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美术《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教案两篇

作者&投稿:蹉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篇一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部分劳动的场景,通过欣赏这些场景来认识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

  教学方法:

  1、欣赏

  2、讨论

  3、动手画劳动场景

  一、导入新课:

  1、简介本届学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青岛实验区第一届,师生共同参与、积极配合来完成教改任务。

  2、本节课为欣赏课。

  3、观看劳动的场景画面

  4、把学生分成 四个组。

  抢答问题:观看1---2页的五个画面

  1: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性质和情节?

  二、新授课:

  教师活动:

  1:根据座次分成四个组。

  2:提出活动一的第一个问题。

  3:教师在黑板上分四个记分牌,分别记分。

  4:活动一(2)、(3)问题根据时间再定。

  5:教师布置画一幅表现劳动场景的画。

  学生活动:

  1:分成四个组,自己选队长,起队名。

  2:抢答问题。

  3:选代表作总结。

  4:学生动手画表现劳动场景的画。

  能力要求: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布置下节课的内容:

  对课本3、4页问题找出一、二个来论述,写成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资料来源提示:互联网、图书馆

  课后记:

  新教材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需要我们认真探索。

  1、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组织和参与讨论。

  2、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探索,注意对有创见观点的学生充分肯定。

  3、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要强调清楚。

  4、师生共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学习。

篇二
单元课时:

  本单元分2课时教学。

  活动安排:

  ◆观赏与描述:

  *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情节?

  * 你对作品所表现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

  * 你对作品中人物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有什么感受?

  ◆分析与研究:

  * 你对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

  * 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

  * 你能不能想像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

  ◆讨论与解释:

  *你从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

  *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

  ◆体验与评价:

  *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体验和联想?

  *你对劳动创造世界有什么体会和看法?

  活动一

  1、课题

  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上)

  2、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3、课时

  1课时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课件、课外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课本等。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钢笔、笔记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5、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 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 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③ 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p;#8226;凡•高,1953年生于荷兰格罗渥忒-松丹特他是一位牧师的儿子。年少时的凡高并没有体现出任何独特的艺术天赋,在他16岁时,他才有机会接触艺术,而当时也只是在占比尔美术公司当职员。不久后,在爱情上遭受挫折的凡高,对生活感到十分痛心,他渴望寻求神灵的帮助,于是投入了宗教的怀抱,决心做一个基督教牧师。可是凡高未能熟谙深奥的教义,于是只好到比利时南部矿区波里纳士去传教。但是因为他的口才不好,最终还是未能成功。

  1886年3月,依靠他在巴黎当画商的弟弟的帮助来到巴黎,并通过弟弟的关系认识了印象派画家,并与他们密切交往,画风深受其影响。一年半后,他迁居到终年充满阳光的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居住,他在这里拼命作画,主要作品都产生在这一时期。由于穷困和劳累,他精神失常,反反复复,最终自己结束生命,那时才37岁。十几年的艺术生涯,留下八百多幅油画。他的画风对后来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艺术影响很大,堪称世界绘画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他的主要艺术特点是运用对比强烈而又明亮的色彩,以粗犷的笔触,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独特感受,而不是简单地再现客观事物,所以,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油画《播种者》,从其构图来看,虽然带有模仿十九世纪法国农民画家米勒同名作品的痕迹,但却具有凡*高特有的艺术个性。这突出地表现在色彩和笔触的运用上。全画以鲜明的黄色为基调和灿烂的色彩表达了画家内心强烈的情感,充分显示了一种强调表现画家主观感受和艺术个性的新的画风,把油画中色彩和线条的表现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③ 欣赏、评述《收获》

  ☆展示挂图,欣赏、讨论。

  ☆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收获》(雕塑,青铜)

  作者:(苏联)穆希娜,苏联老一辈女雕塑家,是一位具有才华和大胆创新精神的杰出艺术家。她在193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苏联展馆所创作的巨大的《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的不锈钢雕像(高24米),使她获得了世界性的荣誉。以后多次获奖,对苏联雕塑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雕塑《收获》(又称粮食)是她创作的装饰性雕塑的代表作。它原是为莫斯科河桥面设计的装饰性组雕,1939年曾经在食品工业展览会上展出。它表现两个青年妇女,共同扛着一捆沉甸甸的麦子,一个向右,一个向左,通过共同扛着一捆麦子的动态。将两个人物有机地连续在一起,在统一中求变化。不论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能看清其中一个妇女脸部显露出的丰收喜悦之情。作者将两个青年妇女的形象塑成结实有力的全*和半*的女人体,既是为了赞美青年妇女蕴藏的青春活力,也是以此象征苏维埃的丰收景象。作者虽没有直接表现劳动,但以劳动后的丰收表现劳动给予人们的愉快和幸福。

  ② 欣赏、评述《纺织女》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讨论。

  ☆学生交流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纺织女》(油画)

  作者:(西班牙)委拉斯凯兹,十七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画家。擅长肖像画和风俗画。虽任宫廷首席画师,绘画题材受到一定限制,但仍然有不少作品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纺织女》,宫廷生活题材,画面分前后两大部分:前景部分是西班牙马德里皇家织造厂的纺织工正在劳动的情景;后景则是宫廷贵妇们正在欣赏由皇家织造厂织造出来的壁毯。两个场景代表了两个不同的阶级,而且似乎隐含着一种对比。这不能不说是体现了画家的一种思想倾向。加上画家着重表现的各种劳动姿态,而且有意识地通过画面右侧白衣的纺织女劳动时的优美体态,让人清楚地看到了劳动妇女特有的质朴的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西班牙美术史家对这一作品的研究,这一作品在思想内容上还有更深的含义。这就是画面后景壁毯上所表现的图像,是以技艺女神巴拉斯与擅长纺织的人间少女阿莱辛比赛织布的神话故事为题材的。它描绘巴拉斯因比不过阿莱辛,而恼羞成怒把阿莱辛变成了永远吐丝的蜘蛛。据研究者讲,前景的纺织女是为陪衬这个故事而安排的。所以此画原名《巴拉斯与阿莱辛》。从这个研究成果看,这幅画实际上是描绘了天上人间两个纺织世界,反成为背景,作为陪衬的人间的纺织女倒成了全画的主角。这证明委拉斯凯兹虽然以神话为题材,但他更重视现实人间,特别是重视他在宫廷中可以经常见到的他很同情的劳动妇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用超轻粘土做爱心早餐美术中体验快乐或感受劳动的文字稿怎么写?_百 ...
写自己的体验感,例如,老师让我们取了一块红色的粘土,轻轻的搓成椭圆之后,就变成了一根香肠,然后又做了一个蛋,用的白色粘土搓圆压扁,拿着工具戳出一个坑后,蛋黄也完美的做好了。也可以写互动感,几个小朋友是合作还是比赛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反思6 《劳动最光荣》是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课。本课是要求学生掌握人物动态速写的造型基础课。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们更加直观形象的接受知识。是“示之以形、动之...

美术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十二课我做的文具。(人教版)本课书的学习领域属于设计*应用。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认知目标:在仔细观察常用文具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设计绘制造型新颖、色彩鲜艳的各种常用文具。 2、 能力目标:发挥自己的想象,在生活和艺术的联系和互动中,获得用艺术的方式美化和...

在中外美术史上以劳动者为主题的著名绘画作品有哪些
最著名的就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俄国作家的作品。

画家进行美术创作的劳动对象是什么
此外,情感、观念和思想等抽象概念也是画家创作的重要劳动对象。画家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视觉元素,将自己的情感、观念和思想传达给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例如,蒙克的《尖叫》就以夸张的色彩和扭曲的线条表现了画家内心的恐惧和不安。综上所述,画家进行美术创作的劳动对象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自然...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反思2 《劳动最光荣》是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课。本课是要求学生掌握人物动态速写的造型基础课。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们更加直观形象的接受知识。是“示之以形、动之...

顺义小学美术和劳动哪个好教
顺义小学劳动好教。1、顺义小学的学生认知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对新事物和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对于实践性的活动也更感兴趣,愿意亲自动手参与其中,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劳动教育的内容和目的,老师教授知识会比较容易,上课会比较轻松。2、美术技能和技巧的培养需要时间和反复实践,学生在初级阶段还没有...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3.引导学生认识陶瓷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的综合设计,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土与火的艺术》教案二 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们的优秀作品。2、结合自己的观察、感受、发现启发学生对立体...

“劳动最光荣”劳动教育教案精选
一、导入 亲爱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劳动。你们知道劳动是什么吗?它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二、了解劳动 劳动,广义上是指为了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而付出的任何有益活动。它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三、...

西欧美术史上第一个反映劳动主题的的画家是谁?
他的<打石工>,<奥尔南的葬礼>,<筛麦女>等等作品,都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打石工>以真人大小的比例描绘了在烈日下辛勤工作的两个人;<奥尔南的葬礼>同样是以真人的比例把奥尔南小镇上一个普通人的葬礼搬到了巨幅的画面上(6063米*3014米)他以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将平凡生活中的风俗画场面提升...

称多县19634202064: 八上桥之美预习的资料 -
籍贸艾森: 目标:理解作者所写的桥之美;与中国石拱桥比较,感受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一些难句的情味. 课时:两课时(课内指导一课时,课外自读巩固一课时) 第一课时(课内指导)步骤: ○导入 ○简介作者:吴冠中1919年生,中国现代画家....

称多县19634202064: 人的创造力有几种类型? -
籍贸艾森: 我们知道,创造力是指能够提供独特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能力,而它又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的,并且在创造性活动中反映出创造力高低水平的差异.因此,至少可以在三个层面上来对人类的创造力进行分类,即可以从人类创造...

称多县19634202064: 请问创造力是什么意思? -
籍贸艾森: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它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

称多县19634202064: 如何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 -
籍贸艾森: 幼儿期进行创造力的教育和培养,对开发幼儿创造潜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创造力不是一种知识可以学习和直接传授,它是人类特殊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因此,创造教育应立足于在幼儿生活、学习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如何在幼儿美...

称多县19634202064: 人类的创造力如何起源第5段作用是什么 -
籍贸艾森: 对“突变理论”提出了质疑. 过去十年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系列来自远古的、艺术与先进技术(当然,这里的先进是相对的)存在的证据,这说明人类产生创新性想法的时间,要比我们之前估计的早得多:甚至在智人还未出现,也就是20万年以前人类大脑就已经拥有这种能力了.不过,虽然我们的创新能力出现得很早,但人们仍在酝酿了千年之后,才在非洲及欧洲将其转变为取火能力.这些证据揭示,我们的创新能力并不是在人类进化史晚期突然爆发的,而是经过数十万年“细水长流”般的累积,在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及社会学因素作用下才得以出现的.

称多县19634202064: 劳动 [ ] 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②创造人类③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④创造文明 A、① -
籍贸艾森: A

称多县19634202064: 为什么说劳动是人类文明创造,延续,发展的不竭之源 -
籍贸艾森: 从语言学上,根本无法客观合理定义什么是劳动,因为哲学上的干扰. 实际上,为生存而去获得食物的人类和动物没什么区别,哪怕是产生储存的资源的行为. 也就是说生存就是能量循环以维持生物存在的过程,劳动实在和文明没关系,却是一个种群延续、发展的离不开的. 而文明是智慧的结晶,是以信息传递为基础,人类向未知寻求答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文字的发明才是与动物最大的区别. 误区一,自我意识,实际上其他动物是否拥有自我意识,是否在思考“我是谁”的问题还是未知的问题.现在还不能下定论. 误区二,就是劳动.但这个说法...

称多县19634202064: ()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认知和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 -
籍贸艾森: A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

称多县19634202064: 仿写句子:劳动创造人类,科学创造了巨人 -
籍贸艾森: 知识创造财富,博学创造未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