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苏洵在《六国论》中强调“赂秦而力亏”的目的何在

作者&投稿:边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割城是赂秦的具体方式,“今日”、“明日”夸张地说明赂秦的频繁,“五城”、“十城”都是虚指,言其多,用层递的方式说明赂秦的数量越来越大,而换来的只是“一夕安寝”,真是损失巨大,收效甚微。一个“视”字,一个“又”字,用漫画手法,刻画出求安者的媚态和秦国贪婪的嘴脸。“起”与“寝”相照应,突出秦兵来得急,割地的结果不过是苟且偷安而已。
这段话出自宋代诗人苏洵的古诗《六国论》。全文中,苏洵通过对六国破灭的原因进行分析,强调了割地赂秦的危害。他指出,割地赂秦导致自身力量减弱,最终走向灭亡。他以“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为论点,进一步阐述了割地赂秦的结果。同时,他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态度和命运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割地赂秦的深切忧虑和警示。
苏洵的观点深刻而严密,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揭示了割地赂秦的危害,对当时的政治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六国是谁写的
《六国论》是苏洵创作的。《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其在文中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苏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出自谁的《六国论》
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苏洵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

六国论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六国论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2022年安徽池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下阶段考】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六国“___,___”,然后齐心协力西进对抗秦国,这样可能会让对方食不下咽。2.【2022年江西临川一中高一下阶段考】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

六国论中的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出自何处?
译文: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不如六国了。出处:北宋苏洵所作的《六国论》。原文节选: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出自哪里
六国破灭的原因并非武器不锋利、战术不精良,其根本弊端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这句话出自宋代苏洵的《六国论》。《六国论》是苏洵的一篇著名史论文章,旨在探讨战国末年六国灭亡的原因。该文强调了地理和政治联盟的重要性,揭示了秦国强大背后的因素。苏洵认为,六国虽然各有优势,但都存在一些共同的弱点。其中...

苏辙《六国论》与苏洵《六国论》的异同点是什么?
苏洵和苏辙的《六国论》观点的区别如下:1、灭亡的根本原因不同 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相争以用土地贿赂秦国的方式以求自保,但却在无形之中削弱了自身的国力,同时使自身失去了可依靠的互助国。而苏辙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没能利用好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势力,即韩、魏国的国力,他...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
回答: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苏洵在六国论对六国和对北宋的态度分别是怎么样的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

苏洵为何要写六国论
但是,中国古代的这个“权衡”观,则既是来自于物理世界中的“秤、水平”等物理原理,同时,又是来自于自然生态的平衡法则原理,还来自于古人对人心和宇宙关系的探索原则.所以,苏洵的《六国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在破解人类世界中的和平发展法则,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而...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 ...
意思: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出自:宋 苏洵《六国论》原文选段: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释义: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962826131: 在《六国论》一文中,苏洵提出哪些国家因“赂秦”而亡?哪些国家“不赂者以赂者丧” -
赤试夏天: 齐国、燕国、赵国“不赂者以赂者丧”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 ——齐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燕、赵楚国、魏国、韩国因“赂秦”而亡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962826131: 北宋的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 -
赤试夏天:[答案] 答案:这种观点不对.因为秦能灭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其他原因:秦国采取了正确的内外政策.(内: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外:远交近攻)秦王嬴政...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962826131: 苏洵的《六国论》揭示赂秦实质的最重要的语句是什么? -
赤试夏天:[答案] 揭露赂秦实质的是一楼的说法!二楼的说得是六国灭亡的实质,与题干不符,故不对!本来我想说那一句的,被一楼占先了!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962826131: 苏洵在《六国论》中用:“弊在赂秦”一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随后又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                    ... -
赤试夏天:[答案]不赂者以赂者丧.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96282613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出自哪里 -
赤试夏天:[答案] 苏洵《六国论》《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其子苏轼、苏辙...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962826131: 苏洵的《六国论》揭示赂秦实质的最重要的语句是什么? -
赤试夏天: 揭露赂秦实质的是一楼的说法!二楼的说得是六国灭亡的实质,与题干不符,故不对!本来我想说那一句的,被一楼占先了!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962826131: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________;________,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 -
赤试夏天:[答案] 答案: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962826131: 六国论? -
赤试夏天: 苏洵的《六国论》把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于“赂秦”,尽管文章在论证上、语气上给人势如破竹的感觉,但今天看来显然失之偏颇.因为从本质上讲,六国灭亡是由于不思改革进取,不采取富国强兵之策,从而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被历史所淘汰.当然也有战略、策略(包括“赂秦”)等方面的种种具体原 因.单从某种视角看到了某些事实,便以为抓住了事物的全部,这是人类很容易陷入的误区.(节选自《应用写作》2006年第5期《事实论证——雄辩与僭越》)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962826131: 我要“苏洵的' 六国论'” 原文 -
赤试夏天: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96282613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句话是什么句式 -
赤试夏天: 这是判断句式,表示对事物的原因解释和推理《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