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为什么如此称呼呢?

作者&投稿:龙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为啥如此称呼呢?~

古代的公,候,伯,子,男是最早的爵制,后来的朝代爵位都有不同的变化,秦汉时期的爵位就是二十等制的。周朝时期,这五等爵位是世袭罔替制的,所赐封地的爵位的,均称诸侯国,在封地内有统治权。
公爵周朝时期的公爵封号,是专门封给前朝的皇室贵胄后代的,西周的有四个公国:宋,虢,州,虞,但是我们所熟知的周公的封国鲁国,只是一个诸侯国,所以他这个公,仅仅是因为他是三公之一,而不是可以世袭罔替的公爵之位。后来到了秦汉时期建立的二十等爵制,就没有公爵之位了。

侯爵西周时期侯爵应该是最常用的爵位了,周朝建朝伊始之时,就册封过鲁候,康侯,邢候等爵位,一般被册封为侯爵的,大部分都是前代帝王之后,受到周天子褒封的,或者早就属于封侯之国的。到了秦汉时期的二十等爵制中,侯爵就演变成了皇室成员外,可以获封的最高的爵位,其中又分成列候和关内侯两种。唐朝,宋朝又有了县候爵位,清朝的侯爵等级分为三等。

伯爵周朝时期的诸侯国中吴国,秦国,曹国,郑国和梁国都被封为伯爵国,有记载称伯爵的国君是郑伯和曹伯两位,还有就有护驾有功的秦国,被周平王从子爵升到伯爵。秦汉时期取消了伯爵爵位,唐朝时期设有县伯爵。

子爵西周时期的楚国,巴国,耿国都是子爵国,到了秦汉时期的同样子爵爵位没有写入二十制爵位中,后来的子则更多的是古人表示对对方的尊称,譬如孔子,孟子。
男爵男爵可追溯到商超, 也是周朝爵位最低的一级,西周初年,周成王封许文书为许国国君,男爵爵位,这也是周朝诸侯国中唯一可查的男爵。秦汉时期,明朝均不设男爵。

古代的高官大员,除了官职的名称合品位的登记以外,光地还按照他们的功劳大小授爵,作为恩宠。古代典籍中经常出现的公、侯、伯、子、男等名称,就是爵位,还有食邑几百户等名称,这就是按爵位等级给予的特殊待遇。它们与官职没有关系。早在西周的时候,实行了分封制,就规定了爵位有五级: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爵位是世袭的。当时,诸侯有封国,公爵称公国,侯爵有侯国,在封国内,世代掌握统治大权,只是定期向周天子朝贡述职,承担出军赋与兵役的义务。诸侯友分赐他所属的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大小也按爵位等级而定,这叫做“采邑”,或称“采地”。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地位,并对诸侯承担义务。《汉书 刑法志》说:卿、大夫的采地大约有一百里范围,几万户人家,戎马有四百匹,兵车有一百辆,称为百乘之家。采邑原来是世袭的,卿、大夫世世代代以采邑内的收入作为食禄,所以采邑又称为“食邑”。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卿大夫之间相互兼并,封国、采邑的范围发生变化,世袭制度也逐渐废弛。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规定以军公授爵,公有二十级爵位:1 公士;2.上造;3.僭枭;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长;11.右庶长;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驷车庶长;18.大庶长;19.关内侯;20.彻侯。这二十个爵位中,1到4相当于士;5到9相当于大夫;10到18相当于卿;最后两级相当于诸侯。其中有的原来是官职名称,如“庶长”原来是春秋时秦国掌军政大权的官职;“大上造”原来是春秋战国初期秦国 的最高官职,又叫“大良造”;但定为爵位名称后,就只有荣誉称号,不再是实际官职名称了。当时这些爵位是没有采邑的。秦汉时代实行郡县制。只是汉代初期仍有部分封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就全部实行郡县制了。汉代的封爵只有王、候两级。皇帝的子、弟封王;异姓的功臣封候,统称列候。封了王、候,就有封地,但与周朝按封地的大小区分者不同,汉代受封爵者既没有在封地内统治的权利,食禄也该为以征收封地内居民的赋税拨充,按民户多少计算。例如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在汉高帝六年正月大封功臣,刘邦在宴会上说;张良虽无冲锋陷阵的战功,但是在帷帐中出谋划策,使千里之外的战争获得胜利,这就是张良的功劳。他让张良在最富饶的原齐国(今山东)境内选择三万户的地方作为封地。但张良谦让,只求得封给留县(今江苏沛县东南)就够了,因为张良在留县遇到刘邦,跟着起义的。于是汉高帝就封张良为留侯,侯是爵位,留是封地留县,但这只是把留县的人民交的赋税拨给张良享受,并不是张良到留县去统治。张良当时的官职是行太子少傅事,主领东宫的家属,又常替皇帝出谋划策,职位比留县的统治者——县令要高得多。所以司马迁写《史记》,把张良的传记提名为《留侯世家》。”一个老百姓能封为“万户侯”,那是封建社会最富贵显达的了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最早实行的爵位制度,类似于我们现在各个单位里的“职称”,它最早来源于《通典·职官·封爵》里的记载:

“黄帝时,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周公居摄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这里,可以看到,从黄帝时就规定了五个等级的“统治面积”,尤其是到了周朝更加完善。

不过关于这五等爵位的争论,到现在依然存在,有学者就认为“殷商根本没有这五等爵位,后来才有。”

咱们今天先撇开这些争论来看看公侯伯子男的意思到底是啥?

首先从最高的“公”开始说起。

公,是一个内涵很复杂的名称,它既可以指辅佐王统治天下的重臣,比如周公、毕公等;

还可以是西周的贵族尊称他们死去的先祖。

还有的贵族也会称呼自己的国君为“公”,比如燕国贵族圉就称燕侯为“公君”。

侯是啥意思呢?

侯,起源比较早,在殷商时期指天子在边境的世袭军事长官,其主要职责为辅佐商王讨伐蛮夷和叛乱。

周朝时也大致是这个作用,有学者认为它指的是会射箭的武士。

不管怎么说,身为“侯”,是要承担责任的—“拱卫王室、从王征伐、抵御蛮夷戎狄入侵。”

伯,是指大伯吗?

伯,含义比较复杂,殷商时它主要指敌国的首领。

西周时,伯一般指贵族中的长幼次序,称“伯”者多指世家大族的嫡长子及宗子。

子,是儿子吗?

子,儿子,后来引申为对一个家族的首领、长子的尊称。在《春秋》中,还有的小国国君也称为子。

男,是男人吗?

男,估计是五爵里最让人捉摸不透的称呼,在甲骨文中,“男”写成“任”,

意思是“任王事”。你把“男”拆开,为一个“力于田”的结构,所以学者称“男”应该是为天子从事农业生产(或监督农业生产)的贵族,地位低而贡赋重。

看完这些,估计小伙伴们已经晕了,晕了就对了,因为公侯伯子男五爵到现在也存在很大争议,学界也没有定论,所以,咱们姑且就把它们看做是贵族功臣的“职称”就好。




公,侯,伯,子,男相当于现在的啥
一般说来是由周公创立的。夏商的爵位制度没有详细的记载,只从西周开始才有明确记载。分为:王、公、侯、伯、子、男。王:天子级别。公:多为天子重臣。譬如:西周周公旦、明朝魏国公徐达等。候:比公第一集,一般为大国的君主或者有大战功的。譬如:鲁侯、明朝永嘉候朱亮祖。伯:比侯低一级,一般...

王侯公爵如何排位?
公爵、侯爵和伯爵按爵位从高到低排序为公爵、侯爵、伯爵。爵位高低排序:1、中国周代爵位从高到低排序为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2、西方爵位中英国爵位与中国爵位类似,按从高到低排序为公爵(Duke)、侯爵(Marquis或Marquess)、伯爵(Earl)、子爵(Viscount)...

伯侯公爵排序是怎样的?
公爵、侯爵和伯爵按爵位从高到低排序为公爵、侯爵、伯爵。中国周代爵位从高到低排序为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西方爵位中英国爵位与中国爵位类似,按从高到低排序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5个等级。法国爵位分为王族、法兰西贵族和一般贵族。其中王族由国王...

“公侯伯子男”,对应的分别都是什么爵位?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虽然源于周朝,但在周朝之后并不兴盛。秦汉实行的是二十等军爵制。到了曹魏才开始将公侯伯子男作为爵位赐予大臣。历朝历代的爵位获得难度,则大不相同。大部分的朝代里,爵位仅仅赐予有军功的人,文官很少能得到爵位。而封侯爵就成为了武将的最高追求(爵通侯),一句“李广难封”把李广...

时期诸侯的称呼“公”与“侯”的区别有哪些
在周代分封制度下,诸侯的称呼“公”与“侯”主要有以下区别:1. 爵位等级:在周代的五种爵位等级中,公爵位于侯爵之上,其地位高于侯爵。2. 分封对象:公爵主要分封给姬姓宗室,如鲁国。而侯的意思是指边疆的守卫者,多在边地受封,如晋国、齐国。3. 称呼起源:春秋时,公成为了国君的普遍称呼,如...

古代的爵位从大到小是怎么排列的?
我国古代的爵位,自尧帝、舜帝就有了,大致分五等,从高到低依次是:公、侯、伯、子、男。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知否》原著背景是明朝,电视剧改为宋朝)。相关信息:古代爵位同官位是两个概念,官位通过科举考试可以获得,比如盛家虽没有爵位,但老爷盛弘及盛家二公子都是通过科考...

古代的“公、侯、伯、子、男”是什么爵位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

王,公,候,伯,职位大小怎么排?
王【指诸侯王,如:楚襄王、齐宣王、吴王夫差等】公【指公爵,比如:韩国公、鲁国公、卫国公等】【不过,像宋襄公、齐景公、晋文公等,则不是代表爵位,而是实实在在的诸侯国国王。】侯爵【指侯爵,如:魏文侯、曾侯乙、轪(dai,音戴)侯利苍 等】Tips: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

古代爵位怎么区分大小?
我国古代的爵位,自尧帝、舜帝就有了,大致分五等,从高到低依次是:公、侯、伯、子、男。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知否》原著背景是明朝,电视剧改为宋朝)。相关信息:古代爵位同官位是两个概念,官位通过科举考试可以获得,比如盛家虽没有爵位,但老爷盛弘及盛家二公子都是通过科考...

古代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为何如此称呼呢?
中国的爵位制度,最早起源于周朝,共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可世袭,且都有对应的封地,其中公爵和侯爵的封地为百里,伯爵的封地为七十里,子爵和男爵的封地为五十里。同时,所有封地均可称国,并在封国行使统治权。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的推行,爵位不在配有直接的封地,而是以食邑的形式...

茅箭区18091998156: 古代王侯爵位等级排行
门些脂必: 1、公爵: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称公,所见有周公、召公、毕公、明公、井公、毛公... 古代王侯爵位等级排行 中国古代爵位等级排列是公、侯、伯、子、男.周代分为公、...

茅箭区18091998156: 公侯伯子男是什么制度?
门些脂必: 政治等级制度之一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是中国最早实行的爵位制度.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也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茅箭区18091998156: 贵族中的公、侯、伯、子、男是什么意思? -
门些脂必: 英国中有爵士的封号,是皇族给予的.现代一般授予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人,古代则是对忠诚的人的奖赏.是爵位中最低,不属于皇族. 从大到小依次是公、侯、伯、子、男.其中公爵、侯爵、伯爵是可以世袭的,但是世袭的时候必须降一个等级. 爵士只受与男性,男爵当然是男孩!

茅箭区18091998156: 古代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为何如此称呼呢? -
门些脂必: 古代当时用铜爵饮酒,并不仅仅限于饮食,更侧重于“礼”.正因为贵族们使用不同等级的酒杯,后来出现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爵士、爵位就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

茅箭区18091998156: 谁能给我排一下爵位等级的顺序?
门些脂必: 公、侯、伯、子、男 古代五等爵中有“公爵”,位第一.晋代始有“开国郡公”、“县公”之称,历代沿置不革,北周封皇子为国公.隋封爵有国公,位次郡王,高于郡公,沿袭至明.明以后去“开国”两字.宗室封爵,唐、宋、辽、金四代亦有“国公”之称.清代有镇国公与辅国公,次于贝勒、贝子,高于镇国将军与辅国将军. 封爵名. 隋 始置.自唐至明皆因之.《隋书·百官志下》:“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凡九等.” 唐 元稹 《赠太保严公行状》:“阶崇金紫,爵极国公.”《宋史·职官志三》:“列爵九等:曰王,曰郡王,曰国公,曰郡公,曰县公,曰侯,曰伯,曰子,曰男.”

茅箭区18091998156: 什么爵位最大 -
门些脂必: 公侯伯子男,在其之上还有王的爵位,称之为“外性王”. 但在清朝取消了王的爵位封号,最大的爵位只是到公,可以参考《鹿鼎记》里 韦小宝的封号——鹿鼎公

茅箭区18091998156: 中国古代人们对位居王爵的人尊称为“王爷”那么对其他的五个爵【公侯伯子男】怎么称呼 -
门些脂必: 根据爵位的前面的封号称呼公、侯、伯爵可称如辅国公,定海侯,常山伯;公爵还可由姓来称如刘国公,张国公.子、男爵爵位都相对低,可统称“爵爷”或“大人”(所有爵位都可)

茅箭区18091998156: 公、侯、伯、子、男如何划分的?以什麽为条件?
门些脂必: “爵位制”--爵位最早萌芽于春秋时期,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是按照血缘关系对王室宗亲等级地位的一种划分,后世渐渐转变为按照军功、事功赐爵,但其明尊卑等级的本质没有改变,其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赏功来激励人的拼搏、上进之心. 周武王灭众多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强迫奴隶制的小邦国接受周朝的封建制,周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它是按照诸侯与周王室的亲疏关系而划分的.

茅箭区18091998156: 子爵、男爵、伯爵、公爵、侯爵,的定义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
门些脂必: 从高到低依次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公爵:在贵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级,地位最高.这个爵名的由来有三:一是欧洲氏族社会解体时期,日耳曼部落的军事首长;二是古代罗马部落的军事首长;三是古罗马时代的边省将领,后指地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