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作者&投稿:厉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北京的春节》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1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民族过春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著名语言大师老舍,用他的大笔、风格、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让我们无不感受到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也让我们领悟到了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不仅仅是北京有隆重的春节,还有我们浙江省宁波市的春节,也称得上是热闹啊!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人们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寒冬,早盼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们素有的传统习惯,也是全国人民素有的习惯。打扫完,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日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采购,年货包括鸡鸭鱼肉、油盐酱醋、瓜果蔬菜,都要买齐全,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拜访亲戚朋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新衣服,准备过年时穿。

  春节是个欢乐和祥的日子,愿每个人都新春快乐,恭喜发财!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2

  今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阅读了《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说作者用充满京味的语言来描述了一幅北京春节热闹的场景,表达出作者对北京过春节习俗的喜爱之情。

  北京的春节是热闹、喜庆而隆重的。这篇课文紧紧围绕着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初一和正月十五的相关场景。感受到春节习俗的丰富多彩和深刻的内涵。文中以“时间”为线索,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课文的最后一段以“承上启下”的作用写“一眨眼就到了残灯末庙。”同时,这一段与课文首句相呼应。老舍爷爷在这篇文章中,各用了一句话来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作者以自己老家的风俗来写过年的场景。

  我们这一带地方的风俗就跟北京不怎么相同,我们这个的地方过新年不赶庙会,而北京就赶庙会。我们这个地方大部分都还是和北京相同的——贴对联,穿新衣,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我们这一带小孩也跟北京小孩过年差不多,都会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一些爆竹,买些玩具,还买些零七八碎而的东西。

  北京的元宵节就跟春节差不多,都非常的热闹。而我们这一带不如北京热闹。过元宵节我们开始吃元宵,闹元宵。可高兴了

  这篇课文给我留下影像最省的除夕前,孩子们要做的三件大事——买爆竹、买零七八碎儿的食品、买各种玩意儿。因为这些事情也是我们过年时喜欢做的。

  我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了大家的幸福,团圆的美好愿望。那丰富多彩的名风名俗,写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传统。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3

  今天,我仔细阅读了老舍先生写的《北京的春节》,从中积累了许多关于旧时春节的知识,同时也对春节有了更深的了解。

  北京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的,腊八时,各家都会用各种米、豆、干果熬粥,这和我们现在比较相似。街上会出现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货摊,那时的孩子们喜吃一种用各种干果与蜜饯和成的东西,叫杂拌儿。我想:它应该是薯片、蔬果干之类的吧!老舍先生写道:孩子们还喜欢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这和我们现在的孩子特相同,过年就喜欢放鞭炮和烟花,这多热闹呀!

  那时的大人们,忙着给孩子们赶作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每年妈妈都要给我买新衣服过年,我特喜欢。老舍先生说:除夕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我们现在可没了这些规矩,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完团圆饭,就急急忙忙地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春节联欢晚会了。

  那时街上的店铺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初六才开张,这和我们现在大不相同了,我在正月初二时和爸爸妈妈逛街,各色商店、超市,还有肯德基、麦当劳,全都人满为患,大家都出来购物、消费,人人脸上喜气洋洋。我最喜欢花灯了,老舍先生道:那时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如今的花灯,除了保持原有的手工制作外,还增添了塑料、电动、声控等特色,越来越丰富多彩。

  你看,北京的春节虽与我们现在有些不同,但那热闹的气氛始终没有改变,人们对迎接美好的明天都满怀着希望!新年快乐!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4

  北京的春节》是一篇介绍老北京春节的故事。里面讲到了北京的过年顺序,总体分三部分,年前,过年,年后。

  经过写这一些,表达了作者的热爱和想念,所以我也来讲讲我们家是如何过的春节吧!

  我们这年前会经历大扫除,然后就要等到过年那一天了。这一天妈妈早上会很早就起来去购买食材。中午我们都随随便便吃点东西垫垫肚。下午,妈妈就拿出大锅到上热油,把腌制好的鸡腿,排骨,鱼。和一堆炸物一样一样的放下去炸。等炸好的时候就差不多五点多了,然后,妈妈就准备火锅。

  一个火锅,几十盆才,一张桌子,一家人坐在椅子,其乐融融的。

  等我们吃完之后,稍坐休息后,我们就准备跳火群了。每个人都跳三遍。但我们中有一个“例外”就是我表弟,他一直不敢跳,怕烧着。都他爸抱着他跳的,直到去年他还是不敢跳。

  我们家的春节到这就差不多结束,虽然没有北京那么多的活动,也那么热闹,不过也十分开心!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5

  这两天,我们学习了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学完后,我的人似乎也被带入了那个喜庆红火、喜迎新春的老北京。

  文章的开头,以老北京春节的开始一一腊月初旬为时间的起点,向我们展示了北京人是怎样过腊八节的。在腊八这天,北京人是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的。腊八粥用各种米、豆、干果熬制而成。我虽然没吃过腊八粥,却能从文章的词句中感到其用料之丰盛,营养之丰富,令人浮想联翩,若是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添上一碗,定是喝得心里都暖和起来。腊八蒜用醋泡制,泡好后色如翡翠,色味双美。用料简单,结果却喜人。泡好后的腊八蒜,颜色亮丽、清爽,想来就算不吃,光摆在那看着,就能让人胃口大增。

  到了除夕,家家赶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守岁。从字里行间,我似乎能看到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场景。大家都对除夕夜相当重视,除了对睡眠需求很高的小孩,其余的人通通守着夜,不眠不休。

  要说整篇文章最让我感到有画面感的地方,我觉得还是描写元宵的那一段了。在那一天,北京整条大街到处张灯结彩,隆重的像在办喜事。其实过春节又何尝不是一种喜事呢?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当各型各色的灯挂在街边,一一点亮时,透过五彩斑斓的灯罩,看火光闪闪烁烁,一定十分有趣吧?当所有的灯连成一片时,映在夜空中,会不会是一片璀璨的星河呢?人群在街上涌动,时不时停下驻足观望自己喜欢的花灯,到处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在文化发展的长流中,我们的祖先流传下来许多节日民俗,其中最为隆重的就是春节。但随着时代的脚步匆匆,春节的味道却逐渐淡化。现在的我们,只能在书上看到当年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情景……




寒假作业读后感
下面是作文网寒假作文栏目为您准备的五篇《寒假作业读后感》,更多寒假读后感就上作文网。 篇一:寒假作业读后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过得真快啊!眨眼间,短暂的寒假生活就要结束了。这是我小学最后一个寒假。这个寒假既开心又难过,开心的是新年过的很愉快,滑雪很开心。难过的是应用题考试没有考好,心里有些压抑...

冰心散文读后感
春节拜年时,舅爷爷送给我一个又大又红的桔子,我试着把它做成了小桔灯。望着点燃的小桔灯,我仿佛看到了小姑娘那镇定、乐观、勇敢的脸庞,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冰心散文读后感4 “她回想起童年的生涯,真是如同一梦罢了。”这是冰心奶奶的散文《梦》里的一句话。 冰心奶奶的童年没有女孩的快乐,“她会打走队的鼓...

《朝花夕拾》读后感
童年已向我们一步步地离开,留下的也只是一些散落的记忆,还不如多读读记记《朝花夕拾》,体会鲁迅的童年的痛苦与快乐。 拾起了朝花,就像拾起了父亲死后的遗言,令我记忆非凡。 《朝花夕拾》读后感4 刚看完了一本书,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子——〈朝花夕拾〉。 早在1928年9月北京未名出版社就出版了鲁迅先生的这本书,...

50到100字读后感50篇反正越多越好
《哈姆雷特》读后感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经典的代表作.这本书在表面情节上与历史的传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讲的还是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其中充满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 剧中人霍拉旭所说: 你们可以听到奸淫残杀,反常修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 ...

10篇读后感300字
3、《骆驼祥子》读后感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后,我从中了解到了在当时混乱的社会里,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

《除夕情怀》读后感
陪伴老人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再有便是和同一血缘的一家人枝叶相拥,温习往昔,尽享亲情。记得有人说:“过年不就是一顿鸡鸭鱼肉的年夜饭吗?现在天天鸡鸭鱼肉,年还用过吗?”其实过年并不是为了那一顿美餐,而是团圆。只不过先前中国人太穷,便把平时稀罕的美食当做一种幸福,加入...

做冰糖葫芦写作文
北京过年的象征 当年一到冬季,老北京的街巷胡同里就会传来“冰糖葫芦,冰糖葫芦……”的叫卖声。春节更是冰糖葫芦大卖的时候。《京华春梦录》一书中记载:“岁朝之游,向集厂甸”。“迨兴阑游倦,买步偕返,则必购相生纸花,乃大串糖葫芦,插于车旁,疾驶过市,途人见之,成知为厂甸游归也。”糖葫芦成为北京入岁时...

小学六年级第2单元所有课文解析中心思想道理启示分段...日积月累意思...
本文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追问 \/e\/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血色or玫瑰 2012-03-14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

写作文写读后感200
7. 作文读后感200字 《茶馆》读后感 茶馆,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友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个人便是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炫彩。 老舍出生于一北京大杂...

校园三剑客读后感400字4篇怎么写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是《校园三剑客》。我最爱的一本书!这校园三剑客当然有三个人啦,这三个人分别是拥有超能力的杨歌、具有生物学方面的白雪和电脑天才张小开。他们三个从小就形影不离,分别破解了百慕大三角之谜、金字塔之谜等谜团。这回,他们要破解的是吃人电视机的谜团。电视机怎么会...

满洲里市17095208508: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六百字左右 -
缪咏舒兰:[答案]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民族过春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著名语言大师老舍,用他的大笔、风格、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让我们无不感受到北京过春节...

满洲里市17095208508: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 的感悟怎么写 -
缪咏舒兰: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民族过春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著名语言大师老舍,用他的大笔、风格、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让我们无不感受到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喜庆

满洲里市17095208508: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400字 -
缪咏舒兰: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民族过春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著名语言大师老舍,用他的大笔、风格、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让我们无不感受到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

满洲里市17095208508: 北京的春节作者的感受 -
缪咏舒兰: 作者的感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喜爱之情.本文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满洲里市17095208508: 读《北京的春节》受到的启示 -
缪咏舒兰: 本文通过描写北京春节的特点,写出了北京地区过春节时的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使我们又一次得到了传统民俗文化的体验.

满洲里市17095208508: 北京的春节 感悟 -
缪咏舒兰: 我只想说太牛逼了 我喜欢北京的春节 臭外地少 都回家了 马路上是一路畅通啊

满洲里市17095208508: 《老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
缪咏舒兰:[答案] 通过学习“老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我又了解到了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是如此的有意义,不但知道了春节期间分腊八节、除夕、大年初一、还有元宵等的节气、还知道了各种节日在北京民间的过节习俗和意义,同时也感受到老北京人民丰富多彩的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