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的简介?

作者&投稿:野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下面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陕北民歌的相关内容吧!

  陕北民歌的历史渊源

  陕北民歌流传于榆林 延安的山坡、沟洼、田野、村落,是世世代代的陕北地方劳动人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用拦羊嗓子回牛声吟哼吼喊出的山野之声、里巷之曲。陕北民歌的历史可追源到古代巫歌和祭祀秧歌调,并与古来有之的春节“闹红火”的习俗紧密关联,如绥德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有乐舞百戏和秧歌的内容,可见当时陕北歌舞已经盛行,民歌必然随之滥觞。

  民歌是最简便的艺术形式,它随着陕北人民的劳动生活和陕北的历史以及民俗活动而诞生,并留传至今。如《脚夫调》的曲调只有三个音,是较为原始的反映陕北人民劳动生活的信天游山歌。再如《调兵曲》反映了清代顺治五六年间,满清 *** 镇压 *** 起义的史实。20世纪30年代以前,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依照自己的生活与习俗,在耕地、赶脚、放牧、喝酒、过节、盖房、祝寿、婚丧嫁娶、庙会等生活场景里,触物生情,即兴编唱出来的,逐步形成了高亢、豪放、粗犷、悠扬的风格,寄口头传唱而流行,靠集体编创而繁盛,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陕北人民的生活、历史沿革和社会变迁。

  陕北民歌的艺术特色

  陕北地区是中国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陕北民歌昂扬著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著黄河儿女最通俗的 词汇和最亮丽的 *** 。她是我们黄土地的母语和家园,更是我们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陕北民歌有她鲜明的地域特征:土气、大气、美气一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这种既通俗又亮丽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坛圣殿之上,用小调小曲宣泄黄钟大吕之势。

  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实际上,陕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民歌。黄土高原上,既有婆姨们如泣如诉的低婉吟唱,又有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陕北民歌的传承价值

  陕北民歌反映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如今流行的陕北民歌,大部分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既有反映社会变革的内容,也有“长工歌”的内容,反映陕北人民对封建统洽阶级的压迫、剥削的反抗,特别是革命历史民歌,是一批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像著名的《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是很有价值的。一是语言文化价值:陕北民歌艺术就是陕北语言的艺术,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陕北民歌,长期以来积淀了大量的古老而又原始的、地域广泛的、原汁原味的陕北方言。为研究陕北地方语言提供了许多活生生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历史文化价值:陕北民歌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记录了陕北民间的人、事、物、情,陕北民歌的发展、演变历史,就是陕北社会生活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陕北民歌对陕北革命历史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领袖人物、重大事件和历史活动在陕北民歌中都有不同形式的反映。三是民俗文化价值:陕北民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资料和资讯,蕴含着人类社会发生、发展过程的许多文化价值。如《过年歌》、《十二节令歌》、《冬日九九歌》、《结婚喜歌》、《丧事歌》、《陪灵歌》、《夯歌》、《牧羊歌》等。四是山川风物认识价值:陕北民歌记录了群芳争艳、琳琅满目的陕北山川草木,乡土风物。这应归功于“比兴”手法在陕北民歌中的普遍运用。人们在唱民歌的时候,日之所及,神之所思,一人一事,一物一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可信手牛拈来,唱入歌中,如“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端格挣挣白杨冒得高”、“大红公鸡墙头上卧”、“荞面圪坨羊腥汤”、“热格腾腾米酒摆上桌”等。陕北民歌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民歌”的范畴,它是产生于陕北,积淀于陕北,承继并珍藏在世世代代陕北人心中的一座富饶而辉煌的文化艺术宝库。  




陕北民歌通论内容简介
《陕北民歌通论》是一部深入探讨黄土高原艺术瑰宝的著作。它揭示了那些直抵云霄、回荡山川的歌声,它们如同艺术的火花,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灵魂,令人陶醉。这些民歌并非仅仅是音乐,它们是民族情感的生动展现,是情感的直接宣泄,更是与大自然抗争和生命的热烈呼唤。这些民歌的诞生地,是黄土高原上那独特的梁峁...

南北朝民歌的综述
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于乐府横吹曲辞的横吹曲中。横吹曲是军队中应用的音乐,要求雄伟悲壮。我国古代西北民族的乐曲,由于他们的风俗习惯等原因,常适用于作军乐,而被中原文化所吸收。汉代的横吹曲,相传系张鸯从西域传来,但歌辞没有流传下来。南北朝时代甫北两朝在政治方面形成对峙,但在文化方面彼此还是互相交流的。

北朝民歌《敕勒歌》是智利人创作的吗?
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着一首唤起人们草原情怀的北朝民歌——《敕勒歌》。这首由智利民族智慧结晶,鲜卑族翻译成中文的佳作,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向我们展示了天苍苍野茫茫的辽阔景象(展现出草原的无垠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气息)。它的旋律里蕴含着北朝民歌特有的(鲜明的)明朗豪放气质,仿佛是大自然与人文...

南北朝乐府诗集简介
南朝乐府民歌的精华大约有五百首,其中“清商曲辞”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吴歌”三百二十六首、“西曲”一百四十二首以及“神弦歌”十八首。这一时期的民歌以吴歌和西曲为代表,如抒情诗《西洲曲》,被收录在《杂曲歌辞》中,展现了丰富的艺术风貌。北朝民歌的瑰宝则主要集中在《乐集诗集梁鼓角...

北方民歌区的介绍
北方民歌区主要处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民歌为代表。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以北地区,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

北朝民歌的特点是什么?
北朝民歌是北朝诗歌中成就最高的一部分。它直承汉代乐府民歌的传统,既有牧歌、恋歌,亦有战歌,广泛地反映了北方的社会现实和北方人民的生活命运、精神气质,形成豪放刚健的风格。

陕北名歌典藏简介:
5. 在陕北,无论是喜悦、愤怒、悲伤还是欢乐,每一种情感都可以通过民歌得以尽情表达。无论是在山巅、山道还是平原,都能听到随风传来的民歌旋律,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6. 据说,无论是妇女的低吟浅唱,还是男子的亢奋激昂,都融入了这片土地的生活气息。黄土高原仿佛是民歌的舞台,是民歌的海洋,...

北朝民歌代表作
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及解释如下:1、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子夜歌》。这位女子思念心上人,想得神迷心痴,以至于在恍惚中似乎听到心上人断断续续的呼唤,便情不自禁地答应了一声。2、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信天游》主要流行于我国哪个地区?
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的比兴手法见长。它便是陕北民歌。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民歌的简介 民歌,...

陕北民歌歌手梅娃的真实姓名?
陕北民歌有它鲜明的地域特征:土气、大气、美气。这种既通俗又亮丽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坛圣殿之上,用小调小曲宣泄黄钟大吕之势。陕北人平时较爱唱的民歌是情歌。在8000首陕北民歌中,反映爱情生活、婚姻问题,或与这个内容有关的作品,占全部民歌的80%。被誉为劳动人民代表作的信天游,反映的几乎全是...

礼泉县15595992395: 陕北民歌(民歌类型) - 搜狗百科
帅杨大蒜: 陕北民歌最大特点就是方言的差异,所谓“隔山不同语,隔水不同音”.陕北方言的特殊是在于巧妙的叠词、丰富的叠字,仅仅这些重叠歌词就能催生陕北民歌这朵艺术奇葩动人性情,悦人心灵. 如:“白格生生脸蛋,碎格纷纷牙,亲口口说下...

礼泉县15595992395: 陕北民歌和陕西民歌的特点各是什么? -
帅杨大蒜: 陕西民歌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很远,《诗经》中的《秦风》、《豳风》,都是陕西境内的民歌,这些产生于陕西的古代诗篇占全部《诗经》的百分之五十左右.陕西民歌的音乐风格以秦岭为界,陕北、关中、陕南三地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陕北...

礼泉县15595992395: 西北民歌的特点 -
帅杨大蒜: 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常见的民体裁材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基本特点是:旋律...

礼泉县15595992395: 陕西当地民歌有哪些 -
帅杨大蒜: 这个以各个地方有所不同,陕西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地,各地虽有不同的民歌流传,但形成体系和风格并盛名与外只有陕北民歌.陕北民歌曲子之多,这里无法列举.

礼泉县15595992395: 我要信天游的介绍 -
帅杨大蒜: 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它,便是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

礼泉县15595992395: 陕北民歌《信天游》名称的由来. -
帅杨大蒜: 信天游属于民歌中的山歌体,是山野之歌,因此,神府一带又叫它作“山曲”.它是陕北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种之一.数量最大,曲调最多,内容最广,最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此,民间曾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之说.

礼泉县15595992395: 陕北过白事有什么讲究? -
帅杨大蒜: 陕北白事民俗有如下讲究:1. 生活在黄土高原的陕北人民,世世代代依靠黄土地为生,死后也长眠于黄土之中.传统葬俗也在陕北各地大同小异地延续着,它是对死者礼仪的习俗.一般老人年逾六十,即开始购置棺材,制作寿衣. 2. 棺材俗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