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的观点是 佛教的释迦牟尼提出的。还是 耆那教的 玛哈维拉 提出的?

作者&投稿:店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蓍那教是什么样的宗教?~

我不是很了解,但是看过奥修大师说过耆那教的最后一任即二十四代祖师马哈维亚也是一位得道师父。给你FZ点网上资料:玛哈维拉(约公元前59
9~前527)耆那教尊奉尊者
大雄马哈维亚(Mahavira)为
第24代祖师(Tirthankar),
也是最后一位祖师。根据
耆那哲学所述,所有的祖
师都是人类。但是,他们
已经通过禅定训练和自我
实现达到了完美或觉悟的
状态——他们就是耆那的
神。
简介
·词条名
玛哈维拉
约公元前599~前527
·简述
耆那教(Jainism) ,
始创人为笩駄摩那(
Vardhamana ,前599年—
前527年),是起源于古印
度的古老宗教之一,有其
独立的信仰和哲学。他早
於佛教的始创人释迦牟尼
出生,耆那教的中心教义
主要由他建立。
综述
·筏驮摩概述
筏驮摩那于公元前599
年出生在印度东北部,与
乔达摩·释加牟尼同生在一
个地区,但是比后者早三
十多年。事实上他俩的生
平的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筏驮摩那是一个酋长的
次子,与乔达摩一样是在
十分奢侈豪华的环境中长
大成人的。他30岁时,抛
弃了万贯家产、妻室儿女
(他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女
几)和舒适的环境,毅然
去寻求精神真理和精神成
果。
筏驮摩那当上了地位
很低、磨难很深的巴湿伐
那陀派修道士。他进行12
年沉思反省,在所有这个
期间忍受着极度的苦行和
贫困。他经常禁食,分文
皆无,甚至连一个喝水和
乞讨用的小杯和小碟也丢
弃了。”虽然他起初还保
留一件外衣,但是过一阶
段也把它丢掉了,一丝不
挂地到处行走。他情愿让
昆虫在他裸露的身上爬行
,甚至当它们咬他时也不
把它们抹去。即使在巡回
圣人比在西方更普遍的印
度,马哈维拉也因其仪表
和举止而常常遭受奚落、
污辱和殴打,他毫无反抗
地忍受着所有这一切的打
击。
玛哈维拉42岁时认为
自己终于获得了精神启蒙
,在余后的三十年中,他
一直在宣讲自己所获得的
精神洞察力。他于公元前
527年去世,当时已有很多
弟子。
·玛哈维拉的学说
从某些方面来看,玛
哈维拉的学说与佛教和印
度教的学说非常相似。耆
那教徒认为当一个人的肉
体死去时,他的灵魂并不
一同死去,而是重新赐给
某个其它生物(不一定是
人)。这种死后灵魂转生
的学说是耆那教的思想基
础之一。耆那教徒也相信
羯磨①── 一种认为一个
人的行为在道德上所产生
的结果会影响其未来命运
的学说。从一个人的灵魂
里解除堆积起来的罪过的
重负,从而使灵魂得到纯
洁,是耆那教的一个主要
目标。玛哈维拉教导说这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解
除肉体的快乐来实现,特
别是耆那教徒应该实行严
厉的苦行。值得注意的是
把自己饿死却被认为是值
得赞扬的举动。
·耆那教徒
耆那教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特别强调不害②即非暴力学说。耆那教徒着重指出不害不仅包括对人而且包括对动物的非暴力行为。他们食素就是这种信念所带来的一个结果。但是在对不害原则的贯彻执行上,虔诚的耆那教徒远远地超出了这一范围:毫不夸张地说,一位虔诚的耆那教徒不杀死一个苍蝇,也不在黑暗处吃东西,因为这样会无意中把一个昆虫吞下去,造成它的死亡。事实上,一个十分虔诚而富裕的耆那教徒走路时要雇一个人在他前面扫路,这样他就不会无意中把一个昆虫或蠕虫踩死。
根据这样的信条当然就会推出耆那教徒无论如何也不会去耕田。事实上耆那教徒真的不去务农,就此而论,许多其它从事体力劳动的职业也受到该宗教的禁忌。耆那教十分典型地说明,宗教学说会多么强烈地影响一个全体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耆那教徒虽然生息在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国家里,但是许多世纪以来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从事贸易和财务工作。耆那教徒的宗教态度还使他们对勤劳进行奖赏,因此无怪乎耆那教徒是一个兴隆的团体,他们当中在印度从事脑力劳动和文艺事业的人按其数目来说占有很高的比例。
最初耆那教没有世袭制度。但是由于不断地与印度教相互影响,耆那教内部也发展了一种世袭制──虽然远不如印度教那样偏激。同样虽然玛哈维拉从未亲自谈过神,但是通过与印度教的接触,还是表现了对神的某种崇拜。由于玛哈维拉没有著作,因此耆那教可能就不可避免地从印度教中吸收了某些成份,但是耆那教对印度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耆那教在道德上反对用动物作祭品,反对吃肉食,这似乎对印度教的习惯也有显著的影响。而且耆那教的非暴力学说还不断地影响着印度的思想,甚至直到近代还是如此。例如,甘地就强烈地受到耆那教哲学家世利玛维·拉伽强德拉(1867—1900)学说的影响,把他看作是自己的一代宗师,即一位精神导师。
耆那教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数非常众多的团体,今天在整个印度也只有二百六十万个教徒。这听起来并未占世界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如果把2500多年间耆那教徒加起来计算,其数目是相当大的。在评价玛哈维拉的影响时,耆那教对其教徒一生所产生巨大的、连续性的影响,甚至也许会比大多数别的宗教对其教徒的影响还要大。
·注解
①羯磨;梵文Karma的音译,意译为“业”或“办事”。佛教名词。指僧团按照戒律的规定,处理僧侣个人或僧团事物的各种活动。如受戒羯磨、忏悔羯磨等。在律藏里有专门的“比丘羯磨”、“比丘尼羯磨”,并有各种“羯磨”、“羯磨法”,
以作为僧团活动的准则。《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一:“《明了论疏》翻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为所作。《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为办事,谓施造遂法,必有成济之功焉。”
②不害:梵文Ahimsā意译。佛教名词。有部大善地法之一,法相宗善法之一。谓以慈悲为怀,不害众生。《大乘广五蕴论》“云何不害?谓害对治,以悲为性。谓由悲故,不害群生。是无瞋分,不损恼为业。”
·马哈维亚小故事
马哈维亚是一位国王的儿子,他的父亲对印度摔跤艺术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于是栽培马哈维亚去做摔跤手,希望他能成为全国冠军,而他确实有这个条件,因为他生得一副钢筋铁骨。在他成长的过程里,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只为了一个目的而努力:成为全国的摔跤冠军。他被交给优秀的摔跤手来培训,有专人为他按摩,专业的医师照顾他的健康。他的身体理所当然做了万全的准备,他具备了比例适当的体格,身体每一寸地方都被照顾得无微不至。然后,他弃俗了。他没有成为摔跤手,而是成了修行者,在他证悟之后,他丢掉了衣服。之前他只有一块布用来盖住身体,在他成道后,下山的途中遇到了一个乞丐向他乞讨,马哈维亚看了看自己,他只有一件披巾,于是他将披巾撕成两半,将其中一半给了乞丐,他自己留下另一半,那一半已经不够用来覆盖身体了。当他走入山谷之后,他的那一半披巾卡在玫瑰花丛的荆棘里,他回头一看时,不禁笑着说:“真是过分!我从来没有拒绝过别人任何事,所以你将这一半也拿去吧!反正它对我也没有用处。看来我帮那个乞丐留这一半是不必要的,他拿着那一半能做什么?如何它没办法盖住我的身体,也就不可能盖住他的身体。你可以拿走它了,说不定那个乞丐会经过这条路,就会连这一半也拿去。”那就是他之所以不穿衣服的来龙去脉。
然而,他享受极了清晨的阳光与凉爽的空气,他所在的地方是全印度最炎热的比哈省,但他觉得清爽无比,于是想:“为什么需要衣服呢?”他不曾向人索求过任何东西。别人向他要什么他都会给与,但他从未对人开口要些什么。
他一直保持赤裸,但这不是每个成道的人都必须经过的阶段,佛陀没有赤裸,老子没有赤裸,卡比儿也没有赤裸。
·耆那宇宙观
耆那教中不存在作为宇宙创造神,保护神和破坏神的概念。另外,神为了降伏恶魔而投胎成人的想法在耆那教中也不被接受。认为世界是由原子构成,不由神造。
信仰和实践
大雄解释道:“无始以来,所有的生物(灵魂)都是在业的束缚中,而业是善或恶行为的积聚。
在业的影响下,灵魂习惯于在物质财富中寻找快乐,从而就有暴力的想法、行为、愤怒、怨恨、贪婪及诸如此类的罪恶在心中扎根。这些结果也导致业的进一步积聚。”
大雄教导:“正知(samyak-darshana)、正见(samyak-jnana)和正行(samyak-charitra)是自我解脱的真实之路。”
正行由五誓言构成:
1、非暴力(Ahimsa)——不伤害任何生物。
2、诚实语(Satya)——只说实话且语不伤人。
3、不偷窃(Asteya)——不拿经由不当方法、途径得到的东西。
4、纯洁行(Brahmacharya)——不沉溺于肉欲的快乐。
5、不执着(Aparigraha)——完全不粘着人、地和物。

玛哈维拉 约公元前599~前527

玛哈维拉(意思是“伟大的英雄”)这个称号,耆那教徒通常用来指创立其宗教的主要人物——筏驮摩那。

筏驮摩那于公元前599年出生在印度东北部,与乔达摩·释加牟尼同生在一个地区,但是比后者早三十多年。事实上他俩的生平的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筏驮摩那是一个酋长的次子,与乔达摩一样是在十分奢侈豪华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的。他30岁时,抛弃了万贯家产、妻室儿女(他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女几)和舒适的环境,毅然去寻求精神真理和精神成果。

筏驮摩那当上了地位很低、磨难很深的巴湿伐那陀派修道士。他进行12年沉思反省,在所有这个期间忍受着极度的苦行和贫困。他经常禁食,分文皆无,甚至连一个喝水和乞讨用的小杯和小碟也丢弃了。”虽然他起初还保留一件外衣,但是过一阶段也把它丢掉了,一丝不挂地到处行走。他情愿让昆虫在他裸露的身上爬行,甚至当它们咬他时也不把它们抹去。即使在巡回圣人比在西方更普遍的印度,筏驮摩也因其仪表和举止而常常遭受奚落、污辱和殴打,他毫无反抗地忍受着所有这一切的打击。

筏驮摩42岁时认为自己终于获得了精神启蒙,在余后的三十年中,他一直在宣讲自己所获得的精神洞察力。他于公元前527年去世,当时已有很多弟子。

从某些方面来看,筏驮摩·玛哈维拉的学说与佛教和印度教的学说非常相似。耆那教徒认为当一个人的肉体死去时,他的灵魂并不一同死去,而是重新赐给某个其它生物(不一定是人)。这种死后灵魂转生的学说是耆那教的思想基础之一。耆那教徒也相信羯磨①—— 一种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在道德上所产生的结果会影响其未来命运的学说。从一个人的灵魂里解除堆积起来的罪过的重负,从而使灵魂得到纯洁,是耆那教的一个主要目标。玛哈维拉教导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解除肉体的快乐来实现,特别是耆那教徒应该实行严厉的苦行。值得注意的是把自己饿死却被认为是值得赞扬的举动。

耆那教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特别强调不害②即非暴力学说。耆那教徒着重指出不害不仅包括对人而且包括对动物的非暴力行为。他们食素就是这种信念所带来的一个结果。但是在对不害原则的贯彻执行上,虔诚的耆那教徒远远地超出了这一范围:毫不夸张地说,一位虔诚的耆那教徒不杀死一个苍蝇,也不在黑暗处吃东西,因为这样会无意中把一个昆虫吞下去,造成它的死亡。事实上,一个十分虔诚而富裕的耆那教徒走路时要雇一个人在他前面扫路,这样他就不会无意中把一个昆虫或蠕虫踩死。

根据这样的信条当然就会推出耆那教徒无论如何也不会去耕田。事实上耆那教徒真的不去务农,就此而论,许多其它从事体力劳动的职业也受到该宗教的禁忌。耆那教十分典型地说明,宗教学说会多么强烈地影响一个全体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耆那教徒虽然生息在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国家里,但是许多世纪以来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从事贸易和财务工作。耆那教徒的宗教态度还使他们对勤劳进行奖赏,因此无怪乎耆那教徒是一个兴隆的团体,他们当中在印度从事脑力劳动和文艺事业的人按其数目来说占有很高的比例。

最初耆那教没有世袭制度。但是由于不断地与印度教相互影响,耆那教内部也发展了一种世袭制——虽然远不如印度教那样偏激。同样虽然玛哈维拉从未亲自谈过神,但是通过与印度教的接触,还是表现了对神的某种崇拜。由于玛哈维拉没有著作,因此耆那教可能就不可避免地从印度教中吸收了某些成份,但是耆那教对印度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耆那教在道德上反对用动物作祭品,反对吃肉食,这似乎对印度教的习惯也有显著的影响。而且耆那教的非暴力学说还不断地影响着印度的思想,甚至直到近代还是如此。例如,甘地就强烈地受到耆那教哲学家世利玛维·拉伽强德拉(1867—1900)学说的影响,把他看作是自己的一代宗师,即一位精神导师。

耆那教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数非常众多的团体,今天在整个印度也只有二百六十万个教徒。这听起来并未占世界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如果把2500多年间耆那教徒加起来计算,其数目是相当大的。在评价玛哈维拉的影响时,耆那教对其教徒一生所产生巨大的、连续性的影响,甚至也许会比大多数别的宗教对其教徒的影响还要大。

注:

①羯磨;梵文Karma的音译,意译为“业”或“办事”。佛教名词。指僧团按照戒律的规定,处理僧侣个人或僧团事物的各种活动。如受戒羯磨、忏悔羯磨等。在律藏里有专门的“比丘羯磨”、“比丘尼羯磨”,并有各种“羯磨”、“羯磨法”,以作为僧团活动的准则。《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一:“《明了论疏》翻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为所作。《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为办事,谓施造遂法,必有成济之功焉。”

②不害:梵文Ahimsā意译。佛教名词。有部大善地法之一,法相宗善法之一。谓以慈悲为怀,不害众生。《大乘广五蕴论》“云何不害?谓害对治,以悲为性。谓由悲故,不害群生。是无瞋分,不损恼为业。”

奢那教与佛教的不同

耆那教,又称裸形外道,乃佛在世时,六师外道中最有力者

以下取自东初老法师著作之《阿含概说》一书

尼乾子若提子(Nirgrantha Jñātiputrah)这是有名耆那的开祖,也是耆那教大成者。他与佛陀同时,其教势力与佛教在伯仲之间,其教理以命非命二元论为基础。但在实行上是极端苦行者,亦主张不杀生,为六师中最有力者,即现今印度尚有相当的教势。佛教声闻弟子中的苦行思想即受它的影响。

当时,印度有96种外道,以六师外道为代表,其思想不外乎在八种之间
(一) 常见论:即世界与自我,都是常恒不变的。
(二) 半常半无常论:即世界与我有一部分皆无常,一部分为常恒的。
(三) 有边无边论:即世界与有情为有限与无限。
(四) 诡辩论:即任何问题,都不作具体的解答。
(五) 无因论:一切都是偶然的现象,并无因果的关系。
(六) 死后论:对于死后意识状态作种种解释。
(七) 断见论:对于死后主张断灭,犹如灯息一般,无影无形。
(八) 现法涅盘论:即以现状态为最高的境界。

苦行佛以安乐对治 所谓苦行,就是以为人生现前所受的苦,都是前生所作的恶业,故今生要受苦,假使现在尽量受苦,把所有应受的苦受尽,这快乐自生。于是「或以一日食,或二三四五六七日食,或半月一月一食,或复食果,或复食莠,或食饭斗,或食麻米,或食 稻,或食牛粪,或食鹿粪,或食树根树枝,或衣树皮,或着冢间衣,或有常举手,或常坐,或常蹲,或有卧荆棘上者,或有?形卧牛粪上者……无数苦役此身」(长含裸形梵志经)。

六师中尼乾子,就属于这一派的代表者。佛教根本反对苦行,因为这种苦行,根本没有价值的意义。「彼戒不具足,见不具足,不能勤修,亦不广普」(长含裸形梵志经)。既没有正知正见,怎么能了知三世因果?前生为有我呢?抑为无我?本所作恶?抑未作恶呢?以及现在所吃的苦为已尽呢?抑为未呢?这种种问题,若没有根本的智慧是不能解答的。况且因果业报有其定律,若是乐报,绝不会因苦行而转为苦报,或是苦报也绝不会因苦行转为乐报。现世报业绝不会因苦行而转为后世报。后世报业,也不会因苦行而转为现世报。苦尽甜来的说法,全是虚妄,实无所得。要解脱苦报,要依正知正见而修正定,成就一切智,获诸快乐。佛告裸形迦叶曰:「若如来至真出家现于世,乃至四课,于现法中而得快乐。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专念一心,乐于闲静不放逸故,迦叶,是为戒具足,见具足,胜诸苦行微妙第一」(长含裸形梵志经)。是故佛陀于现世一切法获得究竟了知,便「知此苦如真」,无烦无恼,常住安乐,无有苦悲。故以安乐救济苦行。

佛陀所说的灭谛是一灭永灭,而外道则非如是,外道只是暂时伏住第六意识,令其不起,方便名之为灭,却非真正的一灭永灭,一证永证.

另外,你所提及佛教的禅和外道禅又何不同?

外道禅不出四禅八定的境界,也就是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空天的定力

若从根本而言,其定力均是暂时压制住烦恼,令其不生,但纵如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亦最多只能如此压制八万大劫

超出四禅八定的首先就是以三果阿那含及四果阿罗汉所证的灭尽定

此定又被称为“第九次第定”详细楼主可以看看无想定(外道心)和灭尽定的差别

另外,灭尽定也仅仅只是阿罗汉的定,如果要说佛的大顶那就是首楞严大定,佛所说的定是定慧等持,外道要么多偏重于定力,或偏重于其他,佛的定是等慧等持故称三昧,佛在金刚经中就说过,真正的大定是行住坐卧心都在心中,如果单单只是从外表来看,来分辨谁有定力,佛说“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另外,关于印度外道很重要的核心思想就是:神我思想

佛在楞严经中详细的分析和说明了外道修行时所犯的问题在那里,他将行阴中之幽清(此即楞严经所说的“幽清常扰动元”“幽清”,幽隐轻清。“常”,恒常。“元”,生灭之根元。恒常扰动、生灭之根元,以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云恒常扰动;然此行人却误以此为一切生命之根元即源头)认作是湛然不动之性。

“神我”,即所谓灵魂。又,此即印度外道二十五谛中之最后一谛。彼外道有达深定者,能观八万劫,但于八万劫外,即冥然莫辨,彼遂以此冥然莫辨、不可知的境地,立为一切法之本源,称之为“冥谛”(冥然的真理)。(此犹如道家的“混沌”:“恍兮惚兮其中有相”。此“混沌”儒者又称之为“无极”。)外道又立从“冥谛”生“觉大”(儒道亦立从“无极”生“太极”。)又从“觉大”生“我心”,从“我心”生“五微”,从“五微”生“五大”,从“五大”生“十一根”(儒道亦立从“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阳),再立从“两仪生四象”)最后立一“神我”。所以二十五谛中,最初为“冥谛”,最后为“神我”,中间共有二十三法,是为“冥谛”所生之诸法(因此冥谛为最初之能生者)。而冥谛生这二十三法作什么用呢?他们说,是为了让“神我”受用。(这与耶教言上帝创造宇宙万物,皆是为了让人类受用,是如出一辙的,只不过耶教的道理肤浅得多。)又彼所谓“神我”约略等于第七识种子,以第七识为我执中心,内执第八识为我,外执前六识为我所,故略同。

详见楞严经五十种阴魔之行阴十魔境,可在百度百科搜索“行阴”了解具体内容,但楞严经这段义理极深,非初学佛法者,所能领会全部

轮回存不存是今天众生迷失本性太深,无法开发出特异功能才有的问题,在释迦牟尼所处的那个时代和之前的时代,有一大批佛教之外的修行者,通过修行开发神通,体证了轮回的存在。轮回成为毋庸质疑的事实。

轮回不是谁提出的,轮回一直就存在,只是今天的人类太过迷失,无法现量体证道轮回的存在,而不得不求助科学(指西方轮回学)来推测它的存在,就像人类无法观测到黑洞,而只能根据推测来知道它的存在

释迦牟尼提出的不是轮回存在不存在,而是怎样出离轮回,达到不生不灭的彼岸,而其他教派的修行者修行所获得的只是来世暂时的“幸福”,而实际没有真正出离轮回,获得究竟永恒的安乐,即便他们已修到可以升至非想非非想处天,获得八万四千劫的寿命,依然在轮回中。而佛陀的出世正是要解决外道修行者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也正是佛法不同于其他外道的地方

是古印度的婆罗门教,他们比佛教要早几千年的时间,就在禅定当中知道了有六道轮回,可是不知道怎么样出离六道轮回,要真的出离六道轮回还是释迦牟尼佛出世,才为大家解决了这个困惑的。

在古印度早就存在,不是佛教耆那教提出的,只是这些宗教表达出来而已。
佛教的是六道轮回。耆那教的,不是六道。基督教的是“三道轮回”(天堂,人,地狱)。

是古印度的婆罗门教,他们比佛教要早几千年的时间,就在禅定当中知道了有六道轮回,可是不知道怎么样出离六道轮回,要真的出离六道轮回还是释迦牟尼佛出世,才为大家解决了这个困惑的。

同意二楼的说法


黄平县19193042502: 六道轮回理论是释迦牟尼最先提出来的吗 -
欧阳泳远策: 不是.是释迦牟尼佛借鉴婆罗门教的,不过佛教的六道轮回观和婆罗门教是有基本区别的.佛法不说什么人的生生死死有什么永恒存在的性身灵命,所谓轮回,是指此世生命结束后,在另一世产生新的生命,而新的生命或者是天道,或者是人道...

黄平县19193042502: 轮回的观点是 佛教的释迦牟尼提出的.还是 耆那教的 玛哈维拉 提出的? -
欧阳泳远策: 轮回存不存是今天众生迷失本性太深,无法开发出特异功能才有的问题,在释迦牟尼所处的那个时代和之前的时代,有一大批佛教之外的修行者,通过修行开发神通,体证了轮回的存在.轮回成为毋庸质疑的事实. 轮回不是谁提出的,轮回一直...

黄平县19193042502: 佛教中“轮回”是什么意思?请具体解释
欧阳泳远策: 轮回:“轮回”的主体是虚妄的“执持识”,“轮回”的动力是“业感”,“轮回”的... 痛苦:佛教所指的病分身病和心病两种.身病是因为“四大不调”而引起的,如"地大...

黄平县19193042502: 人的一生可以轮回几次呢? -
欧阳泳远策: 生命只有一次,轮回是灵魂:任何事物与物体都可能有轮回,但轮回不一定是全部,一部分轮回,另一部分消失在多维空间,这是生命宇宙观;人生而必死,死后而必有生,这是自然法则;人的灵魂来自多维空间与肉体组合(叫生命);死后回...

黄平县19193042502: 佛界轮回说的概念! -
欧阳泳远策: 首先要弄懂六道、三界和十法界,佛界属于可以不再轮回生死;因而也不能说:“菩萨,佛属于六道众生”.比如西方极乐世界,凡往生者;以其可以出离轮回之故,名为“横超三界”.而此净土,因“国中天人”(《无量寿经》原文)有“金...

黄平县19193042502: 六道轮回谁造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欧阳泳远策: 六道轮回是后土娘娘造的,当年后土娘娘感众生死后鬼魂无处栖身,凄苦不堪,便以身化轮回,从此六道轮回现.而后土娘娘化身轮回后,只留下元神,即平心娘娘坐镇地府!

黄平县19193042502: 是先有佛还是先有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谁创造出来的?佛是凡人进化的
欧阳泳远策: 评论一下,不算回答. 朝熙路客学长啊,您“中招”了.居然说出“按照佛教的理论,当然是先有六道轮回,后有佛”.释迦牟尼之前就没有佛吗?佛前有佛,身后有身....

黄平县19193042502: 因果报应是佛教提出来的吗 -
欧阳泳远策: 因果报应是大自然的规律.只是不被人重视,佛祖释迦牟尼通过自身修证,证得了该说法的正确性.

黄平县19193042502: 为神马到现在还有人相信轮回的奇异事件?? 人死后真的啥也没有了么? -
欧阳泳远策: 轮回的思想源出于佛教教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释加牟尼对于人生意义的一种解读.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由人所创立的宗教,其信仰教义的思想与创立者本人的生活经验和阅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就连耶稣宣讲所使用的一些比喻也反...

黄平县19193042502: 人有轮回吗? -
欧阳泳远策: 轮回】 轮回梵语 Samsara、音译僧娑洛,义译为轮回,亦译为生死,亦译作转回转生,或生死相续.谓众生依惑业之因,招感三界、六道的生死轮转,有如车轮回转,永无休止,故曰轮回.轮回本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教义,后被佛教袭用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