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赞美洛阳”的古诗词有哪些

作者&投稿:延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唐·韦庄、《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宋·欧阳修、《秋思》唐·张籍

1、原文:《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唐·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译文: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

洛阳城里,春光明媚,娇好异常。

可是,我这个天涯浪子,却只能异地漂泊,老死他乡。

眼前的魏王堤上,杨柳依依,浓荫茂密。

而我心怀隐痛,满心凄迷,惆怅不已。

桃花嫣红,春水碧绿,烟笼柳堤,水浴鸳鸯。

此物之出双入对,相守相依,更勾起我这个离人永隔之悲苦。

无以释解,只好把一腔相思相忆之情凝结成的丝丝愁恨,化解到落日西沉的余晖之中。

远方的人儿呵,遥远的故国呵,你知道不,我这是在怀念着你呵!

赏析:

这首词是韦庄在公元九世纪(唐僖宗中和年间)避乱洛阳时的作品。

韦庄客居洛阳,正是国家多事之秋,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自己则浪迹他乡一事无成。

所以词一开头,就以排比偶句写景抒慨。

上句写景,洛阳多花,春光确实很好;下句抒慨,洛阳多才子,但他们却因为生不逢时而垂老他乡。

洛阳的大好春光未能使之陶醉,反而触发了他的隐忧,可见这位“洛阳才子”此时感慨颇深。

这里,“春光好”是淡写,“他乡老”却是重笔,情景两两对举,比照十分鲜明,以情景的反差表现了心理的反差,突出了“春光”却在“他乡”、虽“好”可惜已“老”的矛盾心境。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读到这里说“可怜可怜,使我心恻”(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可见“他乡老”一语,既是韦庄一类晚唐士人的慨叹,也是历代失意士人胸中共有的块垒。

三四句承上,一句写景,一句写心。

魏王堤即魏王池,因“贞观中,以赐魏王泰”而得名,它是东都洛阳的游赏胜景。

但安史乱后,东都已失去昔日的魅力,更何况此时游赏,就更有一番今不如昔之感了。

句中着一“暗”字,虽是烟笼柳堤的实景描绘,但也确是作者的虚笔映衬,从中透露出一种历史与人生的迷蒙感,所以下句就直接托出“此时心转迷”的心态。

眼前所见的是春光缭乱、烟柳迷茫之景,胸中翻腾的是怀才不遇、心志凄迷之情。

眼迷心迷,景迷情迷,使他又一次陷入迷惘忧伤之中。

这也正是他在《中渡晚眺》一诗中所写的“魏王堤畔柳如烟,有客伤时独扣舷”的情与景,不过这里情景更为密合,意旨更为蕴藉。

过片与首句呼应,具体描绘春光之好:桃花红艳,春水清澈,鸳鸯双双,嬉戏水上,一片明丽的春色,一派盎然的春意。

写到这里,作者似乎已从上片心迷之情中解脱出来,陶醉于融洽的春光之中了。

其实并不,后面两句说明他又一次以情景的反差来表现自己心理的反差,又一次表达自己的心迷:“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这里,词人面对残晖,一方面是恨意郁结,家国之痛,身世之悲,都化成恨在心头凝结。

下一“凝”字,极共沉重。

另方面是深切忆念,故国之忆,亲友之忆,都化成怨在心底激荡。

下一 “忆”字,格外深挚。

“君不知”三字,以怨对方的不知、无情、无动于衷,曲折表达自己的忆念之深、之切、之诚、之纯,真是“无限低徊,可谓语重心长矣”(丁寿田等《唐五代四大名家词》乙篇)。

吴蘅照在《莲子居词话》中说:“韦相清空善转”。

这首词,以恨转忆,以景迷转心迷,以情景反差转心理反差,就此一端,也可看出吴蘅照说他“善转”是不错的。

洛阳是词人的第二故乡,因而他对洛阳有着深厚的感情。

此词开头,即叠用“洛阳”二字,而且突出地把它放在句首,就是这种感情的具现。

“洛阳才子”是词人自指,因为他的成名之作《秦妇吟》就是在洛阳写的,并获得了“秦妇吟秀才”的美誉。

洛阳的春光好在:一是魏王堤上阴翳的垂柳,上蔽天日,下荫游人;二是桃花水暖,鸳鸯双浴于澄波碧水之中。

杨柳依依,更添离别之情;鸳鸯喁喁,益增寂寞之感。

这些都是词人在洛阳所习见的景物,因而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心底的呼唤。

2、《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宋·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译文:

洛阳春浓花满城,姹紫嫣红香正浓。

游丝有意,苦留游客丝萦绕。

杨柳无情,争相送别为那般。

杏花红处,遮去青山一片青。

山路远,行人山下歇驿站。

相去远,今宵谁能与我伴,唯有寂寞、孤馆与明月。

赏析:

用“洛阳正值芳菲节”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离人所的满城春色的地方。

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使洛阳的春色变得更为具体可感。

“秾艳”一句不仅使人想见花木繁盛、姹紫嫣红的景象,而且还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阵阵春风吹送过来的阵阵花香。

接下去两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既是写景,又已暗含眷恋送别者的感情。

“游丝”是蜘蛛所吐的丝,春天飘荡空中,随处可见。

庾信的《春赋》就曾用“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来点染春景。

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

这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游丝苦苦地缠绕着人不让离去,又埋怨杨柳怎么没来由地争着把人送走,即景抒情,把笔锋转入抒写别离。

下片继续写旅途的春光和离愁,使人感到春色无边无际,愁思也无边无际,始终苦恼着离人。

作者只写旅途一瞥,用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

上句描写旅途中的春山:只见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而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

下句写那位离人的活动:他绕山而行,群山连绵,路途遥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停宿有杏花开放的驿舍里。

这儿人烟稀少,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

他感到寂寞,他夜不成眠,望月思人,终于迸发出了“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的叹息,使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喷薄而出。

词至此戛然而止。

上片写洛阳春季花柳盛开的洛阳这之春,并以柳丝萦牵喻难舍之情。

离别的时候正值花草芳香的洛阳之春,浓艳的、清香的,相继开花争妍。

接下来写忍离别之情。

词人拈出两个象征依恋和离别的意向,“游丝”、“垂柳”,并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思,用一“苦”一“争”,写离别之人对洛阳及送行者依依不舍的深情。

下片设想离开洛阳所经之处的风景及旅途之状,进一步渲染离情。

“杏花”二句为远望所见之景,放眼望去,离开洛阳要经过的青山缺口之处,红杏似火,一路行人或行或歇。

词人也即将加入这行人的队伍,他不由得想象着离开满是好友和知交的洛阳后的寂寞旅程,那会是怎样一番情形呢?一路之上,又会有谁相随呢?陪伴自己的,恐怕只有寂寥孤馆的那一轮明月吧。

3、《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赏析: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说客居洛阳城,又见秋风。

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

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

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

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

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晋书·张翰传》)。

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

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

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增添了欲归不得的怅惘,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了。

“欲作家书意万重”,“欲”字紧承“见秋风”。

这“欲”字颇可玩味。

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像一泓清水。

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

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

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

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

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

“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

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

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

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

这“临发又开封”的行动,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

(开封验看检查的结果也许证明这种担心纯属神经过敏。

)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如果真以为诗人记起了什么,又补上了什么,倒把富于诗情和戏剧性的生动细节化为平淡无味的实录了。

这个细节之所以富于包孕和耐人咀嚼,正由于它是在“疑”而不是在“必”的心理基础上产生的。

并不是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进诗里。

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

因此,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写。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题张司业诗》),这是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的评论。

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似乎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全诗一气贯成,明白如话,朴素而又真实地表达游子的心态。

在消息传达不便的封建社会,长期客居异地的人常有类似的体验,一经诗人提炼,这件极平常的小事、极普通的题材就具有了代表性的意义。

后人每每读到,常有感同身受之叹,所谓人同此心,情同此理。




赞美洛阳的经典诗词
赞美洛阳的经典诗词如下:一、《过故洛阳城》宋.司马光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荡漾素波明。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烟悉雨啸黍华生,宫阙簪裳旧帝京。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一句话便道出了洛阳城的历史地位。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

赞美洛阳的千古名句
关于赞美洛阳的千古名句如下: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3、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唐.白居易《牡丹芳》4、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赏牡丹》5、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赞美洛阳的经典诗词
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这首诗写洛阳的北边有壮丽的鹳雀楼,诗人想要登上更高的楼层欣赏更远的景色,表达了对洛阳美景的向往。2、登高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洛阳贫困潦倒的生活状态下,对权贵的不屈不挠和追求...

赞美洛阳的古诗句
何似东都正二月, 黄金枝映洛阳桥. 唐 白居易 42风起洛阳东, 香过洛阳西. 三国 曹邺 43洛阳之兴衰,天下治乱之喉也。 宋 李格非 44惶惶祖宗业, 永怀河洛间. 宋 陆游 45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周易》 46长安重游侠, 洛阳富财雄。 唐 卢照邻 47欲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宋 司马光 4...

一句赞美洛阳龙门石窟的诗句
2.赞美洛阳的诗句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南北朝·范云《别诗》 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 ——唐·曹邺《四望楼》(楼在洛阳东,今废。秦时有贵公子贾虚每日宴...

赞美神都洛阳的诗句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4、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5、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

赞美洛阳的四句古诗
1、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2、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王维: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4、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5、王维: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

赞美洛阳的名句
赞美洛阳的名句如下:1、《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赏析:在唐代,洛阳被称为东都,是繁华一时的大城市,无数诗人同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年,李白客居洛城,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因作此诗。2、《正月十五夜》唐·苏...

关于洛阳孟津的古诗词
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和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些诗词都是古人对洛阳孟津的赞美和描绘,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才华和情感,也记录了孟津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孟津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思想和生活状态。

赞美洛阳的诗歌朗诵
洛阳自古以来就是知名的都市,当然历代的文人雅士也留下了赞美洛阳的千古传颂诗词: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绵阳市17865836366: 赞美古都洛阳的诗 -
武帝达英: 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挂林...

绵阳市17865836366: 赞美洛阳的四句古诗 -
武帝达英: 1、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王维: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

绵阳市17865836366: 赞美洛阳的诗 -
武帝达英: 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南北朝· 《别诗》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无限 女,吹笙上金梯.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公子长夜醉,不闻 啼. ——唐· 《四望楼》(楼在洛阳东,今废.秦时有 贾虚每日宴其上.)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冬树束 ,晚.单身野霜上,疲 蓬间.凭轩一双泪,奉坠 前. ——唐· 《 外别 》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 . ——唐· 《洛桥》 春 游(宋)人间佳节惟 ,天下名园重洛阳.金谷暖横宫殿碧,铜驼晴合 光.桥边杨柳细垂地,花外秋千半出墙.白马蹄轻草如剪,烂游于此十年强.

绵阳市17865836366: 含有洛阳的古诗词(5句) -
武帝达英:[答案] 1. 《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忘名字了) 洛阳自古多才子,唯爱春风烂漫游.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洛阳女儿行》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5.《秋思》 ...

绵阳市17865836366: 含有洛阳的诗句 -
武帝达英: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绵阳市17865836366: 有关赞美洛阳的古诗 -
武帝达英: 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 这是司马光《洛阳看花》一诗中的诗句. 关于洛阳牡丹牡丹曾有这样一个传说:牡丹花本来是长安多,有一年冬天,武则天写下诏令: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绵阳市17865836366: 古诗词中有许多写到洛阳的句子 请写出两句 -
武帝达英:[答案]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南北朝·范云《别诗》 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唐·曹邺《四望楼...

绵阳市17865836366: 写出关于洛阳的诗句1—————————2————————— -
武帝达英:[答案] 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宋·司马光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唐·刘克庄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

绵阳市17865836366: 描写洛阳的诗句多写几个 谢谢麻烦您详细点 -
武帝达英: 【标题】:洛阳春赠刘李二宾客 齐梁格.【年代】:唐【作者】:白居易【内容】:-------------------- 水南冠盖地,城东桃李园.雪销洛阳堰,春入永通门.淑景方霭霭,游人稍喧喧.年丰酒浆贱,日晏歌吹繁.中有老朝客,华发映朱轩.从容三两人,藉草开一樽.樽前春可惜,身外事勿论.明日期何处,杏花游赵村. [洛城东有赵村,杏花千余树.] 【标题】:洛阳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内容】:-------------------- 洛阳昔陷没,胡马犯潼关.天子初愁思,都人惨别颜. 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 【标题】:洛阳 【年代】:唐 【作者】:温庭筠

绵阳市17865836366: 古诗词中有许多写到洛阳的诗句,请写出几句. -
武帝达英:[答案]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