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原来人间百态,众生百相

作者&投稿:阙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有时候,你读完一本书,脑子里就装上了老电影幕布,一张张灰色基调的镜头画面缓缓在你眼前移动,你无需深思,也无需追忆,那光与影的流动闪烁就足以带你走进那风雨飘摇的年代故事。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无疑就是这么一本让你共情的书。它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它的结构来自于对时间的感受。小说以人物孙光林(即我)的记忆视角展开,回忆述说“我”这个自幼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在稚嫩却孤苦无助的年纪,如何提早感知众生百相。

总有那么一些画面或者人让你深深共情,甚者流泪。

这是踽踽前行,面对友情的孤单;

这是尝识冷暖,面对故乡的失落;

这是博阅众生,面对亲人的痛心;
……

这种种镜头画面,是少年成长路上的悲鸣:父亲形象的崩塌,母亲的懦弱,哥哥的冷漠,友情的脆弱……这无一不是荒诞的存在。或许这就是人生百态,孙光林、孙光明、孙光平、孙广才、孙有元、王立强、苏宇、寡妇、鲁鲁……这一个个形象串联形成的世间,在这世间上有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苦难。在这个荒诞的世间,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渴求得到满足,不断地寻找友情,亲情和爱情。但是越抓的紧,也是流失得迅速,等到真正步入成年人的世界后,他的一切认知都是"畸形"的。时代下的人们原本像一张洁白透明的纸,总是畏惧被别人肆意涂鸦,而结果总是谁都可以在上面胡涂乱抹。

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个自卑的,孤独无助的少年,在细雨中呼喊亲情,呼喊友情、呼喊人世间一切尽可能的温暖。

原来,人们说的是对的: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只有历尽千帆,阅人无数才能感受到真实的人生。也唯有经历让人收获,在感悟中成长,在体验里领会不同的滋味。泰戈尔也说:“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看天才余华写死法
在《在细雨中呼喊》一共写到了爷爷、弟弟、王立强、苏宇、父亲、母亲等十几个人的死,每个人的死法都各不相同,余华借每个人的死对他们再一次做了总结。比如无赖父亲最终死在粪坑里,母亲临死前终于把内心的愤怒发泄完毕,而苏宇则死在那个表面看起来和气一团,实则人心涣散的家里。其中对弟弟孙光明、...

《在细雨中呼喊》-解读余华
大家都读过《活着》和《兄弟》,笔者认为,《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最好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余华的作品。没有这本书垫底,不会有后面的两部长篇,换句话说,读懂了《在细雨中呼喊》,才能真正了解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开启了余华创作长篇的热情,在这部作品中,他采取了递进式手法推动人物的命运。这...

《在细雨中呼喊》一本关于记忆的书
《在细雨中呼喊》(原题《呼喊与细雨》)发表于1990年代之初,写的就是人生活在无边无际的威胁恐惧之中,无依无靠的孤独感受。这是余华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余华早期小说创作的总结和颠峰,其成就颇受评论家肯定,如陈晓明表示:……我却又不得不认为,《呼喊与细雨》在某种程度上是近几年小说革命...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 篇1 读毕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突然感觉被人抛弃真可怕,特别是被自己的亲人抛弃。 孙光林做为故事的叙述者和最终的回归者,让他重温并饱尝了那个特殊年月带给他的辛酸。 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爱似乎都被无形的枷锁禁锢着。无人敢多说一句,也无人敢替别人操心,只要一不留神也许就被戴上...

《在细雨中呼喊》——回忆终究无法选择。
他说,凭什么要我接受已经逃离了的现实。  故事中饱含的无奈与绝望,“当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时,就会珍惜自己选择过去的权利。回忆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可以将那些毫无关联的往事重新组合起来,从而获得了全新的过去。”  可是,回忆终究无法更改,还请抓紧未来。 

在细雨中呼喊的读后感
读毕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突然感觉被人抛弃真可怕,特别是被自己的亲人抛弃。孙光林做为故事的叙述者和最终的回归者,让他重温并饱尝了那个特殊年月带给他的辛酸。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爱似乎都被无形的枷锁禁锢着。无人敢多说一句,也无人敢替别人操心,只要一不留神也许就被戴上了一顶莫名...

高一读《在细雨中呼喊》有感
痛苦乃是唯一的高贵,无论是人世还是地狱都不能将它腐蚀---题记 无数的光紧紧包围着我,把我拉扯成无数的片段,我在每一块时间中徘徊,在绝对的恶意中寻找一些什么。苏宇是孙光林最好的朋友。他的父亲在寡妇的床上堕落成他眼中的污泥,他夹在对父亲的埋怨与爱之中,饱受煎熬,他,站在善,正义的...

余华作品整理目录
长篇小说的辉煌篇章:《在细雨中呼喊》(14.5万字,1991年发布,这部作品以独特的倒序手法,虽然初读时可能略显生涩,但深入阅读后,其真诚的情感力量让人回味无穷。)《活着》(9万字,1992年9月,这部作品以深入人心的悲剧力量,让无数读者对余华的才华有了深刻认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许三观...

请教一下很熟悉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的人。。
出自于余华《活着》 余华,当代作家,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著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也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

余华还活着吗
1990年,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正式出版,引起了广泛关注。而1992年的《活着》,更是让他在国际文学舞台上崭露头角,这部作品深刻探讨了生命的意义,赢得了读者和评论家的高度赞誉。1995年,他的又一力作《许三观卖血记》在《收获》杂志发表,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文学领域的地位。最为显著...

巴州区19572964521: 怎么看待余华的作品《在细雨中呼喊》? -
潭琛通天: 在细雨中呼喊>应该是他的巅峰之作了 很久以前看过他的<活着>,比起来,艺术表现力已经不是当年的余华了 我觉得这才是一部最体现他写作功底的作品,他驾御文字的能力让人吃惊震撼,

巴州区19572964521: 余华第一部长篇小说?
潭琛通天: <<在雨中呼喊>>

巴州区19572964521: 在细雨中呼喊的读书笔记这么写? -
潭琛通天: 用了三天的时间先看完了《在细雨中呼喊》,这是美女编辑强力推荐的余华一本书..请恕我寡闻,之前我一直以为余华是位女士.由于对作者的不了解,也没什么想说的,所以只说说他的作品吧. 看过之后第一个感觉有些像《雾都孤儿》...

巴州区19572964521: 余华哪些作品含有苦难意识? -
潭琛通天: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在细雨中呼喊》等作品中都饱含了苦难意识.前两部作品更典型. 余华作品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巴州区19572964521: 余华的小说哪一本最好看 -
潭琛通天: 《在细雨中呼喊》 以儿童的视角回忆了童年,这种回忆是杂乱的,不以时间为向度的,但是余华清晰地把它放置在一个具体的环境里——“在细雨中”.这个环境有着无限的的广阔性,她涵盖了孙光林在孙荡、南门以及可能所处的一切位置,而“在细雨中”本身又让这些空间具有了一种时间的持续性,这便使得日常生活的时间变得毫无意义,因为这种“在细雨中”的体验将贯穿孙光林的整个童年.

巴州区19572964521: 余华的首部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写作背景是什么?如何进行评价这本小说? -
潭琛通天: 《在细雨中呼喊》主要产生新中国快成立的时候,那时的政治气氛较为宽松.余华在小说里并不是为了描写中国的现实状况——中国农村;更确切地说是城镇的现实状况,我对于这本小说的评价就是我觉得他有着非常独到的一个笔触,非常的细腻,而且整体的剧情都是非常的层层递进的,展现出了一个非常广阔的世界.

巴州区19572964521: 好词好句要出处短一点,但不要诗句和名人名言, -
潭琛通天: 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奥尔珂德《小妇人》)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

巴州区19572964521: 余华的创作受谁的影响 -
潭琛通天: 余华并不是一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余华曾坦言: “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由于先锋文本读者甚少,成名之后的余华及时地做出了调整,自《在细雨中呼喊》开始,他的作品不再晦涩难懂,而是在现实的叙述中注入适度的现代意识,以简洁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尽可能地获得读者最广泛的共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