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谁说的?

作者&投稿:仍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谁写的?~

苏轼。
出自北宋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全诗为: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译文:
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原因是人瘦还可变肥,人俗就难以医治了。旁人若果对此不解,笑问此言:“似高还似痴?”
那么请问,如果面对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获甘味之乐,世上又哪来“扬州鹤”这等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春,苏轼出任杭州通判时,从富阳、新登,取道浮云岭,进入於潜县境“视政”。於潜僧慧觉在於潜县南二里的丰国乡寂照寺出家。寺内有绿筠轩,以竹点缀环境,十分幽雅。苏轼与僧慧觉游绿筠轩时,写下了这首《於潜僧绿筠轩》。
思想主题:
此诗借题“於潜僧绿筠轩”歌颂风雅高节,批判物欲俗骨。诗以五言为主,以议论为主,并采用了散文化的句式以及赋的某些表现手法,于议论中见风采,议论中有波澜,议论中寓形象。
赏析:
此诗第一段的特点是:出语精警,议论精辟,发人深省。
文似看山不喜平。上面全是诗人议论,虽出语不凡,但若直由诗人议论下去,便有平直之嫌,说教之讥。因而下段重开波澜,另转新意。
下面是诗人对俗士的调侃和反诘:名节高的人难得厚富,厚富的人难得名高;做官的人无暇学仙,得道的人无暇做官;食肉的人无高节,高节的人不食肉;两种好处都不能兼得,多种好处就更不能兼得了。
这首诗以五言为主,以议论为主。但由于适当采用了散文化的句式以及赋的某些表现手法(如以对白方式发议论等),因而能于议论中见风采,议论中有波澜,议论中寓形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於潜僧绿筠轩

意思是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居住在没有竹子的地方。
出自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
全文如下: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意思为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原因是人瘦还可变肥,人俗就难以医治了。

扩展资料: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味, 这是对竹的高度评价,自古就有梅,竹,菊,兰岁寒四友。
把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竹是代表着超凡脱俗,清新高雅。这句也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相辅相称。居住的地方必须有竹子生长,哪怕那里离闹市太远而没有肉吃,没肉吃充其量叫人缺少点力气,而没有竹子的居所就会令人落入俗人之列。
竹,“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的风采和品质,成为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在竹子身上,看到做人的气节和风骨,看到痴心与执着——“傲骨迎风舞”、“虚怀抱竹坚”。令历代的士人君子之所以醉心竹林,流连忘返,并非仅为了逃避现实社会,而是为了寻找一种精神寄托.到大自然中去纵情山水,是弥补心理缺陷的一种方法,可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绿竹猗猗、静谧幽雅的环境,成为理想的去处。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的名句

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什么意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什么意思
1、意思为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原因是人瘦还可变肥,人俗就难以医治了。2、出自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什么意思
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此句富含哲理,极有情韵,写出了物质与精神、美德与美食在比较中的价值,流露出词人超然不俗的人生态度,译文及注释为宁可没有肉吃,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什么意思?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意思是:宁肯不吃肉,也要住的地方有竹子作伴。出自: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

宁口碗中无肉,不可园中无竹是什么意思?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意思是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居住在没有竹子的地方。出自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全文如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表达了重视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具有高尚的情操,才能有松柏的孤直,梅竹的清芬,才能不畏强暴,直道而行的思想感情。释义: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原诗:《於潜僧绿筠轩》宋代: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

古人亦云“宁可三日食无肉,不可一日居无书”的意思
“宁可三日食无肉,不可一日居无书”宁可很多天吃不上肉,家中也不能一天没有书。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出自
《於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话出自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这句话富含哲理,极有情韵,写出了物质与精神、美德与美食的价值,流露出词人超然不俗的人生态度。这句话的含义是,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石这首诗的作者和诗名分别是什么
苏轼.这首诗是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全文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宁可食无肉不可什么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文言文简介: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

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什么意思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宋.苏轼。居住的地方必须有竹子生长,哪怕那里离闹市太远而没有肉吃;没肉吃充其量叫人缺少点力气,而没有竹子的居所就会令人落入俗人之列.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17072291294: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谁说的? -
权裴胆木: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17072291294: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谁的?(苏轼还是郑板桥?) -
权裴胆木:[答案] 苏轼.出自《于潜僧绿筠轩》.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17072291294: 宋代的谁在诗中写道“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权裴胆木: 是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於潜僧绿筠轩》,全诗原文如下: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白话文释义:宁可没有肉吃,...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17072291294: "宁可吃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两句诗是谁写的 -
权裴胆木:[答案] 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这是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集》里的名句.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17072291294: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权裴胆木:[答案]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 出自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苏轼很喜欢竹子,体现了诗人高雅的品味,清新脱俗之意句句流露.以外在表象和内在心境做对比更能表法一处.人不食肉可以身体健康,...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17072291294: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什么意思 -
权裴胆木:[答案]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味,这是对竹的高度评价,自古就有梅,竹,菊,...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17072291294: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的意思 -
权裴胆木:[答案]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一直以来,中国人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味,故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谈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17072291294: 宁可食物无肉,不可居无竹是评价哪个诗人的
权裴胆木: 苏轼.这首诗是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全文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17072291294: 宁可食无肉,下一句话是什么 -
权裴胆木:[答案]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