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那些流传下来的经典诗词尽是些大白话

作者&投稿:洪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古至今我国的文学体系都是诗词,为什么直到近代才出现白话文这种通俗易懂的文体?~

这就不得不提到近代白话文鼻祖,鲁迅与胡适。他们是超越了文化范畴的“世界人”。
鲁迅和胡适这两位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做出罕见功绩的文化巨匠,无论在性格,或是在思想、人生道路方面都各不相同。但在二者之间,至少在如下两点上是一致的。第一,他们两人都是超越了文化范畴的“世界人”;第二作为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二人都是近代中国白话文的鼻祖。

胡适与鲁迅不同的是,并没有在同为汉字文化圈的东洋留学,而是在西洋新生共和国美国的西方文明海洋中,度过了他的青春年华。胡适在美国和美国学生一起接受了西方近代文化教育,发现了中国文言文存在的致命缺陷:无法如实表现事物原貌。胡适认识到,以汉朝以来的古汉语和语法为基础的文言文,虽然在传统形式上的修辞、辞藻方面具有很强的表现性,但在大众传播意义上的传达、表现方式以及功能方面,却十分脆弱。

胡适发现,要想变成一个国民国家,就应该像美国的近代英语体系一样需要一种言文一致的口语文。于是,他开始援引欧美的进化论,提倡改变中,国的传统文言文,创造一种新的语言,即新的国语形式。颠覆“士大夫阶层=文言文,平民阶层=白话文(即口语)”这一传统语言价值结构,使其进化为一种新的口语形式,即国语——这是青年胡适史无前例的大胆构想。
胡适于1916年执笔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于第二年的《新青年》杂志上。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此后,1918年5月,鲁迅创作的中国近代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从此开始,中国的近代“中国语”(言文一致的白话文体系)正式诞生了。

同时受到1913年日本的国语改革影响,教育部废止了作为文言文士大夫语言传统之象征的科举制度,随后召开了读音统一会议,试图以北京话为基础,制定汉语标准。如果没有胡适和鲁迅的理论指导,近代中国语的诞生显然会大大推迟。1920年,胡适出版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第一部白话文诗集《尝试集》以实践自己的白话理论。鲁迅的白话文实践,事实上早在日本语的影响下开始了。

我们如今看到的大多数诗词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由于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文化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最重要的便是语言的改变,也让更多的人都觉得诗词在理解过程当中会更加困难,更让人好奇的便是,多年来的发展诗词的文字真的没有经过任何白话吗。其实我们如今看到的诗词都是没有经过任何白话文的翻译的,毕竟为了能够保留最原始的文字色彩,都有将原来的根本意义得以保留。
诗词本身的寓意得以流传对于当时的诗人们来说,自己所创作出来的诗词也都是用尽心思揣摩才得出来的结果。当然每一个字也都有着自己非同寻常的寓意,所以并没有得到白话。这也正是因为每一个人对于诗词的理解和感情的猜测都会有所不同,每一个人对一首诗词所了解的感情也都会有不同,当然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才会让更多的人愿意去理解古代诗人们所想要表达出来的寓意。
会经过些许字体的改动由于文字的发展到如今很多汉字本身也都会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改动,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所能够见到的诗词字体上会发生一些变化,当然,这也正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字体都得到了更新,但是这样并没有代表诗文进行了白桦,而是对字体发生了一些改变进行了修改,这样的改动并不会影响整个全文的寓意,甚至不会改变当时文章整体的结构。
如今,我国对待任何古代所流传下来的物品都为了能够将他们最完整的展示在大家面前而不做任何的修改,但是这也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们都更加了解古代的生活和古代当时诗人们所想要表达出来的感情是怎样的。

现在写诗的多,会写诗的不多;写诗玩巧弄词,无病呻吟的多,写真情实感的少。号称诗的很多,能称为诗的不多,好诗太少!为什么少?因为缺少升华!

什么是好诗?人们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好诗其实也是各人有各人的体会,标准并非绝对。

先说说几个基本要素吧,在这里摘录两个名家的看法:

一,好诗最起码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第一、有诗味。诗味是一首诗所传递给读者的首次的整体的诗歌感觉。诗味不足,或像是口号,或像是散文,或让人不明所以,或其他,总之,给人诗的印象不明显,这样的诗歌不是好诗歌。
第二、有内涵。诗歌文本有明确表达的内容,所盛载的信息量要尽量地多,不是词语的简单的组合与排列。
第三、意境美。注重对诗歌意象的撷取和刻画,既有诗情又有“画意”。
第四、语言美。语言可以是华丽,可以是素雅,但不能缺少美感,缺少美感,就缺少了诗歌的美学特质。
第五、韵律美。现代诗的韵律美,不仅体现在诗脚的押韵上,还体现在诗歌内在的节奏感上,这需要诗人会熟练运用对仗、反复、排比、顶真等修辞手法。
第六、简练。诗是最简练的文学形式,要用最少的语言去表达最多的内容。
第七、有佳句。我们能背过几首现代诗?肯定不多。但现代诗中的佳句却容易让人记住。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首现代诗中的佳句越多,这首诗就越好。

二,1、诗人的创造力、影响力。2、作品的价值和个性。3、持续的作品生命力与恒久感。 4、诗中展示的诗人的境界、品位和尊严。5、作品的先锋精神和探索精神。 6、语言魅力。

以上这些议论基本把好诗的要素都包括了。 但我对上面的这些概括都不满意,因为它们太罗嗦。

我对好诗的理解很简单,任何一首诗只要能触动你,让你感觉有味道,能情不自禁地说声好,那就是好诗(至少对你而言)。好诗多名句,什么是名句?名句就是能让人念念不忘,长久流传的的句子。

好诗必须有境,虚实两境具全;有意,对自然,对事物,对生活的领会和感悟。好诗常在诗之外让读者体会到一点什么。

举几个我心目中好诗和名句的例子。

1, 人之初, 性本善。 (三字经)名句

2,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王进喜)

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名句(诗经)

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名句 (白居易)

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名句 (苏轼)

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名句 (杜甫)

7,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名句 (李白)

8,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9,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

10,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

11,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

12,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

除其中的一两个或有各人所见不同外,其余都是公认好诗名句,都具备成为好诗的所有原素。但如果细读你就会感到所有这些诗句,流畅自然,简单朴实,形容词不多,更无有意打扮修饰。它们就是经典的白话,“大白话”。

人若是没有灵魂就是行尸走肉,诗若是没有灵魂也不可能称为诗。语言,文字和格律等只不过是诗表达的工具,真情实感是诗的灵魂。一个母亲哄孩子入睡的单调的摇篮曲可以是一首美丽的诗;一个无聊文人的咬文嚼字只能被称为无病呻吟。

现在谈白话和大白话

白话指汉语普通话的书面表达形式。与“文言”相对。是唐宋以来在北方话口语基础上形成,初只用于唐代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和小说等通俗文学作品,五四运动以后逐渐取代文言,成为普遍使用的书面语形式。用白话写的文章,叫做“白话文”。本质上白话是口语的书面表达形式。

白话或白话文的特点是:
1, 流畅生动。
2, 表现力丰富。
3, 浅显易懂更贴近现实生活。
4, 朗读朗朗上口容易记忆。

白话(口语)自古就有。古人口语和书面语是有很大区别的。文言文自始就非最理想的语言表达方式,古代在东汉以前,使用竹简、丝帛等作为文书载体,必然要求文字简洁。文言文可以说受材料限制而不得已而为之。唐宋的好诗名句之所以层出不穷,客观原因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主观是哪个时代的文人摆脱了汉晋文章规则的束缚,更自由使用接近生活的口语(白话)。而白话的特性又使这些好诗名句千古流传。
大白话在这里是指那些具有白话特征,又高度概括,凝练和富于表现的文字,词。

好诗多是“大白话”,但白话并非就是诗。恰恰相反,白话多产俗段子,白话常为顺口溜。诗的白话化是否意味着诗就变俗了,成顺口溜了?全然不是。

现谈谈雅和俗的问题。雅和俗是一黑一白的双胞胎,从来不可分割。

任何时候雅和俗都是相对而言的,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昨天的俗可能是今天的雅,今天雅或许就是明天的俗。
古时因文言文的存在,知识阶层所采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没有接受教育的平民百姓明显不同,所以雅和俗确有个相对清楚的界线。在文言文已经作古的今天,再用文言文和白话来区分雅俗就会贻笑大方。

来看看字典上关于雅俗的定义:
雅:正规的,标准的,高尚的,礼貌的,美好的等等
俗:大众的,平常的,约定俗成的,流行的,通行的,低级的,粗鄙的等等。
如上面所言,雅俗是对立的统一,正规的也可以是流行的;美好当然亦可是大众的。俗是雅的基础,雅是俗的发挥和升华。小雅多含做作,大雅常是大俗。

而真正的好诗名句就是大雅和大俗,或已经不拘雅俗,最终达到雅俗共赏!

再谈谈诗和顺口溜的区别
1, 格律诗相对规范,对格式,韵律,排笔,对仗都有要求;顺口溜则是全无,只要顺口就行。
2, 诗对字,词的选择要求严格,凝练和概括是诗的特征。顺口溜是随意发挥,没有这些特征。
3, 诗要求意境,而顺口溜是含“意”而无“境”。打个比方,诗是立体的,而顺口溜就是个平面。

下面是我把诗改成成顺口溜的例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我改的顺口溜:

床前闪闪月亮光,
看着就像地上的霜。
抬头看看白月亮,
低下脑袋想家乡。

好诗多是大白话就到此结束了。本文都是工作之中和之余插空写的,多未经仔细考证,也有很多马虎。更是一家之言,胡说乱侃,仅是与网友轻松交流和自娱而已。对读了我这个短文的朋友说声谢谢。

深入浅出更加见诗人功夫。也最受普通老百姓喜爱

曲高和寡,一方面能广为流传必须浅显易懂,引起共鸣,它是高度凝练的语言,简约而不简单。另一方面有的诗不是只有表面意思。诗歌的模糊性,决定了它的韵味无穷。
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话啊,谁都听的懂,可是不是谁都能说出来。


古代中国流传下来的佛教书籍有哪些
1阿含部类 ● 杂阿含经 ● 大念处经 2般若部类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3法华部类 ● 妙法莲华经 4华严部类 ● 大方广佛华严经 5大集部类 ● 地藏菩萨本愿经 6经集部类 ● 维摩诘经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7密...

三种易学经典,哪一部流传了下来
其中,最著名的三种易学经典包括《周易》、《易经》和《易传》。在这三种经典中,《周易》无疑是最为人们所熟知和流传下来的。这是因为《周易》是易学中最古老、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一,也是最早被系统地记录和整理的易学著作之一。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智慧,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政治、文化等领域...

中国古代,大约5000年以前,都有哪些书籍流传下来?
《文子缵义》、《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说》、《山海经》、《阴符经》、《关尹子》、《亢仓子》、《鬻子》、《公孙龙子》、《鬼谷子》、《子华子》、《尹文子》、《鶡冠子》、《穆天子传》、《十洲记》、《列仙传》、《抱朴子》、《握奇经》、《尉缭子》、《曾子...

中医的几经中流传或没流传下来的除了《皇帝内经》、《黄帝外经》还有...
《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 除了内经其他全部失传。

佛陀四十九年说法流传下来的佛亲口所说的经典(不包括后代的论义等)请问...
十二部经 何谓三藏?即是经藏、律藏、论藏。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精通三藏,并能以三藏自利化他者,尊称为三藏法师。如姚秦鸠摩罗什、唐玄奘等。试略谈其义:经藏:经藏是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三藏十二部表解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大都属于经藏。律藏:律藏是...

地藏经是佛成佛后讲的吗 那成佛后讲怎么能流传下来
1. 佛经是在佛祖成佛后讲授的,包括《地藏经》。2. 佛祖在大约31岁时成佛,并在菩提树下开始讲授经文。3. 佛祖从成佛时起,直至80岁涅槃,期间不断传授佛法。4. 《地藏经》据信是在佛祖80岁左右,涅槃前三个月讲授的。5. 佛祖圆寂后,其弟子中的500位阿罗汉聚集,进行了第一次佛经结集,记录下...

经云是什么意思?
“经云”这一词来源于《诗经》,其中“经”指旧时传承下来的经书,而“云”代表着传承、流传。因此,“经云”可译作经书中流传下来的话语,即为经文中的警句、格言等。这些经云凝聚了古人智慧,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对于后人的思考与借鉴具有重要意义。“经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亦是中华...

现在人们研究的佛经和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佛经是一样的吗?
佛经是后人编篡的。然后,很多原本的经历和事实,都变成了传说。譬如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什么,谁谁又说了什么。然后传说的传说就变得更离奇,有时候完全变成人们想当然的东西。另一个问题就是当时政治统治意识形态的需要,或废或立,当权者可能对宗教感兴趣,然后加入了自己的嗜好,形成某种风尚,完全扭曲...

佛陀四十九年说法流传下来的佛亲口所说的经典(不包括后代的论义等)请问...
经藏 一、经藏。梵语素怛缆,或曰修多罗,华言契经,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三藏十二部表解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大都属于经藏。 律藏 二、律藏。梵语毗奈耶,华言调伏,亦翻善治。佛所制定之律仪,善能调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藏。 论藏 三、...

古代经学典籍都包括哪些
在汉代尊经的情况下,它和《公羊传》《觳梁传》一起被视为解释《春秋》的传。事实上,《左传》是参考《春秋》经而作的史著,并不单为解释《春秋》。西汉时,《左传》作为古文经,一直在民间流传,未立于学官,刘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汉书·刘歆 传》),并力争将《左传》立于学官,遭到今文经博士的...

晋源区15569573419: 为啥那些流传下来的经典诗词尽是些大白话 -
陶宰捷通: 现在写诗的多,会写诗的不多;写诗玩巧弄词,无病呻吟的多,写真情实感的少.号称诗的很多,能称为诗的不多,好诗太少!为什么少?因为缺少升华!什么是好诗?人们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好诗其实也是各人有各人的体会,标准并非...

晋源区15569573419: 为什么诗歌是读的? -
陶宰捷通: 古代诗歌可以细分为诗词歌赋,只有诗是读的,而词、歌、赋都是唱出来的,简单的说诗是雅文学,词、歌、赋都是俗文学.只不过因为流传久远,那些词、歌、赋的唱法基本失传了,所以现在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都只能读.

晋源区15569573419: 诗为什么流传千古!? -
陶宰捷通: 诗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唐朝.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统一的帝国(疆域约1100多万平方千米)...

晋源区15569573419: 中国古代诗词怎么流传下来的?作者本人主动传播? -
陶宰捷通: 大体上,古诗词传世靠的是以下几个手段:一、刻石.比如各个地方名胜的墙壁、山石,很多都有诗词家的笔迹.二、诗集.诗人不一定都是穷困潦倒的,比如晏殊、纳兰容若等,写的诗词就自己出诗集了.三、口传.就像唱歌不一定要看着歌词才会唱,可能就是听别人唱来唱去自己就会了.四、后人点评整理.比如王国维就最爱干这个事.把诗词整理到一起,添加自己的感想. 五、国家编撰,推广,这是最重要的渠道.例如《全唐诗》就是清朝康熙皇帝亲自下令由江宁织造曹寅,也就是曹雪芹的爷爷,在明末胡震亨的《唐音统签》、季振宜的《唐诗》等基础上编撰而成.康熙皇帝还亲自写作序言.新中国成立后,大量收集整理古代诗词,同样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晋源区15569573419: 为什么几千年的中华诗歌史像李白那样浪漫的诗人不多呢 -
陶宰捷通: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流传下来的诗歌浩如烟海.优秀诗人代代涌现,出现了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李清照和纳兰性德等有代表性的诗人.一个人代表一个历史,他的作品是历史的缩影,加之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开创了诗歌艺术的疆域.一个人不能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历史上也只有一个李白,他的成功是那段历史和本身性格狂放不羁、尽显本真的结果.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他是人性和艺术结合得最淋漓尽致的一位诗人.基于以上天时地利人和,才促成了千百年来一个李白这么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晋源区15569573419: 古代诗人写的诗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
陶宰捷通: 随口吟出的诗,除非是名人或权贵会有人记下来,一般普通人的诗是不会被记录下来的.有的有心记的诗人吟完后会及时记录下来,其中好的诗,就会被人们相互传阅而流传下来.也有许多诗是写出来的,尤其是那些长诗. 古人对诗文很崇敬的,有时甚至是崇拜,特别是那些不会写诗的人,他们是使诗歌能流传下来的主力军. 由于古代没有先进的印刷技术,古人是非常重视抄写和记录的,这也是许多文字能流传到现在的主要原因. 民间的记录只在流传范围上发挥了作用,长久保留,官方的搜集和编撰功不可没.几乎每个朝代官方都会组织大规模的编修活动.

晋源区15569573419: 古诗都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
陶宰捷通: 古代的诗歌有很多种流传方式: 1、出诗集.这个方式需要用到钱,一般分三种:一是自己掏钱出自己的诗集;二是欣赏自己做的诗词的达官贵人资助;三是出版商要以此牟利而出诗集赚钱 2、艺人传播.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晋源区15569573419: 诗词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 -
陶宰捷通: 1、阅读古典诗词,促进人们了解历史文化.古诗词,是古代历史的一部分,学习古典诗词,也是学习中国的历史.对本国历史的了解,会增强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同时,对祖先们所创造优秀文化的了解,能增强我们的自豪感.优秀的...

晋源区15569573419: 古代诗人的诗词为什么会留下来? -
陶宰捷通: 这就是书籍发展的魅力了.好的东西,不记录下来,谁又知道呢.哪个诗人的梦想不是创作一首名流千古的诗词呢.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了.有需求,那么就有创造.

晋源区15569573419: 现存唐诗宋词十不存一,只有少数作品流传下来,原因有哪些? -
陶宰捷通: 是宋词应该不存,因为少数作品流传下来都是比较有实际意义和纪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