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那识,你不了解的第七识

作者&投稿:才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人类于世,在六识中,因前五识为外境,对尘世在人类所接触,端视一切有为外境作分别,在于外境初动与结合因缘,若不经由第六识(意念)所传导,必难以进入心识作分判,又六识是以意识传导,仅在人之内心而已。

因缘初动来成就,若不经由第七末那识分判,必难以传入思想枢纽;前五识为「境尘外识」,第六识起为「心内境识」,在内境就难同外境所染尘,虽不在外境染尘对心识的内境尘,由外境染尘,直接传于内境而蒙垢。

此内境蒙垢,正是难以用外境染尘清洗的,也在心内境能明白为人处世之根本,才能对内境染垢来清除,内境染垢必以明理加作为,方能传于外尘境之消除,人类众生根本不了知此种作用又为何!

末那转识:即是有分判功能,在对人之初心:即意念识种,而人之二心:正是末那分判主因,在末那转识又是众生心识,所接触一切事务关键所在,末那识在人身上为第七识,此为分判与督导功能作用。

在于转识主导功用:正是因外境染尘,直接进入第六识(大脑)中枢心念,所以第六识思考,若没有第七末那识来分判,即难成就任何因缘,末那识就是人身烦恼根,人若不经由烦恼所染尘,即无菩提作显现。

又烦恼根:必要经过第七末那转识分判功能,能生出所有善恶因缘来造就,在对第七末那识,伴随着人类今生作为接触而定,虽是烦恼种子来源,又末那识在人类因缘所接触,就有主导外尘境关键起始功能。

末那识亦称为阿陀那识,名称虽不同但本识则同,在阿陀那识上,即末那识之前引,能导以进入末那识主要关键,在人类之三心:由意念一心(初心)思考,进入二心作分判,也就是世人常言「三心两意」。

又其中两心所分别,也因此末那识,即是阿陀那识,阿陀那识,因有二心传导于进入分判功能之后,再进入第三心:阿赖耶识-第八识所含藏,就能以因果显现,正是现今众生所承受苦甘、恶善因果报应。

菩萨畏因,即在因上改造与断除;众生畏果,却不会在果上改造,使之开花后再结果,正是今生因缘果报所分别,也让众生由果报,就可改变恶果来磨苦楚,易言之,必要众生明白:何者能为,又何者不能为之分别!

希望是在因上作改变,而不在果上来变更,也就已经太慢了,若是善德因缘,众生何人愿意改变?试思即明;必要了知:如何改变不良「含因」?正是由前世所作所为不良恶因,防止开花而不受恶果来磨,即是如此!

人类众生若不明白如何防恶因之道,想要改变不良之含因,就会比登天还难了;所以防恶因之道,正是以善心加善念,以明理加作为,以感恩加关怀,以诚心加本心,即能防止不良因缘果报之恶因来显现。

人类能时常以上述心情,念识恒常不变,必可在明理加实行,即是防止恶因之道;意念本识之外尘境,又在接触到人第七识之时,即要以分判加思考,方能有所作为,否则外境来时,本性即会显现直接反应。

即是不思考、不分判,此种作用也是众生造罪缘由;人类众生在思考加分判,就会因人、因地、时空差别与环境差别,所生出各种作为也不同,如此在因缘相生相成,即是人世间所有演化过程。

人间演化:人生宛如是一出戏,从早演到晚,从年幼演到老死,至盖棺论定,人类生存所有功果及善恶因缘;至于每个人能否以演戏角色:自我掌握、自我导演、自我变更,端视人类「末那识」分判功用,作为而定!

第七末那识传呼  八识因由相接触

分判吸纳作一切  传导输送感应殊

人种区分大脑中  心内境识也不同

判别所有接触否  平等性智殊胜功

能善演而定,能自我主导就能当自己主人,必要进入宗教深入经藏,以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作为,就是今生修持圭臬,方能改变不良含因所延伸的障碍,能自导、自演而不受轮回束缚。


微信晚安语录:别瞧不起任何人,他们只是在以你不了解的方式存在
有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突然的某一天,或许会以令你惊艳的姿态出现。每个人都有优势,在某方面输给你,不等于在每方面都输给你。别瞧不起任何人,他们只是在以你不了解的方式存在着。 苏芩 无论你我隔了多远,就算天涯与海角,那也没有关系。知己者,若邻亦。此时,彼此已站在彼此的旁边,纵然不说话,也已是心领...

你拒绝的,正是你需要了解的——你接受不了的,正是你需要修炼的
所以,以后当别人指责你的时候,不要再像以前一样,立刻去攻击或反击,你要开始反问自己,因为他们说的很可能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你又何必那么“当真”呢,对吗? 心理学上有个定律,那就是那些令你厌恶的人或事是在帮助你,帮你了解自己,让你发觉自己的阴暗面。别人最惹你讨厌的地方,通常也是你最受不了自己的地...

学单反你不得不了解的基础知识——通过防抖功能克服手震模糊,你知道吗...
防抖嘛就是要防止相机抖动,相机抖动会让图像模糊,所以防抖的作用就是为了避免相机抖动造成图像模糊。可能很多人会说:我拍照时相机不会抖啊,没抖是因为快门速度在安全快门内。一般来说在手持相机拍摄时,相机的快门速度不能低于镜头焦距的倒数,举两个例子:如果你的镜头焦段为50mm,那么你的快门速度至...

向学生学什么
5、从学生那学习或认识其他你不了解、不认识的学生。相长——学生长知识,教师长经验、长方法。

南怀瑾:第七识
南怀瑾:第七识(1)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丁一 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八识规矩颂)简单地、快一点了解了,好正式研究《成唯识论》。现在是讲第七识。第七识一般的习惯没有办法翻,不翻意,翻...

认识你的第一天,我就被你的眼神所征服
1、不是所有的誓言都要说出口,不是所有的爱恋都要有理由。不知何时起,我就愿意陪伴在你的左右,为你的快乐而开颜,为你的愁眉而痛苦。这就是爱,无论你是否了解,我都愿陪你一生一世不松手! 2、自从遇见你那天开始,我的心就像跌进深深的湖水,推不开躲不掉,心一直想往你身上靠。 3、认识你的第一天,我就被...

李嘉诚的名言中,有这么一句话,当别人不了解他的时候他了解啦,当别人了...
 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保持低调,才能避免树大招风,才能避免成为别人进攻的靶子。如果你不过分显示自己,就不会招惹别人的敌意,别人也就无法捕捉你的虚实。 在看苏东坡的故事后,就知道什么叫无故受伤害。苏东坡没有野心,但就是给人陷害,他弟弟说得对:我...

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书,收获却不大?
没有学以致用,医学类的学生出来就是直接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是很明显的收货。所以读书不是功利的,它给我们是一种学习的能力,一段经历,是会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慢慢反馈给我们的。不是短暂的实现,可能在以后的某一时刻就运用到了你所学的东西,所读的书。

第八识是不是潜意识?
更新2: To:蒙牛 你说的东西很有道理,但你不用加这一句「并为表明不贪你的分 恳请你别选我为佳答」吧!唯识的第七识(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与心理学的潜意识有些相同,但并不是一样。 阿赖耶,中文翻作「藏」,或翻作「家」。在唯识学的根本要典《摄大乘论》一开始就提到一句...

关于第五代火影纲手,你了解他哪些不为人知的冷知识?
关于第五代火影纲手,你了解她哪些不为人知的冷知识?在火影忍者里边有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典型人物叫做纲手。她是一个很特殊的身份,首先是第5代的火影,然后还是传说中的一点红,并且她还有两个医疗技术特别好的最亲密的人,弟弟和她的恋人。关于她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一样的相关知识,很让人费解,...

石首市13787541705: 末那识究竟是什么 -
羿倩三磷: 【 末那识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八识中之第七识;华译思量,又译作意,它恒常在审察,恒常在思量,在审察思量中,念念不忘第八阿赖耶识为我, 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跟着它,故我执的成见很深, 烦恼便是这末那识的执着而生起的.

石首市13787541705: 第七识“末那识”可不可以理解为“潜意识”? -
羿倩三磷: 第七识是末那识,义为“我执”,相宗称为“染净依”,是专事传导输送的.所谓传导输送就是沟通的意思,也是八大心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第六识中的意是要未那识来传导并表达出来的,所以单纯的理解为潜意识是不正确的,潜意识只是下意识的动作,是意的一种,比如人之器官你可以意为人脑那么未那识就是神经,连接的神经专事输送.这里的未那识不要看字面的意思,好像和潜意识很相似,事实上差的远了,理解未那识要放在八大心法中来理解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就象八个兄弟各司其职,而未那识就是让这八大心法组成一个整体的枢纽,他本身是没有意识 的,所以也就不可能是潜意识,潜意识也是意的一种,不可以混为一谈的.

石首市13787541705: 佛教讲解《唯识》里边第六识与第七识如何正确运用了 -
羿倩三磷: 唯识法门非常艰涩,修行人要想契入很困难.第六识、第七识,是八识中的两识,要想弄懂要从头学,如果没基础,就是提问题都是错的,就像你现在的这个问题.第六识、第七识不是所能运用的,他是八识一念不觉,产生的执著意识、分别意识,是妄识起的作用.学佛要注意基础的积累,切忌急功近利.

石首市13787541705: 人有几识 都是什么 -
羿倩三磷: 人有八识 佛家所说八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眼识——眼睛——色(形象); 2、耳识——耳朵——声(音声); 3、鼻识——鼻于——香(香奥之气); 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 5、身识——皮肤——触(感受冷热痛痒)...

石首市13787541705: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 -
羿倩三磷: 第八识心体又名如来藏、阿赖耶识、本际、实际、真如、如、我……等无量名,是佛法的实相心,《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和龙树菩萨所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之八不中道,皆指如来...

石首市13787541705: 佛教的第7识末那识是什么?和第6识意识有什么区别? -
羿倩三磷: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

石首市13787541705: 第七感具体指什么?
羿倩三磷: 第七感,又称末那识,是产生物我区别的根源. 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

石首市13787541705: 佛教第八识是什么 -
羿倩三磷: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石首市13787541705: 第七感应是什么?. -
羿倩三磷: 第七感(时间感觉)第七感:未经科学证实的一种理论,意为对时间的感觉.除了上述5觉之外,还有一些感觉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和意识之内,但我们却不知道或不甚熟悉.例如杂技演员常在高空走钢丝,这时他身上的第八感觉就会出现,帮助...

石首市13787541705: 请问,心法中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的含义? -
羿倩三磷: 末那,为梵语manas之音译,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将有情之心识立为八种,末那识即为八识中之第七识.为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之染污识.为与第六意识(梵mano -vijn~a^na ,意之识,乃依末那之识)区别,而特用梵语音译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