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论原文赏析

作者&投稿:年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

   赏析:

  陈涉能够得民心,因为打出了楚将项燕和公子扶苏的旗帜。项氏的兴盛,因为拥立了楚怀王孙心;而诸侯背叛他,也是因为他谋杀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实为主谋。义帝的存亡,岂止决定楚国的'盛衰;范增也与此祸福相关。绝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项羽杀卿子冠军;就是谋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出反间之计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先有了怀疑之心,然后谗言才得以听入。陈平虽说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疑的君主呢?




范增论原文_翻译及赏析
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宋代·...

仁增论文、译文及其它类
以下是根据原文内容改写后的文章,以HTML格式呈现:仁增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藏族文化与历史领域,其论文发表在一系列学术期刊上,包括:论文:《略谈藏族谚语与俗语之异》,发表于《西藏文学》1989年第一期,藏文版。论文:《论格萨尔王是吐蕃王朝分裂后的历史人物》,收录于《西藏研究》1989年第二期,同...

洛神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妖冶娴都,靓妆刻饰,便环绰约。……芬芳沤郁,酷烈淑郁;皓齿灿烂,宜笑的皪;长眉连娟,微睇绵藐”(《上林赋》);“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咸姣丽以蛊媚兮,增嫮眼而蛾眉。舒之纤腰兮,扬杂错之袿徽。离朱唇而微笑兮,颜的遗光……”

柳永的词10首附赏析
上片是登楼凝望中所见,无论风光、景物、气氛,都笼罩着悲凉的秋意,触动着抒情主人公的归思。“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在深秋萧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现游子的客中情怀,连鄙薄柳词的苏轼也以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宋赵令畤《侯鲭录》引。《能改齐漫录》作晁补之语)。 下片是望中所思,从...

伤寒杂病论增补用方内容提要
《伤寒杂病论增补用方》的作者基于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深刻认识到要真正理解和运用《伤寒杂病论》的精髓,必须对其用方部分进行科学且实际的扩充和完善。作者的目标是将方证理论体系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在增补过程中,作者遵循仲景辨证思想,既增补仲景原有的方剂,也引入历代...

硕士论文增评会放水吗
不会。无论疫情多严峻,答辩委员会的专家和老师还是会按照硕士论文的标准去判定每个同学的毕业论文的。对于研究生答辩,还是不要掉以轻心,该怎么做准备就怎么做准备,还是要跟去年的师兄师姐取取经,对自己论文多一些了解,这样你才能顺利通过答辩,坐等拿毕业证。

“近者悦,远者来”的原文及译文是什么?
原文: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译文:叶公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让国内的喜悦,让国外的人来投奔。”赏析:近者悦,远者来。内政外交,一语囊括。近者悦是因为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远者来是因为声名远扬,外交辉煌。朱熹说得好:“被其泽则悦,闻其风则来。...

论积贮疏原文及翻译
一、原文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_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增权理论和增能理论的区别
区别:增权理论是指社工协助案主向现存的社会结构争取权利,促使社会结构改善或者说向弱势群体倾斜。增强理论是1971年由Skinners提出的一个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是其结果的函数,即某种行为的产生系受某种结果的影响(行为乃受行为后果所控制),故适当的奖赏可能左右他人的行为。以下是增能理论的相关介绍:...

《庄子秋水》原文翻译
原文: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翻译:伯夷以辞让周王授予的职位而取得名声,孔子以谈‘仁’、‘礼’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当初因河水上涨而自夸一样吗?”赏析本文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在整体构思上,本文通篇采用寓言...

马塘区17890324107: 苏轼的《论范增》全文翻译 -
阎庾美克: 原文: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

马塘区17890324107: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译文 -
阎庾美克: 【译文】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在楚国很有威望,名闻于诸侯.就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钜鹿.战斗稍获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兵.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全部沉入水中,把锅和煮食物的瓦器(炊具)全部砸破,把简陋的方屋全部烧毁,只带三天的军粮,用这来表示全体士兵都坚决拼死战斗,没有一点后退生还的想法.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多次交战,截断对方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秦将),俘虏了王离. 一、闻名、听说 率领 亲自 截断二、见上述译文三、果断、勇敢

马塘区17890324107: 请问谁知道前人或现代人对范增的评价? -
阎庾美克: 范增论苏轼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狠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

马塘区17890324107: 文言文翻译,重点字词翻译: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 - —出自《资治通鉴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因”的意思 -
阎庾美克:[答案] 注释:.②因:就.以与之:即“以之与之”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列侯、诸将毋敢隐朕( )2.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 3.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试举项羽拒不听从范增劝说的例子. ___________...

马塘区17890324107: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的译文 -
阎庾美克:[答案] 范增几次用眼光示意项羽,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项羽沉默着没有反应.

马塘区17890324107: 赵累为人忠城廉直,若用此人,万无一失——范增论句 -
阎庾美克: 羽不听?

马塘区17890324107: 对范增离去,司马迁与苏轼有何不同看法 -
阎庾美克: 司马迁曾在《史记.项羽本纪》对范增的评价是:他不应该离开项羽,因为有君臣之分,臣子应当为君主鞠躬尽瘁.属于比较传统的观点.而苏轼摆脱了传统看法,他曾写《范增论》,观点是范增不仅应该离开项羽,还遗憾他离开得太迟.“项羽和范增并肩侍奉义帝,还没有确定君臣之身份,如果替范增考虑,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岂不是毅然决然的男子汉吗?范增年龄已经七十岁,意见相合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他,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分寸,却想依靠项羽而成就功名,浅陋啊!”(来自《范增论》的翻译)

马塘区17890324107: 文言文翻译(12分) (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 _________________... -
阎庾美克:[答案] 答案: 解析: (1)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 “胡为”、“遑遑”、“何之”各1分 (2)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多次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 “数”、“目”“三”各1分,通顺1分. (3)但是秦国靠不大的地方,得到帝王...

马塘区17890324107: 范增分析沛公入关之前的表现是 -
阎庾美克: 入关前后,沛公对的态度自是志在夺取帝位,对此,范增早已料到,让项王,必欲除之而后快.但项伯在两军交战前夕与沛公约为婚姻.又连夜为其说项,淆乱了项羽视听,致使项王轻易取消击破沛公军的既定方针.而项庄舞剑的用意,项伯自然是了然于胸,竞主动拔剑对舞,翼蔽沛公,挫败了范增的预谋.这没有对项王的深刻了解是难以做到的.而范增竞因项王并未明令不杀沛公而一筹莫展,虽举玉珏几次敦促项王杀刘,但却既未摸透其“不忍”的心理,又不能拿出杀刘的有力措施.身在楚营,若调派枭将英布、钟离时,沛公纵使有几颗人头还能留在颈上?与项伯相比,范增显然稍逊一筹.

马塘区17890324107: 哪里能找到史记的译文或注解高祖本纪项羽本纪
阎庾美克: 项羽本纪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项籍的叔父是项梁,... 居鄛(cháo,巢)人范增,七十岁了,一向家居不仕,喜好琢磨奇计,他前来游说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