 100,720均价(元\/平方尺)邱汉桥...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士们,现在还有哪些战士在世?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士们,其实还有挺多战士在世的,比如我的爷爷就是抗美援朝老战士,我的爷爷今年已经88岁了,他就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而他的一些老朋友也有尚在人世的,这些人都是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他们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很多人可能觉得抗美援朝的战士可能已经不在了,因为抗美援朝已经...

霍金去世之后,还有哪些在世的伟大物理学家?
有很多,斯蒂芬·温伯格算其中一个,1979年因弱电统一理论与格拉肖和萨拉姆分享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文学和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国家天文学会会员,美国哲学和科学史学会会员,美国中世纪学会会员。曾任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机构顾问,美国防御分析研究所顾问等职。他的《广义相对...

人生在世,记住哪几句话,才不会吃大亏呢?
人生在世,记住哪几句话,才不会吃大亏呢?当让则让,不与身边人斗狠古语云,小不忍则乱大谋。从古到今,全部能成大事的人都备受艰难困苦。她们能曲能伸,吞都得下憋屈咽都得下苦口水。人们在情绪冲动的一刻所做出的决定,大部分都是不正确确定。不论是应对人生的夙敌,或是身旁的心腹,都不应该...

中国的第一批飞行员有几名?分别叫什么?在世的还有谁?住哪儿?
1927年以后国军开始建立中国第一只正规空军,1930年12月中央航空军校第一期83人毕业.国军聘请了17个美国军官在军校工作,所以国军空军一开始就是模仿美军训练模式.起步比较高,还买了90架教练机,有初级的佛力特,中级的道格拉斯,诺斯诺波,高级霍克.3个飞行阶段,分科训练,飞行200小时,严格训练,淘汰率超过50%....

人生在世,值得你珍惜一辈子的贵人分别是哪几种?
这其中当然包括亲人,爱人,还有挚友。唯有了解你的缺点,仍然不离不弃的人,才是你人生路上真正的同路人。而外面那些平时热络的所谓朋友,不过是熟人而已。他们多数并不了解你,也没有兴趣去了解你。需要你时,逢场做戏而已。不需要了,即是相忘于江湖。其次,是那些在你顺风顺水时,选择在远处观望,...

朱元璋称帝时,父母和哥姐们都不在了,他还有哪些亲人在世呢?
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也因为瘟疫去世,他家当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哪还有钱帮他的父母和大哥买棺材呢!邻居家见朱元璋如此可怜,便好心给了他一块土地,要他用来安葬自己的父母和大哥。就这样,朱元璋草草地安葬了自己的这几位至亲之人。在父母和大哥都去世以后,朱家就散了。俗话说:“父母去世,长兄如...

生活中的哪几样东西,是人生在世必会争的呢?
生在凡尘,清高无用,争一争名利,才能证明自己活得不委屈,不为别的,只为证明自己。【人活一世,最该争的是一口气】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打小就被父母教育:做人一定要争气。人该有骨气,国该有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个人最该争的就是一口气,是我的,不轻易放手,...

朱元璋称帝的时候,还有哪些亲戚在世?
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元璋在称帝的1368年便将逝世的二姐追封为了孝亲公主,当年尚在世的二姐夫则被封为恩亲侯。二姐与二姐夫有一儿子,名叫李文忠。这个孩子在朱元璋称帝之前便被收为养子,后来等朱元璋称帝之后他又受封成为曹国公。总的来说,朱元璋称帝之时其尚在世的亲戚其实并不算多。

龙潭区13944336794: 存世的还有称得上国学大师的吗?介绍几个吧. -
赞兴明齐: 1.饶宗颐 http://baike.baidu.com/view/58967.htm?fr=ala0_1_12.南怀瑾 http://baike.baidu.com/view/20742.htm?func=retitle3.查良镛 http://baike.baidu.com/view/16798.htm4.汤一介 http://baike.baidu.com/view/104074.htm?func=retitle5.叶嘉莹 http://...

龙潭区13944336794: 中国现在的国学大师都有谁?简单介绍一下 -
赞兴明齐: 冯友兰,陈寅恪 ,季羡林,余秋雨

龙潭区13944336794: 当代国学大师有哪些 成中英 楼宇烈 -
赞兴明齐: "国学"是对中国学术的简称,"大师"系指人们对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者的尊称,"国学大师"则是指其学问在"国学"研究之范围内属于出类拔萃者.同时,"国学大师"不能光看其学问,还要看其道德即人品、文品,看其文品与人品是否统一,即是否属于融人品与文品于一体的"道德文章"者流.以此衡量,近现代的"国学大师" 当首推梁启超、章太炎、马一浮、陈寅恪、钱穆和钱钟书.另外也有同名软件《国学大师》,古典图书集成《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龙潭区13944336794: 请问当代真正可以称为国学大师的有那些呢? -
赞兴明齐: 个人认为真正的国学大师太少了,王阳明算一个

龙潭区13944336794: 近代,当代国学大师为那几位,如何界定 -
赞兴明齐: 能称为大师的人,在当代很多.那是因为现在的媒体和某些人国学基础太差,稍有学识的就会被媒体或者抬轿子的捧为大师,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师是不会自己承认大的,他们谦恭 自律 隐忍 而这样的人又怎能是在社会上频繁出镜的呢?

龙潭区13944336794: 什么是国学?我国的国学大师都有谁? -
赞兴明齐: 国学,可译做“guoxue”(音译)、“en: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汉学,有争议).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国学大师有:胡适、王国维、冯友兰、陈寅恪、梁启超、钱锺书、程千帆、钟敬文、马一浮、康有为、张岱年、刘师培.

龙潭区13944336794: 中国国学大题有几位?哪些人可以称为国学大师 -
赞兴明齐: 我觉得王国维应该算是国学大师之一,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是一位通才,不仅跨越古今而成名,也是中西文化而自铸伟辞的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之学所涉及文、史、哲、甲骨学、经学、文字学、美学等,真可谓全才,配得上“国学大师”之名号.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著作颇丰.他能横穿词海纵跨年代把先人的词解到如此境界,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细细品味,真的为这三境地折服和感叹.若非曾经“独上高楼”远望“天涯路”,又怎能“为伊憔悴”而“衣带渐宽”呢?如非“终不悔”地苦苦追索,又怎能见得“灯火阑珊处”的美景呢?

龙潭区13944336794: 中国汉代历史学家都有谁?国内外著名的国学家? -
赞兴明齐: 1 汉代史学家有:司马迁、班固、班昭.2 研究文君和司马相如的专家学者有:王立群、许结、邓郁章等.3.国内外著名的国学家在世的有:周有光、欧阳中石、钱文忠等.

龙潭区13944336794: 鲁迅能被称为国学大师吗? -
赞兴明齐: 尹小林教授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选的十位著名学者称为“国学大师”是当之无愧的.“我们的目的不是评选大师的学术水平,而是通过这项文化性的评选活动,引导更多人来关注.”对于鲁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