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弹的诗句

作者&投稿:重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描写评弹的句子

我喜欢听这,吴语软侬的苏州评弹。

尤其是那三弦琵琶的,悠扬的丝弦声和清丽委婉的,吴语软侬的唱腔,令我赏心悦目。苏州评弹,把江南水乡水的清韵,味渗入到,弹词丝弦音韵的骨髓里,化作评弹的灵魂。

使我感到,欣赏评弹艺术音韵中,如同喝了一大碗江南水乡,特酿的存年米酒来,味清香四溢,鲜亮甘纯,人微酡沉醉。

苏州评弹和刺绣、苏州园林,被称为苏州三绝。这三绝无论这,评弹刺绣园林艺术的塑造,都是这样精美清新秀丽,使人感受到苏州人,聪慧智巧和这,艺术的无穷的魅力。

在这月夜江南小河边,潺潺流水声中的茶楼里,喝着春茶听着这,清音雅乐般的评弹来,那不知有多惬意哟!在白天铺着青石板的,水乡小镇上徜徉在店铺里,欣赏着精细雅致的、惟妙惟肖的苏绣画品里。或是带上家人流连在,这清泉流韵,千姿百态的亭台楼阁,琪花瑶草和山石奇叠,相趣成荫的苏州园林中,真让人领受到,苏州三绝的艺术魅力,而使人惊叹万分来。

(二) 苏州评弹,最最令我赞赏的,应是她的角色塑造。

也许这么说并不确切,有人可能会说我外行:苏州评弹只是评书、弹词而已,谈不上角色不角色,弹词演员不过是,在演绎故事和角色。其实我的赞赏,也正是因此而生的。

别的形式的评书、鼓书、快书、琴书,等等讲说者、演绎者大多停留在,说“书”的层面,但苏州弹词的表演者,在说“书”的同时,也进入了,“角”的内心世界、倾诉者“角”的内在情感。就以我所看到的《雷雨》为例,许多的细节和情节,简直让人分不清,他们到底是在“说书”,还是在“演戏”。

语气语调的把握、人物情感的揣度、场景环境的拟设…… 叹为观止呀!有的时候,我就有一种错觉,演绎者是在演绎故事吗?他们不是在,明明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诉求吗?戏里戏外,无障碍出入,只有嘴上功夫,没有高超的“演”技,应是无法做到的。演绎者们在“演戏”时,是绝对不操吴语的,纯正的普通话!相信不懂苏州话的观众,也会喜欢的。

(三) 据民间传说,在三月春天的江南,桃红柳绿,碧水青青,小桥流水人家的苏州。这位乾隆皇帝爷乔装打扮,坐在小舟中,在船桨的欸乃声里,在潺潺流水的小河里,望着河两岸那粉墙灰瓦,雕梁花窗的茶楼里,传来的丝丝缕缕的,清丽委婉的声音所吸引,细细打听那是茶楼里,在传唱这苏州评弹呢。

于是那位皇帝爷趋之入座,捧着苏州东西洞庭山上,新采摘的“碧螺春”新茶,的听着苏州城里的名家,说唱评弹艺人王周士的弹唱。被他那悠扬顿挫,吴语软侬,清丽悠婉的弹唱功夫所折服。

在这大弦嘈嘈切切,小弦错错杂杂,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韵所迷倒。如醉如痴,不厌其烦,听了一遍又一遍,竟流连忘返。

虽然乾隆听不懂词句,但被那眉飞色舞,声韵俱到的评弹神韵,和表演艺术的魅力,所倾倒!觉得余音绕梁,回味三省,总觉得不过瘾,于是招王周士进京,专门为他,在后宫中演唱评弹,听得高兴之余忘乎所以,破例赐予七品官衔。可见这位帝王,对苏州评弹的喜爱了。

2. 苏州评弹的诗歌

苏州评弹——

一滴击穿岁月的水

芊芊素指

轻轻拨动弦上的温柔

缕缕思绪编织出光滑的绸

点点情感酿造成醉人的酒

吴侬软语

汇聚成涓涓细流

千回百转,蔓结肠愁

听到了,听到了

那个鲜活、婉转的声音

从弯弯的石拱桥上走来了

她走得是那样缓慢

让数百年的时光徘徊犹豫

她走得是那样深远

像寒山寺的钟声一样悠长

她走得是那样轻盈

如密林深处飘落的一声鸟鸣

看到了,看到了

那个红颜的女子

正站立在烟雨楼阁中

水为她点染一片情柔

竹为她修得一段奇俊

石为她铸就一方玲珑

茶为她捧来一缕清幽

多情的才子,为她

画魂入诗、入琴,入梦

袅绕的容颜,凄迷的传奇

穿过苏州的古街古巷

恰似一滴水的纤柔

从古朴的瓦当间缓缓滴落

击穿岁月深处郁结的冻层

化作一曲曲评弹清音

叩响一颗颗干涩的心

3. 趣诗点评,斧正

恭录一段现成文字,呈您参考。

清•吴绛雪的《咏四季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每句含有当季景物,每句皆可独立成诗。将字句倒来倒去都可成诗,七言、五言,或加标点符号又成一阙词,变换一下又成另一阙小令,多一字减一字都别有洞天。

例如第二句“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可以变化为: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日夏凉风动,水碧莲香长。

香莲碧水动,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风凉夏日长。 碧水动风凉,夏日长香莲。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

夏。日长,香莲,碧水动,风凉。

等等。 尊网友发来的趣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日月长; 长月日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想来您自己就足以“点评”、“斧正”了。 。

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今译]无边无际的林木,树叶萧萧飘落;无穷无尽的长江,江水滚滚而来。

[赏析]这两句诗作于夔州,写登高所见的江天秋色。夔州滨临长江,江流在此进入瞿塘峡,峡口多风,深秋时更是天高风急。

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雄浑、寥阔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

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壮!全联对工整,气韵流畅,加上“萧萧”[原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作者:【苏轼】 年代:【宋】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湖上有水仙王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简介苏轼(公元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进士。

虽与王安石同出欧阳修门下,但政见不同,反对王安石的新党所推行的变法,在政治上属于旧党。在新党执政时,他屡遭贬谪,先后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结果卒于常州。

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苏轼在诗、词、赋、书法等各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作品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之一。

二 . 背景资料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元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西湖,在杭州市西,周长十五公里,三面环山,东侧是冲积平原。

湖中有苏堤、白堤,分水为里湖、外湖、后湖,以十景驰名中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即因苏轼而来。

他在杭州任官其间,疏导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顷,并筑堤防洪,当地人即称之为「苏堤」。这一首作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是他题咏西湖的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三.赏析重点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题咏西湖的诗歌。

这一天,诗人到西湖游览,最初,天色晴朗,阳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闪动,非常好看。后来天色转阴,下起雨来,雨雾迷漫,山色朦胧,又别有一番情调。

西湖正如那仪态万方的美人西子一样,无论是淡雅或浓艳的打扮,都恰到好处,美丽动人。前两句用白描和对比的方法,概括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所呈现的不同的美态。

第一句描写晴天的湖光,第二句赞美雨天的山色,两句从刚晴又雨的具体情景着笔,把西湖迷人的面貌作了准确描绘。「潋滟」、「空蒙」等词用得极精当、传神。

诗人这两句固然是写当日游湖时「初晴后雨」的眼前实景,但他没有平素对西湖详细的观察和别有会心的领略,相信很难这样提纲而总括其全。第三、四句,诗人用西施作比喻,巧妙地说明西湖在任何时候都不减丰姿。

诗人心与景会,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联想到西施的「浓妆淡抹总相宜」,喻体(西子)和本体(西湖)之间,除了从字面上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主要着眼点在于二者同具有天赋的自然之美,正因为如此,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浓妆也好,淡抹也好,都不改其美。以美人喻美景,新奇巧妙而又极富诗意。

诗人利用想象中西施的美,来为西湖增色,所以西湖从此就得了「西子湖」的美名。全诗构思高妙,概括性强,把西湖晴雨皆宜的美景传神地勾勒出来。

直到今天,人们到西湖也一定会想起苏轼这一首诗。 五、译文: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

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

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由来 晓考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广为传诵的谚语,多少年来,不仅流播于江浙一带,而且流播于大河上下、长城内外,甚至漂洋过海流播于日本、欧美…… 苏杭之所以被人并称“天堂”,一个重要原因是名胜古迹、风景园林多而且美。

杭州主要以湖山胜,苏州则主要以园林胜。 从历史上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似乎是“苏杭比较论”的始作俑者。

他既当过杭州刺史,又当过苏州刺史,熟悉苏杭,歌咏苏杭,并为苏杭百姓办过不少好事,因此极富有比较苏杭的发言权。其《咏怀》开篇第一句就是:“苏杭自昔称名郡”。

他已把自昔以来的这两个名郡相提并论、等量齐观了。再看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吴郡志》中写道:“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

’又曰:‘苏湖熟,天下足。’湖固不逮苏,杭为会府,谚犹先苏后杭……”接着,他又援引白居易诗句进行论证,指出:“在唐时。

5. 谁知道哪里有苏州评弹的弹词

介绍你一个网站 其中一段 评弹 《柳梦梅拾画》 里面还有很多

碧天如水净无尘,桂子香飘节候更。梦梅是整日园亭来散步,但见那,满园景色倍凄清。他便在,太湖石畔将身坐,瞥见了,五百年前未了姻。离座抬身忙拾起,展图注目喜还惊。原来是,丹青一幅倾城貌,姊姊吓,为甚你凤目盈盈看小生。分明是,闭月羞花人绝代,莫不是,嫦娥私出广寒门。淡妆绰约如仙子,姊姊吓,为甚你,凤目盈盈看小生。妙不过,云鬓双分珠凤压,翠环低坠玉钗横。桃花粉颊梨窝现,姊姊吓,为甚你,凤目盈盈看小生。妙不过,柳叶秀眉添喜色,樱桃小口绽朱唇。琼瑶佳鼻甚端正,姊姊吓,为甚你,凤目盈盈看小生。妙不过,绣带曼藏莲瓣稳,鸾绡微露玉葱春。妙不过,罗衫浅色裙深绿,姊姊吓,为甚你,凤目盈盈看小生。真所谓,脉脉柔情何处寄,依依春色伴含嗔。难将修短描新样,姊姊吓,为甚你,凤目盈盈看小生。柳郎正在凝神看,忽睹诗词上面存。说甚么,他年苦伴蟾宫客,不是梅生即柳生。梦梅是姐姐长来姐姐短,他竟然朝朝暮暮唤伊人。轻怜蜜爱情无限?唤得那,月魄花魂也动心;终圆好梦订鸳盟。




吴语的诗句吴语的诗句是什么
吴语的诗句有:洪郎雅吴语,贺公雅吴语。吴语的诗句有:溪水犹能作吴语,樱餐吴语。结构是:吴(上下结构)语(左右结构)。注音是:ㄨ_ㄩˇ。拼音是:wúyǔ。吴语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又称江东话、江南话、江浙话、吴越语。二、...

隋唐英雄经典诗句
3.求隋唐演义中关于人物的或者事件的诗词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开隋九老: 1、忠孝王伍建章 2、大元帅高颖 3、靠山王杨林 4、上柱国贺若弼 5、大都督鱼俱罗 6、昌平王邱瑞 7、上柱国韩擒虎 8、双枪将定彦平 9、越王杨素 十六杰: 1、李元霸 2、裴元庆 3、宇文成都 4、雄阔海 5、伍天锡 6、程咬...

古诗赏析1000字(木兰诗)
这就相当于一个题下七首曲子。所不同者,这里则是一个完整的歌子。好多民歌每韵的句数比较整齐,而《木兰诗》的句数却比较参差。正因为它曾为乐人所演唱,所以古往今来都被收入乐府歌中,而且直到现在,仍有评弹艺人在演唱《木兰诗》。 这首诗一开头,它就把读者吸引到它所描写的场面中了。木兰平日织布时发出...

苏州为什么被称为东方威尼斯?
姑苏城外自然风光秀丽,灵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诸山,点缀于太湖之滨,形成了富有江南风情的湖光山色。苏州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加之文人墨客题咏吟唱,使苏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

关于山塘街的诗句
诗中所说的“鹞鞭”,指缚于风筝背上的竹片做的簧,迎风如鞭鸣响;“美人筝”,即美人形的风筝。 我的理解是: 清明节快到了人人都穿上了合体舒适的春衣,急促的风吹得鹞鞭到处作响,忽然听到孩子们一齐拍手呼叫,原来是一个美人形的风筝被松树的树枝刮住掉了下来。 描写的是清明时节人们放风筝的场景,很轻松...

形容佛像壮观的诗句
立佛、卧佛、坐佛,穹顶圆身的印度佛殿,宫殿样式的中国佛殿,尖顶方身的泰国佛殿,沉浸在氤氲的烟雨中与缥缈的香火里,和着山水风月、诗词书画、戏曲评弹,禅机仙气……寺院仿佛永远都是这样,就连屋顶的青瓦都澄澈明朗。 微翘的檐角,孤傲地眺望远方,不是将谁等待,亦不是为谁送别。10、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乐山大佛。

关于蠡园的诗句
六根五蕴灵山的灵性使《二泉映月》的旋律拉成了一把永远的弓太湖美了美成诗词歌赋长满星星和月亮打捞,成为一种风景每颗都串成首饰漂洋过海,远走他乡太湖秀了秀成水墨丹青吴侬软语的故事里许多窈窕淑女细发如柳,水的温情让西施国色天香太湖是一缸酒醉了天庭醉了人间醉了吴越春秋至今评弹和锡剧的演绎中还飘逸着...

琴书的诗句琴书的诗句是什么
琴书的诗句有:此郎精琴书,一窗皓月翠琴书。琴书的诗句有:琴书自为乐,琴书何必求王粲。拼音是:qínshū。注音是:ㄑ一ㄣ_ㄕㄨ。结构是:琴(上下结构)书(独体结构)。琴书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琴书qínshū。(1)一种在扬琴伴奏...

拟定的词语拟定的词语是什么
拟定的词语有:迟疑不定,盖棺定论,连模拟物。拟定的词语有:拟于不伦,无可比拟,拟规画圆。2:注音是、ㄋ一ˇㄉ一ㄥ_。3:结构是、拟(左右结构)定(上下结构)。4:词性是、动词。5:拼音是、nǐdìng。拟定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

诗词中的琵琶
由于这首诗,白居易的名字也就更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三十年后唐宣宗在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连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背诵,稍有文化的汉族人就更不用说了。【相关背景】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

信州区18326587312: 八月15的古诗 -
桐屈阿莫: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信州区18326587312: 风入四蹄轻 -- 清代评弹名家一
桐屈阿莫: 马如飞,,,,,,,,,

信州区18326587312: 赞美评弹的句子 -
桐屈阿莫: 赞美评弹的句子 我喜欢听这, 吴语软侬的苏州评弹. 尤其是那三弦琵琶的, 悠扬的丝弦声和清丽委婉的, 吴语软侬的唱腔, 令我赏心悦目.

信州区18326587312: 苏州评弹玉蜻蜓秦建国详血诗,血诗的诗句写的是什么 -
桐屈阿莫: 日磾【金日磾(jin mì dī)】家声后,商珍姓字香;梨花来别院,爱月卧云房;窃喜桃成实,堪嗟李忽僵;五常尽礼数,四德殿乾阳;抛乳衿啼血,愁雨各沾肠;慈航逢华诞,花月正昏黄.辛未年吉月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信州区18326587312: 于是眺黄山云海,步庐山夜月;( ),( );( ),( );听苏州评弹,求徽州古迹;品阳羡新茶,剥洞庭早橘;尝吴兴鱼鲜,醉绍兴香雪……在括号中填入适当语句,构成排比 -
桐屈阿莫: 示例:(于是眺黄山云海,步庐山夜月;)沐南湖烟雨,踏西湖残雪;探金陵名园,寻广陵旧迹;(听苏州评弹,求徽州古籍;品阳羡新茶,剥洞庭早橘;尝吴兴鱼鲜,醉绍兴香雪……)

信州区18326587312: 弦乐(琵琶曲)+ 古诗词 -
桐屈阿莫: 肯定是先有的诗词撒.春江花月夜这首琵琶曲以前叫夕阳箫鼓,明清时期在我国已经很流行了.上海大同乐会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根据琵琶行中的诗句改名春江花月夜.那些苏州评弹就是既有曲子又有诗词的.

信州区18326587312: 短文:水性江南 参考答案 -
桐屈阿莫: 江南有着缠绵悱恻与剑气凌厉这两种反差极其悬殊的气质,即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

信州区18326587312: 哪首诗里有为君蓄发三千丝或者类似的诗 -
桐屈阿莫: 为一个人蓄发,应该是很美的吧.乌瀑三千为君留对镜梳妆,发丝在他的指间滑落,古韵美好的一塌糊涂想.身体的一部分为他存在因他美丽,这种的幸福深刻得让人嫉妒. 所以亲爱的,我为你留下这长长短短的三千思念,只为你的掌心可以触碰到我那似水的柔情. 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无休.后世人的评弹,多了几许张扬.用的是古调,韵长平添.我轻轻吟唱着那些来自遥远国度的韵脚,为你写下细细的恋. 蓄发,为君,三千爱无疆.

信州区18326587312: 玉蜻蜓评弹汗衫上的血诗写的是什么 -
桐屈阿莫: 日磾【金日磾(jin mì dī)】家生后,商珍姓氏香,梨花来另院,爱月卧云房,窃喜桃成实,堪叹李忽僵,五常循礼数,四德奠乾阳,抛乳衿啼血,愁雨各沾肠,慈航逢华诞,花月正昏黄.

信州区18326587312: 描写苏绣的句子 -
桐屈阿莫: 苏州刺绣、评弹和园林, 被称为苏州三绝. 这三绝无论这刺绣、评弹、园林艺术的塑造, 都是这样精美、清新、秀丽, 使人感受到苏州人的聪慧智巧, 和这艺术的无穷的魅力. 在这月夜江南, 小河边潺潺流水声中的茶楼里, 喝着春茶听着这清音雅乐般的评弹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