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饼充饥的文言文故事

作者&投稿:鱼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画饼充饥》的寓意

“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

原文: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帝疾之。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尔。

选举莫取有名,如画地做饼,不可啖也。”毓对曰:“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

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当疾也。愚臣既不足以识异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为职,但当有以验其后。

故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近退,故真伪混杂,虚实相蒙。”

帝纳其言,即诏作考课法。——选自《三国志·魏志》“画饼充饥”和另一句成语“望梅止渴”,不但含义相仿,而且在字面上也对仗工整。

更有一点巧合:“望梅止渴”的故事出自曹操,“画饼充饥”这句话却出于曹操的孙子曹睿。 曹睿是三国时代魏国的第二代君王。

他有个最亲信的大臣,名叫卢毓(yu)。《后汉书·卢毓传》记载,有一次曹睿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当“中书郎”,便请卢毓推荐,并且告诉他,千万别推荐徒有虚名的人:“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1] (选拔人才不要单凭他有名声,名声好比画在地上的饼,没法吃的!)”从曹睿的这句话,后来就产生了“画饼充饥”这句成语。

唐朝李商隐在他的《咏怀诗》中,引用过“画饼”一语,说:“官衔同画饼,面貌乏凝脂。”宋朝苏轼的《二王书跋》也引用过这句话:“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

《传灯录》也有此语:“画饼不可充饥。”“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是虚而无实,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的意思。

2. 画饼充饥的故事

原文: 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帝疾之。

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尔。选举莫取有名,如画地做饼,不可啖也。”

毓对曰:“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当疾也。

愚臣既不足以识异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为职,但当有以验其后。故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

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近退,故真伪混杂,虚实相蒙。” 帝纳其言,即诏作考课法。

——选自《三国志·魏志》 “画饼充饥”和另一句成语“望梅止渴”,不但含义相仿,而且在字面上也对仗工整。更有一点巧合:“望梅止渴”的故事出自曹操,“画饼充饥”这句话却出于曹操的孙子曹睿。

曹睿是三国时代魏国的第二代君王。他有个最亲信的大臣,名叫卢毓(yu)。

《后汉书·卢毓传》记载,有一次曹睿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当“中书郎”,便请卢毓推荐,并且告诉他,千万别推荐徒有虚肌筏冠禾攉鼓圭态氦卡名的人:“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1] (选拔人才不要单凭他有名声,名声好比画在地上的饼,没法吃的!)” 从曹睿的这句话,后来就产生了“画饼充饥”这句成语。唐朝李商隐在他的《咏怀诗》中,引用过“画饼”一语,说:“官衔同画饼,面貌乏凝脂。”

宋朝苏轼的《二王书跋》也引用过这句话:“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传灯录》也有此语:“画饼不可充饥。”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是虚而无实,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的意思。

3. 画饼充饥的故事

画饼充饥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著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

"画饼充饥"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现在往往用来比喻用空想来作自我安慰,或者用来说明虚名是没有实际用处的。还有个成语"望梅止渴",意思和它相近。

4. 简述画饼充饥的故事

画饼充饥

三国时期魏国的大臣卢毓,是东汉名臣卢植的小儿子。他10岁就父母双亡,两位兄长又先后死去,成了孤儿。卢毓为人忠厚,好学不倦。成年后,在兵荒马乱中,既发奋读书,以致学识超群,又辛勤地养活寡嫂和侄儿,因此他的道德和学问窦受到人们称赞。

后来卢毓当了官,为官清正,受到朝廷看重,被升为侍中,侍从皇帝左右,经常出入宫廷。任职三年,又做出不少成绩。魏明帝曹叡很信任他,升他为中书郎,掌管机要、政令等事宜。后来又提升他为吏部尚书,管全国官吏的任免、升降、调动等事务。

那时,选拔官吏实行的是“察举制”,即由地方上向朝廷选送品行优良的人(称为孝廉)担任官吏。地方上送的,往往是有名的人物,至于这些人的德行家境如何,是大不考虑的。不少选送上来的人只重清谈,不许实际,互相吹捧,德行并不好。

卢毓反对这样的人出来当官。他在选拔和推荐人才时,总是先考虑德行,然后再考虑才能。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朝廷要人的才能,是为了用来做好事的,所以大才能应该做出大好事,小才能应该做出小好事。如果某个人有才能而做不出好事,那么他的才能不应该是朝廷所需要的了。”

卢毓被提升为吏部尚书后,他原来担任的中书郎一职出缺,需要有人补上。为此魏明帝对卢毓说:“这次朝廷选中书郎能否选到合适的人,关键就靠你了。挑选人才,千万不要选那些只有名气而没有实际才干的人,名气就像在地上画的饼,不能当饭充饥的。”

卢毓回答说:“要选拔特别优秀的人才,当然不能单看名气。但是,名气毕竟反映一定的情况。根据一个人的名气,来选拔一般的人才,还是可以的。如果因为修养高、德行好而有名的,就不应该嫌弃他们。为此,陛下也不要一听见有名气就讨厌。我以为主要是要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有真实才学。全靠名气来决定升降,必然会真伪难辨。”

魏明帝听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核法。

5. 【画饼充饥这个成语的由来是什么

画饼充饥 ( huà bǐng chōng jī ) 解 释 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出 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用 法 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示 例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望梅止渴.” 近义词 望梅止渴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卢毓,在魏国做官,由于他为魏文帝曹丕出了许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为侍中、中书郎.有一次,魏文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不能吃的."卢毓回答说:"靠名声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发现一般的人才.由于修养高,行为好,而有名的,是不应该厌恶他们.我以为主要的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辩,虚实混淆."画饼充饥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著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 "画饼充饥"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现在往往用来比喻用空想来作自我安慰,或者用来说明虚名是没有实际用处的.还有个成语"望梅止渴",魏文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成语画饼充饥就来自于皇帝所说的话.一开始,它指有名声而没本领.后来,人们用它来比喻以不切实际的空想来满足自己.。

6.

纸上谈兵 ( zhǐ shàng tán bīng ) 解 释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出 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人匀十分讨厌那些只会~,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近义词 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 空头支票反义词 埋头苦干、脚踏实地 歇后语 军事论文;讲武堂里学打仗 灯 谜 《孙子》;军书;军事论文;赵括打仗 英 文 an armchair strategist 典 故文言文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译文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地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地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指挥奇兵,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博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它们活埋了.。

7. 在线等

(原文)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帝疾之。

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尔。选举莫取有名,如画地做饼,不可啖也。”

毓对曰:“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当疾也。

愚臣既不足以识异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为职,但当有以验其后。故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

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近退,故真伪混杂,虚实相蒙。”帝纳其言,即诏作考课法(翻译)有一次,魏明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

选拔人才,不要只看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卢毓回答说:靠名声不可能得到真正有才能的人,只能发现一般的人才。

我以为好的办法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辨,虚实混淆。

魏明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8. 画饼充饥的故事

原文:

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帝疾之。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尔。选举莫取有名,如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9656462画地做饼,不可啖也。”

毓对曰:“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当疾也。愚臣既不足以识异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为职,但当有以验其后。故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近退,故真伪混杂,虚实相蒙。”

帝纳其言,即诏作考课法。

——选自《三国志·魏志》

“画饼充饥”和另一句成语“望梅止渴”,不但含义相仿,而且在字面上也对仗工整。更有一点巧合:“望梅止渴”的故事出自曹操,“画饼充饥”这句话却出于曹操的孙子曹睿。 曹睿是三国时代魏国的第二代君王。他有个最亲信的大臣,名叫卢毓(yu)。《后汉书·卢毓传》记载,有一次曹睿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当“中书郎”,便请卢毓推荐,并且告诉他,千万别推荐徒有虚名的人:“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1] (选拔人才不要单凭他有名声,名声好比画在地上的饼,没法吃的!)”

从曹睿的这句话,后来就产生了“画饼充饥”这句成语。唐朝李商隐在他的《咏怀诗》中,引用过“画饼”一语,说:“官衔同画饼,面貌乏凝脂。”宋朝苏轼的《二王书跋》也引用过这句话:“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传灯录》也有此语:“画饼不可充饥。”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是虚而无实,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的意思。




画饼充饥的故事
选拔人才,不要取有名声的,名气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不能吃的。” 卢毓说:“靠名声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可以发现一般的人才。修养高、行为好而有名的,不应该厌恶他们。我主张对他们进行考核,看是否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全靠名誉升降职,所以真伪难辩。”此后就产生了成语“画饼充饥”...

画饼充饥的故事 画饼充饥的寓言故事
那时选拔官吏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只推荐有名的人物,不务实际,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皇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成语画饼充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也比喻只有虚名而没有实惠。

画饼充饥的故事是什么
有一次,魏明帝告诉卢毓,选拔人才,不要只看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卢毓则建议魏明帝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魏明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这个办法也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用画饼充饥...

画饼充饥成语故事
在卢毓升任吏部尚书后,他原来担任的中书郎一职需要选人补匕=,魏明帝就把这个权利交给了他,并对他说:“选拔人才的时候,千万不要单凭名望,选那些徒有虚名而毫无才干的人,名与就好比画在地上的饼,能看到却不能充饥。”然后又语重心长地说:“朝廷是否能选拔到人才,关键就看你了。”卢毓有...

画饼充饥的故事100字
魏明皇帝很信任他。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

画饼充饥的故事简短有曹操
2. 魏明帝与画饼充饥 魏明帝曹睿在位时,对官员的选拔制度不满,认为推荐者仅凭名声,而非实际才能。在一次选拔中书郎时,他特别指示卢毓负责推荐,强调不要只看名声,因为名声犹如画在地上的饼,无法解决饥饿。这一故事成为“画饼充饥”成语的来源,用以比喻空有虚名,不实用,或以空想来自我安慰。

画饼充饥成语故事概括
该成语出自《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dàn)也。”画饼充饥的近义词是无济于事、纸上谈兵,反义词是名副其实。“画饼充饥”和另一句成语“望梅止渴”,不但含义相仿,而且在字面上也对仗工整。更有一点巧合:“望梅止渴”的故事出自曹操,“画饼充饥”这句...

画饼充饥的故事简短
他的勤奋和坚韧最终使他获得了官职。当时,魏明帝对官员们互相吹捧的风气深恶痛绝,因此在选拔中书郎时,他特地下令:“此次选拔,需由卢毓推荐。我不要那些只有名声而没有实际才能的人——他们就像画在地上的饼,看似可口,实则无用。”这一言论后来演变成了“画饼充饥”这一成语。“画饼充饥”成语...

画饼充饥成语故事
画饼充饥成语故事如下:1、卢毓是三国时魏国很有名气的一位大臣,在魏文帝一朝很受文帝的赏识和重用。他小时候家庭贫苦,跟着自己的兄长起生活,可是兄长不久过世了。但他从小非常聪颖,学习也很刻苦,终于成为很有才学的人,并入京做了官。2、卢毓为人非常正直,为政廉洁自律,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所以...

画饼充饥寓言故事概括20字左右
文帝采纳了卢毓的建议,下令制定考试法,结合推荐和考试来选拔人才,受到人们的赞誉。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单凭空想或虚名无法解决问题,必须采取实际措施。例如,公司在改革时不能只空谈,而应提出并实施可行的方案。这个成语“画饼充饥”后来被用来形容用不切实际的幻想来安慰自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高邮市15112002304: 文言文《画饼充饥》的寓意 -
古泉珍黄:[答案] “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原文: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帝疾之.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尔.选举莫取有名,如画地做饼,不可啖也...

高邮市15112002304: 画饼充饥—— -
古泉珍黄:[答案] .“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 典故 典故一 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卢毓,在魏国做官,由于他为魏文帝曹丕出了许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为侍中、中书郎.有一次,魏文帝对卢毓说:"国...

高邮市15112002304: 文言文《画饼充饥》的寓意 -
古泉珍黄: 画饼充饥,中国成语之一.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意思是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用来欺骗别人. 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帝疾之.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尔.选举...

高邮市15112002304: 画饼充饥这个成语的由来是什么? -
古泉珍黄:[答案] 画饼充饥 ( huà bǐng chōng jī ) 解 释 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 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用 法 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示 例 明·冯...

高邮市15112002304: 画饼充饥的故事 -
古泉珍黄: 画饼充饥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著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

高邮市15112002304: 画饼止饥的故事 -
古泉珍黄: “画饼充饥”这句话出于曹操的孙子曹睿. 曹睿是三国时代魏国的第二代君王.他有个最亲信的大臣,名叫卢毓(yu).《后汉书·卢毓传》记载,有一次曹睿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当“中书郎”,便请卢毓推荐,并且告诉他,千万别推荐徒有虚名的人:“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1] (选拔人才不要单凭他有名声,名声好比画在地上的饼,没法吃的!)”

高邮市15112002304: “画饼充饥”由什么典故而来?
古泉珍黄: “画饼充饥”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讲的是魏明帝曹睿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当中书郎,便请卢毓推荐,并且告诉他“选拔人才不要单凭名声,名声好比画...

高邮市15112002304: 讲述画饼充饥的故事和造句 -
古泉珍黄: 故事.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卢毓传》三国时期,卢毓在魏国做官,他为魏文帝曹丕出了许多好主意,受到器重,文帝对卢毓说:“国家能否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在你.选拔人才,不要取有名声的,名气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不能吃的.” 卢毓说:“靠名声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可以发现一般的人才.修养高、行为好而有名的,不应该厌恶他们.我主张对他们进行考核,看是否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全靠名誉升降职,所以真伪难辩.”此后就产生了成语“画饼充饥”. 造句.不切实际的空想犹如画饼充饥,于事无补.

高邮市15112002304: 画饼充饥寓言故事和寓意 -
古泉珍黄: 有一个穷画家没钱买吃的见有卖饼的他饿便自己画了一个饼照着看一口吃一口

高邮市15112002304: 画饼充饥典故,50字之内 -
古泉珍黄: 三国时,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为官清正,魏明皇帝很信任他.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画饼充饥”就是从这个故事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