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受挫后,主要领导人的下落与结局

作者&投稿:一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老冯悟道

我们所熟知的是, 历史 上,每个朝代的激烈更替,都会引发数次的斗争或战争,都会留在 历史 的简谱上。

然而,中国共产党人推动 历史 所不同的是,他们历经无数次的磨难艰险创造了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精神,南昌起义充分诠释了这段 历史 ,起义军领导人的英名永远被人们所铭记。

1927年的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相继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马日事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致使全国时局剧变,原来生机勃勃的中国南部到处阴霾遍地。

4月12日,蒋介石突然在上海向革命群众举起屠刀,发动反革命政变,宝山路上血流成河。随后,以“清党”为名,在江浙一带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东南各省陷入反革命白色恐怖之中,这次反革命政变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成为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武汉国民政府的汪精卫同蒋介石一样,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走漏一个共产党员”的叫嚣中,大批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革命群众倒在血泊之中,革命的武汉顿时成了白色恐怖笼罩的人间地狱。不久,宁汉合流,第一国共合作终告全面破裂。

在这种极其险恶的局势下,并没有让中国共产党人屈服,没有阻止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战斗的步伐,它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独立地掌握军队、领导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南昌起义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铺展开来,革命洪流汇入南昌,迅速燃起革命的烽火。

1927年8月1日凌晨,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中国共产党打响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第一枪。

党在南昌起义,是由周恩来等一批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经过周密筹划部署领导的。起义地点选在南昌,是因为这里党掌握较多的武装力量,又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取得成功的把握较大,更是受到了南昌市民的欢迎。

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亲率在党直接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2万余人,在“河山统一”的口令下成功起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南昌城从此又多了一个美誉—英雄城。

起义成功后,首先成立了革命的政权机关,在原江西省政府召开了由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参加的联席会议,选举产生了革命委员会,以宋庆龄等人的名义发表了《中央委员会宣言》。其次,基本提出了自己的纲领。最后,在起义的基础上迅速创建了人民军队, 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政治部主任,起义部队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

贺龙为第二方面军代总指挥,叶廷为第二方面军前敌代总指挥。第二方面军下辖3个军,第11军叶挺任军长(兼),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贺龙任军长(兼),廖乾吾任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第9军韦杵任军长,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

南昌起义的成功和人民军队的诞生,引起了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极大震惊和极大恐慌,他们调兵遣将“讨伐”起义军。于是,国民党部队迅速从四面八方开来,这样敌我力量越来越悬殊,企图把革命扼杀在摇篮里。

在敌我力量更加悬残的情况下,起义军下一步去向何方,何处安家,建立根据地,成为革命面临的严峻课题。

叶挺在《告战士书》中说:“欲维持我们生存以为革命奋斗,也必须找一个内不受军阀所包围,外不受帝国主义所封锁的地方。”

当时,起义军面临的选择有三种:一是就地不动,以南昌为了中心,与国民党反动派对峙,显然不切实际,二是上山,到山区建根据地,贺龙等人的主张没有得到同意,三是下海,南下广州,争取外援,再次北伐。

走是肯定的了,问题是向哪儿走?选择第三种,可能是适宜的

其实,南昌起义行动之前,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起义后,何去何从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是联合国民党左派,把能够掌握联合的军队,拉到广东去再建根据地,利用海口得到苏联援助,然后实行“二次北伐”。

起义胜利,是众望所归。军队南下,是形势所迫。然而,四个不利因素,却给南下部队以严重影响。

一是南下路线之争。 当时有两种意见:一是走“大路”,沿赣江南行,取道韶关,直下广东。此路敌重兵驻扎。一是走“小路”,由赣东经寻邬,直取东江。可补充兵力,获国际接济,于我有力。最后,决定走“小路”。南下由于准备工作繁多,起义军未能按时出发,领导机关和部队主力五日后才离城。

二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起义军南下困难。 八月的江西,酷暑笼罩,天气热的使人难以忍受。起义军所走多是山路,且负担较重,每人背250发至300发子弹,还要自扛机枪等。许多士兵面带菜色,不断倒在南下的途中。加上患有赤痢,缺医少药,给部队带来更大困难,非战斗减员十分严重。

三是起义军中出现逃亡和士气不高现象。 由于对起义的意义不甚明了,对南进途中的艰苦生活又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起义军内部因此产生了一些动摇和不满情绪。

李立三在党内报告中,就此情况专门讲道:“八一革命的意义,不但是没有深入群众,就是两军的士兵亦不明白。”由此可见,起义军中的宣传工作极其重要。

三是是蔡廷锴部的叛变。 8月4日,行进至进贤村时,在左翼行进的蔡廷锴部第10师背离起义军,折往浙江,投靠了蒋介石。这一下子拉走全军将近四分之一的兵力,使起义部队南下计划受到严重挫折。

起义军克服重重困难辗转入粤。而这时的粤桂军阀早在调兵遣将,密切注视起义军的动向,千方百计阻截起义军入粤,起义军接受着严峻考验。

1927年9月19日,起义军几经周折进入广东境内,占领三河坝。

三河坝位于汀江、梅江、梅潭河汇成韩江的河流处,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起义军按照长汀会议的决定,在这里实行了分兵。

由朱德率第11军第25师和第9军教导团等部共约4000人留守三河坝,以监视梅县的钱大钧部,掩护全军的侧背。

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第20军和第11军24师从粤闽边境的大埔乘船,经韩江直下潮汕。

这就是党的 历史 上著名的“三河坝分兵”,也是南昌起义军南下的第一次分兵。这次分兵把主力拆开,使战斗力受到很大削弱,朱德率部也因孤立而处于危险境地。

后来,聂荣臻元帅曾这样回忆说:为守三河坝而留下我们最强的主力师是完全不应该的。

汕头是广东东部的主要海口城市,也是南下的重要目的地。

起义军占领汕头后,立刻发布安民告示,恢复 社会 秩序,设想先站稳脚跟,等待国际援助,再图发展。

然而,预想中来自国际的援助并没有出现。相反,躲在海上的敌人却在帝国主义兵舰的支持下,不断向起义军挑衅。尤其是国民党军队加紧向东江推进,奔袭义军,直逼潮汕。

在潮汕,起义军又进行了第二次分兵。前委决定留下以周逸群率第20军第3师1000余人警备潮汕地区。贺龙、叶挺率主力约6500人进占揭阳。

经过两次分兵,起义军兵力实际上分成了三个部分,力量进一步削弱。这为之后起义军兵败埋下了祸根。

起义军在汕头立足未稳,敌人的重兵就在潮汕周围悄悄集结完毕。

起义军的三处兵力都面临重兵压境的局面。朱德率部在三河坝,受钱大钧部监视并牵制,无法动弹。

周逸群率部留守潮汕的1000余人,都是新参军和缺乏训练的学生,其中是三分之一的伤病员,敌强我弱,兵力悬残,无险可守,很快失守。

潮州、汕既己失守,揭阳也必不保,起义部队即从揭阳撤出,向海陆丰方向撤退。经过连续四天的激战恶战,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陷入混乱。

经最困难的莲花山一战,起义军伤亡太大,过于疲劳,加之失败之后,军心受到严重影响,又遭受突然袭击,部队失去控制,很快被冲散,起义军领导人不得不分散转移。

震撼中外的南昌起义就这样失败了,而作为起义领导人的中国革命火种仍然在继续战斗。

当时的周恩来,正身患重病,发着高烧,连稀粥都喝不下,常常处于昏迷状态,神志不清,仍惦念着起义。

周恩来和叶挺、聂荣臻在汕头市委书记杨石魂陪同下,转移到陆丰县南塘区黄厝寮村黄秀文家,尔后送周恩来一行出海去香港为恩来治病。

不久,杨石魂找来一条小船,送他们出海。聂荣臻元帅回忆这段经历时说: “那条船,实在太小,真是一叶扁舟。我们四个人—恩来、叶挺、我和杨石魂,再加上船工,把小船挤得满满的。我们把恩来安置在舱里躺下,舱里再也挤不下第二个人。我们三人和那位船工只好挤在舱面上。船太小,舱面没有多少地方,风浪又大,小船摇晃的厉害,站不稳,甚至也坐不稳。

他们就用绳子把身体拴在桅杆上,以免被晃到海里去。这段行程相当艰难,在茫茫大海中颠簸搏斗了两天一夜,好不容易才到了香港,把周恩来安置下来抓紧治病,为中国革命保留下了最重要最珍贵的杰出英才。

贺龙没有因为失败而气馁,在危机中他看到了未来的光明。他按照周恩来关于“今后要做长期的革命斗争”的指示,勇往直前,继续战斗。他怀着高度的责任激愤地说: “干革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怕失败。”

根据党的决定,贺龙率领一部分部队突出重围,到达揭阳时,把30支步枪和几千发子弹,送给了揭阳县委,离开了他战斗多年的部队,由汕头经香港去上海寻找党中央。

1927年11月,刘伯承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到苏联学习军事,转到莫斯科后进入高级步兵学校学习。高级步校为中国学员的到来,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会。

刘伯承代表20多名新入学的中国学员致辞,感谢校方的热情接待,他说: “中国革命事业暂时遭受挫折,党派我们来到列宁的故乡学习,这是极大的荣幸。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勉作布尔什维克,国内的革命事业在等待着我们。”

同时,恽代英、林伯渠等分别被转移到香港、上海等地进行秘密工作。

党组织的关怀安排,保留下投身革命事业的珍贵火种,为不畏艰险继续投身革命提供了宝贵的人才支撑。

在当时历尽千难万险,南昌起义的革命种子保留下来的,是朱德等人率领的留守三河坝的起义部队。

这支部队隐蔽北上,克服重重困难,转战湘粤赣边境。最困难的是,在赣南安远县天心圩时,部队只剩下七八百人,师团级正工干部主张继续坚持斗争的,只剩下第73团政治指导员陈毅一人,处境非常困难。

在天心圩,朱德对部队进行了整顿,他召开全体大会宣布:“今后这支队伍由我和陈毅领导,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大革命失败了,不勉强,即使只剩下四支、八支枪,仍要坚持革命”。

对这段战争经历,粟裕后来回忆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如果不是朱德同志的领导和陈毅同志的协助,这支部队肯定是要垮掉的。

大家知道,这支起义部队与秋收起义的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从而开启了革命斗争的新篇章。

南昌起义,一声枪声,开天辟地。南下受挫,英灵在天,永载史册。

1955年授衔时,十大元帅中,有七位直接或间接参加了南昌起义,他们是:朱德、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林彪。十位大将中,有四位参加了南昌起义,他们是:粟裕、陈赓、张云逸、许光达。

他们是起义军领导人,他们是人民军队创建者。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无论经受多少挫折,他们愈挫愈勇,坚定信仰,斗志昂扬,革命到底。

他们的 历史 ,让我们这一代,读懂了什么是信仰、信念、信心……

铁的事实说明, 历史 永远不会忘记。

烈士的鲜血证明, 历史 一定会永记。




南昌起义是为了反抗什么 南昌起义是反对谁
1、昌起义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中共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并不是要通过南昌起义这样的一种起义方式来夺取国民党的政权,中共的目的是联合愿意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2、南昌起义影响:1933年7月11日,中华...

谁能帮我讲讲三国关羽的历史
【人物简介】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