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突破70万人包围从垓下突围,逃到乌江,为何自杀?

作者&投稿:於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垓下之战明明还有10万大军,为何项羽只带800精锐骑兵逃亡?~

800亲卫正是项羽意图东山再起之心仍强烈的代表,他对于“汉军已占江东”是不信的,但通过田父欺骗他怀疑了。再经过亭长的言说,他彻底放弃了抵抗。他那颗骄傲的心让他无法撇开自己的责任!我带着他们去打天下,今天我却一个人苟活而回,这不是大丈夫所为!

垓下之战,项羽率10万人马对阵刘邦、韩信60万大军,基本上问题。但项羽只带800精锐骑兵突围而去,让一些朋友表示怀疑。但问题是,我搞不清楚带800名亲卫,又有什么疑虑呢?
项羽率部突围,只能带着最精锐的亲卫部队,古今中外,都是如此。类似于首领突围,只能是敌人目光越小越利于突围,你带着残兵败将突围,是项羽保护当兵的,还是当兵的保护项羽呢。项羽虽然天下闻名,但见过他的人未必多,数万大军突围,哪里都是人,人少了人们的注意力就会分散,项羽就很容易突围。
但问题是,项羽突围前需要去掉一个大累赘。

项羽温柔地问,虞姬呀,现在咋办呢?虞姬说:我死你活:虞姬真的很爱项羽。当然,也有人认为虞姬没有死,而是跟着项羽突围了。
在韩信指挥下,楚军“四面楚歌”,项羽和楚军将士们已经被“乡音”闹得并无斗志。
项羽常年战争,楚军中新兵较多。新兵代表什么?军事战斗意志不足,思乡心切下不仅官兵就是项羽都中计了,项羽舞剑高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闻听,也是舞剑对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说吧,虞姬自刎而亡。其实,项羽也并非传说的那样:野蛮无礼。如果那样,就直接杀了虞姬。虞姬呢?也非常聪明,我想她是真的很爱项羽,否则也不会如此决绝。

司马迁没有记载虞姬唱歌后而死的情节,因此,虞姬自杀、虞姬跟随项羽突围到阴陵而死的说法都存在。但我之所以更倾向于自杀,主要就是:项羽此时突围乃是为了“重振”。作为可以与项羽对歌的女性,而且非常指明了项羽不该“意气尽”,那么,何以阻止?就只能“贱妾还有什么留恋的”来激发项羽斗志了。
一女子都能如此决然,那么,项羽这样的人在此“刺激”下自然会重新“振作”了。
之后,《三家注史记》介绍得很明白,汉军果然中计了。
项羽的突围政策是对的,只不过,他的高傲的心一直在“逃与留”中徘徊,最终,“不肯过江东”:从不信江东被占,到怀疑江东被占,再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悲情英雄
正是因为仅带领800亲卫突围,缩小了汉军注意力,突围成功后,汉军才发现上当。

曾在项羽手下当兵的韩信
天明时,追赶项羽。项羽最倒霉的地方就是被一名“田父”欺骗,拐进了沼泽中,被汉军追赶上。这是一次非常巧妙的“欺骗”,在司马迁的笔下,代表着一种“民心所向”。同时,因为“四面楚歌”影响,让项羽真的以为汉军已经把老家占领了。
可以想见,当项羽和百名亲卫走在泥淖中时,是什么想法儿!
突出汉军包围后的项羽,亲卫800只剩下100多人,逃到阴陵后被一位田父(传说叫陈铎,但并不真实)欺骗,田父的一个“左”字,就让项羽再次深陷危险中。再次逃出包围后,人数已经降到28人。再到乌江时,项羽勇武精神更是被司马迁秒回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哪个后世人看到这段记录的时候,不会对项羽说出一句“真勇猛呀”!

然而,亭长告知江东未丢的时候,更言“江东虽小”,其实这句话很可能勾起了项羽的自责!占有天下时你都失败了,凭借小小的江东难道真为了一己之私而生灵涂炭吗?最终,见到始皇帝都敢说出类似“取而代之”的话的这位英雄的玻璃心无法承受失败,自寻死路抗于追兵。
综上所述,项羽只带800壮士突围,是非常正确的,也很正常,他是在突围,当然选择对自己最忠心、最能打的亲卫军。然而,最终,“尚有复起”之心的项羽被田父、亭长的话所缠绕,终于“不肯过江东”。从历史上看,项羽的做法不失为一种对百姓的好。因为,他的智力谋略确实无法和刘邦、韩信相抗衡。过了江东也是失败。
项羽虽然打仗非常厉害,但夺天下不仅仅只有武力。同时,夺了天下后更不是靠武力、气概治理天下。项羽只是英雄,但并非管理天下的帝王。

主要内容:
秦王朝被推翻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数年战争,史称“楚汉相争”。在近五年的楚汉战争中,项羽由强大转为弱小。
最后被刘邦的军队包围。这则故事记述了项羽的最后一战,此时他带着几十人突围。逃到乌江边。最后被迫自刎身亡。
项羽乌江自刎事件介绍:
项羽自忖不能脱身,就部下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七十余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尝败北,遂称霸天下,现在困于此,不是我不会打仗。
而是天要亡我!今日是要决死战了,我要为诸君痛快地一战,必定要胜利三次,为诸君击溃包围、斩将、砍旗,让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会打仗。”
于是,他分骑兵为四队,此时,汉军围困数重,项羽对他的骑兵们说:“我为你们杀掉对方一将!”于是,他命令骑兵们分四面向山下冲,约在山东面会合。
项羽大呼驰下,斩杀一汉将。赤泉侯杨喜追项羽,项羽大喝一声,杨喜的人马俱惊,退后数里!项羽与骑兵分为三队,汉军不知项羽在哪队,就也分三队包围。
项羽飞驰而出,又斩杀一汉将,同时杀近百人,再会合骑兵,仅损失两骑,项羽问:“怎么样?”骑兵们钦佩地回答:“和大王说的一样” 。
项羽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
并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于是,项羽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挥刀自刎。

扩展资料:
典故原文: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译文: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长江西岸的乌江浦)。乌江亭长把船停靠在岸边等候项羽,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土地千里,民众数十万,也足够称王的。
希望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没有什么办法渡江。”项羽笑道:“上天既然要灭亡我,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
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
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不在心里感到惭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年高有德的人。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遇到的都没有对手,曾经日行千里,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赠给你吧!”
于是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小轻便的武器交战。仅仅项籍就杀了汉军几百人,项王自身也受了十几处伤。
回头看见汉军骑兵中的司马吕马童(原是项羽部将,这时已背楚归汉)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对着项羽。
指示给王翳说:“这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拿一千两黄金、一万户封邑悬赏征求我的头,我给你一点好处。”就自杀身亡了。
人物介绍: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 的代表人物。
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
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
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羽自刎乌江

楚汉之争的最后一战是垓下之战,刘邦集合了全天下所有的军队合计70万人,对在垓下的项羽所率领的10万楚军进行了重重包围,项羽经过一场大战之后,损失惨重,楚军一无粮草,二是援兵,在四面楚歌之下,项羽在当天晚上就率领800名精锐骑兵突围。

垓下是今天安徽省宿州市的灵壁县,乌江是今天安徽省马鞍山市的和县,两地相距500里,谁也没有想到一世英雄的项羽,在垓下没有自杀,逃亡途中也没有自杀,唯独逃到500里之外的乌江却自杀了,如果一心寻死,在垓下战死或者直接自杀不就行了,为何要逃到500里外的乌江才自杀呢?

项羽与虞姬

唯一的原因就是:项羽原本就不想自杀,只想着逃出去,结果在途中或者乌江遇到了某些事,让他临时起意,才会在乌江自杀的。那么问题来了,项羽在逃亡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准确地说,项羽在逃亡过程中,干了三件事:

1、率领手下仅剩的28个骑兵与汉军大战一场;

项羽在逃亡途中,800多骑兵在当天突围时就被打散了,跟随项羽一起逃出来的只有100多人,其余不知去向,或者逃走,或者被杀,或者被降,项羽带着这一百多人在途中又迷了路,问了一个种田的人,这个人指给了项羽错误的方向,导致项羽被汉军追上,一场大战之后,项羽手下只剩下28个骑兵了。

项羽与刘邦

项羽为了向手下士兵证明他打仗是不会输的,他输的原因是上天要灭亡他,于是把28个骑兵分成四队,朝四个方向逃走,由项羽来断后,项羽亲手斩杀了两名汉军军官,斩杀了一百多个汉军士兵,并且成功与他的手下骑兵会合,只损失了两个骑兵,士兵都非常佩服项羽。

2、与乌江亭长有过一番交谈,并把自己的马匹送给了乌江亭长;

项羽继续率领26个骑兵向东逃,来到乌江边,正好遇到乌江亭子把船靠在岸边,于是项羽与乌江亭长就有一番对话,乌江亭长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也有上千里,民众有数十万,只够称王,汉军来了没船,赶紧走吧!

战神项羽

项羽说道:上天要灭亡我,我渡江干什么呢?当初我带着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过去,现在我没有带回来一个人,我如何去面对江东父老呢?难道我项羽心中不会愧疚吗?项羽说完把自己的马送给了乌江亭长,然后转过身,带着剩下的26个骑兵下马步战。

3、率领剩下的骑兵与汉军战斗到最后一人,然后才自杀而死。

项羽拒绝了乌江亭长渡江的请求后,就表示他决心战死的心态,他带着最后的26个人,与汉军决战,项羽一个人又杀死了数百汉军,身上受了十多处伤,直到项羽看到了吕马童,项羽认识这个吕马童,自杀而死,项羽死后他的尸体被五个人分抢。

项羽

从整个过程来看,项羽逃到乌江时,他就表现出不想过江的心态,当乌江亭长劝项羽过江时,项羽的第一句话就是说:

《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上天要灭亡我,我渡江干什么呢?言外之意就是说,上天如果要灭亡你,你渡过了江,还不是一样要被灭亡,既然过不过江,都是死,我项羽为何要过江呢?还要面对八千江东子弟的父母兄弟姐妹,如何跟他们解释呢?

需要注意项羽说的“上天要灭亡我”这句话,项羽在逃亡过程中说了两次了,第一次是为28个骑兵断后时说的:

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然而现在被围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打仗的过错。项羽反反复复地说是上天灭亡他,而不是他自己的过错,就说明项羽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而这一想法就成了项羽不愿意过乌江,而自杀的主要原因。

项羽

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还是秦汉时期,古人对上天是相当崇敬的,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对外就是自称为天子,也就是天的嫡长子,显示最高统治者能够继承大位,都是天的旨意,用来显示统治的合法性和神圣性,这是权力的来源。

项羽直到临死前的那一刻,都不承认自己的失败是能力问题,把自己失败的根源归结于上天,说是上天要灭亡他,用上天来掩盖自己的失败,这种想法在今天看起来也许非常可笑,但在封建社会,一点也不可笑,反而会让人信服,因为古人对上天的崇拜超出了你的想像,从周朝开始,最高统治者都称为周天子,项羽出身贵族,他当然知道这个原因,自从项羽灭亡秦朝,自封为西楚霸王后,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成为周天子那样的最高统治者。

现在项羽失败了,仅仅只有江东这一小块地,对于项羽这个打了一辈子胜仗的天才来说,他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尤其是像项羽这么年轻的年龄,项羽自杀的时候只有30岁,在他4年前26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天下的西楚霸王了,如此的年轻有如此大的成就,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吧。

项羽浴血奋战

一个能力超强,打仗没输过,30岁之前一直成功,而且是整个天下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的项羽来说,现在失败了,居然把数十万大军失败得全军覆没,那种落差是相当巨大的,以项羽的出身和性格来说,他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失败,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失败,同时项羽并不否认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的能力是超强的,是不可战胜的,即使是在逃亡的路上,为了证明自己是不可战胜的,亲自为28个士兵断后,让他们逃走,然后证明给他们看,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项羽的性格就是如此,这从心理学上来说,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表现,自己欺骗自己,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心里好过一点,但是一想到要渡过乌江面对现实,面对那些失去儿子或者兄弟的江东父老,项羽又无法解释,在抱着“上天要灭亡我”以及“无法面对现实”的双重因素影响下,项羽选择了逃避现实,自杀了,一了百了,这就是项羽自杀的真正原因。




项羽八百骑突围70万大军,关羽单骑斩颜良而退,谁更难?
垓下之战,是项羽一生最后一场大战,项羽率领10万极度疲惫、缺衣少粮的楚军对面刘邦和韩信率领的70万汉军,在项羽首战失利的情况下,被70万大军包围于垓下城中,当天晚上,项羽面对汉军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情况下,无心再战,只能率领800名楚军精锐骑兵突围。项羽利用晚上看不清楚的时机,率领800骑兵从...

邕宁县19152563457: 项羽怎么突围逃出垓下的? -
陈胆活血: 是到垓下才被包围的 被包围的时候还有5万多人 最后张良献计 找九江兵(和楚地仅隔一河)教汉兵唱楚歌、楚歌中说只要散楚就送你回故乡、楚兵都以为楚地也丢了 无心再战,跑的只有800江东兵了,项羽也是扮小兵才逃出包围圈的

邕宁县19152563457: 关于西楚霸王的典故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有哪位大大能告诉我这个典故的全部,很震撼也很难想象当时的那种悲壮 -
陈胆活血:[答案] 西楚霸王不过江东,是因为虞姬已死. 项羽的死与虞姬的死有必然联系吗?两者之间有联系,有学者就认为项羽因“虞姬死而子弟散”心生羞愧,因而不肯过江,拔剑自刎.这样说很有道理,单纯说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因为虞姬之死就显得论据不足.而这...

邕宁县19152563457: 单枪匹马来赴会什么意思? -
陈胆活血: 一个人独闯

邕宁县19152563457: 关于十面埋伏的故事 -
陈胆活血: 《十面埋伏》描绘了楚汉相争中垓下之战的情景: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与汉王刘邦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展开最后的大决战,刘邦起用韩信为大将,以30万汉军的绝对优势把十万楚军紧紧包围在垓下楚营内. 夜间,刘邦的谋士张良...

邕宁县19152563457: 项羽是不是在乌江自刎 -
陈胆活血: 项羽是自刎乌江秦王朝被推翻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数年战争,史称“楚汉相争”.在近五年的楚汉战争中,项羽由强大转为弱小,最后被刘邦的军队包围.这则故事记述了项羽的最后一战,此时他带着几十人突围.逃到乌江边.最后被迫自刎身亡.

邕宁县19152563457: 楚汉相争历史小故事 -
陈胆活血: 楚汉相争是指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之间所进行的一场长达五年之久的争夺天下的战争.项羽和刘邦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是推翻秦朝残暴统治的主要力量.在推翻秦朝以前,项羽和刘邦曾在彭城兵分两路,并有约定:谁先进入咸阳,...

邕宁县19152563457: 项羽之死的全文翻译 -
陈胆活血: 项王的部队驻守在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的军队把他重重包围.深夜,(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

邕宁县19152563457: 垓下之战事件概括(100字) -
陈胆活血: 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韩信挥军进攻失利,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继续攻击.楚军迎战不利,韩信再挥军反击.楚军大败,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楚军屡战不胜,兵疲食尽.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致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项羽见大势已去,乘夜率800骑突围南逃.刘邦遣灌婴率5000骑兵追击.项羽迷路,被汉军追至乌江兵败自刎. 望采纳!!

邕宁县19152563457: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 -
陈胆活血: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项羽楚歌:楚国人的歌声.这则成语故事的意思是指四面八方都传来楚国人的歌声.四面楚歌的主角是项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后人用这个词比喻四面受...

邕宁县19152563457: 项羽为什么死于自杀? -
陈胆活血: 据史记记载,项羽中韩信之计,兵败垓下,被刘邦军队围困.分析这事的缘由,不得不从项羽的残暴统治说起. 项羽是楚将项燕之孙,故项羽国号为楚,世代都兼备才能武艺和大将风范.但是,统治者的嘴脸毕竟是丑恶的,项羽也不例外.在兵败垓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