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姓的迁徙分布

作者&投稿:朱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姓氏的起源迁徙与现在的分布~

中文中的姓氏一词,最早时其“姓”与“氏”不同。姓产生在前,氏产生于后。“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时代,人类还处于母系社会,“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姓是随着母亲的姓而改的,也可以看出那时姓“姬”、“姒”、“妫”、“姜”和“嬴”等字的部首,都是从女字部这一特点,随时间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者父子两代不同氏。另外,不同姓之间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命氏,因此会出现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现象。

在周朝以前,贵族除了有姓之外,还往往以国、官位为氏。而一般人没有姓,也没有氏。当时只有诸侯国的国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氏则是赐封了土地以后才有。

贵族获得氏的方式有:

以国名为氏
以邑名为氏
以官名为氏
以职业名为氏
以住地之名为氏
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
以贵族的字为氏。
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用来区别贵贱,贵族有氏,贫民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则可以通婚。后来在中国一直保持了这种传统,同姓之人通婚被视为禁忌。直到现代,这种传统才被逐渐打破,但是许多地方民间仍然不赞成同姓通婚。

春秋战国时,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战国以后,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这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一,遂称“姓氏”。

姓氏的起源
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陈姓起源及发展


  “张王李赵陈,天下一半人。”在台湾还有“陈林半天下”之语,可见陈姓在我国也是大姓之一。陈姓起源于胡公妫满,和妫、田、姚、胡五姓同脉同源,史称“妫汭五姓”,其血缘先祖是五帝之一的虞舜。“妫汭”,古水名,又作“沩汭”,在今山西永济南,源出历山,西流入黄河。舜帝本为姚姓,因居妫汭而得妫姓。郑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虞舜裔脉在周代为陈氏。史传舜的先祖为幕,幕后为瞽瞍。舜为平民时,以德行获帝尧信任,尧以二女娥皇、女英嫁与舜为妻,后将权力禅让与舜。舜之后禹获得帝位。禹之子启建立了夏朝,封舜长子商均于虞(今河南虞城),虞姓源于此。这以后舜的后裔爵位时断时续,一直到商朝后期,舜的后代阏父(又作遏父)投附于周文王,任陶正之官,有功。周武王灭商纣,建立周朝,武王将长女大姬嫁与阏父之子妫满,封妫满于陈地(今河南淮阳),建立陈国。妫满称陈胡公,他的后代有的以国为姓,从而产生了陈姓氏族;有的以谥号为姓,就产生了胡姓氏族。
  陈姓氏族在春秋中期分脉出田姓。陈厉公时,陈国发生了一场争夺君位的内乱,内乱中陈厉公之子陈完出逃齐国避难,为避祸而改为田姓,陈完是田姓的始祖。陈完在齐国受到礼遇,任工正。死后谥为敬仲,此事见载于《左传》和《史记》。
  陈完的后代田氏家族在齐国逐渐发展,至其五代孙田乞,为齐景公大夫,其后田氏一族在齐国世代为相,并垄断齐政权,齐公犹如傀儡。田无宇、田常等人身为姜齐之臣时,为了争取齐国民心,在春秋末期就不惜经济代价,施惠于民,被称为“厚施买国”,最后人心归附。到十代孙田和时,终于夺取了姜姓齐国,田和废除齐康公而自立为齐太公,并受到周王朝和诸侯列国的承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代齐姜”。
  在当今全国近12亿汉族中,陈姓人群大约占了5.4%,即每1000个中国人中姓陈的人至少有54个,总人口大约在5400万。陈姓氏族经过历代播迁、人口繁衍,从河南淮阳“老陈户”发源,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陈姓主要活动在河南、安徽、湖北地区,湖南、江苏、山西、山东等地也有陈姓足迹。西晋末年,中原动荡,居民纷纷南迁,陈姓主要迁往安徽、江苏、江西、浙江。同时,陈姓与林、黄、郑等氏族率先进入了福建。到南朝时,陈姓已成为福建的四大姓之一。在唐初,由河南固始人陈元光父子经江西入福建,其后裔成为闽粤台地区和南洋诸岛陈姓的主要派系。唐末,固始人王审知在福建建立闽国,大批中原陈姓人再一次移民福建。从此。陈姓成了东南地区的第一大姓。 到了宋朝,由于中原人群大量南迁,中国的人口和政治中心第一次由北方转移到南方。由于陈姓氏族早在秦汉时已渐次迁离北方,发生在中原的几次战乱对陈姓的伤害较轻。在宋元明时期,陈姓在南方得到了稳定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如今典型的南方大姓。
  广东为当今陈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陈姓总人口的14.7%,占全省人口的10.5%。占省人口比率最高的省份是福建(14%)和台湾(12.2%)。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分水岭,北少南多的陈姓分布状态。长江以南形成了粤闽和浙苏两个陈姓高聚集中心,然后向西梯度减少,形成长江流域陈姓分布区。北方地区则由河南、山东经渤海,连接东北三省的陈姓分布带。陈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广东东南及浙江东北地区。在当今全国近12亿汉族中,陈姓人群大约占了5.4%,即每1000个中国人中姓陈的人至少有54个,总人口大约在5400万。

产氏是一个古老的汉族姓氏,据史料记载中国大陆南北皆有分布。
今安徽省的安庆市怀宁县石牌镇、腊树镇居多,为该支产姓始迁地,产氏祠堂及始迁早期祖坟多在此;该省潜山、望江、繁昌等县;河北、陕西、山东、重庆、浙江、广东、湖北、湖南等地,均有产氏族人散居。
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一千六百七十二位,多以彭城为郡望。




舒姓迁徙分布
如今,舒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其在四川、湖南、江西和湖北等地尤为集中,这四省的舒姓人口占据了全国汉族舒姓人口的八十三%。作为中国姓氏的第一百四十七位,舒姓人口众多,占汉族人口的0.076%。由此可见,舒姓的迁徙与分布与历史变迁紧密相连,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姓氏文化。

宁姓迁徙分布
如今,宁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其在吉林、陕西、湖南、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的分布较为集中。这个姓氏的演变历程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迁徙与融合,以及历史变迁对姓氏分布的影响。

江姓迁徙分布
近600年来,江姓人口流动方向与历史时期有明显不同,部分人群从东南部回迁到华中和华北,而西南和南部地区则成为主要迁徙方向。江姓在各地的分布频率各异,如在两广地区尤其常见,而在桂粤、赣闽台、皖浙南部、湖南南段等地,江姓占当地人口比例较高,总计覆盖了约12.3%的国土面积,居住了大约55.3%的...

一姓迁徙分布
在地理分布上,山东省的德州市、江苏省的昆山市玉山镇、河南省的南阳市,以及安徽省的淮南市,都可见到一姓的族人聚居。此外,山西省的晋城市沁水县也是一氏的重要分布地,显示出其在全国范围内的足迹并非局限于单一地区。

何姓迁徙分布
何姓,作为中国姓氏中的大族,排名全国第十八,拥有约1600万人口,占比全国人口的1%。何姓的分布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格局,其历史迁徙历程丰富多样。先秦时期,何姓已经活跃于山东、河南、湖南、陕西、甘肃和青海等地。发源于安徽的姬姓何氏在庐江郡久居,逐渐壮大成为望族。汉晋时期,何姓扩展到长江南北的江苏...

万姓迁徙分布
这些地区成为了万姓族人最为繁盛的地方。此外,明朝时期,万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迁徙至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陕西、北京等地。如今,万姓族人主要集中在江西、江苏、湖北等省份,这三个省份的万姓人口约占全国万姓人口的40%以上。万氏族人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了丰富的地域分布格局。

轩辕姓迁徙分布
轩辕姓氏,源自古老的汉族,虽然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的姓氏排名中未进入前三百,但它在宋朝《百家姓》中的位置为第四百三十一位。现今,约有两万八千三百多人拥有这个姓氏,占全国人口的0.0017%左右。其始祖汝君、汝臣、汝义在古代从河北永平府玉田县迁徙至关东,这一迁移历程已延续近两百年。分布地包括...

火姓迁徙分布
兰州市的永登县、榆中县和皋兰县也有火氏的分支。此外,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山东省的东平县,以及宝岛台湾,都能看到火氏族人的身影。综上所述,火姓虽然在整体姓氏排行榜中不显眼,但在特定地区和民族群体中,其分布和历史渊源仍具有独特价值。这些地方都见证了火姓族人的迁徙和文化传承。

薄姓迁徙分布
江苏、浙江、江西等地迁移。明朝初期,山西薄氏随着大槐树迁民,分布至各地。清朝时期,薄氏有部分人迁往东北和河套地区。二十世纪中期,台湾也有了薄氏的足迹。总体来说,如今薄氏在全国分布广泛,尤其在山东等地数量较多。薄姓虽然未列入百家姓前列,但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人口总数位列全国第二百九十位。

次姓迁徙分布
在地理分布上,次氏的足迹遍布广泛。在河北省,元氏县和栾城县都能找到次氏族人的踪迹;而在山西省的大同市浑源县,也有次氏的分支。此外,次氏在湖南、西藏自治区以及台湾省也有活跃的社群。令人意外的是,次氏在日本国也有分支,这反映出其历史上的国际迁徙和交融。值得注意的是,次氏在韩国还有另...

仁布县17642457272: 姓氏———“产”姓的由来 -
植松宝儿: 我们怀宁产姓源于姬姓.乔迁东里彭城郡,传至南宋迁皖西,怀望避难改姓产.

仁布县17642457272: 世界上有 多少地方有姓产的? -
植松宝儿: 5个地方

仁布县17642457272: 姓生的,由来? -
植松宝儿: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之后裔筠生,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炎帝神农氏之后第四十九代为筠生,是吕氏鼻祖之一.原始社会末期,最早的吕氏部族由羌族人中分出,与亲族申氏部族由甘肃东部向东迁徙,迁至上申川之北的吕川(今陕西志丹...

仁布县17642457272: 欧姓的区分 -
植松宝儿: 欧与欧阳 在华族的千千万万个姓氏当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个祖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如区、欧、欧阳都是春秋时代那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人....

仁布县17642457272: 百家姓有姓从的吗 -
植松宝儿: 从姓,我国常见姓氏之一.主要出自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出自汉代将军从公的后代,以祖字为氏[编辑本段]姓氏源流 1、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东周平王小儿子名叫精英,被封在枞国,在今安徽省桐城东南,为侯爵称枞侯.枞侯的后代就...

仁布县17642457272: 强姓氏的来源 -
植松宝儿: 一、姓氏源流 强(Qiá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是上古炎帝的后代.春秋时,齐国公族中有个叫公孙强的,他的后人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强姓.郑国大夫强鉏即公孙强裔孙,其后自此皆姓强. 2、历史上的氏族姓氏,是黄帝的后代...

仁布县17642457272: 为什么百家姓里没有“产”?有人讲“产”祖姓为“萨”,有道理吗? -
植松宝儿: 百家姓仅仅是宋朝比较主流的100个姓氏,由于中国很多时候姓氏是乱的,有的人为了趋利避害更名换姓都是常有的 比如某男子,为了飞黄腾达甘愿入赘并改姓 某些人出于目的,将自己子女改姓他姓也是存在的 或者还有 从母姓的人 包括灾祸,战乱都会导致部分人为了躲避危险,改姓

仁布县17642457272: 百家姓有姓但的吗? -
植松宝儿: 但姓起源有四: ①、源自上古,周公旦后裔,以祖名为氏.相传周公旦有孙名但,后世以祖名为姓,称但氏.一说黄帝次子含宏,出生时双手分别有纹似“人”、“旦”,遂赐姓但. ②、出自春秋齐桓公之后.春秋时齐桓公后人桓氏,有改亘氏或旦(但)氏者. ③、出自避讳所改.南宋时,因避赵桓讳,桓姓有改旦(但)姓者. ④、出自他族.西南少数民族有旦姓. 始祖:齐桓公. 【迁徙分布】 但姓早期居住于陕西一带,汉时已因仕宦等原因迁居于河南、山西、安徽等地,并在河南宛县一带形成郡姓望族,以南阳郡为郡望.唐宋以后,则逐渐遍布全国各地,西至甘肃、宁夏,北至辽宁、吉林,南至四川、广东,东至山东、江苏,都有但氏家族踪.目前但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仁布县17642457272: 仪姓的来源 -
植松宝儿: 仪姓一、姓氏源流仪(Yí 仪)姓源出有三:1、出自虞姓,起源于夏朝初年,仪狄之后以祖名为氏.据《潜夫论》载,出自虞姓,夏朝初年,大禹持掌天下之后,其下有大臣名仪狄,最擅酿造美酒,在古人的文章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