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家如何看待中国戏曲的发展?

作者&投稿:彘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戏曲作家有哪些?~

1.昆曲

张继青

张继青,原名张忆青,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39年1月生,上海市人,汉族。1960年毕业于江苏苏州昆曲继字辈科班。现任江苏艺术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文联副主席。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她1952年从艺,工闺门旦、初习苏剧,曾得到昆曲前辈全福班老艺人尤彩云、曾长生教授,在传统技艺上打下良好基础。1958年以后开始专工昆曲,又得到昆曲名家沈传芷、姚传芗、俞锡侯的传授。历任江苏省苏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主要演员、名誉院长。她的戏路较宽,正旦、五旦、六旦演来均得心应手,表演风格含蓄蕴藉,唱腔刚柔相济、韵味隽永,吐字归音圆润可赏。在四十余年的舞台演艺生涯中,曾塑造多个舞台艺术形象,广获好评,有《朱买臣休妻》中崔氏、《牡丹亭》中杜丽娘、《渔家区》中邬飞霞、《长生殿》中杨玉环、《白蛇传》中白娘子、《窦娥冤》中窦娥、《关汉卿》中珠廉秀、《蝴蝶梦》中田氏以及《跃鲤记·芦林》中庞氏、《西游记·认子》中殷氏等,尤以“三梦”而著称,即《痴梦》、《惊梦》、《寻梦》。1984年以全票而名列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1993年获江苏戏剧紫金奖荣誉奖,同年获日本安之纪念基金首届基金奖,1994年获第十届全国戏曲电视剧加加杯评比演员特别奖,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授予长期潜心昆剧事业成绩显著的艺术家。曾多次应邀赴意大利、德国、日本、法国、西班牙、韩国、芬兰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访问、讲学、演出,在国际文化界享有较高名望与盛誉。

2.汪世瑜

汪世瑜,浙江京昆艺术剧院院长,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之殊荣者。他十四岁人剧团学艺,师承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工小生。他巾生、冠生、鞋皮生兼能,尤以巾生见长,经四十余年舞台磨炼,蜚声海内外,获“昆曲巾生魁首”之盛誉。汪世瑜是浙江戏剧界的代表人物,对浙江京昆艺术的保存、继承传播和发展倾往了无数心血。同时还为浙江各戏曲剧种培养了一批著名演员。他著有《汪世瑜谈艺录》一书,还曾多次赴香港、台湾、美国、日本、泰国等地演出、讲学,受到了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现为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浙江文联委员、文化部昆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昆曲研究会常务理事。

3.京剧:
张火丁

程派青衣张火丁,1971年生于吉林白城,自幼酷爱京剧。15岁时弃评改京,独闯京城求艺,启蒙老师王兰香。1986年考入天津戏曲学校京剧科,工青衣。1989年毕业后考人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1990年起向著名程派教师李文敏学习程派艺术,奠定了坚实基础。1993年,张火丁正式拜师程派传人赵荣深,成为关门弟子;得其真传,她先后向赵荣琛学习了程派名剧《荒山泪》、《锁麟囊》、《文姬归汉》、《红鬃烈马》和《春闺梦》等戏,又系统学习了程腔的咬字、发音、行腔及表演上的要领,受益匪浅。
张火丁天赋极佳,学戏扎实,悟性好,深得程派艺术的精髓,艺术功力大长,台上颇有光彩,她主演的《锁麟囊》,行腔低回婉转,起伏跌宕,节奏鲜明,独具程腔的魅力;其表演身段丰富多彩,处处传神。受到内外行的一致赞赏。
1995年,张火丁调人中国京剧院,先后塑造了《北国红菇娘》之杨贵珍人火醒神州》之珍妃,《绝路问苍天》之祥林嫂等形象,受到好评。1996年被中国京剧基金会评为第二届"中国京剧之星"。
1999年底,她举办个人专场演出,全面展现其艺术才能,获得成功。年轻的张火丁唱、念、做、舞颇具大家凤范,其表演突出了程派庄美、纯正、深沉、凝重、幽远的个性。张火丁是程派传人中的佼佼者。

4.梅派:
李胜素

梅派再传弟子当中,河北籍演员李胜素的扮相秀丽动人、音色圆润优美、行腔舒展自然,颇得梅派神韵,擅演剧目有《廉锦枫》、《白蛇传》、《孟丽君》、《贵妃醉酒》、《凤还巢》等。不仅在内地菊坛叫响,在香港、台湾等地区也受到欢迎。李胜素13岁开始学戏,在河北省艺校教师齐兰秋的教导下,悉心学习青衣、花旦,毕业后分配到河北省邯郸市京剧团,由于她唱腔优美,擅长表现个性色彩,懂得用“心”演戏,赢得家乡观众的好评。1987年,李胜素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为师,在表演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学戏就崇拜梅派戏大方和深厚内涵的李胜素,于1988年正式入梅派,随梅葆玖老师学戏,《醉酒》、《宇宙锋》、《凤还巢》都是梅老师一遍一遍亲自教,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李胜素渐渐把握了梅派内在的神韵与内涵,经常随老师参加国内外梅派大汇演更奠定了李胜素扎实的表演功力。1991年李胜素调到山西省京剧院成为主演,任山西省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曾在全国中青年京剧电视大奖赛获得最佳表演奖,荣获第1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继承传统戏的同时,李胜素和老师一起大胆进行创新,将旦角的各种表演技艺融为一体,加入自己对人物的理解,给老戏注入新的活力。除了在艺术上严格要求,李胜素还不倦求学,在中国戏曲学院“首届全国京剧优秀演员研究生班”的三年学习,她系统掌握了戏曲表演的专业理论。除了在新戏《弹剑记》、《满江红》中任主角,李胜素还在火爆京城的京剧版《宰相刘罗锅》中扮演三格格。刚刚正式调入中国京剧院二团的李胜素演出很多,常年奔波在全国各地。戏迷很喜欢梅派艺术,《红线盗盒》、《霸王别姬》《宇宙锋》、《贵妃醉酒》都是很叫好的戏。

5.评剧:
筱白玉霜

京剧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1、谭派。代表人物谭鑫培,专演老生。

2、余派。代表人物余叔岩,演老生,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刘派。代表人物刘鸿声,演老生,以嗓音高亢著名。

4、杨派。代表人物杨小楼,演武生,讲究“武戏文唱”。

5、梅派。代表人物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种角色。

6、程派,代表人物程砚秋,“四大名旦”之一,演青衣。他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创造出一种幽怨婉转、若继若续的唱腔。

7、盖派。代表人物盖叫天,以短打武生为主,武戏文唱。

8、言派。代表人物言菊朋。

9、金派。代表人物金少山,演花脸。

10、麒派。代表人物周信芳(艺名麒麟童),演老生。

11、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四大名旦”之一,演花旦。

12、尚派。代表人物尚小云,“四大名旦”之一,主要演青衣。

13、马派。代表人物马连良,三十年代同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合称“四大须生”。

主要地方剧种及其代表人物

京剧:全国流行最广的剧种,有近二百年历史。

昆剧:也叫昆山腔、昆曲、昆腔。编演《十五贯》、《墙头马上》、《李慧娘》等剧目,得到新生。著名演员有俞振飞、华文漪、李淑君、张继青等。

越剧:流行于浙江、上海等地,约有五、六十年历史。《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剧目流传很广。著名演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徐天红、金采凤等。

河北梆子:流行于河北省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清代乾隆年间由山西梆子传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著名演员有韩俊卿、银达子、金宝环、张淑敏、裴艳玲、张惠云、赵鸣岐、周春山、齐花坦等。

评剧:流行于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和华北、东北各省。著名演员有小白玉霜、喜彩莲、新凤霞、魏荣元、席宝昆、李忆兰、马泰等。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流行于河南全省和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的部分地区。著名演员有常香玉、陈素贞、崔兰田、马金凤、牛得草等。

秦腔:流行于西北各省。著名演员有刘毓中、刘箴俗。

晋剧:也叫中路梆子,流行于山西中部。主要演员有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等。

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著名演员有张德成、贾培之、周慕莲、阳友鹤、陈书航等。

粤剧: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区。历代著名演员有李文茂、邝新华、马师曾、红线女等。

汉剧:也称汉调,流行于湖北及河南、陕西、湖南、广东、福建等省。著名演员有陈伯华、吴天保等。

黄梅戏: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著名女演员严凤英在唱腔和表演上有新的创造。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

首先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啊!戏剧方面的问题。
中国对于艺术本身就不是很好的一个环境,中国对于文艺工作者一直以来都是以不尊重、歧视的态度来看的。因为中国这个民族导致的,汉族我们都知道是一个农耕民族,世代以务农为主,而艺术是一个形而上的东西,中国人中最重视的不是美,而是吃,是生存下去。这样建立的政权也就产生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但是地主阶级是不是真正的贵族?答案是否定的,中国的地主一旦做了地主就很难摆脱剥削人的影子,剥削是哪都有的,这个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个地主忘记了他和底下的农民阶级都是一样的,都是人,而他没有把这些人当做人来看,所以说农民阶级就很不愿意了。所以中国的戏剧在这样的背景中产生并且发展我请问你!在一个套子里写的戏有好看的吗?
西方人的思想不像中国人那样绕弯子,这个是文化导致的,中国人推崇的是儒家文化,总要给人一个好的印象,显得儒雅,但是西方人不会,西方人说话比较直,有什么说什么,而且他们表达爱的方式都是这样,他们相信如果不说实话那么上帝都会谴责他们。所以他们的生活中很少有虚假的成分,他们的生活大多数都是想法很简单,思维很单一,爱一个人就爱,不会拐弯抹角藏着什么,所以我们看到了外国人的思想中有着人本位的思想,就是他更看重个人的个性,所以西方人中各式各样的人都可以在戏剧中出现,典型的与不典型的,亲民的与高尚的、俗的于雅的都能找到。在中国就没这些东西了。
所以我们能看到西方人的戏剧中出现的爱是很质朴的,就是我爱上了你这个人,没有别的什么思想,但是中国人就不行了。中国人似乎少了一些真爱,不知道什么才是爱。这就是你现在遇到的问题了。我不管他对于你来说是不是有什么东西,你说的六无中其他的都能容忍,唯一一点就是最后一句我忍不了。没有好的人品就是说这个人没有道德!不是一个好人,如果是这样的一个人的话那你就可以跟他分开了。因为这样的人不会好好的跟你相处的,这种人没有道理可以跟你讲,你跟他说不清楚道理,他觉得什么都是他的对,什么都是你的错,那你还跟他交往啥啊?

虽然三十年代的胡适对于中国戏曲态度缓和不少,但不难看出,在他那尚处于"原始风格状态"的认定中,所谓"原始",仍延续着"五四"新旧戏论争中的逻辑线索,指向的是社会由低级向高级进化过程中的低级状态。这一观点的产生本受西方影响,在当时公演前后的海外评论中出现类似的认定亦不足为奇,例如苏联评论者拉德洛夫即有"中国之戏剧,依吾人之观察,为混合之艺术,为尚未能自史诗之范围中脱颖而出之戏剧。

故伶人不仅代表船中之渔人,且不得不代表浮沉水浪中之渔船。欧洲之剧作家所编之剧,自较中国剧本为完善"之言。相比较而言,值得玩味的是针对这一认定,另外一些欧美评论家的回应。

美国评论家约翰·马丁的言论颇有点反唇相讥的味道:"梅兰芳演出中最令人兴奋和关注之处,正是那些典型的所谓'遗形物'的部分,而最令人觉得枯燥乏味之处,则是其发展至最为接近我们所熟悉的'说话自然、表演自发'之处。没有翻译的长篇独白和对话比起音乐、歌唱、舞蹈和杂耍表演,缺乏吸引力"。

他甚至觉得梅兰芳这次"显而易见""为了能够适应西方观众"而努力选择的"精心挑选和编辑过的"、"尽可能接近西方戏剧表演方式的剧目",还不如"一直在频繁提供着更多的中国戏剧启蒙与娱乐"的唐人街戏剧表演更具有"原生态"的价值、更令人满足。

1935年,苏联著名戏剧家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在梅兰芳访苏公演之际,撰写《梨园仙子》一文,其中对中华戏曲所映射出的"思维进程"作出了如下说明:"所谓'思维进程',我并不是指那些被国家和民族利益塑形的流行观点,我所指的是中国人在文化和超理性层面的那些观念集合。

其本质深深植根于中国的社会历史之中,依其自身的社会现象,反映着早先社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式,并且不会被后来的形式所丢弃,而是被传统承袭下来。我再次重申,这虽主要在文化领域真实存在,也可广阔涵盖言论、道德等问题。在这样自生的观念集合中,前封建体系的结构得到了保留。……这些特征,与其他很多特点一样,打上了前封建社会传统和理念的深刻烙印,在中国文化的任何分支中,你都可以看到这些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带给我们一种思想体系的遗迹,而这是每一种文化在某一特定阶段都必定要经过的"

从这段论述中,从"早先社会"、"前封建"、"每一种文化在某一特定阶段都必定要经过"等用语中,我们感到爱森斯坦与胡适所言"异形物"的某些契合之处。不过,爱森斯坦通过切身的观看体验,更为看重的却并不是胡适所强调的这种观念形式之"被传统束缚",而恰是同被传统承袭下来的"生气"。

在梅兰芳与苏联戏剧专家召开的座谈会上,他谈道:"我自己原来的看法是,日本戏剧和中国戏剧没什么区别,现在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了这个区别。这个区别使我想到艺术史上存在于希腊和罗马之间的那种深刻的、原则性的差异"。他将日本戏剧比作罗马艺术,作为希腊艺术继承者,"在罗马艺术中,有一种机械化和输血式的简化的沉积层",而中国戏剧,却具有堪比罗马艺术之源的希腊艺术所富有的那种"杰出的生气和有机性"。

这种生气表现为虽然"为了反映重要的传统,制定了一系列必要的原则",但是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却在用对人物性格的生动而出色的展示来丰富和充实着这些传统",具有"生动的创作个性"。实际上,爱森斯坦将这种传统承袭的生气,或者说对传统的丰富与充实,仍然归结于中国戏曲本身固有的特征。

或者说,这种产生自"前封建"与"早先社会"的传统本身,就包含着充实与丰富自身的生气和创作个性,正如古老的希腊艺术本身便以充裕富足的生命激情为其传统。他曾明确表达过,"艺术领域里的现代化——也包括技术领域"是这种古老却富有生气的戏剧"应该极力避免的"。这点与二十世纪海外公演初期日本媒体将梅兰芳表演的"生动"归结为突破传统、具有现代性的新创造,显然有着极大的认知差异。

为何胡适的"原始"定位会引起欧美评论界如此的兴趣?为何他们没有继续沿着胡适的思路去讨论发育受阻以及进化历程中的低级、落后阶段等问题,而更乐意将"原始"阐释为一种以距离现代体验颇为遥远且富有希望与生机为基本特征的风格与状态?也许从美国评论家阿特金森(J.B.Atkinson)在前后一周内所经过的思考历程中,我们能得到更多的启发。

在首演当天,面对陌生的中国戏剧和权威胡适的指南,阿特金森首先怀抱的是接纳与信任的态度。他最初所言"实际上,它(戏曲——引者)是一种未向现实主义暗示和幻觉努力的、发育不充分的古典戏剧形式,却又像中国的古瓷瓶和挂毯一样优美",几乎就是对于胡适发育受阻的原始性与完善精美的艺术形式并存观点的重申。不过,在这篇首演观后评论中,他已经流露出对戏曲那"驰骋自由"、"纯粹完全"的"想象力"的关注,并展开了与其相比,"我们自己的戏剧形式"显得"僵硬刻板"的"痛苦的沉思"。

经过短短几天的观看与思考,他再度援引了胡适"中国戏剧是一种历史性的发育不充分的戏剧样态",然而在表示"谁都承认西方世界的戏剧处在一个较为先进的阶段"之后,却提出了一个"毫无装饰的'天真稚拙'"来挑战这"谁都承认"的"先进阶段",这一挑战是以一番自我拷问的形式完成的。他说到:"确实,中国戏剧最突出之处是它深刻的历史意识,这是一种经历了几个世纪岁月浸染之后色味芳醇的艺术。它最原始的品性,是对于想象力的诉诸。

对于很多已经习惯了西方戏剧和表演中那种照相式再现的西方人而言,中国演员的哑剧表演,如抬脚表示跨门槛、俯身暗示通过矮门檐、在舞台上一圈圈跑圆场表示走到另外的房间等等,都体现出毫无修饰的'天真稚拙'。这些都与儿童游戏时的所作所为有点相像。

不过怀疑者可能更愿意先将如此根深蒂固的观点搁置一边,等待今后来自老天的忠告。是否由哑剧表演和演唱激起的想象,要比通过《最后一英里》之类戏剧中那严苛的现实主义来麻痹想象更'天真稚拙'?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古典戏曲一定是通过优雅与美来给予人们愉悦的,这是'天真稚拙'的。如果我们能以此为基础来重新安排世界,那么这又将是多么天真的事情啊!"

无疑,阿特金森是以一种憧憬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怀念的心情来歌颂这种"天真"的可贵,那将中华戏曲比拟为儿童游戏的口吻中,并没有丝毫的傲慢,而是仿若一个已经丢失了赤子之心的成年人在追忆逝去的珍宝。这不由令我们回想起在西方世界长期以来对于中国戏曲的认定中一系列广被引用的相关比拟:"中国文化在其他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然而在戏剧的领域里,只停留在它的婴儿幼稚时期"、"中国剧场依然停留于戏剧它的婴儿时期,它太早就定型成为一种极僵硬的形式,而无法从中解放自己"……"五四"新旧剧论争前后将"旧戏"与"文化程序中""尚未成长的小孩"的"野蛮"、"幼稚"、"低级"联系在一起的言论、以及胡适坚持的"发育受阻"观点,显然与这些比拟处于同一条逻辑线索之上,甚至可视为对其直接的翻译。

不过,1930年的阿特金森却好像并不自信于成年人一定有资格去"训斥、管教、开导"这些"幼稚"的"孩童游戏"行为。如果说社会与文明的进程,宛如一个人的人生,那么从孩童渐渐长大的成长过程,不仅不一定意味着是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历程,反有可能是"失乐园"之旅。



中外文学家对中国戏曲的发展是非常可观的,他们认为中国的戏曲会得到很好的传承,且一定会发扬光大的。

中国戏曲的发展是非常灿烂的,中国诞生了很多的曲种,而且包括元曲,昆曲,京剧等等,它们都是中华戏曲文化的精髓所在。

戏曲并不是舞台的即兴表演,他是有自己的剧本的,但是这些戏曲的选曲是从剧本的文学作品来选的,可以说通俗化文学直接影响了戏曲的表演内容和性质,间接影响了戏曲在今后的发展,

戏曲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一个剧种如果不能面向社会与时俱进,不能面向广大观众,那只能是少数爱好者的小众文化,只能逐渐衰落。昆曲是这样,而京剧这个国粹,如果不借鉴昆曲的衰落原因,如果不创新,如果不能为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喜闻乐见,那么京剧也会走昆曲老路的。


...艺术人格和他的全部创作在中国文化,其影响至今不衰,你怎样看待...
• 思考题:鲁迅的艺术人格和他的全部创作在中国文化从传统转向现代的过程中呈现出了绝无仅有的复杂性和深刻内涵,其影响至今不衰,你怎样看待这种文化现象。 参考提示:• (1)鲁迅作为思想家对中国文化思索、批判的深度。• (2)作为艺术家,其文学表现技巧的功力。• (3)鲁迅作为文学家外冷内热的特质。•...

中国文化的个性和如何看待当待中国文化
中国古代诗词非常发达,有较早记录周朝诗歌的《诗经》,魏晋南北朝时期也一度繁荣,在唐朝和宋朝,中国诗歌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词人有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是唐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是...

你认为外国文学对你启发最大的表现在那些方面??为什么?谢谢了,大神...
审美能力的培养 我们学习外国文学,更重要地是通过老师讲解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通过自己阅读、欣赏经典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感知能力。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从审美判断的量的方面对美下了定义:“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1][1]他的意思是,审美是一种情感活动,与理性判断等知性活动无...

如何看待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中国作家他们获奖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任务。我们晓得,作为对旧西哲的政治化方向的批判者,现象学的声音还很微弱。二、表面看起来,是文学诺奖被政治化了而导致中国作家不容易得奖。但从根源来说,还不如说是小说 这种体裁本身就容易被政治化,近现代当代的文学都主要被小说代表了,就连衡量诗歌的理论体系 也是按小说...

你如何看待中国文学的前景?
才有跨越时空,立足新颖的作品出现,现在中国的文学界和出版界越来越宽松,越来越活跃,目前中国已经出现许多能够靠作品养活自己的作家,作家出版社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好,很多的都市工作人员的生活水平都在中上水平,许多方面甚至一点也不比纽约等国外的地方差.可见,中国文学前景是辉煌的。

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内涵?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

推荐一本书作文《列那狐的故事》
今天给大家分享作文:推荐一本书——《列那狐的故事》的范文,快来一起看看吧。 题目:推荐一本书——《列那狐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是一部由多个作者在12世纪到13世纪之间创作的经典动物寓言故事,被誉为欧洲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我向你强烈推荐。 首先,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部...

如何看待穷而后工,并从古代文学家中举例
…就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起身,其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以这么说,如果这些文人没有经历磨难,就不会创造出好的文学作品.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穷困是作家的不幸,却是文学的万幸.恰恰是因为“穷困”,才能激发人的心灵,...

如何看待苏轼这位文学家??
所随不同,其为随一也。老弟与温相知至深,始终无间,然多不随耳。”(《苏轼文集》卷55)我们从“非随时上下”、“然多不随耳”可以看出,苏轼始终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而对外界强加于他的打击、压迫,苏轼都忍不住要在作品中发泄不满,“如食内有蝇,吐之乃已。”(《曲洧旧闻》)其性格真...

如何看待郁达夫个人生活与创作的关系
其实,郁达夫对文学极为钟爱。在他看来,文学不仅有美的价值,可以提供一个赖以追寻梦里青花的温柔之乡,而且还有知的价值,可以让人认识到时代 的精神状况以及人生的各个侧面,而文学家在作品里寄托的理想甚至也能为后人谱写依照实行构蓝图。言论上的巨大反差正反映了郁达夫的失落者的心态。对于视自由和...

乌恰县17373037818: 中国传统戏剧发展困难,有何看法(语句优美)快
常苛本悦: 戏曲作为中国5000年文化的结晶,历经老一辈的忘我创作,这值得我们称颂,而现在有些人说中国戏曲都是老掉牙的东西了谁还听那个,那么试问中央电视台为什么要把...

乌恰县17373037818: 外国人是怎样看待中国京剧这门艺术的 -
常苛本悦: 外国人看中国京剧,开始是看个热闹,从看完以后喜欢上京剧变成京剧戏迷者,并不多见.我觉得喜欢再次观看就不简单了.竟管在剧场演出过程中打出唱词、道白的英文字母,但来回转动头部,让人家觉得很别扭,看得很累、很辛苦. 早期出国演京剧多数以武戏为主,演'三岔口'、'闹天宫'这种动作很多的热闹戏,让观众看看中国京剧武戏也是一种慢慢渗透的过程. 现在很多很多京剧出国演出,就是让外国观众了解这门中国的国粹,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这种精炼的唱词,优美的唱腔旋律,慢慢会让外国人了解的. 希望能够帮到你.

乌恰县17373037818: 对于传统戏曲是去还是留的问题,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叙述理由. -
常苛本悦: 中国戏曲远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高科技的视听艺术大有取代传统戏曲的趋势.传统戏曲面临是去是留的问题.有人认为科技发展了,有了现代的视听艺术就应该淘汰传统戏曲艺术,我们不能喜新厌旧.戏曲促进了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使两国礼尚往来,关系更加融洽,你能说戏曲艺术没有一点功劳吗?所以,我要说传统戏曲应该留下来,它应该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乌恰县17373037818: 标志着中国戏曲理论系统化的著名戏剧理论家是 -
常苛本悦: 标志着中国戏曲理论系统化的著名戏剧理论家是李渔.李渔在汲取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经验,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从而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具有民族特色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

乌恰县17373037818: 外国人是怎样看待中国戏曲的?
常苛本悦: 我接触过一外国朋友,让他听粤剧,他说,调很高,很响,还问我是什么唱法.我答不上.呵呵

乌恰县17373037818: 外国人是怎样看待中国戏曲的?拜托各位了 3Q
常苛本悦: 外国人看待中国戏曲,听不懂,但是很有趣吧, 想了解更多外国人看待中国戏曲文章? 登陆: http://www.jobsitechina.com求采纳

乌恰县17373037818: 如何评价清代文学家李渔 -
常苛本悦: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一生著述丰富,著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闲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乌恰县17373037818: 求助中国近代时期戏剧的发展,主要作家及代表作,最好能提供部分剧本
常苛本悦: 翁偶虹王瑶卿 马连良梅兰芳 魏荣元常香玉新凤霞 言菊朋张君秋吴江太多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