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根据道德认识的发展规律,怎样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信念

作者&投稿:蔚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如何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在一定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约束人们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的原则和规范。道德认识就是指人应该认识到什么才是符合道德的行为习惯。因此,加强对学生的道德认识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的有力保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为此,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一、利用教材,提高道德认识
以教材施教,就是利用各科教材中有关内容实施德育。在教学中,各门学科不但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认识,而且是各门学科应有的任务。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对学生教学道德教育。”政治课、历史课教学实施道德认识教育显得极为明显。语文课教学来说,学生的道德认识既寓于课文之中,也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文学作品教学,文学作品与道德关系密切,因为道德是文学表现的重要主题之一。文学作品是一定历史时代的反应,积淀了一个民族一定的文化和时代的道德思想。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永远不能回避对道德的描写,那怕是比较隐讳的;也不能逃避对其描写对象进行道德价值判断的,那怕是含蓄的。同时,文学是美的集中体现,“美是道德纯洁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斯中学》)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感染和启发,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加强,从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逐渐提高对道德思想的认识。
二、通过交流,提高道德认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情感。”情感教育是各种教育中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它具有无形的力量。“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不要条件,也是产生道德意志和行为的内部动力。”(叶上雄《中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在现实中,个人的真挚感情最易于打动他人,所表达的思想他人也最易于接受。在教育中,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每个教育工作者对此都是知道的。“亲”就是师生在情感上的融洽。要达到“亲”,师生间的情感疏通或交流就显得特别重要,同时“亲”使交流也就显得更为和谐。学生自觉接近教师,实际上师生关系已达到了融洽。情感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教师以平等的、说理的、平易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亲其师”中,自觉接受老师的教育,最终达到实现学生对道德的认识。
三、开展活动,提高道德认识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道德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发生、发展和形成。活动具有极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表现出较大吸引力。针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形成德育一体化,有的放矢的展开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有趣、不拘一格的活动。通过诸如时事政治教育课、主题班会、知识竞赛、讲故事,演讲会,歌咏比赛,文娱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营造教育氛围。在和谐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活动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注重思考和总结。这样,学生不但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艰辛,通过人际交往,学会辨别是非善恶,而且在活动中受到启发,道德情感被唤起,更为重要的是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四、利用榜样,提高道德认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道德教育中,优秀榜样的动人事迹、先进的思想,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和启发。学生从丰富的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榜样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感受到美好和伟大,认识到崇高与卑贱。从而在思想上得到净化,道德上得到提升。由于学生受到榜样的感召,心理和行为受到影响,提高道德认识,自觉形成自己的人生理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道德认识。这些榜样重要有一些古今中外的革命者、科学家等,他们的事迹,他们非凡的成就和巨大贡献,以及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的曲折历史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会真正感动学生,能使学生认识人生以及人生的价值。出此之外,还有学生身边的一些先进典型,如,同学、老师等,在某方面作为学生个体某种信念的体现者,也是学生实实在在所见,他们更有助于带动学生,也具有一定的道德示范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五、注重个体,提高道德认识
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这是不以教育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对的不平衡性,这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的体验上。因而,根据道德教育针对性原则,教育者要注重个体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找出影响学生道德形成因素,诸如不同的脾气禀性,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成长环境等,这样,不但允许学生存在道德认识上的差异,而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特点,采取不同的诱导教育方式,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能力。在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使学生的内部世界和心理品质发生变化,不断修正自我,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
六、营造环境,提高道德认识
林砺儒说:“道德教育关键在社会环境及学校生活训练。”在教育中,要使学生能够健康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就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环境可以造就人,感染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校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就是让环境成为隐性教育,发挥潜移默化、影响人、陶冶人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就是营造文明美好的校园环境和和谐的人际环境,使学生在团结友爱、积极进取、遵纪守法、爱护公物、健康向上、行为文明等这些环境中受到感染,不但心灵得到净化,道德认识得到提高,身心得到发展,而且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更有助于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总之,在教育中,“没有在道德上教育不好的学生,而只有教育不得力、不得法、不到位。”(白铭欣《班主任的科学与艺术》华龄出版社)因而,教师要坚持说服教育,找准实施教育的入角点,做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运用多种形式,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教育,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
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是其道德水平或道德人格品质的体现,道德人格是一个和一种自由自觉智慧的实践,是之所以区别其他动物的关键所在.因此,改革我国道德教育思路和方法,把“道德灌输”与“德性养成”有机的结起来,是当前德育建设的重要课题。

在古希腊特尔阿波罗神殿墙上,刻有这样的文字:“了解你自己”。然而千百年来,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仍然是一个谜。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指出:尽管有脑力风暴、心智革命、智商、情商、心理分析和心理健康等人类研究课题风靡全球,但是我们还远远做得很不够。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论述要建设我们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明确指出: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显然,“四有”都属于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范畴,都属于道德教育任务,培养中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在新课改下《思品与社会》教学,谈谈小学生道德行为培养的几种途径。

一、对小学生要重视德性认知教育

加强小学生认知教育是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要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现代化德育课程体系,开展德性知识学习活动,做好德育教材建设。当前我们正面临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此时我们更应该把学生的德育任务摆在首位,从小学到时中学把德育内容注入各学科教学的始终,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构成完整体系,使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进行道德行为教育。另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德育认知应与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注重开发和调动学生心理潜能,从而去实现德育的内化。目前,有的教师自身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不高,超前、过高、或不按教育规律进行德育,导致学生无法接受、无法承受;有的教师脱离学生生活的环境,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学生实际,想当然的进行道德行为教育,只求形式、不讲内函。致使学生无法接受,达不到内化的效果,也就取不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目的。

二、增强学生强化与内化统一的自我意识

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强化包括认知强化,文明行为训练和良好品德强化。例如:如何使学生学会待人接物,富有公德心,热爱集体,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等,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或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尤其要对学生进行行为方式示范,组织示范或模仿性道德实践,让小学生在直观形象地强化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示范,达到内化的目的,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素材

各学科的教材中,都有向学生进行道德行为教育的材料、内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有创造性的去挖掘、发现,并及时有效地加以渗透、利用。例如:《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是专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就应充分的把它利用发好,它的育人作用是得天独厚的。因此,教师应把《思品与生活》和《思品与社会》课的育人作用放在首位,使其充分发挥它的育人作用,而不应把灌输知识目标、政治常识放在第一位。同样《语文》课是向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学科,其它的一些学科中也蕴含着很多的德育因素,都应把它作为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教育的素材挖掘出来,用于教学之中。

四、加强课外延伸,渗透德育行为

英国学者莱基在《欧洲伦理生活晚》一书中,曾将人的德性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严肃德性;第二类是壮烈德性;第三类是温和德性;第四类是实用德性。尤其是第四类德性,它是促使人们走向事业成功的德性。因此,我们除在学科教育中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还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如:开展课内外活动或各种实践活动。比如:举行一次“清洁沱江河——共创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可能会比一些反复灌输道德观念或社会意识的特定课程更能也更好地使学生去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五、重视学生社会公德建设在道德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外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人的品格就是人的一连串行为,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助矛盾对立的伟大与刚强才能衡量出来。

按照“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去塑造良好文明的社会形象,制定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语言、文明行为公约等。号召学生开展“与文明握手,告别陋习”、“为贫困学生献一份爱心”等主题活动,这种延伸于课外的德育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于一体,深受学生欢迎,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六、提高教育工作者德育水平,形成良好育人环境

前苏联伟大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世界观,他的一言一行,都会使学生受到那样这样的影响。”学博为师,德高是范;教师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它会对学生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师德形象在课堂教学中有着深刻的意义。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一不作为信息传导给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学的过程之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规范自己的形象。教师要严于律已、率先垂范,带动学生自我教育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就必须努力提高小学教师的道德修养,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七、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德育

如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标准不统一,则会使受教育者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倒行心理冲突,增加其混乱性,从而影响小学生的道德品性的养成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今天之所以高度重视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根本原因在于道德在塑造人的心灵、秩序和人格结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面对当今社会要尽可能地优化当今的德育环境,去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有效协调,使小学生成为新世纪道德健全、人格健全的可造人才。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的家长为追逐眼前的利益,外出打工,把子女单独留家就读或实行隔代管理,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不便,致使部分学生从小养成不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单亲子女的增多,给德育工作者增大了教育的难度。为培育合格建设人才,全社会都应动员起来,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网络教育。

当然,中小学生道德行为培养的途径还很多,作为新世纪的德育工作者,应在新形势下,更新德育理念,努力探索新德育途径,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全格人才而奋斗。

随着小康社会的和谐推进,日益富裕的物质文化生活从不同程度上对未成年人产生着不同侧面的影响,有的学生图于享受、故于自我、习于攀比,荣辱概念模糊。面对新时期呈现的不良趋势,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教育手段和途径呢?作为学生的班主任老师,务必给学生指明一条泾渭分明的是非界限,这就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中,我从社会层面最基础的教育入手,以学生基本理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切入点,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到学生心里去。
一、陶冶礼让美德,培养文明习惯
礼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标志,它包括礼貌、礼节、谦让等方面,从广义上讲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礼让既能体现出一个人内在的道德素质和修养程度,更重要的是折射出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水平。在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正确树立社主义荣辱观的今天,应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养成礼让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明确礼仪原则。一般说来,礼仪的内涵主要包括尊重、适度和自立原则。通过礼仪教育与训练,帮助学生树立起一种内心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修养准则,产生内在的道德力量,在这种力量的支配下,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克制的能力和自觉遵守礼仪规范的水平。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自己服务人民、崇尚科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热情谦让的美德,这都是高尚品质引领时代风尚的表现。
二、共奏社会节约旋律,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向往生活中的安逸、享受越来越明显,如何使学生养成艰苦奋斗的品德成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的一个新课题。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育形式,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而不仅仅是枯燥无趣的说理,如组织学生学习革命前辈在艰苦奋斗中铸造的延安精神、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动人事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艰苦奋斗,从而以艰苦奋斗为荣;组织学生开展绿色环保活动,给地球蓬勃生命;开展废旧物品回收活动,为社会广辟再生能源,让学生知晓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应从小事着手,人人都应以节俭和奉献为荣。
三、光荣耻辱褒贬鲜明,培养学生诚实守信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人们在诚实守信和守法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但今天的未成年学生中,不诚实守信现象时有发生。如在家长、老师、同学面前撒谎、不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自觉履行日常行为规范,这些不良行为和习惯,不仅影响了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健康成长,还影响着优秀的班风、学风、校风。如何使未成年学生纠正不良行为,养成诚实守信的美德呢?最关键的是启发学生自觉严于律己,以诚实守法为荣。同时老师应抓住典型,探究教育方法、常抓常新,做到情理交融;坚持榜样示范,让高尚形象给未成年学生以潜移默化,陶冶学生诚实守信、诚实守法的情操。

所谓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而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性直接影响着高校的道德建设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在高校在校的大学生一般为90后,他们的思想活跃、多元化是主要的特点,并且其中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有着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独生子女有着相对封闭的成长环境,一直受到父母的呵护,大部分学生缺少与社会的多方面接触,有些学生心理相对孤独、孤僻和敏感,加之紧张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竞争压力等,使得他们表现出挫折面前应变能力低,自我中心意识强等特点。另一方面,他们正逢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机,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使得他们自我意识强,有活力、有个性、有创造力,知识面也相对宽范。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一部分大学生理想与失落并存,自尊与自卑同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有些甚至走上了极端。现在大学生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走极端的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明显比其他学生低。
   部分大学生崇拜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也是道德滑坡的主要表现。当代大学生由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缺乏艰苦生活的体验,而且在现阶段信息资源的高速发展时期,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风气的途径加多,多少都会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错误引导。有一些大学生禁不住诱惑,形成了追求享乐、攀比物质、崇拜奢侈生活的错误价值观,这样的现象出现,使得大学生的道德开始滑坡。而且还有一大部分学生在学业上并不用心,将精力过多的投入到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中。主要的问题表现:在生活方式上不断追求另类,在消费观念上追求名牌效应。有些大学生喜欢模仿娱乐明星,总想着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缺乏区别和判断社会现象的能力。二、当代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
   现今是网络的时代,大学生喜欢上网,喜欢这个网络社会带给他们的刺激。
   但是网络被各种道德的、非道德的信息充斥,是一个无中心的资源共享、多元价值共存的环境。所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文化信息的判断力是减少校园网络文化消极影响的根本措施。人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培养大学生的自律能力需要循序渐进。自律的过程需要从无律到他律最后发展过来的。在网络的世界里,他律因素不存在或很少存在,主体必须具有自律精神才能做出道德行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学生的动向,应对多元信息有选择的帮助学生鉴别,以及对学生的接受环节进行调控。学校德育首先要形成对自身的判断能力和正确的鉴别能力,逐步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加强网络道德自律,从而达到大学生的精神自律,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措施使大学生真正达到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培养美德的目的。
   (二)充分发挥“两课”和人文素质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
   作为高校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是促进和提高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的有效途径。道德自律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其实良好的教育环境才是根本。有的学者提出:“在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性的培养中,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笔者认为这是十分关键的。学校要做到很好的实施,必须“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教育课是高校必开的公共课程,这些课程的重要任务就是用优秀的作品和马克思主义系统的科学理论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已达到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国的教育一直强调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全面发展的人。作为高校要时刻关怀学生的成长,要注重方式和方法,在大学生道德自律性培养中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在引导中要用美育影响学生,从而滋润学生的心灵。
   在学生周围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消极现象,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弘扬社会主旋律, 引导学生进行辩证地分析,通过鲜活的实例以及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事实,想尽一切办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从而树立其正确的是非观。
   现在的大学生往往有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对学生进行道德内化教育。要真正教会学生把握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充分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做到有理性的高度,以及认识到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学到真正的本领,学会用系统的观点看问题。学校还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把保护环境、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友善待人、文明礼貌、爱国守法等转化为主体内在的信念和情感。
   综上所述,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需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以科学的维度,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充分发挥“两课”和人文素质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教育观念,为社会培养出既会做事更懂做人的合格大学生。
  

西方关于道德发展主要有三种理论:精神分析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Freud 和埃里克森 Erickson)、 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 Bandura)、和认知发展(代表人物皮亚杰 Piaget 和科尔伯格Kohlberg)。你说的道德认识应该是最后一种,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阶段论,具体如下。根据这两种阶段论就可以相应地增强教师的意识,设计相应的培养发展学生道德的策略和教育活动,比如教室礼节、学习小组、主题值日安排、参观慰问、志愿服务、读书报告等等。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W4EnMc_8VMbrNmkg8KfRnzDN0B-fQ76UgTUB3OS85nWUTfCk471kpyWBrCJ7WttQG-0vP94tUxX3B9-bzpolo06o8H4lsDAcSO5ojcrtuf7
文后的参考文编标的是: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王长乐:《试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教学的启迪》论文
------------------------------------------------------------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主义(2~5岁):从儿童开始模仿别人接受规则开始,但由于跟成人或同伴之间还没有相互合作关系,儿童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接受规则的。此时,促进儿童之间的形成合作关系,是使儿童摆脱这种自我中心主义的唯一的方法。
2.权威阶段(6~8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生活是几乎完全服从权威为特征。服从权威的力量是一种约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品质,它起源于幼儿期的道德的自我中心主义。皮亚杰把儿童绝对驯服地服从规则要求的倾向称为道德实在论。成人的约束和滥用权威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
3.可逆性阶段(8~10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不再是以单方面服从权威为特征,而是以相互遵从规则为特征。在这一阶段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同伴间相互约定的。
4.公正阶段(11~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观念脱胎而来的。他们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
科尔伯格将儿童品德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

第一级水平:前习俗水平(0—9岁)主要依照行为的直接后果及与自己的利害关系判断行为的好坏。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依照行为的直接后果判断行为的好坏。
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依照活动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或要求来判断。

第二级水平:习俗水平(9-15岁)依照行为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及他人愿望来进行道德判断。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凡是能取悦于别人,帮助别人满足愿望的行为就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阶段和社会秩序的定向。凡是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就是好的行为,否则就是坏的。

第三级水平:后习俗阶段(16—成年)主要依照个人的道德准则及良知进行道德判断。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能意识到道德准则是社会契约,不合理是可以修改。
第六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已经具有抽象的以尊重人和人的良心为基础的道德观。
------------------------------------------------------------


江洲区1955990388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规律 -
书宋再宁: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然而,一个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因此,通常所说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学生及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规律主要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和教师如何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江洲区19559903882: 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
书宋再宁: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从它的字面意思你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门研究教学的心理学.尽管他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隶属于应用心理学.但是你不能认为他是一般教育学的应用,也不能认为他是一般心里学的应用.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基本规律.一方面,他从教育的角度提供了心理学一个新的视角.另一方面,他又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江洲区19559903882: 什么叫 教育心理学
书宋再宁: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教育心理学是主要研...

江洲区19559903882: 杜威实用主义理论认为为什么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道德教育???很急哦~~谢谢~~~ -
书宋再宁: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活动不能违背学生身心发育发展规律.关于未成年人的品德发展规律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国外,影响较大的是认知心理学派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江洲区19559903882: 幼儿社会教育科尔格的道德认知发展分哪几个阶段 -
书宋再宁: 科尔伯格对道德发展的研究是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的.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是发展的,有一定的发展顺序.成熟的标志是能够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形成正确的道德原则.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 前习...

江洲区19559903882: 什么是教育心理学?
书宋再宁: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

江洲区19559903882: 教育心理学: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
书宋再宁: 主要有两大特征:展开全部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1.形成道德观念与道德思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 1.初中阶段发展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江洲区19559903882: 教育学考研专业课如何复习? -
书宋再宁:首先,从单门学科来看,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逐步形成各学科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网”.但知识体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积累和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因此,同学们首先要把相关的参考...

江洲区19559903882: 教育心理学 什么是道德内化的结果 -
书宋再宁: 1. 道德内化: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极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2. 出现在《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这一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这一节. 2.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3. 依从4. 认同5. 内化

江洲区19559903882: 教育心理学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
书宋再宁: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