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王玺上面刻那八个字

作者&投稿:依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皇帝的王玺上面刻那八个字~

清代皇帝先后有30颗玉玺,每一个的字都不一样,用处也不一样:

1、“大清受命之宝”
边长14.5厘米,承天受命大清国之印,以表明皇帝的道统,制度规定其"以章皇序″,即彰显大清皇帝受命于天的正统身份。

2、 “皇帝奉天之宝”
皇帝敬奉上天之印,以表明皇帝顺从于天,制度规定其"以章奉若″,即表明清代统治是奉天命而行的。

3、 “大清嗣天子宝”
皇帝继承人之印,以表明效仿祖辈制度规定,即大清遵照上天的标准而行事。

4、 皇帝之宝(满文)
制度规定其"以布诏敕″,皇帝登基、传位、进士提名、大赦天下、颁布诏书等事皆钤此寳。

5、 “皇帝之宝”
以肃法驾,它是清代实际使用最多的一方御宝,皇帝颁诏,册封皇后等仪式多用之,以整治国家,使之有序。

6、 “天子之宝”
边长7.8厘米,皇帝之印,制度规定其"以祀百神″,祭祀庙宇神灵,撰写祭文后钤此寳。

7、 “皇帝尊亲之宝”
制度规定其"以荐徽号″,皇帝、皇后要有徽号,上徽号诏时要钤此寳。皇帝尊崇亲属之印,用来封赠皇族成员徽号等。

8、 “皇帝亲亲之宝”
以展宗盟,皇帝亲密亲王之印,向亲王颁旨时用,晋赏亲族时,钤此寳。

9、 “皇帝行宝”
制度规定其"以颁赏赉″,对有功之臣,皇帝在赏赐颁诏时,钤此寳。属皇帝公务用印。

10、“皇帝信宝”
以征戎伍, 皇帝征兵编制调兵时,钤此寳。皇帝凭证之印。

11、“天子行宝”
以册外蛮, 边长13.5厘米,皇帝册封少数民族首颌外藩时,钤此寳。皇帝公务用印。

12、“天子信宝”
以命殊方,皇帝凭证之印,给远方各国降旨时用。

13、“敬天勤民之宝”
制度规定其"以饬觐吏″,用来告诫训示朝觐官员,督促臣子勤政爱民时,钤此寳。来京朝觐官员降旨时用。

14、“制诰之宝”
制度规定其"以论臣僚″,敕封五品以上官员,钤此寳。降旨之印,训示官员、

15、“敕命之宝”
制度规定其"以钤诰敕″,皇帝对六品以下官员发布敕论,钤此寳。

16、“垂训之宝”
以扬国宪,边长13厘米,颁布向全国庶民宣扬国威、皇帝功德的论旨,钤此寳。用来宣传国家典章制度。

17、“命德之宝”
以奖忠良,奖励军功,加官晋爵之论,钤此寳,用以鼓励忠诚贤良。

18、“钦文之玺”
以重文教,皇帝颁发有关文化教育类文告时,钤此玺。尊崇文化之印。

19、“表章经史之宝”
表彰经史之印,皇帝表彰古书籍等时,钤此寳。以尊崇古代的训示。

20、“巡狩天下之宝”
以从省方,皇帝在各地巡视巡察疆土之印,钤此寳。皇帝外出巡察时随身用印。

21、“讨罪安民之宝”
以张征伐,征讨叛罪,安扶百姓之印,出征讨伐时用,边长15.3厘米,皇帝派军队征伐叛乱时,钤此寳。

22、“制驭六师之宝”
制度规定其"以整戎行″,皇帝控制管理全国军队,颁布指令时,即钤此寳。发布军令时用。

23、“敕正万邦之宝”
以诰外国,对外国使臣回书,对属国或少数民族政权回文时,即钤此寳。

24、“敕正万民之宝”
以诰四方,皇帝向全国百姓发出文告,即钤此寳。诏告四方百姓时用。

25、“广运之宝”
以谨封识,凡是皇帝亲笔题写的匾联等处,其上若用印,即钤此寳。以重视旌表纪念。

26、“五德四福十全之宝”
“十全”是乾隆帝自诩为享有历代帝王难具的五福四得之福因而是十全老人。

27、“敬天勤民”
反映三帝对“敬天勤民”玺的态度便是明显的一例。据记载,此宝玺一直存放在乾清官西暖阁内。

28、“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同治皇帝继位,其生母懿贵妃和皇后钮钴禄氏同时被尊为皇太后。实行垂帘听政后,于同治元年(1862)上徽号为“慈禧”,此后便以“慈禧皇太后”称之。

29、“皇后之宝”
金质,交龙纽,附系黄色绶带。皇后之宝作为皇后身份的证据,只有在举行了相应的册封礼之后才有效。经过册封程序后,宝玺便被置于皇后宫中,以证皇后的身份和地位。

30、“太上皇帝之宝”
碧玉质,交龙纽,满汉文篆书,四周刻乾隆皇帝《自题太上皇帝之宝》御制诗,盛于雕云龙纹紫檀匣中。清高宗乾隆帝在登基60年后传帝位于嘉庆帝,自居太上皇公文谕令行“太上皇帝之宝”、

清朝皇帝的玉玺刻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在底部雕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几个大字,在汉书里面也记载的有昊天之命皇帝寿昌,这两种说法虽然有所不同,但一般指的都是第一种说法。
在明清两代的时候,时常会有假的玉玺出现在民间,明朝的明孝宗曾经得到过一方所谓的传国玉玺,但是在看到玉玺的第一眼明孝宗就认定那是一枚假的玉玺。
清朝初期的时候,在故宫里面收藏的有三十九种不同颜色的玉玺,有些人认为那些玉玺都是秦朝时期制造出来的传国玉玺,但是在1746年的时候,经过乾隆皇帝的鉴定,证实了那些都是赝品。

扩展资料:
秦始皇初定天下后,便打造出一枚玉玺,刻了八个字:受命於天,既寿永昌,从此传国玉玺就是皇帝的象征。
秦朝仅仅存在了15年的时间,传国玉玺在秦三世子婴投降后,交到了刘邦身上,刘邦拿到了传国玉玺,建立了汉朝。
在此之后,这玉玺便入了汉家,代代传承,直至西汉末年,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这时候的传国玉玺在他手中。
为了不让后世认为王莽篡汉,他决定让人去找西汉皇帝索求,不过最终的元帝王皇后非常气愤,结果将传国玉玺狠狠的摔到了地上。
于是玉玺就此缺了一角,后来被王莽用黄金所镶补,王莽被杀后,玉玺落入了校尉公宾手中,公宾将其送给了绿林军将领李松。
到了之后,赤眉军攻占长安,玉玺到了赤眉军手中。赤眉军也没有建立王朝,他们被汉光武帝刘秀击败,这样一来,传国玉玺再一次到了刘家人手中。
可是到了东汉末年,传国玉玺的下落就不知所踪了,汉少帝为了躲避战乱,逃出宫了。外逃之后的汉少帝逃亡时没有将传国玉玺随身携带,等到他回来时,传国玉玺已经找不到了。
没有人知道这其间传国玉玺又流过何人之手,经历了什么。后来玉玺出现在了一个宫女的手中,之后玉玺就传到了曹操手里。
这时候的曹操在上面又加刻了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八个字。司马氏篡权后,玉玺便入了司马氏手中。南北朝时期,这一大乱世中,传国玉玺经历了很多位皇帝。
直到隋朝的建立,玉玺便就此入了隋宫。唐朝时期,传国玉玺一直在唐朝皇帝手中。可是到了后唐时期,后唐末帝李从珂带着这方玉玺登上玄武楼自焚,此后传国玉玺下落不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玺

清代皇帝先后有30颗玉玺,每一个的字都不一样,用处也不一样:

1、大清受命之宝,边长14.5厘米,承天受命大清国之印,以表明皇帝的道统,制度规定其"以章皇序″,即彰显大清皇帝受命于天的正统身份。
2、
皇帝奉天之宝,皇帝敬奉上天之印,以表明皇帝顺从于天,制度规定其"以章奉若″,即表明清代统治是奉天命而行的。
3、
大清嗣天子宝,皇帝继承人之印,以表明效仿祖辈制度规定,即大清遵照上天的标准而行事。
4、 皇帝之宝(满文)
,制度规定其"以布诏敕″,皇帝登基、传位、进士提名、大赦天下、颁布诏书等事皆钤此寳。
5、
皇帝之宝,以肃法驾,它是清代实际使用最多的一方御宝,皇帝颁诏,册封皇后等仪式多用之,以整治国家,使之有序。
6、
天子之宝,边长7.8厘米,皇帝之印,制度规定其"以祀百神″,祭祀庙宇神灵,撰写祭文后钤此寳。
7、
皇帝尊亲之宝,制度规定其"以荐徽号″,皇帝、皇后要有徽号,上徽号诏时要钤此寳。皇帝尊崇亲属之印,用来封赠皇族成员徽号等。
8、
皇帝亲亲之宝,以展宗盟,皇帝亲密亲王之印,向亲王颁旨时用,晋赏亲族时,钤此寳。
9、
皇帝行宝,制度规定其"以颁赏赉″,对有功之臣,皇帝在赏赐颁诏时,钤此寳。属皇帝公务用印。
10、皇帝信宝,以征戎伍,
皇帝征兵编制调兵时,钤此寳。皇帝凭证之印。
11、天子行宝,以册外蛮,
边长13.5厘米,皇帝册封少数民族首颌外藩时,钤此寳。皇帝公务用印。
12、天子信宝,以命殊方,皇帝凭证之印,给远方各国降旨时用
13、敬天勤民之宝,制度规定其"以饬觐吏″,用来告诫训示朝觐官员,督促臣子勤政爱民时,钤此寳。来京朝觐官员降旨时用。
14、制诰之宝,制度规定其"以论臣僚″,敕封五品以上官员,钤此寳。降旨之印,训示官员
15、敕命之宝,制度规定其"以钤诰敕″,皇帝对六品以下官员发布敕论,钤此寳。
16、垂训之宝,以扬国宪,边长13厘米,颁布向全国庶民宣扬国威、皇帝功德的论旨,钤此寳。用来宣传国家典章制度。
17、命德之宝,以奖忠良,奖励军功,加官晋爵之论,钤此寳,用以鼓励忠诚贤良。
18、钦文之玺,以重文教,皇帝颁发有关文化教育类文告时,钤此玺。尊崇文化之印。
19、表章经史之宝,表彰经史之印,皇帝表彰古书籍等时,钤此寳。以尊崇古代的训示。
20、巡狩天下之宝,以从省方,皇帝在各地巡视巡察疆土之印,钤此寳。皇帝外出巡察时随身用印。
21、讨罪安民之宝,以张征伐,征讨叛罪,安扶百姓之印,出征讨伐时用,边长15.3厘米,皇帝派军队征伐叛乱时,钤此寳。
22、制驭六师之宝,制度规定其"以整戎行″,皇帝控制管理全国军队,颁布指令时,即钤此寳。发布军令时用。
23、敕正万邦之宝,以诰外国,对外国使臣回书,对属国或少数民族政权回文时,即钤此寳。
24、敕正万民之宝,以诰四方,皇帝向全国百姓发出文告,即钤此寳。诏告四方百姓时用。
25、广运之宝,以谨封识,凡是皇帝亲笔题写的匾联等处,其上若用印,即钤此寳。以重视旌表纪念。
26、五德四福十全之宝,“十全”是乾隆帝自诩为享有历代帝王难具的五福四得之福因而是十全老人。
27、敬天勤民,反映三帝对“敬天勤民”玺的态度便是明显的一例。据记载,此宝玺一直存放在乾清官西暖阁内。
28、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同治皇帝继位,其生母懿贵妃和皇后钮钴禄氏同时被尊为皇太后。实行垂帘听政后,于同治元年(1862)上徽号为“慈禧”,此后便以“慈禧皇太后”称之。
29、皇后之宝,金质,交龙纽,附系黄色绶带。皇后之宝作为皇后身份的证据,只有在举行了相应的册封礼之后才有效。经过册封程序后,宝玺便被置于皇后宫中,以证皇后的身份和地位。
30、太上皇帝之宝,碧玉质,交龙纽,满汉文篆书,四周刻乾隆皇帝《自题太上皇帝之宝》御制诗,盛于雕云龙纹紫檀匣中。清高宗乾隆帝在登基60年后传帝位于嘉庆帝,自居太上皇公文谕令行“太上皇帝之宝”。四壁刻有乾隆御题诗。存于雕云龙纹紫檀匣中。

清代皇帝先后有30颗玉玺,每一个的字都不一样,用处也不一样:

1、大清受命之宝,边长14.5厘米,承天受命大清国之印,以表明皇帝的道统,制度规定其"以章皇序″,即彰显大清皇帝受命于天的正统身份。
2、
皇帝奉天之宝,皇帝敬奉上天之印,以表明皇帝顺从于天,制度规定其"以章奉若″,即表明清代统治是奉天命而行的。
3、
大清嗣天子宝,皇帝继承人之印,以表明效仿祖辈制度规定,即大清遵照上天的标准而行事。
4、 皇帝之宝(满文)
,制度规定其"以布诏敕″,皇帝登基、传位、进士提名、大赦天下、颁布诏书等事皆钤此寳。
5、
皇帝之宝,以肃法驾,它是清代实际使用最多的一方御宝,皇帝颁诏,册封皇后等仪式多用之,以整治国家,使之有序。
6、
天子之宝,边长7.8厘米,皇帝之印,制度规定其"以祀百神″,祭祀庙宇神灵,撰写祭文后钤此寳。
7、
皇帝尊亲之宝,制度规定其"以荐徽号″,皇帝、皇后要有徽号,上徽号诏时要钤此寳。皇帝尊崇亲属之印,用来封赠皇族成员徽号等。
8、
皇帝亲亲之宝,以展宗盟,皇帝亲密亲王之印,向亲王颁旨时用,晋赏亲族时,钤此寳。
9、
皇帝行宝,制度规定其"以颁赏赉″,对有功之臣,皇帝在赏赐颁诏时,钤此寳。属皇帝公务用印。
10、皇帝信宝,以征戎伍,
皇帝征兵编制调兵时,钤此寳。皇帝凭证之印。
11、天子行宝,以册外蛮,
边长13.5厘米,皇帝册封少数民族首颌外藩时,钤此寳。皇帝公务用印。
12、天子信宝,以命殊方,皇帝凭证之印,给远方各国降旨时用
13、敬天勤民之宝,制度规定其"以饬觐吏″,用来告诫训示朝觐官员,督促臣子勤政爱民时,钤此寳。来京朝觐官员降旨时用。
14、制诰之宝,制度规定其"以论臣僚″,敕封五品以上官员,钤此寳。降旨之印,训示官员
15、敕命之宝,制度规定其"以钤诰敕″,皇帝对六品以下官员发布敕论,钤此寳。
16、垂训之宝,以扬国宪,边长13厘米,颁布向全国庶民宣扬国威、皇帝功德的论旨,钤此寳。用来宣传国家典章制度。
17、命德之宝,以奖忠良,奖励军功,加官晋爵之论,钤此寳,用以鼓励忠诚贤良。
18、钦文之玺,以重文教,皇帝颁发有关文化教育类文告时,钤此玺。尊崇文化之印。
19、表章经史之宝,表彰经史之印,皇帝表彰古书籍等时,钤此寳。以尊崇古代的训示。
20、巡狩天下之宝,以从省方,皇帝在各地巡视巡察疆土之印,钤此寳。皇帝外出巡察时随身用印。
21、讨罪安民之宝,以张征伐,征讨叛罪,安扶百姓之印,出征讨伐时用,边长15.3厘米,皇帝派军队征伐叛乱时,钤此寳。
22、制驭六师之宝,制度规定其"以整戎行″,皇帝控制管理全国军队,颁布指令时,即钤此寳。发布军令时用。
23、敕正万邦之宝,以诰外国,对外国使臣回书,对属国或少数民族政权回文时,即钤此寳。
24、敕正万民之宝,以诰四方,皇帝向全国百姓发出文告,即钤此寳。诏告四方百姓时用。
25、广运之宝,以谨封识,凡是皇帝亲笔题写的匾联等处,其上若用印,即钤此寳。以重视旌表纪念。
26、五德四福十全之宝,“十全”是乾隆帝自诩为享有历代帝王难具的五福四得之福因而是十全老人。
27、敬天勤民,反映三帝对“敬天勤民”玺的态度便是明显的一例。据记载,此宝玺一直存放在乾清官西暖阁内。
28、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同治皇帝继位,其生母懿贵妃和皇后钮钴禄氏同时被尊为皇太后。实行垂帘听政后,于同治元年(1862)上徽号为“慈禧”,此后便以“慈禧皇太后”称之。
29、皇后之宝,金质,交龙纽,附系黄色绶带。皇后之宝作为皇后身份的证据,只有在举行了相应的册封礼之后才有效。经过册封程序后,宝玺便被置于皇后宫中,以证皇后的身份和地位。
30、太上皇帝之宝,碧玉质,交龙纽,满汉文篆书,四周刻乾隆皇帝《自题太上皇帝之宝》御制诗,盛于雕云龙纹紫檀匣中。清高宗乾隆帝在登基60年后传帝位于嘉庆帝,自居太上皇公文谕令行“太上皇帝之宝”。四壁刻有乾隆御题诗。存于雕云龙纹紫檀匣中。

奉天承命,皇帝昭曰。

  清代皇帝先后有30颗玉玺,每一个的字都不一样,用处也不一样:

  1、“大清受命之宝”
  边长14.5厘米,承天受命大清国之印,以表明皇帝的道统,制度规定其"以章皇序″,即彰显大清皇帝受命于天的正统身份。

  2、 “皇帝奉天之宝”
  皇帝敬奉上天之印,以表明皇帝顺从于天,制度规定其"以章奉若″,即表明清代统治是奉天命而行的。

  3、 “大清嗣天子宝”
  皇帝继承人之印,以表明效仿祖辈制度规定,即大清遵照上天的标准而行事。

  4、 皇帝之宝(满文)
  制度规定其"以布诏敕″,皇帝登基、传位、进士提名、大赦天下、颁布诏书等事皆钤此寳。

  5、 “皇帝之宝”
  以肃法驾,它是清代实际使用最多的一方御宝,皇帝颁诏,册封皇后等仪式多用之,以整治国家,使之有序。

  6、 “天子之宝”
  边长7.8厘米,皇帝之印,制度规定其"以祀百神″,祭祀庙宇神灵,撰写祭文后钤此寳。

  7、 “皇帝尊亲之宝”
  制度规定其"以荐徽号″,皇帝、皇后要有徽号,上徽号诏时要钤此寳。皇帝尊崇亲属之印,用来封赠皇族成员徽号等。

  8、 “皇帝亲亲之宝”
  以展宗盟,皇帝亲密亲王之印,向亲王颁旨时用,晋赏亲族时,钤此寳。

  9、 “皇帝行宝”
  制度规定其"以颁赏赉″,对有功之臣,皇帝在赏赐颁诏时,钤此寳。属皇帝公务用印。

  10、“皇帝信宝”
  以征戎伍, 皇帝征兵编制调兵时,钤此寳。皇帝凭证之印。

  11、“天子行宝”
  以册外蛮, 边长13.5厘米,皇帝册封少数民族首颌外藩时,钤此寳。皇帝公务用印。

  12、“天子信宝”
  以命殊方,皇帝凭证之印,给远方各国降旨时用。

  13、“敬天勤民之宝”
  制度规定其"以饬觐吏″,用来告诫训示朝觐官员,督促臣子勤政爱民时,钤此寳。来京朝觐官员降旨时用。

  14、“制诰之宝”
  制度规定其"以论臣僚″,敕封五品以上官员,钤此寳。降旨之印,训示官员、

  15、“敕命之宝”
  制度规定其"以钤诰敕″,皇帝对六品以下官员发布敕论,钤此寳。

  16、“垂训之宝”
  以扬国宪,边长13厘米,颁布向全国庶民宣扬国威、皇帝功德的论旨,钤此寳。用来宣传国家典章制度。

  17、“命德之宝”
  以奖忠良,奖励军功,加官晋爵之论,钤此寳,用以鼓励忠诚贤良。

  18、“钦文之玺”
  以重文教,皇帝颁发有关文化教育类文告时,钤此玺。尊崇文化之印。

  19、“表章经史之宝”
  表彰经史之印,皇帝表彰古书籍等时,钤此寳。以尊崇古代的训示。

  20、“巡狩天下之宝”
  以从省方,皇帝在各地巡视巡察疆土之印,钤此寳。皇帝外出巡察时随身用印。

  21、“讨罪安民之宝”
  以张征伐,征讨叛罪,安扶百姓之印,出征讨伐时用,边长15.3厘米,皇帝派军队征伐叛乱时,钤此寳。

  22、“制驭六师之宝”
  制度规定其"以整戎行″,皇帝控制管理全国军队,颁布指令时,即钤此寳。发布军令时用。

  23、“敕正万邦之宝”
  以诰外国,对外国使臣回书,对属国或少数民族政权回文时,即钤此寳。

  24、“敕正万民之宝”
  以诰四方,皇帝向全国百姓发出文告,即钤此寳。诏告四方百姓时用。

  25、“广运之宝”
  以谨封识,凡是皇帝亲笔题写的匾联等处,其上若用印,即钤此寳。以重视旌表纪念。

  26、“五德四福十全之宝”
  “十全”是乾隆帝自诩为享有历代帝王难具的五福四得之福因而是十全老人。

  27、“敬天勤民”
  反映三帝对“敬天勤民”玺的态度便是明显的一例。据记载,此宝玺一直存放在乾清官西暖阁内。

  28、“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同治皇帝继位,其生母懿贵妃和皇后钮钴禄氏同时被尊为皇太后。实行垂帘听政后,于同治元年(1862)上徽号为“慈禧”,此后便以“慈禧皇太后”称之。

  29、“皇后之宝”
  金质,交龙纽,附系黄色绶带。皇后之宝作为皇后身份的证据,只有在举行了相应的册封礼之后才有效。经过册封程序后,宝玺便被置于皇后宫中,以证皇后的身份和地位。

  30、“太上皇帝之宝”
  碧玉质,交龙纽,满汉文篆书,四周刻乾隆皇帝《自题太上皇帝之宝》御制诗,盛于雕云龙纹紫檀匣中。清高宗乾隆帝在登基60年后传帝位于嘉庆帝,自居太上皇公文谕令行“太上皇帝之宝”、


黄玉鼻钮“乐成王玺”乐成王
黄玉鼻钮上刻有"乐成王玺"的铭文,这代表着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封号。"乐成王"在晋代时期被授予两位人物,他们是司马家族的成员。首先,司马融因其地位而被封为乐成王,他并非晋武帝的直系亲属,而是晋武帝从祖兄弟彭城元王司马植的儿子。司马植本人与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他的曾祖父...

我国曾经出土的“广陵王玺”金印,为什么引发日本轰动?
我国曾经出土的“广陵王玺”金印,证明了许许多多的事实,故在日本引发轰动。01. 证明了日本国内保存的金印的真假问题在日本曾经出土过的“汉委奴国王”金印,曾经一度引发了无数学者的讨论。他们经过反复推论之后,得出了一个结果,那就是这个金印是假的。这个金印上面刻着&ldq...

1981年在江苏出土的广陵王玺金印,为何却在日本引发震动?
然而,日本国内有不少的史学家对这一说法持有争议。尤其是自二战开始之后近几十年来,许多日本史学家推出“私印说”,推翻这枚金印乃是由汉朝皇帝所赐这一事实。汉委奴国王”金印 日本人所给出的理由如下:在日本国内保存的这枚金印印文末尾,没有刻“印”或“章&...

金镶玉玺的由来
这就是金镶玉玺的由来。现在收藏单位于中国奥运博物馆珍藏第2012号伦敦徽宝。自古金玉相配就有金玉良缘之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和玉象征高贵与纯洁,堪称尊贵吉祥与超凡脱俗的完美结合。数百年前一直为帝王把持,作为财富和权力象征。而 如今在伦敦奥运徽宝上二者又被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江山永固王玺是不是真正的和田玉打造的
是玉玺不是王玺好吧。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始于秦。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玉玺是秦始皇帝取蓝田玉,命李斯用虫鸟篆(篆书的一种)刻之。不是和田玉雕刻的。在我国古代封建帝王时代,玉玺是皇权专制的象征。谁要得到江山,坐稳统治的龙椅,就得拥有这个玉玺。木有玉玺的皇帝就是山寨货,没人...

汉印的代表作是
制作材料:以印质和印钮、印绶区别地位高低。皇帝玉玺、虎钮,皇后之玺螭虎钮,皇太子、列侯及丞相、太尉以下官吏分别为黄金印、龟钮,银印、龟钮,铜印、鼻钮。印绶也有紫绶、青绶、墨绶、黄绶等分别。汉印有铸印、凿印两种。就实际出土文物来看,文官印仍属凿刻,如出土的“滇王之印”、“广陵王...

古代皇上封王的步骤
2、如果是册封太子,就更隆重了。册封前一天,皇帝要祭扫天、地、祖宗等。再仔细查看册、宝。3、选定册封那日,受封人到册封的地点接受册封,一般会派一正一副两个使臣给了这个王象征物(比如册、宝)以后,受封者要谢恩。4、皇帝发布上谕,册某某人礼成。~~~其实,书上对册封皇太子的描述更为详...

皇帝的印章为什么叫王玺?
因为叫玉玺所以叫玉玺咯 人家叫它玉玺你跟着叫就是咯 你不喜欢叫它玉玺也可以叫它印章咯

「 ”广陵王玺”出土,引出奇葩王爷「 ”欲起事”的一段趣事
导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江苏扬州市郊区,一位农妇在挖土铺路时,发现一枚印章,随即上交给当地文物管理部门。专家鉴定后,当时整个文物考古界不禁欣喜万分。原来,前些年,省博物馆组织的考古队在对扬州市郊的一座汉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从出土的文物和文献记载来看,基本上能断定是东汉刘秀第九子广陵思...

王玺建“深山故宫”与建文帝夺皇位的事是否关系?
历史无从考察,但如果说建文帝早就知道自己会被夺位的话,那他为什么还要削藩呢?所以我猜不可能

保定市17323627348: 大清朝传国玉玺上面写的是什么? -
柴泼消栓: 秦始皇帝取蓝田玉(大多数认为是用和氏璧),刻了皇帝玉玺.丞相李斯撰文并书写面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东汉末年秦始皇留下的传国玉玺丢失了,此后,历朝历代皇帝所用玉玺都是本朝刻制的,文字仍然沿用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小篆文体字.

保定市17323627348: 历史上始于秦帝国终于清王朝的传国玉玺上面刻着哪八个字
柴泼消栓: 从秦代以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又专以玉质,称为“玉玺”,共有六方,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在皇帝的印玺中,有一方玉玺不在这六方之内,这就是“传...

保定市17323627348: 中国古代玉玺上刻的是什么字 -
柴泼消栓: 传国玺或传国玉玺,为中国皇帝的信物,相传由和氏璧所雕成(一说是蓝田玉),根据记载和现存拓片,玉玺字迹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受命于天,既寿且康”以及“受天之命,皇帝寿昌”三种说法.明朝大量制作帝王用玺以冲淡无...

保定市17323627348: 我国历史各朝代的玉玺上面都有什么字呢?
柴泼消栓: 历朝历代只用一块玉玺,玉玺是传国,不论朝代更迭,城头变幻大王旗,玉玺是不会换的,就是当年秦始皇下旨镌刻,正面刻的是李斯所书的八个大字“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的那块

保定市17323627348: 玉玺上面刻的是什么字? -
柴泼消栓: 受命于天,既受永康.

保定市17323627348: 玉玺上的字 -
柴泼消栓: 最出名的是和氏璧也就是传国玉玺,上面刻着"授命于天,既寿永昌" 清朝的玉玺是用满文刻的“皇帝之宝”采纳哦

保定市17323627348: 一般玉玺上刻的是什么字????? -
柴泼消栓: 受命于天 即受永昌 而且边上是金(是因为秦时被秦始皇摔坏的)所以叫金边玉玺 除此之外有很多种,如宣统御览之宝 清朝的用满汉文字写着“皇帝之宝”,皇后的是“皇后之宝”

保定市17323627348: 古代皇帝玉玺上刻的什么字? -
柴泼消栓: 秦始皇叫人用蓝田玉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不是和氏壁,下落不明.秦始皇的玉玺汉朝时还在,所以司马迁记载不会错.西汉未年时王莽抢过玉玺然后自己创立新朝.在抢的时候还碰缺一个角后来补回去.到东汉光武帝又回来了.三国时给孙坚拿到了,后来被袁术抢了.后来袁术给曹操灭了.玉玺又回来.到了宋朝,被蒙古人灭了,玉玺就落到元朝手中.到了明朝时朱元章把蒙古人打跑了,元顺帝逃跑时把传国玉玺带走.现在不知所行踪.明清两朝的玉玺有很多,基本上一个皇帝就有一个.

保定市17323627348: 清朝年间皇帝用的大印上刻的是什么字啊?
柴泼消栓: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玉玺上就是这两句话!玉玺本事和氏璧,被秦始皇得到之后,丞相李斯在上面刻了这两句话,意思是天命所归,国运昌盛、无穷无尽!到了西汉末年的时候,王莽篡汉,向皇太后逼要玉玺,皇太后愤怒的将玉玺摔在地上,磕破一个角,后来用黄金镶上,这就是传说中的“金镶玉”!

保定市17323627348: 清朝皇帝用的玉玺上的兽的名称叫什么? -
柴泼消栓: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令玉工雕琢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 据史书记载,此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一说龙鱼凤鸟钮玉玺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螭虎钮中之螭虎就应该是你说的兽,可螭和虎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但据螭的本义,应该是螭而非虎. 另外,正统的玉玺应该全中国只有一枚的,由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造,改朝换代的时候,新朝代皇帝取得它才能证明自己是真正的皇帝. 只是据传,真正的玉玺在唐朝时已经丢失,后代的多为赝品,真假难辨.螭 chī 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