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死后为什么要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辅政?

作者&投稿:蠹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周武王,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在位19年。被尊崇为古代明君。 武王伐纣,周公辅政是中国历史上被千古传诵的美谈。灭商三年后,周武王积劳成疾,溘然长逝,遗命弟弟周公旦辅佐儿子诵,史称周公辅成王。周武王为什么选择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辅佐成王?作为明君,如何选择辅政大臣也一定会深谋远虑,有着政治家的战略眼光。从最高统治者的角度来讲,应该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可靠与制衡

历代帝王选择辅佐幼帝的大臣首先考虑的是其忠诚度,可靠性。选择自家兄弟自然要比外人更为可靠,即便做最坏的打算,就算周公有不臣之心,取代成王,江山也还在自家人手里。

周武王非常了解弟弟周公旦,深知他不是贪恋权位之人,众所周知,周公旦一生只对风水和相术痴迷,但是姜子牙却不同,七十岁高龄仍然想着建功立业,权力之心比较重,两者相比较的话,周公还是最适合的人选。

姜太公虽然也对周王室忠心耿耿,但毕竟是外姓之人。可靠性自然大打折扣。

我们从历代幼主的辅政大臣都可以看到,辅政大臣里一定会有自家宗族有着血缘关系的近亲。并且辅佐幼帝,不仅要管国事,也还要处理家事,周公显然是更好的人选。

制衡考量

姜太公虽然为周朝立下汗马功劳,又是周武王的岳父,周成王的外公,但终究是外姓人员,从武王的分封就能看出这种端倪,姜太公功劳最大,却被封在偏远的齐地,齐地周围经常发生暴乱,商纣王的儿子还起兵反叛过,把自己的弟弟周公旦却分封在鲁地,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比齐国之地好的多,这里就可以看出周武王开始在防范姜子牙了,这样就不会把国家大权交给姜子牙来掌管。

之所以选择周公而没有选择姜太公,周武王自然有他的想法,姜太公早年统领兵权,因此深得人心,势力也逐渐强大,周武王颇为忌惮姜太公的权势,担心他会拥兵自立,姜太公与他的关系,又不能除掉他,于是把姜太公封在偏远的齐地,让他远离政治中心。

二、才能威望。

周公,姜尚,都和周武王并肩作战,周武王非常清楚两人的特长,选择自己弟弟,可以说是任人唯贤,人尽其用。

具体说说他们的特点。

姜尚

周、姜二公都是文武全才,但是姜太公的的特点更多的是在军事上,姜子牙一直以来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军师,擅长具体的军事谋略,战役指挥。从我们现代的军事理论上来讲的话,既是帅才,也是将才。姜子牙被历代皇帝和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他所编著的军事著作《六韬》为后世的中国著名的军事家孙武、鬼谷子、诸葛亮所学习和借鉴。

国家治理上,姜太公在其封地上也把齐国治理的井井有条,但是这种治理只是地区性的治理。在全局及整个周国宏观治理上,则需要更强的思想,理论,及一套完善的治理体系。

周公

武王姬发和周公姬旦是周文王十来个嫡出儿子中最聪明能干,德才兼备的两个儿子。在周文王时代作为他的左膀右臂辅佐他治理封地,并发展壮大,最终到可以与殷商一绝雌雄。在一起长大的兄弟,自然是非常了解自己弟弟的人品和才华。

来看看周公政绩

在周王朝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在他的带领下,周朝二次克殷,统一东方,建立以成周为中心的军事政治中心,在周公的辅佐下,周王朝从开始建国的立足未稳,危机四伏。到周公还政时,江山稳固,从上到下井井有条。

他被尊为儒学奠基人,为周王朝800年的基业,以及为后世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是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所以周公在治理国家方面的能力以及威望要高于姜太公。可见选择以周公辅佐成王是一个成功的选择,体现了周武王的政治远见和战略眼光。

三现实考虑 ——年龄

有人说没安排姜子牙辅政的原因是因为姜子牙太老了,但是事实上那时候姜子牙还非常健康,而且他活到了周成王都去世了。

这种观点是马后炮,谁能预测姜子牙的年龄?

当时的生活环境人平均寿命三十多些,姜子牙高寿属于极小概率事情,周武王决绝对不会拿姜子牙的长寿来赌江山的稳固。

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的时候,他已经72岁了,在古代那个时候已经是非常高寿的老人了,然后又辅佐文王和武王两代君主,年龄至少也有八十有余了,这样的老人随时都有可能西去,如果辅政的话,万一不测,周成王还小,又得动摇国本,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况且周武王一生尊敬姜子牙,尊姜子牙为相父,周武王也希望姜子牙能够安享晚年,以报辅政之恩。

周公旦不仅能力强,而且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在年龄上很有优势。

后来事实证明,周武王的选择是相当正确的,选择周公和召公来辅佐幼子,后来周公也在周成王二十岁的时候,把朝政大权还给周成王,也算是完成了哥哥临终前的嘱托。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朝代,历时800年,为什么周朝可以...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周部落兴盛于周文王姬昌作首领的时候,他的统治使周部落势力强盛,死后他的儿子武王姬发才有条件伐纣灭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并进行了东征。此后周朝向外扩张长...

周公为什么要求葬在成周,成王又为何不从呢?
但不管怎么说,听到武王这样说,周公很受感动,表示不会要王位,会尽心尽力辅助周成王。然而周武王死后,周公就称王了。事实上,这是一个很英明的举动,为什么孔子仕途不顺,为什么卫国很看重孔子,但孔子却没有在卫国做官。原因很简单,名不正言不顺,又或者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所以在国家初立、...

周武王在选择辅政大臣时,为什么选择了周公,而不是姜子牙呢?
第二块是春秋战国时期人物的讨论,权威性比前者稍微低一点,但也可参考。第三块是汉代之后的人们的讨论文字,相对而言比前两者权威性更降了不少,而且还有干扰,需要尽量少用。下面咱们就按照这个思路把信息整合了看看。周武王死后,武王的一群弟弟们开始陷入内斗的境地。管蔡兄弟抱团挤兑周公,周公的...

周公和周武王是什么关系
周公是周武王之弟,周文王第四子。周公旦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因谥号为文,又称为周文公。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其时,管叔、蔡叔和霍叔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史称三监之乱。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国家势力扩展至东海。他后建成周雒邑,称为“东都”。

“周公”指的是历史什么人物
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周武王,周文王,周成王,,伯禽,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周文王最年长,周文王的儿子为周武王,周武王的儿子为周成王,三者为爷孙关系;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伯禽的父亲;伯禽是周文王姬昌之孙,周公旦(即广义上的周公)长子,周武王姬发之侄。此外,周公特指周公旦。

周公旦和武王的母亲是同一个人么?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周文王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周公在当时不仅是...

周朝文王武王的姓氏演变。
微子启闻讯后带着商朝宗庙的祭器,裸露着上身,并把自己捆绑起来,牵着羊,带着茅,跪着去见周武王,请求保留商族的宗祀。周武王答应了微子启的要求,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殷,统率殷的遗民。同时,周武王派弟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分别领兵驻守在殷都周围,就近监视,号称“三监”。但周武王死后,...

周公制礼是什么意思?
周公制礼:即在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

秦始皇建立的秦朝与之前的周朝的区别
2、秦朝采用中央制度,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秦国官制为基础,把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政府机构。在这个机构中,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三、军事制度不同。1、按照周制,大国...

云和县17251419774: 周武王夺商朝后几年死了? -
天曹多索: 根据《史记》记载,周武王在位11年灭商,灭商之后两年就因为上天是否会保佑周家的问题而生了病,周公和姜太公祈求神灵,愿意替武王生病也无济于事,结果武王还是在第二年驾崩了.所以,周武王夺取商朝之后三年就死了.

云和县17251419774: 为什么武王死后没有让姜子牙辅政? -
天曹多索: 封建制度

云和县17251419774: 为何周武王自愿降低身份称天子,做人皇不好吗? -
天曹多索: 周武王连帝都不敢称,更不要提人皇了,人皇不是自封的.帝与王的区别是:德合天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所以周武王没有资格称帝,也没有资格称人皇.只能称王.

云和县17251419774: 姜子牙和周公谁对西周贡献大? -
天曹多索: 当然是周公.周公功绩有四1,辅助武王 翦灭殷商 2,东征叛国 平定三监 3,大行封建 以屏周室 4,营建洛邑 制礼作乐 http://baike.baidu.com/view/2745.htm?func=retitle尤其是制作周礼...

云和县17251419774: 周公是姜子牙吗? -
天曹多索: 周公不是姜子牙.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

云和县17251419774: 未雨绸缪的成语故事 -
天曹多索: 未雨绸缪 成语解释: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成语出处:《诗经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成语故事】 周武王率军灭了商朝后,把有功之臣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留下周公在朝辅政.武王死,年幼的成王在周公的扶持下管理朝政.有人散布谣言说周公要废成王,周公表示要像鸟儿那样未雨绸缪,整顿朝政,肃清叛乱,然后自己退隐.

云和县17251419774: 爱屋及乌典故的典故是什么?要短小的 -
天曹多索: 解释: 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汉朝人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大意是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

云和县17251419774: 周武王伐纣以后,分给周公和姜子牙封地,周公用自己的家人治理,� -
天曹多索: 周公被封到鲁国,由于西周刚刚建立,局势还不稳定,周公需要留下来辅佐侄子周成王,就把自己的儿子伯禽派到封地鲁国去,代替他治理鲁国.于是伯禽成为鲁国事实上的第一代鲁公(国君).

云和县17251419774: 西周初年历史 -
天曹多索: 西周建立两年,周武王就死了.他的儿子周成王年幼继位,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代理政事,这种做法称为“摄政”.三监不满,便散布谣言,说周公会对成王不利,又怂恿武庚共同起来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周公亲自领兵东征对付三监...

云和县17251419774: 西周时九鼎为什么放在成周而不是宗周 -
天曹多索: 因为这是周文王以前周族人长期停留,建造城池的地方,所以此地有城,又叫“岐周”. 自此,周朝利用本族擅长耕种的特长,渐渐扩张到了沣水西岸,建城丰邑,定都于此.后来周文王去世,周武王继位,为了进一步东进灭商,又把都城推...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