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芦笛的诗句及作者

作者&投稿:堵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艾青诗选《芦笛》句子赏析

芦笛

艾青

我从你彩色的欧罗巴

带回了一支芦笛,

同着它,

我曾在大西洋边

像在自己家里般走着,

如今

你的诗集“Alcool”是在上海的巡捕房里,

我是“犯了罪”的,

在这里

芦笛也是禁物。

我想起那支芦笛啊,

它是我对于欧罗巴的最真挚的回忆,

阿波里内尔君,

你不仅是个波兰人,

因为你

在我的眼里,

真是一节流传在蒙马特的故事,

那冗长的,

惑人的,

由玛格丽特震颤的褪了脂粉的唇边

吐出的堇色的故事。

谁不应该朝向那

白里安和俾士麦的版图

吐上轻蔑的唾液呢——

那在眼角里充溢着贪婪,

卑污的盗贼的欧罗巴!

但是,

我耽爱着你的欧罗巴啊,

波特莱尔和兰布的欧罗巴。

在那里,

我曾饿着肚子

把芦笛自矜的吹,

人们嘲笑我的姿态,

因为那是我的姿态呀!

人们听不惯我的歌,

因为那是我的歌呀!

滚吧,

你们这些曾唱了《马赛曲》,

而现在正在淫污着那

光荣的胜利的东西!

今天,

我是在巴士底狱里。

不,不是那巴黎的巴士底狱。

芦笛并不在我的身边,

铁镣也比我的歌声更响,

但我要发誓——对于芦笛,

为了它是在痛苦的被辱着,

我将像一七八九年似的

向灼肉的火焰里伸进我的手去!

在它出来的日子,

将吹送出

对于凌侮过它的世界的

毁灭的咒诅的歌。

而且我要将它高高地举起,

在悲壮的Hymne

把它送给海,

送给海的波,

粗野的嘶着的

海的波啊!

赏析:

1933年3月28日,正当明媚的春天,作者在上海监牢的不眠之夜,借铁栅外的灯光,在拍纸簿上写下了这首悲壮的叛逆的诗篇《芦笛》,他控拆这个没有自由的罪恶世界。

这首诗是为了纪念已故法国现代派诗人阿波里内尔(1880—1918)而作。艾青当时在牢里正在看阿波里内尔的《ALCOOL》诗集(法文:酒),情绪受到感染,他像酒一般被点燃起来。他引了这位他所挚爱的诗人的两行诗当作《芦笛》的题记:

“当年我有一支芦笛/拿法国大元帅的节杖我也不换”。

关于这首诗,艾青作过简要的解释:“我把芦笛象征艺术,把元帅节杖象征不正的权力;诗里骂了白里安,骂了德国的俾斯麦;而且说我将像1789年似的向巴斯底狱伸进我的手去,而这个巴斯底不是巴黎的巴斯底狱。”

2.关于塞外风光的诗句及作者出处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简析】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

*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简析】这首诗是对战争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诉,人人读了都感到沉痛! *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 【简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

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而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全诗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感时伤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困七日。 【简析】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但此诗的受降城所在地说法不一。回乐:县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 【简析】这首七绝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 *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乐府《横吹曲》旧题。

龙城:宋刊本王安石《唐百家诗选》作卢城。龙城也就是卢龙城。

龙城飞将:指西汉时名将李广。《汉书•李广传》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勇敢善战,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右北平唐时改为平州,治所在卢龙,即今河北省卢龙县。

阴山:西起河套,东抵小兴安岭,横跨今内蒙古自治区,汉代为北方天然屏障。 【简析】诗人抓住月照关塞的典型环境,极其概括地从秦汉时代的边境战争写到唐代,又借对历史上的名将的怀念,表现自己对朝廷不能平定边患的不满。

全诗音韵铿锵,气势雄浑壮阔。 * 凉州曲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简析】该诗表现了征战的残酷,又表现了征人视死如归的乐观旷达精神,使人觉得悲怆而又豪壮,是痛苦,也是自我解嘲 。

*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乐苑》称,开元年间,西凉都督郭知运进献宫调《凉州》。

凉州:唐属陇右道,州治在今甘肃省武威县。诗题又作《出塞》。

首句一作“黄沙直上白云间”,末句一作“春光不度玉门关。”羌笛:我国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

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其音凄苦。

【简析】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这话是不错的。

开元中、所期,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塞下曲 卢纶 其二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其三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鉴赏:《塞下曲》六首是卢纶 边塞诗的代表作,这里选了其中的两首。

它们表现了戍边将士豪迈壮丽的军事生活,刻画出一位武艺高强、英勇杀敌的将军形象。 出塞二首(其二) 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 匣里金刀血未干。 从军行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青楼曲二首(其一)王昌龄 白马金鞍从武皇, 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 遥见飞尘入建章。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被称为“吹芦笛的诗人”的作家是谁

艾青( 1910-1996年),原名蒋海澄,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 等,浙江金华人,艾青出身于地主家庭,但因为刚出生就有术士说他命克父母,以 致引起了父母的厌烦,将其送到一个贫苦农妇家里寄养,这位农妇即“大叶荷”。

这使他和父母的感情非常淡漠,以及从小就同情农民,并感染了农民的淳朴和忧 郁。他是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大堰 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在精神历程上,艾青是从画家成为诗人的,则是 从时代的“叛逆者”逐渐变成了时代的“吹号者”。

4.描写松坚强意志的古诗以及作者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关于艾青的诗
他在狱中写作的《芦笛》一诗,典故出自现代派诗人阿波里内尔的诗句:“当年我有一支芦笛/拿法国大元帅的节杖我也不换。”芦笛象征艺术,大元帅节杖则象征反动权力。这表明,艾青的诗歌创作,开始便是与反动权势回对立的。艾青三十年代前期至中期的作品,或写异域的现代都市,或写半殖民地的中国的现实,...

艾青诗选《芦笛》写作背景
1933年3月28日,正当明媚的春天,作者在上海监牢的不眠之夜,借铁栅外的灯光,在拍纸簿上写下了这首悲壮的叛逆的诗篇《芦笛》,他控拆这个没有自由的罪恶世界。这首诗是为了纪念已故法国现代派诗人阿波里内尔(1880—1918)而作。艾青当时在牢里正在看阿波里内尔的《ALCOOL》诗集(法文:酒),情绪受到...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是谁的诗?表达了怎样的心情。_...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益,表达了征人在异乡听到芦笛声的哀愁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释:1. 作者与背景:李益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以及深沉的思乡之情。这句诗出自他的《夜塞曲》。2. 诗句的意境:“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描述...

芦笛的解释芦笛的解释是什么
参见“芦笳”。引元袁桷《次韵继学途中竹枝词》:“我郎南来得小妇,芦笛声声吹__。”二、网络解释芦笛芦笛:散文作家、设计师芦笛: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教师芦笛:山茶属山茶栽培品种关于芦笛的诗句我有一枝芦笛唯有我的芦笛把和弦洒向树丛;那仅有的风迅疾地从双管芦笛往外吹送关于芦笛的成语邻家...

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作品,从多角度描绘了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哀愁。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营造了一种...

反映将士离乡思亲之愁的诗句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

“天生芦笛千般巧,欲写奇岩下笔难”是啥意思
一天,有一位诗人远道而来,被芦笛岩的神奇的景色迷住了,不禁诗兴大发,可是他只写了半首诗就找不到合适的诗句了。这半首诗说:“天生芦笛千般巧,欲写奇岩下笔难。“后人便把这里叫做“半首诗台”。

描写芦笛岩的诗句
熊瑾玎《赞芦笛洞》诗, 作了生动的描写: 桂林岩洞多灵巧, 芦笛新开巧不同。 异彩缤纷今古自, 奇踪探索忘西东。 初临绝壁悬崖上, 似入琼楼玉宇中。 莫怪吾华常自傲, 世间那有此仙宫。 诗人极力赞美芦笛岩, 将它引为我们中华的骄傲。 芦笛岩的景观, 不仅精致美观, 而且珠联壁合。满洞的石钟乳、石...

艾青诗歌有哪些
1、《大堰河》。是著名诗人艾青创作的诗集。收录了《大堰河——我的保姆》等9篇作品。2、《北方》。主要内容是从“吹芦笛的诗人”到时代的“吹号者”,到对母亲“土地”的歌颂到对祖国“太阳”的热爱。3、《向太阳》。这首诗所显示的作者对人生和艺术不断探求的精神,以及它达到的宽广的审美境界,...

边塞诗中关于月亮的诗句
《塞上听吹笛》年代: 唐 作者: 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军城早秋》 唐朝 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莫遣沙场匹马还,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6.用月亮象征边塞关隘的诗句 1.《关山月》 唐朝 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辽中县18496284050: 反映将士离乡思亲之愁的诗句 -
魏沫快力:[答案]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 “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

辽中县18496284050: 与芦管有关的诗句 -
魏沫快力: 《听芦管》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幽咽新芦管,凄凉古竹枝.似临猿峡唱,疑在雁门吹. 调为高多切,声缘小乍迟.粗豪嫌觱篥,细妙胜参差. 云水巴南客,风沙陇上儿.屈原收泪夜,苏武断肠时. 仰秣胡驹听,惊栖越鸟知.何言胡越异,闻此一同悲.

辽中县18496284050: 我国著名边塞诗人及其作品 -
魏沫快力: 边塞诗人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高适和岑参,王之涣 王昌龄边塞诗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

辽中县18496284050: 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 -
魏沫快力: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作品,从多角度描绘了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哀愁.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营造了一种寂寥,凄清的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辽中县18496284050: 抒写 思念故乡 眷恋亲友的诗句? 著名 的 -
魏沫快力: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

辽中县18496284050: 西溪芦苇徐志摩诗 -
魏沫快力: 徐志摩写的关于西溪芦苇的诗:徐志摩《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我捡起一枝肥圆的芦梗,在这秋月下的芦田;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在月下的秋雪庵前.这秋月是纷飞的碎玉,芦田是神仙的别殿;我弄一弄芦管的幽乐—...

辽中县18496284050: 有关乡愁的古诗 -
魏沫快力: 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鸿雁满回塘. 《渡汉江》 [初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

辽中县18496284050: 被称为“芦笛诗人”的诗人是 -
魏沫快力: 阿波里内尔

辽中县18496284050: 边塞诗人有哪些快一点
魏沫快力: 边塞诗人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高适和岑参, 王之涣 王昌龄 盛唐的边塞诗人主要有... 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 *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

辽中县18496284050: 请问这诗写的?
魏沫快力: 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 作者 李益(748-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 全诗是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