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慈禧太后画像运往天津,火车车厢精心装饰吗?

作者&投稿:绽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末老照片:非同寻常的人物合影,个个都是慈禧太后宠信的重臣吗?~

今天与大家一起赏析一张非同寻常的清末老照片。说它“非同寻常”,因为在照片中出现的15人,个个都担任着朝廷某方面的一把手。

非同寻常的清末大臣合影。
具体来说,照片中有大学士、军机大臣、六部尚书以及地位最为显要的两位总督,相信对清史比较熟悉的朋友已经认出了他们分别是谁。在此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自左往右,后排:左都御史寿耆、大学士世续、直隶总督袁世凯、学部尚书荣庆、大学士那桐、军机大臣瞿鸿禨、礼部尚书戴鸿慈;前排:军机大臣铁良(照片内标注有误)、户部尚书张百熙、兵部尚书徐世昌、镇国公载泽、刑部尚书葛宝华、工部尚书陆润庠、吏部尚书奎俊、两江总督端方。
他们深受慈禧太后宠信,堪称朝廷柱石,代表慈禧太后统治天下。

清晰展示一下15位大臣。
这张照片在什么背景下拍摄的呢?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在听了镇国公载泽等大臣的出洋考察汇报之后,慈禧太后决定逐步推行立宪政体。她认为,实行立宪,首先要进行官制改革。

载泽等五大臣在英国考察。
同年9月1日,光绪帝向全国传达了慈禧太后的懿旨:“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并将各项法律详慎厘订,而又广兴教育,清理财务,整饬武备,普设巡警,使绅民明悉国政,以预备立宪基础。”
随即,清廷特设了一个机构主办其事,称之为厘定官制馆。诏派载泽、世续、那桐、荣庆、载振、奎俊、铁良、张百熙、戴鸿慈、葛宝华、徐世昌、陆润庠、寿耆、袁世凯共同编纂官制,又派庆亲王奕劻、大学士孙家鼐、瞿鸿禨总司核定。
这个新机构于9月4日召集第一次会议,9月6日起在朗润园开始编订改制方案。上文照片很可能是这一时期在朗润园内拍摄的。
端方本非厘定官制馆的成员,但他是出洋考察大臣之一,又是地方上地位仅次于袁世凯的总督,编订改制方案时难免要咨询他的意见,所以他也出现在了照片中。

慈禧专列 皇家火车
北海西南门叫阳泽门,平时进这个门游览北海的人不太多,更不知道这个门曾经通过火车。在19世纪末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期,她经常坐着小火车穿过阳泽门,游览于北海与中南海之间,而且乘坐的是真正的蒸汽机车。


六千银元“买”来一列火车


清同治二年(1863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建议朝廷修筑铁路,上书以后没有结果,一直拖至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由于运输补给不力,几致败局。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鸿章二回上奏,再次说明铁路建设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以后,才获准组建了中国第一个铁路机构“开平铁路公司”,1888年改成中国铁路公司。从这时起朝廷开始收买唐胥铁路,修建津沽铁路。光绪十三年(1887年),李鸿章奏请修建京津铁路。


为了赢得慈禧太后的支持,经过李鸿章的斡旋,法国新盛公司为慈禧太后特意制作了一列极为精美的丹特型机车。法国以六千银元的极低价格,将机车“卖”给李鸿章,其中“有小火车一列,上等极好车一辆,上等坐车二辆,机车一辆,行李车一辆,中等坐车二辆,陈设华美,制作精良,器具材质光洁,对面坐两列,容28人”。这些就是对当时慈禧太后小火车情况的真实记述。


西苑铁路:起点中海的瀛秀园,终点北海镜清斋


经过慈禧太后批准,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皇城御苑之中开始建筑铁路,起点在中海的瀛秀园,终点在北海镜清斋,全长1510.4米,光绪十四年(1888年)竣工。西苑铁路成为中国皇家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历史上铁路进入园林惟一的一次成功尝试。


这段时期,中国铁路建设也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京奉铁路通车;宣统元年(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宣统三年(1911年),京浦铁路竣工。


慈禧坐小火车的故事流传多个版本


西苑铁路建成后,慈禧太后经常从紫光阁站乘坐小火车游览北海,然后到镜清斋休息。


有人说当年在试车时,车头发生爆炸,所以,铁路建成以后,慈禧太后只好让太监用红绸子拉着火车在园中游览。还有传闻说慈禧太后妄自尊大,不愿意司机坐在她的前面开火车,认为这是对她的不敬,所以,让太监用红绸子拉着火车游园。其实都是些传说,因为小火车头也可以拉着车厢走,也可以推着车厢运行,那样火车司机自然就跑到慈禧太后的后面了。


太后的小火车,曾到十三陵水库工地上班


慈禧太后的小火车头并没有发生过爆炸,也没有损坏,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仍然可以使用。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建设十三陵水库、怀柔水库和密云水库过程中,北京市政府将北海的小火车头调到水库工地,用以拉带拖车,运送土方材料。当时的新闻报道中说:“慈禧太后的小火车,开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水库修完以后,再也没有看到关于小火车头的相关报道,后来经过“四清”和“十年动乱”,小火车头的去向便不得而知了。


滋香亭小火车桥成为铁路留下的惟一遗迹


今天,在北海小西天东南角亭和五龙亭的滋香亭之间,可以明显地看出路下有六个方形水洞,水洞上面铺石为路。每天这里人来车往,并不引人注意,也很少有人能对这几个涵洞感兴趣。其实这几个涵洞,就是清代为慈禧太后乘坐小火车入园,铺架的铁路桥,也是北海铁路留下的惟一遗迹。后人将这里称为小火车桥。


从光绪十四年(1888年)《西苑铁路图》上看,就有这样的标注:“谨拟在五龙亭迤西,添修过水涵洞,石平桥一座,均长七丈六尺,宽一丈二尺。”这些也可以说明,清代在兴建西苑铁路时,确实计划在五龙亭西侧建筑桥梁涵洞。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北海园林遭到严重破坏。西苑铁路也因为无财力维修弃而不用。后来,宫廷也曾经几度筹措资金,准备修复西苑铁路,但是,最终还是因为社会动荡而被迫放弃。1925年北海开园以前,残余的西苑铁路被拆除。


可以说滋香亭旁边的铁路桥,应该算是皇家的第一座铁路桥。

崇文门大街街景。今天我们搜集了一组记录清末北京的影像资料,时间在1901-1911年之间,在此展示给大家。通过这些老照片,我们能看到京城历史悠久的一面,也能看到她试图追赶时代潮流的一面。 

慈禧太后的画像即将运往天津。1903年,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为慈禧太后画了一幅真人大小的肖像。1904年初,这幅画像在贝子溥伦的护送下,前往美国参加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画像的运输过程如下:由经过精心装饰的火车从北京运到天津,再由轮船从天津运到上海,从上海乘太平洋邮轮运到旧金山,在美国辗转多次才抵达目的地。 

远行的旅人。他挑着扁担,前后筐里装着自己的行李,夜里找个地方,打开铺盖卷就能栖身。我们现在出远门,坐火车或者自驾,轻轻松松就走了。以前可真不容易,“风餐露宿”不是形容词,而是真实写照。 

协和医学堂建设工地。1905年,英美教会机构募集资金合作开办了协和医学堂,1906年正式落成,有外国教员14人,成为当时唯一得到清廷承认的教会教育机构。据说慈禧太后捐赠了1万两白银用于建设医学堂。 

大清邮政总局办公大院。1896年,清廷开办大清邮政官局。1906年改革官制,新设邮传部,下设邮政局专责管理邮政事务。1911年再度改组,成立邮政总局,由李经芳担任首任总局局长,隶属邮传部。 

东便门附近的场景。东便门是北京外城东北角的一座小城门,位于内城和外城结合部。因其所处位置,用“偏(piān)”来命名,称为“东偏门”。后来由于“便”和“偏”的发音相近,时间一长就把“东偏门”读作“东便门”了。



是的,火车车厢的装饰还是很豪华的,甚至比现在的火车还要豪华。

是的,首先慈禧太后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而且当时慈禧太后的地位也十分高,并且是非常重要的历史照片,需要重点运输。

画像的运输过程如下:由经过精心装饰的火车从北京运到天津,再由轮船从天津运到上海,从上海乘太平洋邮轮运到旧金山,在美国辗转多次才抵达目的地。


清末老照片:慈禧太后为什么回銮阵势浩大,为什么贡院内杂草丛生呢?_百 ...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銮,进入大清门。《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于1901年10月6日从西安出发,1902年1月8日到达北京。看这浩浩荡荡的阵势,根本不像逃难归来,倒像取得重大胜利之后凯旋。肃亲王善耆等与外国使节合影。慈禧太后出逃后,命令善耆(前排右五)会同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办理善后...

历史上的老照片,怎样透过国人服饰变迁看民族救亡路?
历史老照片,难得有的是从清朝慈禧时代开始,它带着厚重的沧桑,像一部另类的史书,见证着历史风云突变,诉说着道不尽的人事更迭!我们一起来看看由满清末期,到民主救亡时代,老照片合影里的服饰变迁。老照片:雪景中摆拍的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晚清的政治风云人物,满清政权的实际掌控者,也算得上是我国...

逃跑时换洗衣物都没带的慈禧,回銮时是什么排场?
照片为1902年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回銮时的场景,场面充满的混乱,也足以窥见清末时的衰落。出逃的慈禧太后眼见清军无力对抗列强,从而请出了李鸿章与列强讲和。在签下《辛丑条约》割地赔款之后,八国联军退出北京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这才宣布回銮。照片为1902年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回銮时的场景,宫门前站着的侍...

清末老照片:这真的是百年前颐和园实景,慈禧太后真的最喜欢住这里吗...
清末的颐和园景色。这些珍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老照片拍摄于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记录的是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的实景,非常珍贵。拍照时八国联军控制着颐和园,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出了京城。站在高处向东看颐和园景色。对于晚年的慈禧太后而言,颐和园非常重要,她一年到头超过一半的时间住在乐寿堂,只在...

清末老照片:遭遇劫难的紫禁城,金銮殿前长满荒草吗?
太和殿前长满荒草。太和殿就是民间所说的金銮殿,是紫禁城内规模最大、最高的殿宇。宫殿的长宽比例被精心设计成九比五,代表着帝王的九五之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明清两朝的重要典礼,如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这里举行。荒草丛生的太和门广场。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出后,...

在晚清的老照片中,与无辜的百姓形成对比的慈禧有多奢靡?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老百姓们纷纷带路,挖战壕,或是背着手在旁观看,好像这与他们完全无关,仅仅只是一场戏剧而已,甚至还有的老百姓主动把梯子搬过来,让联军使用。慈禧太后在镜头前搔首弄姿,步入老年的她完全看不出该有的年龄,对于她来说,城外那些平民似乎还不如自己一根头发金贵。就这样一个...

超乎你的想象,慈禧年轻时究竟有多美
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那么慈禧太后究竟有多美呢?用她自己沾沾自喜的形容是“宫人以我为美”,容貌美到遭人嫉妒的程度。如果语言是苍白无力的,我们可以从一组老照片中一窥慈禧究竟有多美!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慈禧是一位...

慈禧的对万国宣战诏书,为何说是被误解了?
▲慈禧太后老照片 另一份是万历年间的《平倭诏书》,这份诏书稍长,共计539字,开篇就非常霸气的表明四海之内都是大明的子民,紧接着又点名道姓将平秀吉定位跳梁小丑,而后再次强调为了维护大明的权威,必须出兵征讨,最后列举入侵朝鲜的那些人的现场,即“虽百年侨居之寇,举一旦荡涤靡遗”...

老照片:慈禧太后执掌朝政后期的社会面貌,为什么男人大辫子泛油光呢...
照看小孩的妇女。清朝末年,内忧外患,社会纷乱,老百姓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今天我们通过一组老照片,为大家呈现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执掌朝政后期的社会面貌。乘坐独轮车的妇女和孩子。独轮车看上去很难驾驭,一旦掌握技巧,拉人拉货都很便捷省力。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现在在一些建筑工地上,仍然有工人用独轮车...

慈禧太后十八岁照片被复原 容貌惊艳碾压后妃(晚清重要政治人物)_百度...
亲王议政”的格局。2、容貌出色 这是慈禧太后年轻时期的照片,与晚年时的照片完全不同,那个时候的她时真的美,完全胜过了其他的嫔妃。 晚清老照片:慈禧太后十八岁照片被复原,完胜宫内其他妃嫔!年轻时的隆裕太后,她是光绪帝的皇后。虽然身材颀长,可脸长背驼,比她的姑姑慈禧可差远了。3、...

北关区17814687014: 请问网络上清朝的老照片是真实的吗? -
务轻祛痰: 是真实的,清朝末年宫廷就出现照相机了,相片总要比画像要准确.而清朝初年的画像,就要有些出入了. 如: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的画像等,就只能作参考.而那些颜色,是后人为了突出他们的高贵后添上去的.

北关区17814687014: 八年级上册历史一二单元知识点 -
务轻祛痰: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鸦片走私:(1)背景:英国为了改变贸易不利局面,向中国走私鸦片.(2)危害: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加重百姓负担;摧残国人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2.林则徐禁烟:(1)措施:在广州...

北关区17814687014: 近代中国第一悬案(刺马案真相如何)
务轻祛痰: 一、刺马案事件过程: 在同治九年,发生了两江总督、封疆大吏马新贻被刺的要案,... 慈禧太后为了维系她摇摇欲坠的统治,亲自出面处理此案.把正在天津处理教案的大...

北关区17814687014: 溥仪,慈禧的照片是真的吗
务轻祛痰: 是真的,那时已经有了相机,他们既然是皇族,自然可以拍照,照片也就流传至今.

北关区17814687014: 同治九年是公元几年 -
务轻祛痰: 1870年. 同治是清朝第十位、清军入关后第八位皇帝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对应年份为同治元年(1862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前后共13年. 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其子·载淳继位,...

北关区17814687014: 自来水是自来的吗? -
务轻祛痰: 不是自来的第一道生产工序--反应,其过程包括“原水--→混合槽--→网格反应池”.原水是指未经加工的自来水生产用水.通常原水中都带有诸如藻类、腐殖质、泥沙之类的轻微颗粒,这时自来水生...

北关区17814687014: 近代历史大事 -
务轻祛痰: 查看文章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近代部分)(详表)2007年03月23日 星期五 下午 01:17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近代部分)(详表)...

北关区17814687014: 清朝政府为什么要签订辛丑条约 -
务轻祛痰: 起因 当时清朝政府内部有将首都迁往内地(西安)继续与联军作战的建议.但是当时的清政府实际上已经没有可靠的军队了.义和团已经被战败,山东以南省份的总督们早在义和团期间就已经与外国达成地方上的协议,违抗清政府支持义和团的...

北关区17814687014: 慈禧年轻的时候还是很漂亮的,可惜这组照片很多人没 -
务轻祛痰: 慈禧太后年轻时没有留下照片.照片技术进入皇宫是在裕德龄女官进宫后,由裕德龄的哥哥裕勋龄给慈禧拍的第一张照片.大概是1903年左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