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儿童故事24个

作者&投稿:在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弟子规 儿童 故事 1

  晏殊是宋代名臣,还是著名的文学家。晏殊小时候便有神童之誉。一次,皇上让他参加御前考试,拿到考题后,他马上请求皇上另出新题,并老老实实地禀报:“这个题目,我十天前正好练习过,草稿还存在家里,为考出真才实学,请为我出道新试题。”他这种诚实的态度深得皇上赏识。考中进士后,晏殊仍然每天闭门读书,刻苦用功。他如此敦厚,如此好学,颇得世人好评。

  弟子规儿童故事 2

  三国时期,有一个叫董遇的人,从小家里很穷,他必须整日为生活而奔波。但是,他的知识很渊博,人们都很佩服他。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听了,告诉他们说:“学习要利用‘三余’,‘三余’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为一年之余;晚上为一天之余;雨天为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董遇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他是通过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提高自己水平的

  弟子规儿童故事 3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从前,楚国有个叫孟宗的孝子,对母亲照顾得十分周到。一年冬天,非常寒冷,孟母突然病了,什么也不想吃,孟宗很着急地问:“娘,你想吃什么?”孟母说:“我只想喝一碗新鲜的笋汤。”孟宗听完,马上跑到屋后的竹园,四处挖掘,希望能找到竹笋。可是在冬天,哪里有竹笋呢?孟宗急得大哭起来。他的眼泪一滴一滴地掉在雪地上,眼泪融化了雪,地上长出了嫩绿的笋。他赶紧把挖出来,回家做了一碗笋汤,孟母喝了汤,病就全好了

  弟子规儿童故事 4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回家里。这时他母亲正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气得拿起剪刀把快织好的一块布割断。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发火。母亲说:“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起来,一断就成不了布,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也要天天用功才会有成就,你现在就厌倦了,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呢?”孟子听了十分惭愧,马上回到学堂发奋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学问家。

  弟子规儿童故事 5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人品极好。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没想到,母亲却把鱼原封不动地让人退回去,并且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母亲呢?虽然只是一坛腌鱼,但也是为政不廉啊!”陶侃深深记住了母亲的教导,从此他勤政为民,两袖清风,最终成为了晋朝著名的清官。

  弟子规儿童故事 6

  东汉时期,有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去世后他和父亲相依为命。黄香虽然很小,但却知道孝敬父亲。夏天,酷暑难耐,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黄香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冬天,天寒地冻,黄香每天先钻到父亲冰凉的床上,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黄香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

  弟子规儿童故事 7

  聂政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大侠士,很孝顺自己的母亲。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一起生活。聂政因为是一个有名的侠士,所以常有人请他出门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但是,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所以遇到危险的事,聂政总是刻意回避,能在家陪母亲就尽是在家陪母亲。几年后,聂政的母亲去世了,安葬了母亲后,聂政离开了家,替朋友行侠仗义去了。这次出门后,因为无牵无挂,聂政再也没有回来,他死在外地了。

  弟子规儿童故事 8

  三国的时候,刘备临死时,对儿子刘禅不放心,除了把他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还给他写下了一封信来 教育 他。信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是说,不要认为这件事情小,坏事就可以胡作非为,好事就可以不做;只有品德良好才能让人信服。后来,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还没有大的失误。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宠信宦官,逐渐放纵自己,最终蜀国被曹魏灭掉,刘禅也成了俘虏。

  弟子规儿童故事 9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人品极好。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没想到,母亲却把鱼原封不动地让人退回去,并且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母亲呢?虽然只是一坛腌鱼,但也是为政不廉啊!”陶侃深深记住了母亲的教导,从此他勤政为民,两袖清风,最终成为了晋朝著名的清官。

  弟子规儿童故事 10

  郯子是古代的一位大孝子,对父母特别孝顺。父母的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眼睛也看不见东西了。郯子听说鹿乳对恢复视力有好处,他决定想方设法取得鹿乳。郯子来到山上,却无法靠近鹿群。于是,郯子买了一张鹿皮,披在身上混进了鹿群中。郯子的耐心获得了回报,终于有一天,他得到了鹿乳。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疗,郯子父母的眼疾被治好了,身体也一天天强壮起来。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也传遍了天下。

  弟子规儿童故事 11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他带领军队来到国都,废掉了皇帝刘辨,另立刘协为傀儡皇帝,并从此独揽朝政。董卓专权期间,对朝廷中的大臣肆意杀戮,对天下的百姓任意欺凌。结果,他的暴行引起了人们的愤怒,朝臣王允等人联合起来利用美人计一举将他除掉。董卓的恶行使其家庭也受到了牵连,连年迈的父母也因此受到株连,当时他的母亲已经90我岁了,也被依法处死。实在是可悲啊!

  王祥是晋朝人,他母亲去世后,父亲又取了继母。继母对王祥很苛刻,但王祥从不忌恨,仍然对她很孝顺。继母生病了,他总是伺候在旁。有一年冬天,王祥的继母病了,想吃鲜活的鲤鱼。大冬天的,哪里能 捕鱼 呢?但王祥还是来到了河边,河上已经结冰了。为了能捉到活鱼,王祥竟然脱掉衣服卧在冰上用体温化开冰捕鱼。真巧,两条鲤鱼一跃而出。他不知有多高兴.王祥的孝行感动了继母,以后,继母对他也格外关心起来。

  弟子规儿童故事 13

  春秋时,有个叫孙元觉的孩子,十分孝顺长辈,可他的父亲对祖父极不孝顺。有一天,父亲要把病弱的祖父扔到深山里去。孙觉元哭着跪倒在父亲面前,恳求他不要这样做。可是父亲却哄骗他:“爷爷年老了,年老不死会变成妖怪的。”来到了山里,父亲把爷爷放下就要离开。孙元觉一声不吭地背起抬爷爷的竹筐,父亲不明白他的意思,孙元觉说:“等到你老了,就能用上它了。”父亲一听,大吃一惊,最终改变了主意,又把爷爷接回了家。

  弟子规儿童故事 14

  闵子骞小时候经常受继母的虐待。有一年冬天,闵子骞兄弟俩随父亲外出。一跃上,闵子骞一个劲地喊冷,弟弟却直说热。父亲见子骞穿的棉衣比小儿子的还要厚,以为子骞撒谎,就用鞭子打他。鞭子把棉衣抽破了,露出了散乱的芦花,父亲明白了真相,要把继母赶走。闵子骞哀求父亲说:“现在只有我一人受冻,母亲走了,我们兄弟三人都会孤单。”父亲最终打消了赶走继母的念头。。

 

  弟子规儿童故事 15

  汉朝时,汉文帝虽然贵为皇帝,却很孝顺自己母亲。每天不管公务多忙,他都要去母亲房间请安。有一次,文帝的母亲病了,汉文帝日夜精心服侍,一步也不曾离开母亲床前,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而且每天母亲吃药时,他都要亲口尝尝,唯恐太苦、太烫。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汉文帝侍奉母亲却长达三年之久,他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

  弟子规儿童故事 16

  蔡邕小时候非常孝顺母亲。母亲得病长卧不起,蔡邕心中非常难过,总是在母亲床前殷勤服侍,而且为母亲洗马桶不厌其烦。看到母亲将不久于人世,蔡邕无心学习了,连衣服也不换洗,整天坐在母亲床前,直到她永远闭上了眼睛。埋葬母亲之后,蔡邕哭倒于坟前不愿回家。一帝做事的仆人见此情境,莫不潸然涕泣。之后,他叫仆人在坟墓旁搭个小房子,他住在那里,继续守墓,以表爱母之心。

  弟子规儿童故事 17

  湖北有一个城市叫孝感。这个城市的名字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古时候,有个叫董永的人,他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母亲去世后和父亲相依为命。后来父亲也不幸去世了,由于家里穷,董永连埋葬父亲的费用也凑不出来。为了埋葬父亲,他只好把自己典押给有钱人家当佣工。董永的孝行感动了天上的九天仙女,她偷偷来到人间,帮助董永还清了债务,还做了他的妻子。后来人们便把仙女下凡的地方称作了“孝感”。

  弟子规儿童故事 18

  孔融是东汉时人,他有六个兄弟,数他最小,据说他四岁时,就懂得谦让。有一天,父亲请他们兄弟几个吃梨,哥哥们都一下子拥到了桌子边,只有孔融静静地在一旁等着。父亲让孔融先挑,孔融走到筐边,拿了个最小的梨。父亲问:“你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说:“大的应该给哥哥们吃,我最小,当然吃小的。”父亲连连点头称赞。长大后,孔融仍然保持谦让的高尚品德,成了深爱百姓爱戴的好官。

  弟子规儿童故事 19

  信陵君是战国时期四大公子之一,他是个敬老爱贤的人。有一次,他听说有一个看城门的老人侯赢怀念有贤德,就十分郑重到地前去请教。他亲自驾着车,把车上尊贵的位子空出来留给侯嬴。侯嬴早就知道信陵君的名声,但为了考验他,当信陵君去接他的时候,侯嬴故意装出傲慢的样子,但越是这样,信陵君对他越恭敬。侯嬴见状,知道信陵君的敬老是真心的,于是痛快地做了他的门客。

  弟子规儿童故事 20

  杜环是明朝的一名官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位可怜的母亲,他的儿子不知下落,她去找自己的亲戚,结果谁也不愿照顾她。万般无奈,这位母亲只好到处寻找自己的儿子。杜环得知后,决定先赡养这位老妇人,并代老妇人寻找她儿子的下落。后来,这位母亲的儿子虽然找到了,但他并没有接走他的母亲。而杜环则一直赡养着这位老妇人,对她很孝敬,就像对自己的母亲一样。

  弟子规儿童故事 21

  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年轻时非常尊敬长辈。有一天,他在一座桥上散步,一位白发老人坐在桥头上,见张良走过来,故意把脚上的草鞋甩到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小伙子,给我把鞋拣上来。”张良有点生气,但见老汉年纪大,就照办了。但老汉并没有用手接鞋,而是把脚伸过来,张良默默地给老人家穿上鞋子,老人笑了。原来,他是著名的学者黄石公,后来他把神奇的兵书传授了张良。

  弟子规儿童故事 22

  唐朝人陈玄奘八岁的时候,父亲给他讲《孝经》:“曾子听老师讲书,总是恭恭敬敬地站着,老师叫他坐着听,他说站着听是对老师的尊敬。”父亲抬头看玄奘,他已离开座位站着了。父亲叫他坐下听讲,他说:“曾子听老师讲书还站着,我听父亲讲书怎么敢坐着听呢?”父亲称赞儿子学以致用,说他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果然陈玄奘二十八岁时,从京城出发,到天竺取经,成为了唐代著名的佛教学者。

  弟子规儿童故事 23

  张释之是汉朝著名的大臣,他非常尊重长辈。有一次,朝廷举行朝会,许多达官贵人都前来参加,场面十分热闹。这时有位叫王生的老人对张释之说:“我袜子的带子松开了,给我绑是吧。”张释之二话没说,很坦然地跪下来,在众目睽睽之下恭恭敬敬地给这位老人绑好袜子。张释之身为高官,能具有礼贤下士,敬老尊贤的美德,群臣无不称赞,从此他的威信就更高了。

  弟子规儿童故事 24

  孟尝军田文出生时就不讨父亲田婴喜欢,因为他出生在五月五日,当时的迷信说法是:他将会长得高过大门,会克父母,决不能养活他。田文五岁那年,他恳求母亲带他去见父亲,见了父亲,田文走上前磕了头,然后说:“父亲,人是活的,门是死的,孩儿将来如果长得高过家里的大门,只要将大门改高一尺不就行了吗?”父亲大喜过望,他一把抱起了田文。后来田文果然不负父亲的期望,成为了战国历史上著名的有影响的人物。




杜鹃啼血的典故
《精卫填海》 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名珠。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因为父亲忙于公事:太阳升起时来到东海,直到太阳落下;日日如此,总是不能带她去。这一天,女娃没告诉父亲,...

杜鹃啼血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有一天,杜大经过一处街坊歇肩的时候,由于担子太重,盐担滑下来,把一个小孩压死了。人命关天,杜大被官府抓去,关在监牢里,待判死刑。杜二一个人卖盐,奉养老母,十分困难。一次,杜大对来探监的弟弟说:"再过两天,找要被执行死刑了。"兄弟相抱痛哭。弟弟说:"我去替死。我死只死一个,你...

子规是什么东西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子规是什么鸟有什么典故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送春》便借用了“子规啼血”的典故,但没有一味地表达伤感悲叹之情,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杜鹃鸟坚定的信念以及坚强的意志。从而间接传达诗人王令惜春惜时但是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再后来,人们常常用“子规夜半犹啼血...

子规传说
子规传说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子规鸟因为哀悼逝去的伴侣而不断悲鸣,最终化为杜鹃花的故事。传说中,子规鸟原本是一对恩爱的鸟儿,但因为某种原因,其中一只鸟儿不幸离世。另一只鸟儿因为无法承受失去伴侣的痛苦,便不断地悲鸣哭泣,声音凄切动人。它的悲鸣声感动了周围的居民,但他们却无法...

子规啼血的故事100字
子规啼血典出《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这便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古往今来...

“子规”的含义?
1、“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出自《蜀道难》。译文:又听到杜鹃啼夜月,愁空山。2、“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译文:只有杜鹃悲切的啼声和猿猴的哀鸣声。3、“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译文: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4、“杨花...

子规是哪种鸟啊
大杜鹃叫声似“布谷、布谷”,所以又叫布谷鸟;三声杜鹃叫声似“米贵阳”,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贵阳;四声杜鹃又称子规鸟叫声似“快快割麦”、“割麦割谷”。杜鹃以昆虫为食,是着名的森林益鸟。如像松毛虫、毒蛾等其它鸟类都不敢吃,对杜鹃来说却是美味佳肴。传说故事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

古诗中子规的意象有哪些
宋代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意思是松林间沙路洁净得不沾泥土,潇潇的暮雨声和布谷鸟的啼叫声在回荡。作者虽贬官黄州,但他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生活的乐趣,杜鹃鸟在这里烘托了作者伤春、惜春之情。由景入情,作者一反人们常叹的时光流逝,得出了不要在老年...

...与社会《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布谷鸟”的具体故事?谢谢!
1,子规,又叫杜鹃,布谷鸟的别称。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2,海南民间故事:从前,一座小山村里住着十来户人家,其中的一户,双亲因故过世,只留下年幼的两个小孩子。从此,兄弟俩相依为命。家里实在穷困得没办法,他们只好上山去...

资阳市15784699380: 弟子规的小故事 -
掌待噻奈: 董遇巧用三余(有余力则学文) 时间: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名声也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

资阳市15784699380: 弟子规故事 -
掌待噻奈: 22故事: 郯子鹿乳奉亲(亲所好力为具) 郯子,春秋时郯国国君.古代的一位大孝子,父母年纪大了,都患眼疾,很想吃鹿乳.郯子听说鹿乳可以治好双亲的眼疾,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想尽办法混入鹿群之中,终于有一天,他得到鹿乳,带回...

资阳市15784699380: 弟子规小故事 -
掌待噻奈: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译文] 帽子要带好;纽扣要系好;袜子和鞋也要穿好. [故事] 孔子的学生子路是个很讲究仪表的人.一年,卫国发生了内乱,正在国外的子路听说后,急忙往回赶.有人劝说他不要去,可他却说:“拿了国家的俸禄,就不能躲避祸难.”进城后,子路竭力帮助国君平叛,但还是因为寡不敌众,被敌人的武士击中,帽子上的缨带也被割断了.子路知道自己难逃一死,立即停止搏斗,说“君子虽死,但不能让帽子脱落而失礼.”于是他从容得系好了帽子便死了.

资阳市15784699380: 《弟子规》中的小故事 与原文相对应的小故事 -
掌待噻奈:[答案] 尝药的事汉文帝 ,晨省昏定是黄香,其实你可以吧24孝或者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中华小故事对应在弟子规里面,

资阳市15784699380: 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有什么? -
掌待噻奈: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 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

资阳市15784699380: 弟子规守信诚实的小故事,急... -
掌待噻奈: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小的行为. 『故事』刘备教子 三国的时候,刘备临终时对儿子刘禅不放心...

资阳市15784699380: 求《弟子规》里相关的小故事.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和“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
掌待噻奈: 1、"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的小说不 合 时 宜的 劝 说 三国时期,魏明帝最疼爱的一个女儿死了.魏明帝十分悲痛,决定厚葬她,并且表示自己要亲自去送丧.这时,大臣杨阜对明帝说:“过去,先皇和太后去世时,你都没有去送丧...

资阳市15784699380: 关于弟子规的小故事一百字 -
掌待噻奈: “有余力 则学文”讲的是董遇巧用三余: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名声 也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 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 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资阳市15784699380: 弟子规里面最好背的故事 -
掌待噻奈: 、 首字记忆 首字编顺口溜或故事 刚始两周孩背记忆深刻并且张口三四周复习候问题现每则孩想起每则第字需要妈妈提醒才能继续背办没办我冬事物亲身亲亲写张纸孩看着八字轻松背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必告 反必面 居 业变 事虽 勿擅 ...

资阳市15784699380: 有关弟子规中谨的故事 -
掌待噻奈: 这个是没有故事的,但是其他的有.比如说“入则孝”里的“冬则温,夏则凊(qing四声)”的故事就是古时候有一个小孩子,他冬天在父母睡觉之前总要先躺进被窝把被窝弄暖和,夏天则是先用扇子给父母把被窝扇凉.这里给你来段解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