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怎样按长幼的次序未取字

作者&投稿:斐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人大多既有名,又有字,并常按长幼排行的次序来取字。~

老二是孙权,古人如果是四兄弟就伯仲叔季,兄弟长幼的次序。我手边的一本辞典解释:“兄弟排行的次序,长兄为伯,次为仲,又次为叔,最幼为季。若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

中国的“伯、仲、叔、季”是怎么回事?在先秦时期,姓不但是女子能否与男方婚配的重要标志,而且还具有区别女子结婚与否的重要作用。因为那时的女子虽有名字,但限于周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的规定,女子的姓于是担负社会通用的名的作用。未婚姑娘为了加以区别,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幺这种排行。如古书所记孟姜、仲子、叔姬、季某,意即姜家的大女儿,子家的二女儿,姬家的三姑娘,某家的幺姑(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并不姓孟,而是姜家的大女儿)。女子嫁出去以后,一般用丈夫的姓和娘家的的并列称某某氏,如一位姬姓女子嫁给卫国大夫孔圉做妻子后,就叫孔姬;若是李姓女子嫁给张姓男子,婚后只能称为“张李氏”或“李氏”,这种称叫方式在当今某些农村还能见到。根据《国语辞典》记载:“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同时,伯、仲、叔、季,也是指兄弟长幼的次序。辞典的解释为:“兄弟排行的次序,长兄为伯,次为仲,又次为叔,最幼为季。若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


先秦时对女子的称呼,通常是在其姓氏之前+识别区分,这种区分可能是方位,亦可能是父族的地名,亦可能是丈夫的封地谥号,亦可能是族中长幼排行等,但不能会直呼名字。

古人如果是四兄弟就伯仲叔季,兄弟长幼的次序。
辞典解释:“兄弟排行的次序,长兄为伯,次为仲,又次为叔,最幼为季。
若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

例:伯(孟)仲叔季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例:司马懿家里总共有八个弟兄,并称“司马八达”,这几个人的称号分别是 司马朗,字伯达 司马懿,字仲达 司马孚,字叔达 司马馗,字季达 司马恂,字显达 司马进,字惠达 司马通,字雅达 司马敏,字幼达。

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一个时代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称呼也是一面镜子。称呼的变化是文化的变化,同时也被视为历史文化的折射。
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从称呼中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称呼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成功的观念,又透 射着一种"自卑下之道"的"谦恭精神",这种人生精神,必定要在人们的语言、称呼中体现出来。


婚嫁礼仪有哪些?
主席要摆在堂屋上方正中,请“大亲”坐上首右边席位,新郎的父亲或舅父坐上首左边席位作陪,其余按尊卑长幼对应入座。 除堂屋的正席外,次尊贵的一席摆在新房中,请新娘的母亲坐首位,由新郎的母亲或舅母作陪。其他各席的座位通常也要按尊卑次序排位,座位排定后,司仪宣布奏乐鸣炮开宴。 敬客 酒宴开始之后等到上鱼的...

春节礼仪和习俗
吃饭坐座位和开始吃饭时,应长幼有序,长者先,幼者后。孩子要自己吃饭,夹到碗里的饭菜要吃完,做到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而且吃饭之前,家长要教育孩子:“好吃的东西大家都喜欢,所以饭桌上有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才可以哦!” ✨春节的礼仪之四:做客礼仪✨ 家长在拜年之前应提前电话预约并准时到达。来到拜...

古代女子是否有字呢??
古代女子是有字的。但是“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有字的古代女子有董小宛、左芬、...

古代人如何称呼对方的“名”与“字”?
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如常见的有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了。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

皇家的女儿均称公主,那长公主与大长公主有什么区别?
我们都知道,公主是王室家族,皇帝或者君王的姐姐或者妹妹。其实公主也分好几种称呼,那么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这几种称呼意义上有什么区别呢?其实,称呼不同也就代表着他们跟皇帝的亲缘关系不同。首先我们来说一下长公主,长公主就是皇帝的姐妹,无论是姐姐还是妹妹,都可以称为长公主,意思是比皇帝...

苗族结婚习俗
炒面一升,白酒二斤带领新人到女家回门。在女家住上几天。女家携带女儿用的围腰,女婿的鞋、帽随亲家到男家认门。经男家杀鸡款待之后从此来往不绝。 苗族的拜堂礼是由新郎、陪郎举行,新娘不参加。规矩是长辈居中正坐,同辈列坐左右。新郎、陪郎按长幼一一跪拜敬酒,礼毕入席就餐。 苗族寡妇可以再嫁,但随嫁子女...

汉族风俗习惯
由于聚族而居,汉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长达几百年,真是“长幼济济,风礼著闻”。这种世代同居共财的宗族,俗称“义居”或“义门”。明代时浙江省浦江县郑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诏旨特敕建造郑义门给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虽趋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较普遍。 从尊祖延伸而来的敬老...

古代皇帝对母后的妹妹怎么称呼
根据她的封号或她所嫁的夫君(如某某夫人)进行称呼。按照封建王朝的标准,所有的人都是皇帝的臣子。并且那是一个以男性为主的父系社会,所以除了直系亲属以及有父系血缘的男性近亲可以称呼称谓。如:皇兄,皇叔。其他的都称呼他们的封号或职位。皇帝的母后就是太后,太后姐妹一般有自己的封号。比如最有名...

古代礼仪
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

女人在古代是什么样的呢?
也有闯出名堂的,但是都是遭遇了涅槃一样的重生才有了精彩的人生。女人对自己得狠,武则天能当上女皇,靠美貌,靠智慧,靠她能牺牲自己的那份魄力。芈月能成功,就像化茧成蝶的蜕变,要能忍受痛苦,要有眼光,有坚定的方向,要能经得起最亲近的人的反目与背叛。古代长幼有序,嫡出和庶出的差距不是...

浦城县19632605141: 古人的名和字是怎么按长幼排行的次序来取的 急!!!!!!!! -
后姿基多: 古人如果是四兄弟就伯仲叔季,兄弟长幼的次序.我手边的一本辞典解释:“兄弟排行的次序,长兄为伯,次为仲,又次为叔,最幼为季.若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麻烦采纳,谢谢!

浦城县19632605141: 古代女子的字怎么取 -
后姿基多: 从下列文件来看,应该是自己取的;或者父母命名的.现代人是可以自己取字的《礼记·内则》中也有记载,言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 东汉末年大儒郑玄有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意思是:女子十五岁到了适嫁的年龄,女子许了嫁人的人家;十五岁及笄取字.没有婚许的,二十岁成年及笄取字.

浦城县19632605141: 古代女子有字吗? -
后姿基多: 在先秦时代,贵族女子都是有字的!那时的都是不但有“名”,还得有“字”. “名”取得很早,规矩是:在孩子刚出生三个月的月末,选择吉日给孩子剃去胎毛——但不是全剃,其中一种规矩就是男孩留下左边的胎毛,女孩留下右边的胎毛,...

浦城县19632605141: 古代女子有表字吗 -
后姿基多: 有,根据记载,女子许嫁时取字,但是其构成方式和男子不太一样.一般是在姓氏上冠以排行字作为字,.《礼记·曲礼》上也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浦城县19632605141: 古人取字时,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长子“伯”次子“仲”三子“叔”.那么五子是什么 -
后姿基多:[答案] 只有伯仲叔季,再下就没有了. 在先秦,姓不但是女子能否与男方婚配的重要标志,而且还具有区别女子结婚与否的重要作用呢.因为那时的女子虽有名字,但限于周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的规定,女子的姓于是担负社会通用的名的作用.未婚姑...

浦城县19632605141: 古代人女孩的年龄是怎么表达的? -
后姿基多: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下列是古人的女孩年龄称谓: 1、度:小儿初生之时. 2、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3、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

浦城县19632605141: 古人大多既有名,又有字,并常按长幼排行的次序来取字,如三国时期的孙家四兄弟:孙权,字仲谋;孙策,字伯符;孙匡,字季佐;孙翊,字叔弼.请问... -
后姿基多:[答案] 老二是孙权.因为古代兄弟排行按“伯仲叔季”的顺序来排列,“仲”排行第二.

浦城县19632605141: 古代女子如何排大小?也是按照伯仲叔季吗? -
后姿基多: 是的,妻生的长女成为伯姬,妾生的长女称为孟姬.以下的称仲姬,叔姬,季姬.注意如果有十个女儿,中间的三到九都称叔姬,最小的是季姬.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大丫头,二丫头的

浦城县19632605141: 古代 一个人各个成长阶段的名称 . -
后姿基多: 以下是古代各年龄段的称谓: 1. 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 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如《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 ...

浦城县19632605141: 古代对1~88岁人的不同称谓都是什么 -
后姿基多: 古代年龄称谓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 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