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简介,公孙衍是怎么死的?

作者&投稿:李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战国末期,各国之间的纷争,基本上都是在“合纵连横”当中发展的,各国合纵对抗秦国,或者瓦解掉合纵的连横,而在这其中,各个有名的纵横家,就显得非常的引人注意了,而且可以说是瞩目。在这中间,有一个名为公孙衍,他与秦国之前有很多的故事。他是合纵的支持者,但是在此之前他在秦国担任官职,那他又是为什么要离开秦国呢?最终又是怎么死的?

公孙衍这一个名字,很容易被人忽视,甚至是不被人想起,因为公孙衍很少被史家提及,因此史书对他的记载却不是很多。关于他的信息也不是特别多。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的身份是张仪的对手。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下》)。公孙衍,战国时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人。名衍,号犀首,公孙衍一生历仕秦国、魏国、韩国。他是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联合诸国,一起合纵抗秦。就是因为他的辩才了得,以致于后来人们都只知道犀首 公孙衍简介 ,而不知道他真正的名字,公孙衍似乎不被人所知,他的故事我们也较少知道,秦惠王五年,他成为了秦国的大良造,后来离开了秦国,成为了魏国的大将。

很多人会很奇怪,公孙衍为什么叫犀首,这个犀首又是什么意思。犀首,顾名思义,就是犀牛的犄角,因为很稀有,即代表十分珍贵的意思,说明公孙衍是个十分厉害的人物,作为秦国的人才,秦王对他是欲擒故纵,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犀首并不是他独有的称号,在历史上也有很多人被称作“犀首”,但是当公孙衍被称作犀首的时候,他是天下很出名的名人,因此,当时的人们和后世的人们,就习惯了将犀首作为他的名字,还有一种说法是,《史记集解》引司马彪曰:“犀首,魏官名,今虎牙将军。”犀首当是武职。公孙衍在魏国的官职就是犀首,以此得名犀首称号。

历史上公孙衍和张仪是死对头,大家都可能不太清楚,为什么说张仪和公孙衍是死对头,历来都认为张仪和苏秦是死对头,他们即是政治场上的对手,又是学术上的对头,而这两个人也分别是合纵、连横的倡始者,他们出生在同一个时代,互相攻击,互相反击对方,当时的《史记》和《战国策》都认为苏秦和张仪是一个时代的人,并且作为政敌双双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但是根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记载,张仪和苏秦不是一个年代的人,一个死于公元前284年,而另一个则死于公元前310年,这样看来苏秦比张仪要晚死几十年。根据这个,人们便猜测,或许张仪的战争真正对手并不是苏秦,而是公孙衍,并认为公孙衍才是合纵策略的创始人。

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阴晋(陕西省华阴市东)人,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诸国合纵抗秦。公孙衍和张仪同期,于秦国为官,是张仪的连横策略的主要对手。公孙衍于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为大良造,后居魏。《史记》有公孙衍传,系附于张仪传。《战国策》也只有几条零星的记载。

公孙衍极具战略眼光,他不仅注重联合东方各国,甚至把秦国西方的小国义渠,也拉进了合纵伐秦同盟。

义渠是西方少数民族政权,多年来始终与秦国为敌。在公孙衍积极组织合纵之际,义渠的国君恰好来到魏国。公孙衍求见义渠君,告诉他,秦国和东方各国交战时,就会奉上重礼讨好义渠;与各国和平时,就会掠夺义渠。

他希望义渠国君警惕这一点,不要被秦国所蒙蔽。后来,秦国出动大军攻打韩国时,献上“文绣千匹、好女百人”与义渠修好。义渠君果如公孙衍所言,趁机发兵攻打秦国 公孙衍简介 ,大破秦军。由于本土遭到破坏,秦国不得不暂时放弃对六国的战争。

然而,公孙衍虽然组织了多次对秦国的进攻,却几乎均以失败而告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策略是错误的,而说明各国离心离德,根本没有很好地贯彻他的合纵策略。

纵观战国局势,实力雄厚的,向来靠拳头说话;实力较弱的,只能靠外交手腕。公孙衍首创的合纵策略,是当时弱小国家对抗以求得生存的最好策略,甚至是唯一办法。如果各国能够按照他提出的策略团结起来,共同抗秦,那么天下局势就会发生改变,历史也会改写。

合纵的失败并非公孙衍的失败,而是各国君主的失败。当时,已经无人能把那些目光短浅、形形 *** 的君主们凝聚到一起,他们患得患失、左右排徊,即使公孙衍倾尽心血,也是无力回天。

公孙衍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合纵事业的创始人,与张仪齐名。但史书关于他生平事迹的记载并不详细,流传下来的事迹也不多。《史记》有公孙衍传,系附于张仪传。《战国策》中只有几条零星的记载。

从史籍记载来看,公孙衍在韩国担任宰相,率军与秦国作战失败后,再次回到了魏国。但魏国朝廷勾心斗角,公孙衍没有能重新登上历史舞台。

据《韩非子》记载,他与大臣张寿有积怨,田需对他也怀恨在心,于是田需派人杀掉张寿嫁祸于他。魏王误以为是他杀的,就把他杀掉了。

然而,作为一代风云人物,公孙衍的历史功绩是永不磨灭的。在战国中后期,正是因为他,东方各国对强秦才有了几次有较大影响的进攻,历史才变得更加波澜壮观。当时就有人曾说他和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声势都足以倾动天下。

在他去世后,他所开创的合纵大业日益深入人心,精妙绝伦的外交大战仍在继续上演。




秦国宰相公孙衍简介 公孙衍怎么死的
孙衍为魏国阴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和张仪是对手。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有学者依据此书考证认为,张仪在前,苏秦在后,当张仪在秦国当宰相时。苏秦还是没有登上政坛的年轻人,根本没有和...

急求《富贵不能淫》翻译
(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

急求《富贵不能淫》翻译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

西秦攻北凉之战是怎么回事?西秦为什么失败了?
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年),魏夫君孙衍启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推楚威王为纵长。公孙衍还劝服义渠攻秦侧背。楚、燕临时受秦威协并不大,态度消极,心怀犹豫。具体发兵仅魏、赵、韩三国。联军攻至函谷关,被秦军击败。第二年秦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惨败三国联军,歼灭8.2万。第一次...

函谷关之战中,齐国为什么不参加?
那时候的秦国慢慢的发展趋势,日渐强劲,因此秦国从发展战略防御变为发展战略攻击,秦国被世界各国觉得是个比较严重的威协。因此,在魏夫君孙衍的促进下,公元318年,周慎靓王三年,那时候的赵国,楚国,魏国,韩国,燕国等五国联军,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联合起来攻打秦国,公孙衍还联络了义渠国,想让...

纵横家为什么提出合纵连横?
于是秦派策士孙衍引诱齐、魏伐赵,破坏纵约;秦想侵夺魏的安邑,但又怕齐救魏,于是劝齐灭宋。当秦已得魏的安邑,又欲攻打韩国时,秦又说齐灭宋是不义的,劝诸侯去伐齐。二是秦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能支持连年的对外战争。秦国从孝公起,按商鞅的主张实行变法。经过变法,秦...

纵横家为什么提出合纵连横?
于是秦派策士孙衍引诱齐、魏伐赵,破坏纵约;秦想侵夺魏的安邑,但又怕齐救魏,于是劝齐灭宋。当秦已得魏的安邑,又欲攻打韩国时,秦又说齐灭宋是不义的,劝诸侯去伐齐。二是秦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能支持连年的对外战争。秦国从孝公起,按商鞅的主张实行变法。经过变法,秦...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782878853: 公孙衍的简介有哪些呢?
庄晶康力: 商鞅死后,公孙衍被秦惠王任命为大良造,积极谋划,向魏国发起攻击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782878853: 简述,张仪和苏秦 -
庄晶康力: 中文名称: 苏秦 又 名: 字季子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生平简介字季子.战国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学纵横之术游说各国,初至秦说惠王,不用.乃东至赵、燕、韩、魏、齐、楚,游说六国合纵御秦.他出任纵约长,...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782878853: 公孙衍在西河一战保住了哪里
庄晶康力: 公元前333年,公孙衍任大良造后,很快率领秦军向魏国发起了进攻.此时的魏国既缺精兵,又缺良将,根本抵挡不住秦国的强大攻势,只好割地求和.他们所割让的阴晋...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782878853: 战国时期秦国的张仪 魏国的公孙衍属于儒家 法家 还是 道家 ? -
庄晶康力: 跟苏秦一样,是纵横家.但张仪是横,主张连横六国以事秦;苏秦、公孙衍是纵,主张诸国合纵抗秦.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多为策辩之士,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是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鬼谷子,杰出代表人物有:苏代、姚贾,苏秦,张仪,公孙衍,《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韩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782878853: 战国后期的情况?关于合众连横的情况!
庄晶康力: 合纵连横 齐国和秦国东西对峙,展开了争取其它诸侯国、孤立对方的斗争,而韩、魏... 这时,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政治家--张仪和公孙衍,他们分别连横(分化六国)和合纵...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782878853: 历史是如何评价秦惠文王的?(详细点的)
庄晶康力: 秦孝公到秦昭襄王是秦国崛起到成为霸主的时期.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崛起,秦昭襄王征战东方确立秦国战国霸主的地位. 那么二人中间的秦惠文王和秦武王就是一个积蓄力量的时期.秦武王在位时间短而且死的比较搞笑,所以主要是秦惠文王为...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782878853: 公孙衍为什么要离开魏国?
庄晶康力: 魏国占据河西之地,死死地压制着秦国,卡死了秦国通往中原的道路,迫使秦国只能与魏国作生意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782878853: 威武不屈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
庄晶康力: 这个词的意思是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指武力 和权势不能使之屈服.形容有... 景春说:“我认为张仪和公孙衍才算是大丈 夫,真英雄. ” 孟子问:“您凭什么这...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782878853: 七国的兼并战争有哪些?
庄晶康力: 战争规模的扩大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更为激烈和频繁, 规模也更大.各大国都... 秦强大之后对三晋威胁很大,公元前318年, 魏公孙衍起来联赵、韩、燕、楚“合纵...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782878853: 成语合纵抗秦主要人物 -
庄晶康力: 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公孙衍、张仪、苏秦等人游说于各个国家,合纵既可以对齐,又可以对秦;连横既可以联秦,也可以联齐,这就是所谓“朝秦暮楚”.后来,因为秦国的势力不断强大起来,成为东方六国的共同威胁,于是合纵成为六国合力抵抗强秦,连横则是六国分别与秦国联盟,以求苟安.秦国的连横活动,目的是为了破坏六国间的合纵,以便孤立各国,各个击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