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庭的相关记载

作者&投稿:愈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杜光庭是哪个朝代的大道士?他在成都的哪个地方修道~

杜光庭(850——933)
唐末五代道士,道教学者。字圣宾(又作宾至),号东瀛子。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少习儒学,博通经、子。唐咸通(860一874年)年间应九经(儒家的九种经典)试,不中,感慨古今浮沉,于是入天台山学道。唐僖宗闻其名声,召入宫廷,赐以紫袍,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内供奉。中和元年(881年),随僖宗入蜀,见唐祚衰微,便留蜀不返。王建建立前蜀,任为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王衍继位后,亲在苑中受道箓,以杜光庭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晚年在青城山白云溪潜心修道,相传85岁时逝世。杜光庭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作了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他对《老子道德经》的研究颇有成就,将以前注解诠释《道德经》的六十余家进行比较考察,概括意旨,分为“五道”、“五宗”,对“重玄之道”尤其推重。他调和儒、道二家的思想,认为老子的思想主旨,,“非谓绝仁、义、圣、智,在乎抑浇诈聪明,将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见素抱朴,泯和于太和,体道复元,自臻于忠孝”,把孔孟之道统一于老君之道。他推崇唐玄宗的《御注道德经》,发挥其玄旨,撰成《道德真经广圣义》五十卷,“内则修身”,“外以理国”,囊括无遗。又主张“仙道非一”,不拘一途,有利于道教的传播和发展。其著作还有《广成集》、《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门科范大全集》、《墉城集仙录》等二十余种。

唐末五代间医家。字圣宾,号东瀛子、广成先生。道士,托苍(今浙江丽水)人。早年习儒,屡试不第,遂入天台山为道士。兼通医理,尝著《玉函经》(一名《广成先生玉函经》)。书后有崔嘉彦之《注广成先生玉函经》及黎民寿《广成先生玉函经解》。此书乃脉学专著。另为《了证歌》,一说系他人伪托。已佚。





杜光庭写过是一首著名的宝塔诗《怀古今》,堪称代表作。


《怀古今》

古,今。
感事,伤心。
惊得丧,叹浮沈。
风驱寒暑,川注光阴。
始炫朱颜丽,俄悲白发侵。
嗟四豪之不返,痛七贵以难寻。
夸父兴怀于落照,田文起怨于鸣琴。
雁足凄凉兮传恨绪,凤台寂寞兮有遗音。
朔漠幽囚兮天长地久,潇湘隔别兮水阔烟深。
谁能绝圣韬贤餐芝饵术,谁能含光遁世炼石烧金。
君不见屈大夫纫兰而发谏,君不见贾太傅忌鵩而愁吟。
君不见四皓避秦峨峨恋商岭,君不见二疏辞汉飘飘归故林。
胡为乎冒进贪名践危途与倾辙,胡为乎怙权恃宠顾华饰与雕簪。
吾所以思抗迹忘机用虚无为师范,吾所以思去奢灭欲保道德为规箴。

第一洞天是霍桐山洞,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今福建霞浦县南)

杜光庭(公元850~933),字宾圣,号东瀛子。他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道教集大成者,是“学海千寻,辞林万叶,扶宗立教,天下第一”(《道藏》第32册8页)的道门领袖。唐僖宗李儇和前蜀王建两位帝王视杜光庭为帝佐国师,并将他类比轩辕黄帝之师“广成子”,进其号为“广成先生”。他是著名的文学家。在《全唐诗》中有诗一卷,特别是他的传奇小说《虬髯客传》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曾得到鲁迅先生的高度肯定。当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考证认为,他及其《虬髯客传》是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他还是医学家、书法家。他所著的脉学著作《玉函经》、《了证歌》等都很受历世医家推崇,对我国中医脉学的发展和普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宣和书谱·卷五》说:杜光庭“喜自录所为诗文,而字皆楷书,人争得之……虽不可以拟羲(王羲之)、献(王献之),而迈往绝人,亦非世俗所能到也”,可见其楷书之精。他还擅长武术技击,四川青城武术中的仙鹤拳、白鹤单刀、六合双刀,为杜光庭等所初创并留传至今。
缙云是杜光庭的故乡。但由于他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很高,加上他虽著述甚丰,从不写自己,所以在历史上和当前的一些文章中,对杜光庭的乡贯存在着一些误说,很有必要予以甄别和澄清。

最早使杜光庭乡贯引起歧义的可能就是北宋时的张唐英。他在《蜀梼杌·卷上》说:杜光庭“京兆杜陵人,寓居处州……”。因为历史上杜姓分成京兆、襄阳、濮阳、汉阳、南阳等郡,所以张唐英原话的本意是说:杜光庭之“杜氏”宗祖、郡望是京兆杜陵。汉宣帝时,将京兆东南的杜氏集中地封为杜县,后改杜陵。京兆杜陵杜族是杜姓的大宗,特别是唐代京兆杜陵的杜氏,官声显赫,名望很高。古人崇郡望、重门第,所以京兆杜陵成了杜姓最为尊贵的郡望,源于京兆杜陵的杜氏在当时也因显扬的郡望而成为自己的荣耀。因此,尽管杜光庭祖上已迁居处州缙云,但为了显示杜光庭之“杜氏”族源的尊贵,张唐英还是首先把他说成是“京兆杜陵人”,然后写明他的贯居地——“寓居处州”。其,“寓居”地就是杜光庭的实际乡贯,历代府(州)、县志书的内容可以说明。历代府(州)、县志书内容中,都列有“流寓”一节,“流寓”的本意是转徙。地方志“流寓”所记录的就是那些较有名望的人物或氏族转徙、迁居本地或曾到本地、并留下遗迹的情况。所以,“寓居”地就是杜光庭出生、成长的地方,也就是人们习惯上说的“故乡”。
到了北宋陶岳在著《五代史补》时,对张唐英的上述说法断章取义,仅用“京兆杜陵人”的意思,又因“杜陵”系“长安”三辅之一,进而又主观推断地把杜光庭误为“长安人”。
另有临海的陈耆卿,在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写台州之疆域志——《赤城志》时,也故意把杜光庭写成“天台人,或曰括苍人”。作为南宋学者型官员的陈耆卿明明知道杜光庭不是“天台人”,为什么又把杜光庭说成是“天台人”呢?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因杜光庭是一个名人,把他写为“天台人”是为了借名人之光,彰显本地的历史文化底蕴。《赤城志》是一部台州的地方志,尽可能把更多的名人写为本地人,也是历来地方志撰写者一个潜在的欲望;二是杜光庭年轻时曾弃儒入天台山学道;三是想打一个“擦边球”。因为他在说杜光庭是“天台人”后,又补上一句“或曰括苍人”,似乎“天台人”与“括苍人”不存在矛盾。这是因为他十分了解天台县始置时称始平(又称南始),后改始丰,县名几度换用后,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平陈,并始丰入临海县,属括州(即处州)”(《天台县志》),可见天台县域曾为括州(处州)所辖。陈耆卿想依此而借杜光庭的名人之光,其良苦用心可以理解,可杜光庭是“天台人”一说,却着实难以使人认同。
针对北宋以来关于杜光庭乡贯的不同说法,清内阁大学士、四库馆副总裁董浩(1740~1818)等人在奉诏编纂《全唐文》时,对杜光庭的乡贯进行了全面综合考证后,比较肯定地说:“光庭,字宾圣,缙云人”,接着另加了一句:“一曰长安人”。清吴任臣撰写的《十国春秋》以及以后的典籍也多沿用此说。

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地方史志一般是当地人记录当地历史、地理、风俗、人物、物产、文化等情况的典籍,具有较强的可靠性。而历代的《缙云县志》都记载杜光庭是缙云人。也许是现存的缙云县志中最早的——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缙云县志·人物·仙释》就载:
“杜光庭,邑人。唐咸通中与郑云叟赋万言不中,遂入天台山学道。应制为道门领袖。僖宗(时)从幸于兴元,后隐于青城山。蜀王建封为广成先生,年八十五而逝,时人以为尸解。有文集百卷。”
这里很值得一提的是,被尊为中国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先生在《古籍序跋集》中非常肯定地写道:“杜光庭,字宾圣,处州缙云人。”另外,现代杜光庭研究专家王瑛先生也在《杜光庭事迹考辩》一文中指出:“史籍记载杜光庭为括苍人或缙云人两种说法均属正确,区别只是前者是指大的处州府,后者是确切的缙云县。”

杜光庭的乡贯在现代的研究中基本上统一于“处州缙云”一说,但2005年12月,四川巴蜀书社出版了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罗争鸣博士撰的《杜光庭道教小说研究》中却提出了一个理由很不充分的说法。罗博士在书中提出:
(一)“查上海图书馆《浣溪杜氏宗谱》〔缙云〕两种、《杜氏宗谱》〔缙云〕,其始迁祖最早为北宋人,不见光庭的有关记载”。
(二)缙云县方志办原主任金兆法编撰的《缙云姓氏志》(1999年方志出版社出版)载:“唐代缙云已有杜氏,著名道士杜光庭……。但县内川集、三里、浣溪诸杜……以京兆为郡望,系宋相杜衍之后”。
罗博士因而得出“由此看来,杜光庭一族并没有根于缙云。所以认定杜光庭籍贯为处州缙云,或许还有疑似之间”的错误结论。
说其是错误结论,理由之一是上述谱、志说当今缙云杜氏是北宋迁入是对的,但这不能断定北宋之前,缙云没有杜姓氏族居住。因为古代由于战争、自然灾害、出仕等情况都会引起氏族的迁移或兴衰。另外,有过硬的证据可以说明,唐朝时缙云是有杜姓氏族居住的。唐朝是从公元608年开始到907年灭亡,而五代则从907年开始,至960年统一于宋。我们随机选取早于五代迁入缙云的谢、潘两族古宗谱查检:
据《五云谢氏宗谱》载,五云(谢山)谢氏于南朝刘宋年间入缙定居,唐、宋时的谢贤(902~970)、谢缟(944~1006)父子均娶本邑杜氏为妻。《箬川(今大洋镇后村)潘氏宗谱》载,潘氏于唐武周年间迁缙后的第二世——泉州太守潘梦之次子潘佐(881~969),字经国,住箬川,娶妻杜氏(879~961),生二子,元、昌;潘佐弟弟潘鼎的长子潘奎(939~1017),字子星,住箬川,娶妻杜氏(942~1022),生子二,褕、显,后迁居杜桥(今属五云镇),为杜桥派。
以上缙云谢、潘古宗谱明确记载,唐、五代时就有多人娶杜姓人氏为妻,足可断定,在北宋之前的唐朝和五代时,缙云绝对是有杜姓族群居住的,只不过是当时所居住的那些杜姓族群,不知是迁徙外地或是其它什么原因,在缙云消失了而已。
说其是错误结论,理由之二是封建氏族规定,凡出家入道者,都是不能写入宗谱的,这是常理。谁又见过古代有哪一部古宗谱记载过本姓人氏的“方外”人物呢?所以绝不能拿缙云杜氏宗谱有没有记载杜光庭,作为判定杜光庭这个“方外之士”的乡贯是不是缙云的依据。

综上所述,古今书籍所记载杜光庭的故乡、乡贯虽有不同表述,除“天台人”前文已作排除外,主要可归纳为两类:一是浙江的缙云、括苍、处州;二是陕西的“京兆杜陵”、长安。
长安即今之西安,杜陵在今西安市东南,是唐时京畿三辅之一,所以京兆杜陵与长安可以认为是同一地域的不同表述。
而据有关典籍记载和分析,缙云、括苍、处州也是缙云同一地域的不同表述。《括苍汇记》载:括苍县置于隋开皇九年(589),隶属于处州,现缙云县的西南半县当时是括苍县的一部分(东北半县属东阳郡永康县)。唐万岁登封元年(696),分括州括苍县东北界及婺州永康县南界置缙云县。唐天宝元年(742)至乾元元年(758)缙云属之的括州曾改名缙云郡,后复为括州。唐大历十四年(779)改括州为处州(《旧唐书·地理志》、《缙云县志》)。缙云建县以后曾是括州、缙云郡、处州的属县,缙云西南半县是在括苍县改为丽水县前的大括苍县划入。所以,所谓的括苍、处州指的都是缙云县而已。
浙江缙云与陕西长安,一南一北,相距千里。杜光庭故乡、乡贯到底是南方的浙江,还是北方的陕西,这在杜光庭的一首诗中已经有答案。杜光庭的《题鸿都观》(见《全唐诗》卷854)诗曰:
亡吴霸越功已全,深隐云林始学仙。
鸾鹤自飘三蜀地,波涛犹忆五湖船。
双溪夜月明寒玉,众岭秋空敛翠烟。
也有扁舟归去兴,故乡东望思悠悠。
诗句表达了他离开故乡,伴驾入蜀,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思念久别的故乡之心情。从“扁舟归去”分析,其故乡应该是可以用“扁舟”顺长江而下“归去”、而且舟楫方便的江南,而绝非必须翻越“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方可到达的长安;从“故乡东望”分析,其故乡肯定是在成都“东望”的浙江,而绝非偏北的长安。
至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认为,杜光庭具体出生地、乡贯是缙云。具体说,就是在原括苍县划为缙云的——现缙云西南部那些地域。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编辑出版了一套共200部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其传主是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数千年中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的4000多位历史杰出人物中遴选出来的270位最具代表性的伟大人物,杜光庭入选其中,并单独立传(有的为合传)。《杜光庭评传》由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孙亦平女士承著,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3月出版发行。
再是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在精心准备基础上,启动了该院最大的科研项目——“‘浙江省文化名人传记’系列丛书”的编纂。全方位精心选取古今最具代表性的浙江籍杰出名人100位。其中数千年的古代只选50位,二十世纪选50位。在古代的50位名人中,缙云的杜光庭占有一席之地。《道门领袖杜光庭传》由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蔡唐根承著,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05年3月出版发行。
杜光庭越来越引起中外学者的重视和研究。目前已知的专著,除上述提及的《杜光庭评传》、《道门领袖杜光庭传》、《杜光庭道教小说研究》三部外,韩国的金兑勇先生(北京大学博士)撰写的《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的道教哲学研究》,也于2005年12月由四川巴蜀书社出版发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杜光庭是缙云、是丽水、是浙江、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之一,是一位非常值得家乡人民重视、研究和开发的杰出人物。
金庸称杜光庭为中国武侠小说鼻祖!
杜光庭是有数几个非张姓天师之一,是传真天师,道教宣传家。杜天师在道门中威望很高,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建福宫和浙江省缙云县历山骑龙宫都供奉他的神像。
广成韵。这是杜光庭创建的道教音乐韵曲。音乐韵曲以其道号“广成”来命名,这在中国音乐史上是罕见的。杜光庭在道教斋醮行道(道场)仪轨中,对道教音乐也予以规范化,以能更好配合道场静坛与行坛的法事活动,达到娱神乐人、弘道宣教、祈福消灾的效果。鼓板乐器有指挥行止、统一步伐、协调众人的作用,在广成韵有板有眼、声调悠扬的伴奏中,唱步虚词,诵经念唱,步罡踏斗、步虚旋绕、呼吸吐纳、舞蹈散花等。杜光庭也是音乐家、表演艺术家、指挥家。




社日节的节日的由来
社日节的由来:这一节日习俗起源很早,是从上古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对土地的崇拜中产生、发展而来。社日节是我国古代祭祀社神的日子,祭社缘于对土地的崇拜。土地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是人类获取生存资料所需(衣、食、住等)最重要的源地。对于自古以来就以农业为本的中国人来说,土地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作者鲁班尺详细介绍
古人认为按此尺丈量确定的门户,将会光庭灿祖,故名.门光尺一尺均分作八寸,每寸上写有表明吉凶意义的文字及其相应的徽纬用语,所以又叫作“八字尺”还称为“门尺”, “门公尺”。《 鲁班营造正式》 和《 鲁班经》 中又称为“鲁班尺”、“鲁班真尺”,有的书中则称为“鲁班周尺”。 《 鲁班营造正式》 和...

南柯一梦文言文
与肖中令嵩、裴侍中光庭同执大政十余年,嘉谟密令,一日三接,献替启沃,号为贤相。 同列害之,复诬与边将交结,所图不轨。制下狱。 府吏引从至其门而急收之。生惶骇不测,谓妻子曰:“吾家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而今及此,思短褐、乘青驹,行邯郸道中,不可得也!”引刃自刎。 其妻...

女娲的相关争议
类似的说法还有唐代丘光庭:郑康成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宋均以遂人、伏羲、神农为三皇。《白虎通》以伏羲、神农、祝融为三皇。孔安国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明曰:女娲、遂人、祝融事经典未尝以帝皇言之,又不承五行之运。盖霸而不王者也。(卷一)可见女娲因不承五运而淡出女皇行列的说法到唐代已经...

嵇康大家知道吗?介绍一下他的主要诗词和事迹
独步光庭侧。仰首看天衢。流光曜八极。抚心悼季世。遥念大道逼。飘飘当路士。悠悠进自棘。得失自己来。荣辱相蚕食。朱紫虽玄黄。太素贵无色。渊淡体至道。色化同消息。 三 俗人不可亲。松乔是可邻。何为秽浊间。动摇增垢尘。慷慨之远游。整驾俟良辰。轻举翔区外。濯翼扶桑津。徘徊戏灵岳。弹琴咏泰真...

少正卯辅助资料
《公羊传·定公十四年》则提到了孔子时期的政治变革,与少正卯有关的事件被详细解释和解读。《礼记·王制》详细描述了古代官制,少正卯作为司寇,负责司法判决,其职责严谨而重要。《孔子家语·刑政第三十一》中,孔子对狱政的论述,也提及了少正卯在判决过程中的参与。唐·丘光庭《兼明书》中,对...

颜元孙的文献记载
朝议大夫守华州刺史上柱国赠秘书监颜君神道碑铭君讳元孙,字聿修,京兆长安人,高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曾祖讳思鲁,隋太子校书东宫学士皇朝秦王记室,祖讳勤礼,著作郎、崇贤、宏文两馆学士。父讳昭甫,高宗侍读、曹王属,赠华州刺史。俱以德业才名,相望史册。君即华州之元子。...

吕陶的文献记载
《宋史·吕陶传》吕陶,字元钧,成都人。蒋堂守蜀,延多士入学,亲程其文,尝得陶论,集诸生诵之,曰:“此贾谊之文也。”陶时年十三,一坐皆惊。由是礼诸宾筵。一日,同游僧舍,共读寺碑,酒阑,堂索笔书碑十纸,行断句阙,以示陶曰:“老夫不能尽忆,子为我足之。”陶书以献,不缪...

姓阚的名人
北京昌平阚氏字辈:“尚之思进宗永成,来恒玉世绍纯洪,宝禹西光庭吉庆,普禄兆寿炳文同”。阚氏一支字辈:“文(龄梦)清玉瑞世昌成大器资料有待补充。 中国姓阚的人多吗? 阚(Kàn 阚)姓源出有二: 出自姜姓 以封地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大夫名止,被封于阚(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南),世称阚止,他的后代...

形容沐浴的四字成语
成语出处:宋朱熹《伊洛渊源录》第四卷:“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2、春风化雨 chūnfēnghuàyǔ 成语解释: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成语出处:先秦孟轲《孟子...

番禺区19214317737: 第一部专门记载道教女仙事迹的神仙传记是哪部?
铎爬托吡: 是唐杜光庭著的《墉城集仙录》.该书六卷,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专门记载女仙事迹的神仙传记.此书的素材来源于《汉武帝内传》等道书仙传,收有女仙圣母元君(西王母...

番禺区19214317737: 杜撰,关于这个词的解释. -
铎爬托吡:[答案] 释义: [fabricate;make up] 臆造;虚构,谓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 出处: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杜撰》:“ 杜默 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然仆又观俗有杜田、杜园之说,杜之云者,犹言假耳.” 相关文献: 《朱子语类》卷六六:...

番禺区19214317737: 传奇笔记小说《耳谈》、《夷坚志》等为什么叫这样的名字?有什么含义?中国古代文学中记载奇闻轶事的书重要的有哪些,请指教!越多越好! -
铎爬托吡:[答案] 《夷坚志》书名出自《列子.汤问》:《山海经》为"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大意是指《山海经》中的故事是大禹看到的,伯益取的名,夷坚听说后记载下来了.可见洪迈是以夷坚自谓,将其书比作《山海经》.全书原分初志、...

番禺区19214317737: 求推荐一些古代记载志怪之事的书 -
铎爬托吡: 唐代 裴铏的《传奇》,神怪题材,记述的奇闻异事 杜光庭的《虬髯客传》,不算怪异,游侠题材的 王度的《古镜记》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 鲁迅辑有《唐宋传奇集》,共八卷 《太平广记》、《道藏》、《太平御览》里有部分...

番禺区19214317737: 描写“山居”的 诗词有哪些? -
铎爬托吡: 1、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何须问今古,便是上皇人. 醉卧茅堂不闭关,觉来开眼见青山.——唐·陈寡言 2、闷见有人寻,移庵更入深.落花流涧水,明月照松林. ——唐·杜光庭3、醉劝头陀酒,闲教孺子吟.身同云外鹤,断得世尘...

番禺区19214317737: 书湖阴先生壁的书是什么思 -
铎爬托吡: 书:书写,题诗. 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书湖阴先生壁》作者: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释:1、书:书写,题诗.2、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

番禺区19214317737: 我国古代有那些记录奇闻怪事的书? -
铎爬托吡: 中国古代记录奇闻怪谈的小说多了去了,我在这里列举一二,仅供参考.(按年代排名) 《山海经》、《淮南子》、屈原的《楚辞》、列寇的《列子》、庄周的《庄子》、《绎史》、《诗经》…… 干宝的《搜神记》、东方朔(托名)的《神异...

番禺区19214317737: 题平盖沼是作者的代表作吗?
铎爬托吡: 标题 题平盖沼 作者 杜光庭 年代 唐 内容 势压长江空八阵,吴都仙客此修真.寒江向晚波涛急,深洞无风草木春.江上玉人应可见,洞中仙鹿已来驯.龙车凤辇非难遇,只要尘心早出尘.免费 注释 【注释】:

番禺区19214317737: 金科玉律的典故及出处? -
铎爬托吡: 【解释】:科:旧指法律条文;律:规章,法则.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出自】:汉·扬雄《剧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条.” 【示例】:他把他家里那种种可笑规矩,看成圣贤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百三回 【近义词】:清规戒律、金口玉言、颠扑不破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