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国与赵国的 利害关系,概括为什么四字成语?

作者&投稿:爱新觉罗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围魏救赵的故事当中我们可以将齐国与赵国的利害关系概括为什么?~

可以概括为唇亡齿寒

【成语】: 围魏救赵
【拼音】: wéi wèi jiù zhào
【解释】: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举例造句】: 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
【拼音代码】: wwjz
【近义词】: 声东击西
【反义词】: 围城打援
【歇后语】: 孙膑救邯郸
【灯谜】: 孙膑救邯郸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
【英文】: besiege Wei to rescure Zhao (relieve the besieged by besieging the base of the besiegers)

1、休戚与共 

【拼音】: xiū qī yǔ gòng

【解释】: 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出处】: 《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举例造句】: 我们是休戚与共的好同学。

【拼音代码】: xqyg

【近义词】: 同甘共苦、同舟共济、风雨同舟

【反义词】: 不共戴天、无关痛痒、漠不相关

【灯谜】: 假日同亲人在一起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关系密切

【英文】: share weal and woe


2、唇亡齿寒 

【拼音】: chún wáng chǐ hán

【解释】: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出处】: 《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举例造句】: 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唇亡齿寒。

【拼音代码】: cwch

【近义词】: 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反义词】: 隔岸观火、素昧平生

【歇后语】: 豁牙子过冬;宫之奇假道

【灯谜】: 口无遮挡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英文】: mutual dependency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 when confronted with a powerful and aggressive enemy

【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为攻打虢国,晋王采纳大将荀息的建议,送晋王的玉石与宝马给虞王,向虞国借道攻虢。虞王不接受宫之奇邻国之间就是嘴唇与牙齿的关系的观点,允许晋国借道攻虢,结果晋灭虢后三年就消灭虞国,夺回宝物。



围魏救赵的解释
成语拼音wéi wèi jiù zhào

成语解释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魏、赵:战国时的国名。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0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心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成语繁体围魏捄赵

成语简拼WWJZ

成语注音ㄨㄟˊ ㄨㄟˋ ㄐ一ㄡˋ ㄓㄠ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辨形魏,不能写作“味”。

近义词声东击西

反义词围城打援

成语例子倘用围魏救赵之计

齐国与赵国的利害关系可以概括为唇亡齿寒或者唇齿相依。

齐国与赵国的关系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理由:如果赵国被魏国灭亡了,下一个就会轮到自己齐国,所以为了防止自己被灭国,齐国选择出兵帮助赵国。
唇亡齿寒: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觉到寒冷。多用来比喻利害关系十分紧密

、休戚与共
【拼音】: xiū qī yǔ gòng
【解释】: 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出处】: 《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2、唇亡齿寒
【拼音】: chún wáng chǐ hán
【解释】: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出处】: 《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近义词】: 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塔河县13949234056: 围魏救赵中齐国和赵国的利害关系是什么? -
巴叛法兹: 不能让魏国一家独大,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战国初期,三晋关系还好,魏文侯变法图强,魏武侯继往开来,东战齐,西伐秦,南征楚,魏武卒基本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一时间风头无俩.

塔河县13949234056: 战国时期楚国和赵国的恩怨 -
巴叛法兹: 楚赵并不接壤,恩怨较少,关系时好时坏. 在几次多国合纵时期,楚赵为了抗衡某个大国(主要是秦国)而联盟,这时楚赵关系不错. 在张仪的“连横计”和范睢的“远交近攻”策略下,楚国和赵国的关系往往就会不稳定,但是扯破脸皮打起来是不会的,有魏国和韩国隔着呢.

塔河县13949234056: 战国时期赵国为什么会灭亡 -
巴叛法兹: 因为秦国把其它国来得差不多了.所以便开始把矛头指向赵国. 与赵国当时的实力肯定是不敌强大的秦国的.因此,赵国的灭亡是大势所趋. 结合秦王幼年在赵国受到的委屈.于是秦王对赵国的百姓的降兵全部活埋让他们集体殉国.

塔河县13949234056: 赵国为什么最后被秦国灭了 -
巴叛法兹: 1、综合国力、经济农业水平和秦国相差巨大 2、战略失误,特别是长平之战的失败,导致赵国元气大伤. 3、国君昏庸无道、宠幸奸臣,导致廉颇、李牧等忠诚名将英雄无用武之地. 4、最后的那次大地震,彻底毁灭了赵国的有生力量.

塔河县13949234056: 文言文:《鹬蚌相争》
巴叛法兹: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

塔河县13949234056: 东周列国志的化敌为友的故事 -
巴叛法兹: 将相和,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大上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塔河县13949234056: 毛遂自荐阅读答案 -
巴叛法兹: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

塔河县13949234056: 赵国为什么灭亡了 -
巴叛法兹: 因为赵国身处四战之地,周围都是诸侯国,而且赵国虽然军力强大,但农业基础弱,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损,赵国屡出昏君,最后秦国灭赵时,赵王更是杀死李牧等大将.

塔河县13949234056: 赵国是怎样灭亡的,越简短的概括越好 -
巴叛法兹: 第一,错误的任用赵括,丧失了东方六国抵抗秦国的最后的强大力量,40万赵军被活埋,割让七城,从此以后,赵国只能苟延残喘了. 第二,杀李牧,自毁长城,丧失军心. 第三,不用廉颇,力王狂澜的最后希望落空.

塔河县13949234056: 赵国为什么被秦国灭了
巴叛法兹: 因为非常有名的长平之战.导致战国末年的强赵从此一蹶不振,各个诸侯国再也抵抗不了秦国的进攻.在长平之战前,赵国非常强大.当时与秦国先后打了五次仗,秦国赢2次,赵国赢3次.当时弱小的韩国国君想巴结赵国,就把当时最繁华的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