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最后是如何结束的,唐朝的军队发挥了什么作用?

作者&投稿:翁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最终灭亡了唐朝,它确立了什么政权,安史之乱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唐朝末年军阀割据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局面。唐末黄巢起义后。反正。歌剧形式更甚部分实力哄雄厚的翻阵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峰罗实际上已是高度自由的亡国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行程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的,这五个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权,虽然实力强大,但无力称控制整个国家只是藩镇型的潮陈而其他革具一方的反正有些自立为帝。有些奉五代为王硕。候良时代的进之无除外而称王者。重返。其中十个历史脚长,且称王或称帝的政权被新五代史蚁后。事事学者。统称为十国。五代十国九07年至96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位于中原地位的五个政权以后良后堂后继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券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以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无南塘,吾悦民处南汉南平北汉等十余个。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是史学家称为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五平后蜀南汉南唐五说北汉等证券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唐朝是被猪瘟给灭亡的。公元907年。朱文建时机成熟。逼迫。唐哀帝。比胸。把皇位禅让给他。猪瘟后来命人杀害了李兄,李兄死后。后羿候良议定的一号为哎,皇帝。庙号警中。未被采用。故称唐哀帝。唐朝灭亡的原因是安史之乱后藩镇。歌剧。城关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丽晶,元合中心。会昌中心大中治国后国事服镇末期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猪瘟转塘唐朝灭亡。城关秉政藩镇割据在唐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沉迷酒色娱乐不理朝政。苛捐杂税严重。致使政治腐败。城关专权藩镇兴起与潮参长期争夺战争整个社会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唐末的农民起义军中乙王灿。皇朝领导的军队加速了,唐朝的灭亡,但是唐朝的灭亡主要是藩镇势力过大。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一场严重的社会动乱,这场动乱几乎摧毁了礼堂政权给社会经济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安史之乱成为唐代历史的转折点。乱钱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乱候氏唐朝the进入衰落阶段,最终走向灭亡。军阀党丁朋朋党之争是g南牙。北司之争后的另一场统治阶级内好的。斗争。而且旷日持久。朝野震惊。破坏了正常的。一政施政程序扰乱了皇帝大政方针的制定加之各党为了自己的利益。内敛刮舍。多次用并使得国力衰退最后败于后周两穿地区有前蜀后蜀国家富强是仅次于南唐的强国,然而耿于安乐最后灭于众原本汉北汉是迟国中唯一在北方的一个国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刘。谁所见?赵匡胤建立宋朝。许冲给送后与其弟弟宋太宗相继扫荡群雄,最后于979年攻破攻灭北汉。基本统一全国石国结束。

如果大唐真能凭借军事实力平定安史之乱,那就可以继续再造盛唐帝国了。安史之乱后,大唐朝廷已经没啥存在感了。甚至,有人直接说大唐已经亡了。因为安史前后的大唐,就是完全两种不同存在的物种。前一个高光至巅,世界性的大帝国;后一个黯淡无光,只具有区域意义。


所以,安史之乱,并不是大唐通过军事实力平定的,甚至也不能说是通过政治手段平定的。因为都不好意思说是平定,河北三镇就是证明。
01.安史叛军是当时的最强军事存在
范阳军雄冠八镇之首、清河粮仓号天下北库。这就是安禄山的实力,既有军事实力又有经济实力。范阳军,打遍天下无敌手;河北道,财甲整个大帝国。
所谓八镇之首,是指天宝时的缘边十节度使,分别是范阳、平卢、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剑南以及岭南的经略使。


应该是雄冠十镇才对啊。平卢一直居于范阳之下,范阳节度使往往兼任平卢节度使,所以两个可以看作一个。岭南是经略使,比之节度使还差一级,所以说雄冠八镇之首。
河北道是经济中心,就不论了。那凭啥范阳军这么厉害?
能跟范阳比权量力的,也就河西节度使。其他节度使无论是士兵数量还是士兵质量,都没法比。但是,河西节度使要稍逊于范阳。
一个原因是河西地区太穷,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所以还得靠朝廷周济。但是范阳不需要,因为河北有钱。简单说,撇开大唐朝廷,河西无法完全支撑河西节度使的这支军队。但是,撇开大唐朝廷,范阳军不仅能活,而且可能会活得更好。


另一个原因就是河西节度使,从皇甫惟明开始就没啥好结果,王忠嗣到安思顺再到哥舒翰,连续更迭。虽然安思顺和哥舒翰也能干些年头,但不足以形成对河西军的绝对控制。安禄山就不一样了,从公元744年当范阳节度使,一直干到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而且,还被叛军尊为圣人、宗教领袖。范阳军这种凝聚力,是河西军没法比的。
所以,安史之乱一爆发,大唐根本就干不过三镇安史叛军,而三镇安史叛军主要就是范阳军。
02.安史叛军打遍天下无敌手
虽然安禄山兼任河北道采访使,但是河北的地方部队,也就是团结营,根本就不忠于安禄山。但忠诚在实力面前,可能不值一提。安禄山范阳起兵,河北道的地方部队只能开城投降,根本就没法打。


职业军人打民兵,不算本事,即便突破洛阳、横扫河南,也不算本事。因为能跟安禄山较量的,只有河西、朔方这两镇职业军人。但是,潼关血战的结果却是: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你这还怎么打?
那也不能说安禄山打遍天下无敌手,等西北边军集结完毕,才能一决高下。这个允许。长安反击战,大唐打胜了,而且还把洛阳给收复了,把安庆绪打回黄河以北。
实际的情况则是:李嗣业的陌刀队虽然很厉害,但是发挥关键作用的还是四千回纥骑兵。大唐借助外力,才把叛军赶出两京。
然后,就是邺城之战,大唐九节度使麾下号称六十万大军围攻邺城。结果呢?一个安庆绪死活消灭不了,等史思明的大军一到,又把大唐打成了至暗时刻。安史叛军再入洛阳,而且兵向长安。还好史思明死了,所以叛军停止了进攻长安的步伐。


之后就是将近两年时间的休战,大唐真心打不动了。后来的变数,也不是回纥人再次参战,而是安史叛军内部搞起了分裂。这个毒蛇巨蟒,分成了四头蛇,分别是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薛嵩等四支军队。但是,这四支军队,大唐一个也消灭不了。
在史朝义战败逃跑后,大唐是以一种政治协商的方式平定了安史之乱。不仅一众安史旧将没被追责,而且还能担任节度使。所以,安史叛军根本就没被消灭。册封的四个节度使,也不听大唐的,自己在自己地盘上搞起了独立王国,形成了一直骄横的河北三镇。
03.河北三镇一直让大唐头疼
投降了,但还不服,这就是大唐治下的河北三镇。那么,大唐可以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并用啊。换节度使、插地方官,这是政治手段,也得把这伙人给收拾了。政治手段不奏效,那就继续军事手段,也就是接着打。


一个原因是大唐朝廷一直受困吐蕃,吐蕃这个外患比河北三镇更要命;另一个原因是没有卖力跟着大唐朝廷打三镇的地方军队;再一个原因就是河北三镇一直就不好打,根本就打不动,这伙人太厉害。
但是,到了唐宪宗时代,大唐还是把河北三镇给收拾服了。三镇的节度使,要么主动入朝当官,要么直接辞职不干。这时候,大唐朝廷想让谁当河北三镇的节度使都行。但是,无论谁当这三镇的节度使,也搞不定已经形成军事利益集团的三镇职业军人。
“长安天子,魏博牙兵”。魏博牙兵,就是三镇之一的魏博节度使的亲兵部队。天下就两类人最牛,一个是长安的大唐天子;一个是魏博节度使的牙兵。就是这种局面,三镇节度使是谁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问题不在节度使而在三镇军事利益集团。
五代十国的乱象逻辑,就是皇帝听将军的、将军听士兵的。而这个乱象逻辑,就是从大唐的藩镇演变而来的。

安史之乱最后以唐朝的胜利结束。按时真爱历年15年之久,但是唐朝一直没有胜利,并且当时唐朝属于弱势,唐玄宗基本上由于安史之乱被追得妻离子散,杨贵妃也因此而弄得家破人亡,红颜祸水的称号,唐朝的军队其实在前期意识都是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后来由于兵力的悬殊,有后期唐朝一直都处于节节败退的地步,但是后来,当时唐肃宗出生了,所以当时国家的根基一下子就稳了,前期由于唐玄宗一直没有确定她的继承人,而唐肃宗确定这个太子之位之后,整个国家的兵力也开始不断的增强。

一、唐军兵力悬殊

后来由于唐朝的兵力逐渐下降,后来唐肃宗出生之后,这使得唐朝逐渐开始采取办法向当时的匈奴那一方向的少数民族借用了大量的兵力。同时,在向少数民族借了大量的士兵之后呢,唐朝当时取得的非常伟大的胜利。这个时候助长了当时唐朝的士气哦,这个时候由于当时安禄山和史思明之间产生了间隔。

二、军心不稳

他们两人合作发起了安史之乱,但是到最后却由于他们之间不合而导致他们的军心混乱。在这当中,唐朝军队其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后期来说,安史之乱的胜利主要是由于许多内部因素。但其实唐朝的军队一直都是作为一个基础,因为一旦发生战争,军队都是必需品,而在这个时候,虽然说在后期唐朝军队没有成为主力军,但是一直以来他都是存在于整个安史之乱15年之久,他都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安史之乱结束之后,整个唐朝开始逐渐的复兴,但是他也是整个历史的一个分界线,在安史之乱当中,唐朝的根基基本上就被破坏掉了。




宋太祖是如何安史之乱以来的两百多年的藩镇割据局面,基本结束的?_百度...
两浙、福建亦纳入宋的版图。宋太祖曾两次发兵进攻北汉,未获克捷。太平兴国四年(979)初,宋太宗亲率大军北征,他采用了围城打援的战法,派潘美等率军四面合围太原,并击败辽朝援兵,北汉主刘继元被迫投降。至此,安史之乱以来的两百多年的藩镇割据局面,基本结束。

为什么在开元盛世竟然爆发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有两方作战,一方是唐朝,另一方是大燕。唐朝那一方是由李隆基、郭子仪、高仙芝、哥舒翰这些人做主要指挥的。大燕的那一方是由安禄山、史思明、史朝义、安庆绪这些人做主要的指挥。最后获胜的一方是唐朝。虽然唐朝一方是获胜了,可是自身的力量开始衰败了。地方原来是不敢去冒犯中央的,经过了这一...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怎么样了?
在唐军的收复下,另一叛将史思明投降。758年,由于朝廷一项暗杀史思明的计划外泄,史思明发动兵变,杀安庆绪并称“大燕皇帝”.至761年,史思明被其儿子史朝义所杀.翌年,唐代宗继位,并从叛军中收复洛阳.最后史朝义被李怀先逼迫自杀,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后李隆基如何处理那些不信任的大臣?
没有处理,也无法处理。首先,安史之乱平息时,李隆基已经不是皇上,太子李亨,平叛过程中,早已自立登基,李隆基成了太上皇。说是太上皇,地位其实非常尴尬,甚至委屈。某一次,已经返回长安的李隆基,看见已经成为皇帝的李亨,带着一帮人,骑着马,朝自己飞奔而来,吓得当场瘫倒在地,以为要杀他,可见...

安史之乱后,唐对西域的统治如何瓦解
唐对西域的统治如何瓦解 论及对西域的控制,唐朝毫无疑问是古代王朝中数一数二的一个,一度延伸到了今哈萨克斯坦的咸海和伊朗东北部的呼罗珊地区。但是到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在西域的领土就逐渐萎缩,逐渐被其他势力瓜分了,呈现出“此去安西万里疆,如今边防在凤翔”的尴尬局面,为什么唐朝在西域的统治从此彻底瓦解并再也...

五代十国为什么政治如此混乱,宋朝又是如何终结这一混乱的
大唐帝国在"安史之乱"后,经历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单一的贵族社会。相反,它为平民子弟提供了多条上升的途径,同时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相互较量也日益激烈。在晚唐以及五代十国的统治者中,没有一位来自传统的贵族家庭;他们或者是军人,或者是流民,甚至有的是乞丐。在那个时代,军人被视为社会的精英...

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中谁的功劳最大?谁的结局最好?_百...
哥舒翰坚壁不出,寄希望于在河北的郭子仪和李光弼能截断安禄山的后路,一举拿下叛军。但是杨国忠和唐玄宗却坐不住了,硬逼着哥舒翰出兵,结果败得一塌糊涂,20万大军最后还剩下8000人,而哥舒翰也被部下绑着投了安禄山。这一下子打乱了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北的作战计划。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郭子仪正在...

安禄山被杀、史思明投降,大唐为何还是没能迅速平定安史之乱?
对于安史之乱的平定没能一举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决策者有着太多的失误。唐肃宗先是没有抓住机会乘胜追击,后招降史思明过于乐观。在招降史思明事件中又没有听从宰相建议导致招降失败。唐肃宗过于关注统治的稳固,王朝未能稳定又怕将臣功高震主,对功臣充满戒备使忠心的将军心寒。这样一个统治者有怎么会有...

盘点安禄山手下谋臣猛将 他们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起点,而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就是安禄山,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安禄山手底下的那些谋臣武将。安禄山手下的谋士诸如严庄、阿史那承庆、高尚三人。其中严庄和高尚是安禄山的左右臂,而阿史那承庆则为安禄山的亲信。严庄历仕安禄山父子,他后来协助安庆绪弑杀了安禄山,并又投降了唐朝...

从唐朝安史之乱到宋朝再次统一,具体是什么过程呢?
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此问做为宋粉的碰瓷性问题,提的可谓莫名其妙!终赵宋300多年,一直未能统一全国!真正统一全国的,是元朝,统一时间为1279年!而且,唐朝安史之乱后,虽然出现了一些的藩镇,但割据型藩镇从始至终,只有“河朔三镇”。而且,这三镇最多也只是做到对唐朝中央政府听调不听宣...

临安市19312535159: 安史之乱最后是怎么平定的? -
阳待复方: 安史之乱的平定: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维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临安市19312535159: 安史之乱是被谁平息的 -
阳待复方: 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为儿子庆绪所杀.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朝义杀害.于是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自杀,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

临安市19312535159: 安史之乱简介短一点,300字.急 -
阳待复方: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http://baike.baidu.com/view/2795.htm

临安市19312535159: 安史之乱的历史 -
阳待复方: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756年-762年)时边镇守将安禄山(?-757年)、史思明(?-761年)掀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开元后期,由于安定繁荣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渐丧失了以前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改元天宝后,...

临安市19312535159: 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重创.可是,为什么没有导致唐朝的直接灭亡? -
阳待复方: 首先呢,安史之乱直接终结了唐朝的辉煌盛世,确确实实是唐兴衰的转折点.但是又没有那么致命,因为其性质说白了还是属于雇佣军反叛,既不是农民起义,也不是外族入侵,所以安史之乱是给唐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困局,但不是死局.接下...

临安市19312535159: 安史之乱后唐朝驻军在西域继续坚持了多久 -
阳待复方: 一直坚持到公元808年,吐蕃攻陷龟兹,唐朝的最后一任安西大都护,铁血郡王——郭昕(郭子仪之侄)战死,代表着大唐乃至中华帝国荣光的安西都护府自此全部陷落,直至清乾隆时期,才完全再次版籍入朝. 从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到公元808年安西四镇全部陷落,唐军一共在西域孤军作战了50多年,壮烈热血之极!

临安市19312535159: 唐朝是怎么灭亡的被谁灭的 -
阳待复方: 唐朝末年,军阀割据,节度使制度下藩镇林立,而各个藩镇之间互相攻伐,战火连绵,民不聊生.而黄巢起义则彻底地吹响了唐亡的号角,但是当时的人物或许谁也不会想到能够建立新朝,脱颖而出者却不是黄巢,也不是剿灭黄巢、 实力强大的...

临安市19312535159: “安史之乱”历时多久? -
阳待复方: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连头搭尾是八年,如果是开始的时候计算到结束就是七年,开始的日子是玄宗十四年

临安市19312535159: 有谁知道唐朝是如何灭亡的 -
阳待复方: 安史之乱后,唐朝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人民群众受不了了,起来反抗,一些人(如朱温、李克用等)靠着农民军(先参加后反叛 和镇压)成了两大藩镇,最后朱温胜了李克用,控制唐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