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侯的年,才叫过年

作者&投稿:泰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小时候,一年中最渴望的事儿,便是过年了。

如今想来,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可以穿新衣;二是可以吃肉;三是可以和小伙伴们尽情地疯玩一把。

现在的80后、90后可能不会想到,他们的父辈们所处的年代是一个物质极其匮乏的时代。一年中,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买件新衣服,过过嘴瘾。

那个年代,虽然缺吃少穿,但人们生活简单,没有压力,人与人的交往也没现在那么复杂,因此快乐更多一些。

就拿我们小孩来说,那时候,虽然没有电视,没有网吧,更没有手机,但小孩们依然可以玩出很多花样,如制作一把像模像样的洋火枪,推推铁环,打打琉璃球、打bia(用纸折叠的四角)等,甚至可以到村边的池塘里溜冰。女孩们则可以踢毽子、跳绳等。

那时候,没有学习班,寒假作业也很少,过年了就是吃和玩,哪像现在的孩子,放假了要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比平时还忙。

真正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老徐的老家在示范区新店乡,那里流传着这样的年谣:二十三,放挂鞭儿;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去灌酒;三十,捏鼻儿;初一,拱脊儿。

二十三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年,因此,我们那里流传着“二十三儿,放挂鞭儿”的说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放一挂小一点的鞭炮,条件好点的,还会给孩子们买点刺火箭儿玩。

这天晚上,几乎每家都要吃一样的东西:火烧馍。至于这天为啥要吃火烧馍,有一种说法是,灶王爷二十三要上天过年,让他吃饱了见了玉皇大帝好替百姓说话,保佑百姓来年五谷丰登、四季平安。但我想可能还与当时的贫穷有关,平时,大家都靠窝窝头充饥,这天炕几个火烧,也等于吃上白面馍了。

说到灶王爷,这也是南阳这天必不可缺的年俗。讲究一点的家庭,晚饭前,会恭恭敬敬地在灶台旁张贴一张灶王爷的画像,摆上芝麻糖、水果等,然后点燃几根香,祈求一家的平安。据说灶王爷吃了芝麻糖,嘴巴会很甜,见了玉皇大帝专拣好话说。

因为是小年,家家户户的晚饭自然少不了腥荤。我家每年的这天,都会做一大锅的心肺汤,配以粉条等辅料,吃起来很有味道。后来我才知道,之所以买心肺,是因为这东西便宜。但这个习惯,至今我们几个弟兄还在保留。有年二十三晚上,我给几个哥哥打电话,大家竟不约而同地做了心肺汤。

二十四,扫房子。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大扫除了。这个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尘”与“陈”是谐音,这天除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意在把所有的“穷运”“晦气”扫除掉。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需要注意的是,这天大扫除,可以翻箱倒柜,但一定要轻拿轻放,尽量避免打碎损坏物品,如有不慎,则要念一声罪过,大神不在小神在,这样小神就不再汇报你的过错了。

这一天,夫妻之间哪怕再有不顺心的事,也不要争吵,即便单位不放假,也要抽出时间,象征性地把家里打扫打扫。

二十五,磨豆腐。

我小的时候,村里有个豆腐坊。平时,豆腐坊也不是天天做豆腐,因为大家根本就吃不起。但过年是个例外,提前几天,豆腐坊就会做出很多的豆腐,等到二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拿着黄豆,去豆腐坊换豆腐。

那时的豆腐,没有任何的化学添加剂。豆浆是毛驴拉着石磨磨出来的,就像上面的图片那样,然后煮沸后用大布兜过滤豆渣,再用石膏点制,然后再用砖头挤压成型。那时的豆腐,味道纯正,清香可口,哪像现在市面上的豆腐,吃起来没个豆腐味。

二十六,去割肉。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去附近的集市上去买肉了。之所以这一天去买肉,现在想来,大概是以前没有冰箱的缘故。买得早了,到了春节亲戚们来的时候,肉就坏了;晚了,杀猪宰羊又赶不上过年了。

我小时候,人们往往会在这一天起个大早去赶集。起早去买,图的就是能买到肥肉。那时候人们都馋,肥肉解馋,因此肥肉成了抢手货。哪像现在,平时都大鱼大肉的吃腻了,炒菜时有一点点肥肉就会被拣了出来扔掉。

但这一天也不是所有人家都能买到肉的。稍微穷一点的人家,可能会嫌这天的肉贵,然后就一天天地去等,结果等到年三十了,肉价仍然居高不下,这时候只好狠狠心,割几斤肉包顿饺子或留一点待客用。这样的事,我小时候年年有,别人知道了还会笑话。如今想起来,一把辛酸泪。

二十七,杀灶鸡。

虽然有这个说法,其实,这一天,真正杀鸡的没几家。那时候,鸡是一家的宝贝疙瘩,平时下的鸡蛋,或留给长辈补补身子,或卖了鸡蛋贴补家用,几乎没有谁会舍得把鸡子杀掉。

倘若走亲戚时能吃到几块鸡肉,那一定是主贵客。反正,我小时候,没吃到几次鸡肉。

二十八,贴花花。

这里说的贴花花,其实说的就是贴对联。这一天,除了哪家三年内有白事外,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和院子、屋里屋外贴上对联。

那时候贴对联很有讲究,几乎都是自己写的。不会写的,也要找到本村会写的人,让人家写上几副。除了大门外,每间屋子的门上也要贴上对联。

当院里,要贴几个“满院春光”;门口的树上,要贴“出门见喜”;盛粮食的地方,贴上“五谷丰登”;灶火屋里,贴上“小心灯火”;水缸上,贴“川流不息”;架子车上,贴“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床头上,贴“身体安康”;还要写很多“福”字,旮旮旯旯里都贴上。

我们家的对联,则全部由我们自己撰写。一般都是我们弟兄几个,每人编写一副。然后,由毛笔字比较好的父亲和三哥誊写。也许正是由于这个习惯,每年春节,我都会特别留意别家的对联,遇到好的,还会用笔记下来学习。现在想来,这也是一种文学的表现形式。

二十九,去灌酒。

喝酒,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和礼仪。春节,当然少不了酒来助兴。我小时候,没有红酒,但每家都会或多或少地买些白酒和黄酒。之所以说“灌酒”,是因为以前大多数人家根本就买不起成瓶的白酒,就用塑料壶或陶罐去代销点买些散装酒来招待客人。

那时候喝酒习惯用酒精炉把酒热一热再喝,一般桌子上要摆放八个酒盅,但都不大,不像现在酒店的酒盅,一杯下去有一两那么多,好像纯粹是为了推销酒。

那时喝酒喝的是亲情。主家招待客人,以客人喝晕为最好,否则就有招待不周之嫌。

三十,捏鼻儿。

这里说的“捏鼻儿”,指的是包饺子,我们那里,还称饺子为“扁食”,只不过这一叫法现在很少有人说了。

至于三十晚上为啥要吃饺子,这种习俗古已有之。据说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寓意。还有一种说法是“饺”与“交”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在里面。有的人家,包饺子时还会把其中的一个放个硬币,谁要是吃到了,谁就是最幸运的一个。当然,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不卫生。大家也都不要再这么做了。

我们家这天除了晚上吃饺子外,中午可能是最丰盛的了。父母会用大铁锅,炖上一大锅的肉和萝卜。一年中也只有这一顿,吃肉不限量,能吃多少吃多少。我那时候贪吃,而且专拣肥的吃,往往吃不了多少,就会嗓子眼里冒油,难受得很。

初一,拱脊儿。

这里说的“拱脊儿”,其实指的是作揖,也就是拜年的意思。

这一天,做儿女的不仅要给父母拜年,还要给其他长辈拜年。我们那时候,没有红包,除了父母会给块儿八角外,其他长辈大多会给几个糖果。

初一这天早上,还有个习俗是不能喊醒某人。所以我们都会在三十晚上熬年到12点。因为这个时候,不少人家就开始放炮了。我们小孩家,最大的乐趣就是挨家跑着去拾炮。然后大家聚在一起,看谁拾的炮最多,看谁拾的炮最大。然后,把鞭炮掰开,刺火玩。

那时候,谁家放炮前,都会先放几个零炮,等于给大家释放一个信号:我们家准备放炮了,欢迎大家来捡拾。往往,我们听到哪家放零炮了,就会疯一般地跑过去,抢占有利地形。有时候,主家放着放着,会有一大截鞭炮被蹦下来,这时候,大家就会一窝蜂地堆积在一起,拼命地往自己的怀里揽,有的装到兜里了还在响。当然,手被炸伤也是常有的事。但大家似乎都很坚强,用布简单包一下,继续去抢。

初一这天,还有个习俗:上坟。一般都是长辈领着晚辈,到自己的坟地里,挨个给每个坟头上供、烧纸。供品一定要有几块煮熟了的肥肉,上面插一双或两双筷子,每个坟头再摆放十个蒸馍,供品摆好后,才开始烧纸、放炮。

小时候,并不知道祭祖的真正意义。如今才明白,是长辈们在给我们一代代相传一个做人的道理:人不能忘本。

大年初二,回娘家。

初二开始至正月十五,这段时间是走亲戚的时候。第一天走的亲戚,当然是娘家,也就是小孩的舅舅家。没有新客的,老舅家也是一定要走的。

出了门的女儿回娘家时,有一样是必带的,那就是礼条,最好是带腰子的礼条。其他随便搭配几样就行了,但一定要双数。而且,娘家有几个弟兄,就要备几份礼物。

姑娘第一年回娘家时,一般带的礼物都比较重。当然,娘家人第一年给的红包也一定很大。

初五,南阳人称之为破五。

这天早上,人们可以把春节几天积攒的垃圾倒出去了。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除此之外,这一天也是传说中财神的生日,也是迎财神的吉日。

元宵节,其实也是灯节。

我们小时候,虽然没有灯展,但一样能玩得十分开心。我们那里这天时兴揉刷子疙瘩。就是把平时刷锅用的刷子疙瘩,用绳子绑起来,晚上到村子里一个大的空地上,点燃了甩着玩,往往能甩出很多花样,有八字形的,有圆形的,各种各样的玩法都有。没有刷子疙瘩的,也要用绳子绑上一把麦秸玩。当然,大人会在一边观看,以防引起火灾。

过罢正月十五,年才算真正过完。

那时候的年,虽然物质并不丰腴,但每一个人,都很开心。


现在过年为什么找不到小时候年节的感觉了?
现在过年之所以找不到小时候年节的感觉是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了。小的时候,由于生活困苦,大家都很期盼着过年。因为每逢过年就可以吃到以往吃不到的团圆饭,还有新衣服穿,又有压岁钱拿。而现在呢,大家的基本所需已经得到了满足,所以就对过年的期待值有所降低。1...

亲情与沟通的励志日志3篇
父亲显得兴奋,又向我娓娓讲述他在饭桌上永远的话题“酱油妙用”:你们现在真是幸福啊!我们小时候才叫苦了。我上学时,饭很便宜,但都是计划供应。为了省钱买书,常常不买菜,学校的酱油是免费的,于是就用酱油和饭吃……这个故事我听了不下十遍。以前听过,总是不耐烦,毕竟...

现在的年味是什么?
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儿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如果想要让自己过得有年味的话,可以去寻找一下童年的感受。继承春节的精华,所谓...

快过年的朋友圈说说简短
小时候过年早早就把衣服买好了,天天晚上在家偷偷拿出来试穿一下,现在找不到那种感觉了。整理了一些快过年的朋友圈说说,欢迎大家的阅读!1、明天一切即将是一个新的开始,我的幸福就在前方。2、火红灯笼高高挂,来年过个丰收年,灯笼挂起来,年味越来越浓。3、愿你怀着一颗童心享受生活,收获快乐!...

都说年味淡了,你觉得怎么过年才算有年味呢?
春节在我的理解中,一般是到初七就已经结束了。初七过后,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流浪的流浪,漂泊的漂泊,一切又恢复了正常。短短几天的狂欢,似乎不能改变什么。或许是多年未见的老友偶遇,寒暄一番,小时候谈的山脉,变成了人脉。又或许多年前曾暗恋的女同学,在朋友的闲谈中知道了她嫁去了异乡,...

磕头拜年是陋习还是优良传统?
我个人认为是优良传统,磕头拜年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既然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东西自然有一定的寓意,磕头拜年只有过春节那一天,并不是一年当中每次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我的家乡的习俗就是需要磕头百年,磕头拜年也并不是随便的。从自己小时候开始,记得那时候就会回到爷爷奶奶在的老家,因为家族比较大一些,大...

小时候,你家里有哪些年的习俗?
1.晒制腊肉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年前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提前晒制腊肉,一次性买好几十斤肉,切成一条一条的,用绳子串起来挂在竹竿上,放在太阳下暴晒,要晒好多天,晒到肉硬邦邦的,然后装进瓷罐里,等到春节期间要吃了,就取出来切块用辣椒爆炒,或者做成黎蒿炒腊肉,非常香。2.做豆腐年前,几乎家家...

小年鸡罩
只到上初中我才回过味来,原来鸡罩就是祭灶啊……怪不得我很多年都搞不明白,为什么小年二十三会起个这么怪的名字,之前关于各种吃鸡的猜想也终于尘埃落定,这只小年的乌龙鸡陪伴了我多少懵懂的少年时光啊!我记得小时候的灶王爷像上是的对联是“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而网上的灶王像更多是这种,...

形容又要过年的朋友圈
22、春节临近,年味不是很浓,小时候的记性却越来越清晰! 23、过年亲戚问我成绩,我就问他年终奖金。 24、你的人生只有一次,所以你有义务活得精彩、活得充实。 25、寄语新的一年里的自己:且从容,且淡定!且走且开心! 26、正逢新春佳节,恭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更上一层楼! 27、年近了,年静了。都说年味...

为什么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
而新一代年轻人所追逐的文化已经发生了改变,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甚至成为了一种累赘。年轻人“团圆”的意识已经不太强了,人情世故也变淡了,饮食的喜好也改变了,“春晚”可以说对他们毫无吸引力,娱乐的方式转向了网络社交、游戏、逛街、看电影。总之,原来的“年味”都丢了。

东宝区17589093834: 为什么把春节叫“过年”? -
扈莺加味: 春节在农历中是一年的开始,那“年”又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躲过除夕之夜,就算过了这道年关.所以,春节又叫“过年”.

东宝区17589093834: 为什么我们也把春节叫"过年"? -
扈莺加味: 春节是春天开始的节日,简称春节. 古时候,人们认为有两个怪兽,一个叫“夕”,一个叫“年”,前者是个坏兽,专干坏事,后者是好兽,专干好事,这两个兽,前者喜欢冷,后者喜欢热,所以前者在冬天出现,后者在春天才出来. 由于春节正是冬春交替的时候,正是夕睡年醒的时候,所以人们就在这个赶走坏兽,迎接好兽.冬天的最后一天叫“除夕”,就是赶走前者的意思,而迎新年又是指迎接后者. 现在春节就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过春节本身,二是迎接新年,后来合起来,就成了“过年”.

东宝区17589093834: 我们也把春节叫作“过年”,这是为什么? -
扈莺加味: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

东宝区17589093834: 大家对于童年的过年还有哪些深刻的记忆? -
扈莺加味: 小时候,每到大年三十的时候,一大早就起来洗个澡,穿好新衣服,一整天呆在家里看电视,父母也会弄很多好吃的,为的是年前最后一天好好热闹一番.然后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到十四都是逛亲戚,奔走于我们喜欢的各个小卖部,为的是买个烟花爆竹只类的玩具. 最好的是去亲戚家都给压岁钱,虽然不多,但是那是属于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小金囊了.长大了,亲戚家也不想去了,压岁钱呢,父母现在还给的,不过都不好意思拿了,但父母坚持还要给的,说那是一定要的.呵呵! 现在过年没什么气氛了,和平常的生活差不多,最多就是在房间里多呆上几个钟头.知道为什么吗?亲戚来了不知道怎么招待,干脆就不出门了,这么大了,又老是问这问那的,不好玩. 今年呢,和朋友出去混吧~

东宝区17589093834: 过年的由来? -
扈莺加味: 过年的习俗及由来 满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

东宝区17589093834: 我们的节日初中作文1500字左右写中国传统节日!!!急!急!
扈莺加味: 小时候只有过年才是最快乐的日子,经常会想为什么一年中快乐的日子如此短暂并且如此容易消失,能不能那些漫长而不快乐的日子都不过了,只过那几天行吗.或者能不...

东宝区17589093834: 老一辈小时候怎么过年 -
扈莺加味: 过年还是农村好,进了腊月就开始忙活,腊八啊,小年啊,小年过后要蒸很多馒头,小孩子买那种小的鞭炮拆开来放,贴对联. 有的村里没有看晚会到12点的习惯.基本上都是包完饺子,九点左右就睡了,当然堂屋里是要摆上供品的.然后初...

东宝区17589093834: 童年的春节全文 冰心的 要全文 知道者请速速回复 急用 -
扈莺加味: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做“春节”的.那时我家住在烟台海军学校后面的东南山窝里,附近只有几个村落,进烟台市还要越过一座东山,算是最冷僻...

东宝区17589093834: 讨论:你怀念小时候的春节吗? -
扈莺加味: 嘿!问题补充得真是不少,尽量回答吧!首先,十分怀念小时候过春节!不用算计要花多少钱,如何孝敬父母(给钱还是买东西),而且越来越感觉到亲戚多了也是种负担.虽然现在的小孩和我们过去许多方面不一样,但他们都是无忧无虑的,而且小孩子很少会考虑到家庭条件与过年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最让我怀念的要算小时候胆颤心惊地点炮仗,而且还可以不被大人骂地抽烟(为了点炮嘛!),自己还会有笔不小压岁钱收入,电视看到明天也没问题......说也说不完呢.

东宝区17589093834: 作文《话说压岁钱》350字 -
扈莺加味: 每年中,我们最为期待的就是过年了,记得小时候只要一放寒假,就数着日子过,看什么时候爸爸回来,看什么时候过年!过年时最重要的活动就是除夕那晚守岁了,那个时候也算是一年当中最为温馨的时刻吧,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着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