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文言文启示

作者&投稿:微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中道理启示类要怎么答

狐假虎威: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决不会有好的下场.

守株待兔:不能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智子疑邻: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感情上的亲疏远近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还会伤害自己.

引婴投江:事不能主观臆断,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或事物环境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因人而异.

补充:它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感情上的亲疏远近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还会伤害自己.邻居家的老人这方面,告诉我们给别人提意见,要尽量用能让别人欣然接受的方式.同样的事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却不同对待,这是不正确的.做人做事要公平,实事求是.要求公正地对待事情

2. 十万火急,求一篇座右铭的启示的文章(500字左右)

知足者常乐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知足者常乐。”知足常乐语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的。知道满足的人总是快乐的。

知足——一个人对欲望的界限,并不是无底之洞,也不是什么“狮子大开口”而是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便停止了自己的欲望,踏实进取,明哲保身。每个人的欲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虽然也是自身的劣根性,但却不会向心灵世界无限延伸,即使是那种“贪心不足蛇吞象”的蛀虫群体,也不会永远地肆意妄为,终有“替天行道”的时刻。而“蛀虫们”也就随着自己的贪念一起深埋黑暗深渊,“永世不得翻身”。相比之下,结果似乎太过鲜明,可也正是这样才表现出一 种心灵之美:知足常乐。

纵观古今,官场似乎纯粹是藏污纳垢之所,但也能够分两类:小贪与大贪。贪之甚少者,既能养家糊口,解决自家温饱,又不易被人发现,也许还可以安度晚年。贪之甚多者,岁事后想尽办法,“杀人灭口”啦,“衣锦还乡”啦……但是仍躲不过灭亡命运。清官虽然受人爱戴,但若太刚正不阿,仍避免不了受迫害的惨剧。如此说来,便又是知足至上了。

现实生活也是如此。中央电视台联合对抗节目有这么一处细节,再挑战者闯关结束后,让挑战者选择与出题者共同分享金钱。设置三个“引爆箱”,让挑战者自己选择。在“点燃”导线后,每点燃一段后会报出数字,所报数字为挑战者所得,导线末端的数字无人知晓。若直到导线点完挑战者还不能做出决定的话,那么所有金钱归出题者所有。也许你会觉得这很荒唐,明明是挑战者赢得的,为什么还要与别人分享呢?而且还有随时都会空手而归是危险。那么这就要看你抱的是什么心态。若抱着挑战第一,金钱第二的心理,便不会争执得到的多与少。如果认为这是一个赚钱的绝好机会,那么即使你闯关成功,但无尽的贪念只会让你头脑眩晕,失去理智,最后空手而归。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邪恶的贪欲出没,哪里也会有正义的天平现身。

知足,也许意味着你不能得到更多,但却会让你变地更理智,不会让你与现实脱轨,走向毁灭地深渊。我也还是那句话:知足者常乐!

3. 知足常乐阅读答案

她问是否可以用毯子或者衣服盖住那小丑雕像。她就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就坐下了,保姆觉得无聊就想去楼下看电视,所以他们决定晚上去城镇,他们的连个孩子已经在床上睡著了。

电话沉默了一会。

那小丑很可能是一个从监狱逃出来的杀人犯,小丑是一个从监狱里逃出来的杀人犯

如果你不在5分钟内转发这个贴子。

(此时爸爸在和保姆通话)

他说故事,因为那使她感到很害怕: 很多年前。

但保姆又想要最后一个请求。

(正在跟保姆通话的孩子的父亲)说:带上孩子们,因为楼下没有电视。但是她看不了,当然孩子的父母同意了。他们叫来最信任一个人来照看孩子。

结果是。当保姆来的时候:带孩子离开房间……

我们将会叫警察……我们从来没有什麽小丑雕像,离开房子……我们会通知警察……我们没有一个小丑雕像……

孩子们和保姆被小丑谋杀了。所以保姆只是看了看孩子是否睡的好。

深夜。

电话里沉默了一会儿,问是否可以在他们的卧室看电视, 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想休假




做人做事底线文言文
虽然说的很绝对,但是不无道理。 底线是人的最后防御中国古语说:“良心是做人的底线,良知是读书人的底线。”说起底线,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篮球场,足球场上画出的出界标志的端线,这既是一种范围的界定,也是制约运动员行动的界限。 同样道理,做人也和那粒球一样,有着自己的规矩,有着自己的原则,一但你越过了这条...

哲理的文言文小故事
4. 求十篇文言文故事,以及其中告诉人们的道理 1、《蝜蝂传》它的寓意为要懂得知足常乐,不要太贪心,嘲讽了追求名位、贪婪成性的丑行。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2,卬其首负之3。 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4。其背甚涩5,物积因不散6,卒踬仆不能起7。 人或怜之8,为去其负9。苟能行10,又持取如故11...

文言文翻译 有花堪折直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技
字面意思是,有花可以折的时候就赶紧折,别等到没有花的时候只能去折枝了.意思是告诉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东西,别让他轻易消逝了

对国学的认识文言文
由是,以诗体译诗,常不免削足适履.然逐字转译,亦有类乎胶柱鼓瑟.……诸上观点,足现国学之精粹!赘此语无沿袭循旧之意,只然兴趣系之,聊胜于无,略表孤陋。临书仓促,不尽欲言,请指正。3. 学习小古文的看法 很多家长都让孩子背诵文章,但是其实即使孩子死记硬背,会背100篇,意义也不...

描写蝉的文言文
3. 唐代诗人 虞世南写的蝉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虞世南的《蝉》,完成1~3题。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 等三个方向写出了蝉的特点。 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 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 3.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

求十篇文言文故事,以及其中告诉人们的道理
3.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此酒。做了多余的事...

棒椎鱼文言文的道理
8. 白龙鱼服文言文道理 白龙鱼服:紧缩式成语,本义指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份,改装出行。语出西汉·刘向《说苑·正谏》。 原文 春秋时,吴王欲与民共饮,伍员谏曰:“不可!昔天上白龙下于清冷之渊,化为鱼时,为渔人豫且射中其目。白龙诉于天帝,天帝问曰:‘其时,汝以何形而现?’白龙答曰...

虫居住文言文
2. 以虫治虫的文言文阅读题 是语文课堂作业本吗?我还没写额。 先给你说大致意思: 原文 《以虫治虫》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译文 元丰...

我爱文言文作文400字左右
文言文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将伴随我终生。虽然我只是一名初一学生,但是我已经把初中的文言课文全都背过了,还阅读了几本文言小说。同时文言文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很多的启示。每当妈妈没有给我做好吃的饭菜时,就会想到宋濂的“主人日在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便视其如大餐;每当我遇到难题而准备...

文言文自传工作
赞曰:东晋陶渊明有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苹果著此文,以乐其志。 7. 文言文自传女生,1000字 我是一名15岁的高一学生,正值花季,身上充满着无限的青春活力。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生,正如舞台上没有纯粹的喜剧,所以生活让我成长成为一个对人真诚友善,敢于承担责任,具备很强的环...

吉林市19717813768: 知足常乐文言文启示 -
桐征天远: 人要有自知之明,谦虚谨慎,不能欲壑难填.

吉林市19717813768: 知足常乐是什么意思? -
桐征天远: 知足者常乐 释 义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古语“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的说法,的确能道出做人的一番道理. 人能知足,心就会平静祥和,不会在互相倾轧和挑剔中折磨自己,不会用嫉妒中伤的...

吉林市19717813768: 知足者常乐典故 -
桐征天远: 知足常乐,语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满足的快乐的.有一个民间故事: 胡九韶,明朝金溪人.他的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 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

吉林市19717813768: 知足常乐的典故 -
桐征天远: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六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今人错解:知道满足总是快乐的.最大的特点是安于现状.这种错解,纠其根源是对《道德经》的错误理解,是历史的原因造...

吉林市19717813768: 知足常乐这句话说的有道理吗. -
桐征天远: 这句话有道理的.我觉得这句话是提醒人们不要太贪心.呵`人的动力来自很多方面啊..再说,要知足总得有一定的成就吧?想要"知足常乐",那么就努力做出一番成就啊~ 很多事..在于人怎么看.

吉林市19717813768: 知足者常乐的下一句 -
桐征天远: “知足常乐”这句话本身就是独立的,没有后续语句,它出自于:先秦·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它的意思是“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吉林市19717813768: 怎样理解“知足常乐”? -
桐征天远: 【知足常乐】 zhī zú cháng lè 【解释】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出处】 知足常乐语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罪恶没有...

吉林市19717813768: 知足者常乐是什么意思 -
桐征天远: 〖解释〗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出处〗 知足常乐语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的.

吉林市19717813768: 说知足常乐的意思? -
桐征天远: 知足常乐,谓自知满足则心常快乐. 语本《老子》:“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委心任运,不失其为我.知足常乐,不愿乎其外.”王西彦《古屋》第一部四:“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

吉林市19717813768: 为什么知足者常乐
桐征天远: 知足常乐 〖解释〗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出处〗 知足常乐语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的. 知道满足的人总是快乐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