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集的介绍

作者&投稿:卞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集的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也与兄弟苏辙、父亲苏洵并称为“三苏”。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今海南一带),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1037),死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1101),享年六十六岁。在嘉祐元年(1056)以前,苏轼是在自己的家乡度过的。这位作家的天才在儿童时期已经显露了不可逼视的光芒。在他十岁的时候,父亲苏洵叫他写一篇习作《夏侯太初论》,他竟能写出“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博猛虎,不能无变色于峰”这样善于把握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郭辑本《王直方诗话》)“东坡作〈夏侯太初论〉条”)。嘉祐元年,苏轼二十一岁,其父将他和苏辙兄弟俩带到汴京,并将他们介绍给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和其他知名之士。欧阳修大加赞赏。次年参加欧阳修主持的礼部科试,苏轼和苏辙都考中了进士。不久,因母亲程氏在四川家中病逝,苏轼父子之人回蜀奔表。直到嘉祐四年十月,才再度赴京。这次乘舟经行三峡,沿途奇丽的山川和屈原塔、昭君村等古迹,激发他们的诗兴,一路上写了一百首诗歌,编成《南行集》,其中苏轼的作品有四十首,这可说是他诗歌创作的起点。嘉祐六年,苏轼经欧阳修的推荐,考取了贤良方正言极谏科。在这次应试中他写出了二十五篇《进论》和二十五篇《进策》,系统地提出了自己对前代治乱兴衰的看法和当前的政治主张,力劝仁宗改革弊政,励精图治。其中在具体措施上,与当时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主张有歧异。他说:“臣窃以为当今之患,失在于任人,而非法制之罪也。”(《进策·策略三》)新以提倡任人,反对变法;提倡渐进的变革,反时操之过急。这种早年形成的观点,对他一生的政治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熙宁二年(1069)二月,苏轼四川居父丧还朝时,正碰上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开始变法。他立即站在保守派一方,接连上疏,竭力反对王安石的做法。照宁四年二月,他两次上万言书,对新法进行了全面的非议。因为无效,就自请出任地方官。他先到杭州任通判,后调任密州、徐州、湖州的知州。值得注意的是,苏轼虽然反对新法,但和极端顽固的旧派有新不同。在新法推行之初,他对限制贵族特权,增强国治力量诸方面,都曾表示赞同,只是他认为王安石的政策是“取天下之财与民争利”,因而力加反对。后来司马光要将新法完全废弃时,他又和司马光争论,认为应当保留其中合理的部分。可见他对于新法,并非盲目地否定一切。但也因此为新旧党所不容,受两方排挤。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由于宋朝官僚制度的腐朽和官员素质低劣等原因,曾产生了某些副作用。苏轼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同,因他看到新法施行过程中新产生的种种流弊,就以诗歌作为武器,尖锐地揭露了一些不良现象。苏轼在当时文名很大,这种诗歌流布四方,就成了守旧派反对新法的最有力的宣传品。但在王安石当政的时期,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始终没有因为苏轼讽刺新法而对他进行过打击报复,只是在王安石离职之后,变法派中的新进就群起陷害苏轼。元丰二年(1079)七月,当他移知湖州时,即以讪谤新政,诽谤君王等的罪名被逮至京,关在御史台的监狱里。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在狱中受尽苦楚,自度必死,写下了近似遗书的《狱中寄子由》诗。然神宗对苏轼本无恶感,一些元老重臣又纷纷上书营救,已经退隐的王安石也出而说:“岂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结果落得从轻发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谪居黄州是苏轼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转折点。他在政治上虽受到打击,但在创作上却获得了丰收。苏轼早年的成就固然已经不同凡响,然而到了黄州之后,这位大作家进入了更加成熟的时期。元丰八年三月,神宗去世,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司马光等旧派人物执掌大权,逐贬变法派,彻底废除了新法。元祐元年(1086)苏轼被召还朝,援心翰林学士、知制诰的重位。但他反对尽废新法,竟和司马光当面辩论了一场,结果遭到新旧党的夹攻,陷入了朔党、洛党、蜀党互相排斥的无休业的纷争中。于是一再要求出任地方官。自元祐四年起,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先后出知杭州、常州、扬州、定州。元祐八年九月,高太后逝世,哲宗亲政,为挽救危机,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再度起用了新党,并于绍圣元年(1094)开始恢复新法。于是苏轼被划入旧党一派,以“讥斥先朝”罪名贬至莫州,接着再贬至惠州。绍圣四年,新党掌权的朝廷普遍加重对旧党的惩罚,六十二岁的苏轼又一次现遭到远谪,贬为琼州别驾,到海南岛的儋州居住。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去世,徽宗继位,神宗的皇后向太后听政,苏轼遇赦北还。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间病逝常州。噩耗传出,举国哀恸。“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惠林佛舍”(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后来,奸臣蔡京奏请朝廷严禁发卖苏轼的集子,可是越禁越流行。宋元以来,以他的生活为题材的民间故事、小说、戏剧就不断出现,历久不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这位著名文学家的怀念和敬爱。

公元一零五四年,偏僻的四川举行了一场毫不起眼的婚礼。男方名叫苏轼,青神县中岩书院的学生。新娘是他老师王方的女儿王弗,这一年,刚满十五岁。按林语堂的说法,一切婚姻都像赌博,都像在茫茫大海里行船。苏轼与王弗也不例外,婚姻的幸福不可预测。但是苏轼无法说,不行,我不了解她。如果这样,他的父亲苏老泉就会大叫一声:你奶奶的!然后一巴掌扇过去。一切都是天定,苏轼能做的只能是等待。他就像神话里的王子,渴望爱情临空降临。新娘王弗则只是希望从此能够好好做苏家的女人。这几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所有中国女人的心愿。王弗也渴望爱情,但她更渴望平平安安的做一个女人。她是知书的闺中贤媛,自然明了社会赋予她的重任是相夫教子而非风花雪月。她知道应该让苏轼感激,使苏轼满意,但是不该叫苏轼浪漫。王弗把自己的婚姻包装得很标准,她自己也准备成为一个理性主义者。不过她所嫁的苏轼偏偏是一个天生乐天派,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以爱情为食的美食家。于是一个大众化的妻子,一个卓尔不群的丈夫,在婚姻的黑森林里不和谐的匹配。巨大的反差,注定了这桩平常婚姻的不寻常。
在王弗看来,苏轼是一匹多情的野马,很需要她的驯导。喜欢无拘无束的苏轼离开家乡之前,很喜欢呆在岷江边的王方家里。那里有古庙、清溪,但更多的是王弗设置的陷阱。王弗常常炒瓜子、炸蚕豆给苏轼吃,同苏轼坐在茅屋外聊天,还陪他去不远的瑞草桥畔野炊。王弗安排的都是苏轼喜欢的生活方式,这给了新婚的苏轼一个误导,苏轼傻乎乎的大口喝着美酒,却不知王弗的游戏秘诀在一个“拴”字,只要听话,认认真真地读书,她是愿意作厨师和玩伴的。这就是苏轼所能拥有的全部浪漫。不过精明的王弗也有一个疏忽,她没有发现那个人称二十七娘的小姑娘王润之正用一双明亮的大眼盯着苏轼,后来她成为苏轼生命的一部分,她不能给苏轼以浪漫,却让苏轼去寻觅浪漫。王弗若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王弗还要扮演红袖添香的角色,她的父亲是乡贡士,大约有点家庭熏陶。苏轼以为王弗给与他的是爱情的浪漫。苏轼跃跃欲试的要把王弗也当成一本书来读,那该是多么美好的宋朝夜晚啊。可惜苏轼又错了。王弗不睡觉,陪苏轼一夜一夜的熬着,王弗一夜一夜的陪下去,苏轼喜欢读书倒也罢了,可王弗何苦?现在广泛流传一个故事:一次苏轼读书因疏忽而有错落,王弗便笑着指了出来。苏轼惊异地问:你还能知书……王弗的读书面远不及苏轼,要想插上嘴发表意见何其难也。她能做的只有专心,甚至比苏轼还专心,才能找到这个千夜难遇的她能知苏轼又恰好犯的知识错误。苏轼惊诧之余,想烦也烦不起来,心里反而很感动。他已经很幸运,有一个可以让他感动的好妻子。同时他又最不幸,他是少有的可以把感动和爱情分开的人。和所有的书房雅事一样,王弗假性的完美和苏轼高贵的残缺扭曲在一起诞生了一个宋朝进士。王弗很在乎这个进士。
苏轼很快担任凤翔府签判,王弗跟随丈夫前往。这时他们已经有了孩子,就是后来陪苏轼游石钟山的苏迈。苏轼做官的感觉从来都不太好,他开始大交朋友,他是真正为朋友而活着的人。朋友们经常往家里来,苏轼是相信天下无坏人的,全部热情款待。大家天南海北,侃得唾沫横飞,苏轼知道王弗躲在帘子后面偷听。苏轼的背上真是凉嗖嗖的,万一让朋友知道,岂不笑掉大牙?有一天章敦来了,说了许多让苏轼高兴的话。章敦一走,王弗从帘子后面走出来,说,今天这个人不可靠,热情过了分,你要小心,恐怕将来对你不利。后来章敦迫害苏轼果然最起劲,心胸开阔的苏轼也恨得他要死,甚至做鬼也不愿跟他碰面。王弗实在是具有女人那种凭直觉判别好坏的非凡本领,她的帘后偷听也确实帮助过丈夫不少。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也承认她是贤内助。但是我敢断言,苏轼无论如何不会喜欢王弗垂帘听客语之举。做太太做到偷听丈夫与朋友们一言一语的地步,为官的丈夫还有什么意思?做丈夫的朋友还有何乐趣?王弗在一厢情愿的促使苏轼成熟,苏轼却已经开始显露大诗人大文豪的另类风范。这对总是错位的夫妻,一直在对抗。这一年五月,王弗去世了。年方二十七岁,留下了一个六岁的儿子。突然残破的家庭让苏轼很伤心,但是王弗不去,王润之不来,苏轼就不会碰上美如春园、眼若晨曦的王朝云,不会有西湖歌船上的灵思妙想,就不能享受以后的多灾多难,不能展开绮丽的双翅,整个文化史都在期待苏轼的飞翔。王弗之死,应该是对历史的成全。
苏洵对王弗这个儿媳妇是满意的,他对儿子苏轼说:“你太太跟了你,却无法享受你的成就。你该把她葬在她婆婆的身边。”苏洵大约是想找个人陪着亡妻。第二年,苏洵也死了。苏轼将二人运回故乡安葬。苏轼在坟墓周围的山坡上种植了三万棵松,同时也种下了一丝牵挂。自此以后的十年,苏轼的心里都装着这片坟地这片松林。的确,王弗需要牵挂。冷峻清高的苏洵是不会成为她的谈伴的,婆婆程夫人肯定又在忙着大事。她除了凄凉还是凄凉。苏轼多次在梦里遇见王弗,醒来都异常难受。曾给与他实实在在生活的王弗,死后竟然带来了如此刻骨铭心的浪漫相思。苏轼又寻找回来了婚前的那种心态。不过苏轼每次都不知该对王弗说些什么,他心也乱,头也乱,不能乱说,不能不说。公元一零七五年正月二十日晚上,他再一次梦见王弗,终于想清楚了要说的话,这就是凄美绝艳的《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奇怪的悼亡词,我们从中看不到任何应该提起的生活往事。苏轼一门心思只要王弗就坐在小轩窗前,为他梳妆。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心愿,却是一个时代都不能给予的奢侈。没有人会想到,这竟然是名满天下的苏大学士十年来的所思所想。看来苏轼一点没变,还是那个追求浪漫爱情的苏轼,他就这样一意孤行地情意绵绵。唯一不同的是他比从前勇敢了许多,勇敢到当着天下人的面说那些令人脸红的情话。流泪的苏轼,让这个民族都多了一份温情和天真。王弗坟墓的那抔黄土关闭了一个平凡女子的故事,却牵引无数男子的真纯目光。王弗不为苏轼而生,但为苏轼而死,死了他就完完全全属于苏轼了,她的美丽第一次具有了飞越时空的质地。这种美丽去掉了她活着时的庸常和琐屑,是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纯粹爱情的承诺。直到今天,我们还看见一个身影正在跨进苏轼翠竹掩映的大门,虽然这只是一个安慰性的造型。
苏轼还有要说的话,接着又写下《蝶恋花·春景》。他喜欢的是一个在秋千上荡来荡去笑个不停的女孩,苏轼继续让人吃惊。也许他已被压迫得有些癫狂,才会出现这些胡言乱语。实际上苏轼还留着伤感的清醒,他问自己,这样的女孩有吗?有的,他回答。她在何处?在天之涯,他无奈地笑着。惠州的那年秋天,他命王朝云歌唱这首词,朝云歌喉未发,业已泪满衣襟。天佑苏轼,他终于有了一个仅仅是为他的爱情而哭泣的女人。数年后,苏轼与世长辞,他的梳妆残梦永远地留在了王弗墓地的明月之下、松涛声里。

苏轼集,就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作品集。 苏轼集包括《东坡全集》《东坡七集》《东坡集》《东坡大全集》《东坡备成集》《苏轼全集》《苏轼文集》《东坡乐府》等作品集




苏轼的生平事迹介绍
到了南宋党禁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 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代,苏轼在南北两方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的启迪。苏轼...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苏轼生平详细介绍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祖父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苏轼生性放达,好交友,好...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其作品介绍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等。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年五十八岁。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悉焚所写文章,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 欧阳修上其所著...

著名诗人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是我国宋代著名文学家,杰出的诗人,那么苏轼生平如何?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苏轼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之子,苏辙之兄,父子三人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轼的愿意是车前的扶手,虽然默默无名但是扶危救难,不可或缺...

苏辙(苏辙的代表作品)人物介绍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苏辙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苏辙的代表作品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苏辙的读音sūzhé。s是生母,u是韵母,苏是1声。z、h是生母,e是韵母,辙是2声。苏辙嘉_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

百家姓之苏姓的来源介绍
著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东坡易传》、《东坡书传》等。4苏辙:北宋散文家,眉州眉山人,字子由。嘉佑进士。与父洵兄轼称“三苏”。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政治态度与苏轼一致,文学上的成就不如其兄。5苏小妹:文学故事人物。相传为苏老泉女、东坡的小妹。聪明异常,在民间的许多小...

宋代中期代表词人及介绍
2015-12-05 五个著名宋代词人及其代表作简介 27 2013-05-14 宋代著名爱国诗人词人的代表作和字号?? 54 2009-01-28 宋代词人的风格 58 2012-10-30 宋代有哪些著名词人? 445 2017-03-24 宋代婉约派词人介绍及生平经历,要高考了希望多了解一些,谢谢各... 2016-06-20 宋代词人有哪些? 29 2013-09-...

宋词中的豪放派和婉约派详细介绍
婉约派那么多词人,那么多词集,词作总数达数千首之巨,但即使是统统加起来,就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以及题材范围而言,恐怕还远不及苏轼一个人的三百多首词之广阔!二、形式:削足适履与革新突破 在词的形式上,婉约派与豪放派也走着两条不同的路子。 婉约派词人一般都更注重词的形式。视音律上的规则(如“五音...

乌台诗案
连身患重病的曹太后也出面干预:“昔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而杀之可乎?”苏轼未判重罪,这些幕前幕后相救的人功不可没,否则,中国会失去一位光照千古,集词人、诗人、画家、书法家于一身的艺术天才。 但是,御史台的人也在疯狂行动,他们准备把新法反对派一网打...

苏门四学士介绍
他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答李昭玘书》)。另,苏门四学士又和陈师道、李廌合称苏门六学士。 黄庭坚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其父黄庶是专学杜甫的诗人,舅父李常是藏书家...

环翠区19568845108: 苏轼集 - 搜狗百科
独若严灭: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宋任宗嘉佑二年中进士, 宋神宗时,王安石实行变法,他持不同政见,因而被外放到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徐州、湖州等 地作地方官.后被新党中部分人罗织文...

环翠区19568845108: 苏轼得词集 -
独若严灭: 苏轼词集内容简介: 苏轼是宋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他以卓越的天才、广博的学识、开朗的胸襟,写出了大量辉煌的诗、文、词,表达了自己一生的真实经历和和丰富的思想情感.苏轼词内容广阔,气魄雄伟,语言朴素,一反过去绮罗香...

环翠区19568845108: 关于苏轼的资料30字 -
独若严灭: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

环翠区19568845108: 苏轼简介,50字内 -
独若严灭: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环翠区19568845108: 苏轼的简介是什么 -
独若严灭: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环翠区19568845108: 苏轼的详细情况是什么? -
独若严灭: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

环翠区19568845108: 苏轼的作者简介7条? -
独若严灭: 苏轼,是北宋的文学家.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2,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3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4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5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6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7,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

环翠区19568845108: 苏轼生平简介(200字以内) -
独若严灭:[答案]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父亲苏洵的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

环翠区19568845108: 有关苏轼的一生事迹和作品??
独若严灭: 苏轼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祐元年(1056)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