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流域文明从起源到灭亡的帝国史纲(有名字和年代还有主要技术成就,民俗等)尽量简洁

作者&投稿:迪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 是欧洲文明发源地。476年, 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的崩溃。~

欧洲人自认是两希文明的继承者,即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前者是起源于希腊提克里克岛的古希腊文明,后者是起源于迦南地区(现在的以色列)的古犹太文明。欧洲人之所以将希伯来文明归属到自己名下,是因为宗教原因,基督教是由犹太教衍生而来,也可以说基督教之前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而基督教的起源地就是在现在的以色列,也就是这个原因耶路撒冷被认为是基督教的圣城,之后的十字军东征也与此有关。其实,我个人认为欧洲文明主要源于希腊文明,基督教是在公园四世纪才被承认为合法宗教,继而成为罗马国教,对之前的欧洲进程几乎没有影响! 罗马 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的崩溃。

  埃及年代表

  前王朝
  约公元前4000年 塔索——巴达里时文化时期
  约公元前3700年 涅伽达І(阿姆拉提亚)文化时期 14C测定:公元前3850—3650年
  约公元前3500—3000年 捏伽达Ⅱ(基泽)文化时期 14C测定:公元前3400—3100年

  早王朝
  第一王朝(约公元前3000—2840)
  荷鲁斯名 埃及王表 曼涅托
  纳尔迈(Narmer) 美尼(Meni) 美尼斯(Menes)
  阿哈(Aha) 阿泰提(Ateti) 阿骚提斯(Athothis)
  吉尔(Djer) 阿泰特(Atet) 肯开纳斯(Kenkenes)
  吉特(Djet) 伊泰尔提(Iterty) 乌奈弗斯(Unephes)
  登/乌弟姆(Den/Udimu) 哈斯提/塞姆提(Khasty/Semti) 谌�ニ梗║saphais)
  阿奈吉伯(Anedjib) 美尔帕毕亚(Merpabia) 密毕斯(Miebis)
  塞美尔赫特(Semerchet) 伊利奈贴尔(Irynetjer) 塞美姆坡塞(Semempses)
  卡/森(Qa/Sen) 开伯胡(Qebehu) 毕奈开斯(Bieneches)

  第二王朝(约公元前2840—2700年)
  荷鲁斯名 埃及文献 埃及王表 曼涅托
  海泰普•塞赫姆威 海泰普(Hetep) 伯照/包奈特 包泰斯(Boethos)
  (Hetep-Sekhemwy) (Bedjau/Bauneter)
  奈伯拉(Nebre) 努伯奈弗尔(Nubnefer) 卡靠(Kakau) 卡伊靠斯(Kaiechos)
  尼奈帖尔(Nynetjer) 尼奈帖尔(Nynerjer) 巴尼奈帖尔(Baninetjer) 毕诺特里斯(Binothris)
  外奈哥(Weneg) 瓦吉奈斯(Wadjnes) 特拉斯(Tlas)
  塞奈提弟(Senedi) 塞泰奈斯(Sethenes)
  塞赫密伯•帕里玛特 奈弗尔卡拉/阿卡 察里斯/奈弗尔册里斯
  (Sekhemib-Peremat) (Neferkare/Aka) (Chares/Nepherchers)
  派里布森(=塞特名) 奈弗尔卡索卡尔 塞索克里斯(Sesochris)
  (Peribson) (Neferkasokare)
  胡吉伐(Hudjefa)
  哈塞开姆(Khasekhem)
  哈塞开姆威 奈布威海泰普伊美弗 拜布提/扎扎伊 海奈里斯(Kheneres)
  (Khasekhemwy) (Nebwy-hetep-imef) (Bebti/Pjadjay)

  古王国
  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700—2600年)
  荷鲁斯名 埃及文献 埃及王表 曼涅托
  萨纳赫特(Sanakht) 奈布卡一世(NebkaⅠ) 奈布卡(NebkaⅠ) 奈克罗弗(Necherophes)
  奈帖尔赫(Netjerkher) 佐塞•萨/提(Djoser Sa/Ti) 它索特罗(Tosorthros)
  塞赫姆赫(Sekhemkher) 佐塞提(Djoser-ty) 佐塞•泰提(Djoser-Teti) 都灵斯图塞尔塔希斯
  (Tureis-Tusertasis)
  哈巴(Khaba) 塞吉斯/吉发 美索克里斯阿克斯
  (Sedjes/Djefa?) (Mesochris-Aches)
  奈布卡拉(Nebkare)
  卡赫吉(Qakhedjet) 奈布卡二世(NebkaⅡ) 奈弗尔卡拉•胡尼 索菲斯塞福里斯
  (Neferkare-Huni) (Souphis-Sephuris)
  开尔弗里斯(Kerpheres)

  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600—2500年)
  斯尼弗鲁(Snofru) (索里斯,Soris)
  胡夫(Khufu) (*齐奥普斯,Kheops;苏菲斯,Suphis)
  拉吉德弗(Redjedef) (拉特塞斯,Ratoises)
  哈弗拉(Khafre) (*齐弗林,Khephren;苏菲斯,Suphis)
  孟卡拉(Menkaure) (*美塞里努斯,Mycerinus;孟克莱斯,Mencheres;毕克里斯,Bicheris)
  塞普塞斯卡弗(Shepseskaf) (*萨斯克斯,Sasychis;塞伯尔克莱斯,Sebercheres)
  塔姆弗提斯(Thamphthis)
  注:*表示希罗多德所用的名字

  第五王朝(约公元前2500—2350年)
  乌塞尔卡弗(Userkaf)
  萨胡拉(Sahure)
  奈弗利尔卡拉一世卡卡伊(NeferirkareⅠKakai)
  塞普塞斯卡拉•伊希(Shepseskare Isi)
  奈弗里弗拉(Neferefre)
  纽塞拉•伊尼(Neuserre Ini)
  孟卡霍尔•伊卡霍尔(Menkauhor Ikauhor)
  吉德卡拉•伊塞希(Djedkare Isesi)
  乌尼斯(Unis)

  第六王朝(约公元前2350—2190年)
  泰提(Teti)
  乌塞尔卡拉(Userkare)
  美林拉•派比一世(Meryre PepiⅠ)


  美林拉一世/奈姆提姆萨弗一世(MerenreⅠ/NemtyemsafⅠ)
  奈弗尔卡拉•派比二世(Neferkare PepiⅡ)
  美林拉二世/奈姆提姆萨弗二世(MerenreⅡ/NemtyemsafⅡ)
  奈帖尔卡拉•尼特克里斯(Hetjerkare Nitocris)

  第七至八王朝(约公元前2190—2160年)
  阿拜多斯王表 都灵王表
  孟卡拉(Menkare)
  奈弗尔卡拉(Neferkare) 奈弗尔卡(Neferka)
  奈弗尔卡拉•奈贝(Neferkare Neby) 奈弗尔(Nefer)
  吉德卡拉•塞玛(Djedkare Shema)
  奈弗尔卡拉•塞玛(Neferkare Shema)
  美林霍尔(Merenhor)
  塞弗尔卡/奈弗尔卡明一世(Seneferka/NeferkaminⅠ)
  奈卡拉(Nekare)
  奈弗尔卡拉•泰鲁鲁(Neferkare Teruru)
  奈弗尔卡霍尔(Neferkahor)
  奈弗尔卡拉•派比桑布(Neferkare Pepisonb)
  塞奈弗尔卡/奈弗尔卡姆尼二世阿努(Seneferka/NeferkamniⅡ Anu)
  卡卡拉(Qakaure)
  奈弗尔卡拉(Neferkaure)
  奈弗尔卡霍尔(Neferkauhor)
  奈弗里尔卡拉二世(NeferirkareⅡ)

  第一中间期
  第九王朝(公元前2160—2106年)
  美里布拉•罕提一世(Meryibre KhetyⅠ)
  (……)
  奈弗尔卡拉/卡奈弗拉(Neferkare/Kaneferre)
  奈布卡拉•罕提二世(Nebkaure KhetyⅡ)

  第十王朝(约公元前2106——2010年)
  14个国王中,只有两个国王的名字流传了下来
  瓦哈里•罕提三世(Wahkare KhetyⅢ)
  美林卡拉里/卡美林里(Merykare/Kameryre)一个统治时间极短的国王

  中王国
  第十一王朝(公元前2106—1963年)
  年代(公元前) 荷鲁斯名① 在位名② 族名③ 统治年数
  2106—2100? “祖先”(泰培•阿) 蒙图霍特普一世 6?
  [“Ancestor”(Tepy-a)] (MontuhotpeⅠ)
  2100?—2090 塞赫尔塔威(Sehertawy) 因泰弗一世(IntefⅠ) 10?
  2090—2041 瓦罕赫(Wah’ankh) 因泰弗二世(IntefⅡ) 49
  2041—2033 纳赫特奈布特普努弗尔 因泰弗三世(IntefⅢ) 8
  (Nakhtnebtepnufer)
  2033—1982 塞昂赫布塔威(Seankhibtawy)
  奈帖尔海吉特 奈布哈普特拉 蒙图霍特普二世 51
  (Netjerhedjet) (Nebhapetre) (MontuhotepⅡ)
  斯玛塔威(Smatawy) 奈布哈普特拉(Nebhapetre)
  1982—1970 塞昂赫布塔耶弗 塞昂赫卡拉 蒙图霍特普三世 12
  (Seankhtawyef) (Seankhkare) (MontuhotepⅢ)
  1970—1963 奈布塔威(Nebtawy) 奈布塔威拉(Nebtawyre)蒙图霍特普四世 7
  (MontuhotepⅣ)
  注:①埃及国王五个王名中的第一个王名,即神名
  ②埃及国王的第四个王名,是继位时才有的名字
  ③埃及国王的第五个王名,是出生时就有的名字

  第十二王朝(约公元前1963—1786年)
  1963—1934 阿蒙奈姆海特一世(AmenemhetⅠ) 29
  1943—1898 塞索斯特里斯一世(SesostrisⅠ) 45(联合执政9年)
  1901—1866 阿蒙奈姆海特二世(AmenemhetⅡ) 35(联合执政3年)
  1868—1862 塞索斯特里斯二世(SesostrisⅡ) 6(联合执政2年)
  1862—1843 塞索斯特里斯三世(SesostrisⅢ) 19
  1843—1798 阿蒙奈姆海特三世(AmenemhetⅢ) 45
  1798—1789 阿蒙奈姆海特四世(AmenemhetⅣ) 9
  1789—1786 索伯克努弗鲁(Sobeknofru) 3

  第二中间期
  第十三王朝(约公元前1786—1633年)
  1786—1723 前21个国王 63
  1723—1712 奈弗尔霍特普一世(NeferhotpeⅠ) 11
  1712 希哈特霍尔(Sihathor) 3个月
  1712—1705 索白克霍特普四世(SobekhotpeⅣ) 7
  1705—1701 索白克霍特普五世(SobekhotpeⅤ) 4
  1701—1691 伊共布(Iaib) 10
  1691—1668 美尔奈弗拉•阿依(Merneferre Ay) 3
  1668—1633 最后几位国王 35

  第十四王朝
  曼涅托认为第十四王朝有76个国王,共统治184年,首都在埃克索,统治年限为公元前1786—1602年
  雷德福认为此王朝并不存在


  第十五王朝(约公元前1648—1540年)
  萨利提(Salitis)
  伯努恩(Bnon)
  阿帕赫纳恩(Apakhnan)
  赫晏/伊安纳斯(Khyan/Ianna)塞乌塞林里(Sewoserenre)
  阿波比/阿波菲斯(Apopi/Apophis)奈布赫派施里/阿克奈里/阿乌塞里(Nebkhpeshre/Aqenere/Awoserre)
  赫晏/伊安纳斯(Khyan/Ianna)
  哈姆弟/阿希斯(Ahamudy/Assis)

  第十六王朝(约公元前17世纪)
  居于东三角洲的讲西塞姆语的政权

  第十七王朝(约公元前1633—1550年)
  1633—1575 包括拉霍特普•图提(Rahotep-Thuty)、奈毕林尔拉一世和二世(NebiryerauⅠ&Ⅱ)、索白克姆萨弗二世(SobekernasafⅡ)、因泰弗五世(IntefⅤ)、因泰弗六世和七世(IntefⅥ&Ⅶ)
  1575—1565 塔奥一世/塞纳赫特里(TaoⅠ/Senakhtenre)
  1565—1555 塔奥二世/塞克奈里(TaoⅡ/Seqenenre)
  1555—1550 卡摩斯/瓦吉赫派里(Kamose/Wadjkheperre)

  新王国
  第十八王朝(约公元前1550—1295年或1539—1295年)
  1550—1525 阿赫摩斯一世(AhmoseⅠ) 25
  1525—1504 阿蒙霍特普一世(AmonhotpeⅠ) 21
  1504—1492 图特摩斯一世(ThutmoseⅠ) 12
  1492—1479 图特摩斯二世(ThutmoseⅡ) 13
  1479—1457 哈塞普苏特(Hatshepsut) 12
  1479—1425 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Ⅲ) 54
  1425—1400 阿蒙霍特普二世(AmonhotpeⅡ) 25
  1400—1390 图特摩斯四世(ThutmoseⅣ) 10
  1390—1352 阿蒙霍特普三世(AmonhotpeⅢ) 38
  1352—1336 阿蒙霍特普四世/阿赫纳吞(AmohotpeⅣ/Akhenaton) 16
  1338—1336 斯曼卡拉(Smenkhkare) 2
  1336—1327 图坦哈蒙(Tutankhamon) 9
  1327—1323 阿伊(Ay) 4
  1323—1295 赫莱姆赫博(Haremhab) 28

  第十九王朝(约公元前1295—1186年)
  1295—1294 拉美西斯一世(RamessesⅠ) 1
  1294—1279 塞提一世(SetiⅠ) 15
  1279—1213 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Ⅱ) 66
  1213—1203 美尔内普塔赫(Merneptah) 10
  1203—1200 阿蒙美西斯(Amenmesses) 3
  1200—1194 塞提二世(SetiⅡ) 6
  1194—1188 希普塔(Siptab) 6
  1188—1186 泰乌斯里特(Tewosret) 8

  第二十王朝(约公元前1186—1069年)
  1186—1184 塞特纳赫特(Setnakht) 2
  1184—1153 拉美西斯三世(RamessesⅢ) 31
  1153—1147 拉美西斯四世(RamessesⅣ) 6
  1147—1143 拉美西斯五世(RamessesⅤ) 4
  1143—1136 拉美西斯六世(RamessesⅥ) 7
  1136—1129 拉美西斯七世(RamessesⅦ) 7
  1129—1126 拉美西斯八世(RamessesⅧ) 3
  1126—1108 拉美西斯九世(RamessesⅨ) 18
  1108—1099 拉美西斯十世(RamessesⅩ) 9
  1099—1069 拉美西斯十一世(RamessesⅪ) 30

  第三中间期
  第二十一王朝(约公元前1069—945年)
  王室世系 阿蒙高级祭祀世系
  1069-1043 斯蒙德斯一世(SemendesⅠ) 26 1081-1074 荷里霍尔(Herihor) 7
  1074-1070 匹安赫(Piankh) 4
  1070-1055 皮努吉姆一世(作为高级祭祀)(PinudjemⅠ)15
  1043-1039 阿蒙奈姆尼苏(Amenemnisu) 4 1054-1032 皮努吉姆一世(作为国王)(PinudjemⅠ) 22
  1039-991 普苏斯那斯一世(PsusennesⅠ) 48 1054-1046 马萨哈塔(Masaharta) 8
  1046-1045 吉德宏斯埃弗安赫(Djed-Khons-ef-Akh) 1
  1045-992 蒙赫普里(Menkheperre) 53
  993-984 阿蒙奈姆普(Amenemope) 9 992-990 斯蒙德斯二世(SmendesⅡ) 2
  984-978 老俄索空(Osorkonthe Elder) 6 990-969 皮努吉姆二世 21
  978-959 希阿蒙(Siamun) 19 969-945 普苏斯那斯三世(PsusemmesⅢ) 24
  959-945 哈尔•普苏斯那斯二世 14
  (Har-PsusennesⅡ)

  第二十二王朝(约公元前945—715年)
  945—924 沙桑克一世(ShoshanqⅠ) 21
  924—889 俄索空一世(OsorkonⅠ) 35
  约890—— 沙桑克二世(ShoshanqⅡ) 联合执政1年


  889—874 塔克劳特一世(TakelotⅠ) 15
  874—850 俄索空二世(OsorkonⅡ) 24
  约870—860 哈尔希斯(Harsiese) 联合执政10年
  850—825 塔克劳特二世(TakelotⅡ) 25
  825—773 沙桑克三世(ShoshanqⅢ) 52
  773—767 匹玛伊(Pimay) 6
  767—730 沙桑克五世(ShoshanqⅤ) 37
  730—715 俄索空四世(OsorkonⅣ) 15

  第二十三王朝(约公元前818—715年)
  818—793 普都巴斯特(Pedubast) 25
  804—803 伊乌普特(Iuput) 联合执政1年
  793—787 沙桑克四世(ShoshanqⅣ) 6
  787—759 俄索空三世(OsorkonⅢ) 28
  764—759 塔克劳特三世(TaklotⅢ) 联合执政5年
  757—754 路达蒙(Rudamun) 3
  754—720 伊乌普特二世(IuputⅡ) 34
  720—715 沙桑克六世(ShoshanqⅥ) 5

  第二十四王朝(约公元前727—715年)
  727—720或727—719 特弗纳赫特一世(Tefnakht) 7
  720—715或719—713 巴肯拉奈弗(Bakenranef) 5

  第二十五王朝(约公元前780—656年)
  约780—760 阿拉拉(Alala) 20
  约760—747 卡施塔(Kashta) 13
  747—716或747—714 匹安赫(Piankhy) 31或33
  716—702或714—700 沙巴寇(Shabako) 14
  702—690或702—690 舍毕特库(Shebitku) 12或含联合执政2年
  690—664 塔哈卡(Taharqa) 26
  664—656 坦塔蒙(Tantaman) 8

  塞易斯—波斯时期
  第二十六王朝(约公元前664—525年)
  664—610 普萨美提克一世(PsammetichusⅠ) 54
  610—595 尼克二世(NechoⅡ) 15
  595—589 普萨美提克二世(PsammetichusⅡ) 6
  589—570 阿普里斯(霍弗拉)[Apries(Hophra)] 19
  570—526 阿玛希斯二世(AmasisⅡ) 44
  526—525 普萨美提克三世(PsammetichusⅢ) 1

  第二十七王朝(约公元前525—404年)
  525—522 冈比西斯(Cambyses) 在埃及3年
  522—486 大流士一世(DariusⅠ) 36
  486—465 薛西斯一世(XerxesⅠ) 21
  465—424 阿塔薛西斯一世(ArtaxerxesⅠ) 41
  424—404 大流士二世(DariusⅡ) 20

  第二十八王朝(约公元前404—399年)
  404—399 阿美尔塔奥斯(Amyrtaios) 5

  第二十九王朝(约公元前399—380年)
  399—393 奈弗里特斯一世(NepheritesⅠ) 6
  393—380 哈考尔/阿考里斯(Hakor/Achoris) 13
  392—391 普希姆特/普萨姆提斯(Psimut/Psammouthis) 1
  380 奈弗里特斯二世(NepheritesⅡ) 几个月

  第三十王朝(约公元前380—343年)
  380—362 纳赫特奈柏弗/尼克塔奈波一世(Nakhtnebef/NectaneboⅠ) 18
  362—360 吉德霍尔/泰奥斯(Djedhor/Teos) 2
  360—343 纳赫特霍尔海布/尼克塔奈波二世(Nakhthorheb/NectaneboⅡ) 18

  第三十一王朝
  343—338 阿塔薛西斯三世(ArtaxerxesⅢ) 在埃及5年
  338—336 阿希斯(Arses) 3
  336—332 大流士三世(DariusⅢ) 4

  希腊—罗马时期
  332—323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9
  323—30 托勒密时代(Era of the Ptolemies)
  公元前30—公元641 罗马和拜占庭时代(Roman and Byzantine Epochs)
  公元641 阿拉伯征服(Arab Conquest)


  还有一种
  埃及王朝历代年表

  =============================================================
  前王朝时期(前3500-前3050):
  蝎王(King Scorpion);
  偌;
  卡;
  纳尔迈(King Narmer)。
  =============================================================
  古王朝时期(前3050-前2686):

  第1王朝(公元前3050-2890年):

  阿哈—美尼斯(Menes (Aha));
  迪尔(Djer (Itit));
  瑞内博(Wadj);
  德闻(Den (Udimu));
  安迪耶布(Anendjib);
  瑟么凯特(Semerkhet);
  伽阿(Qa'a)。

  第2王朝(前2890-前2686):

  赫特普塞凯姆威(Hetepsekhemwy (Hotepsekhemwy));
  瓦迪耶;
  尼涅提耶尔(Ninetjer (Nynetjer));
  塞尼德;
  泊西布森(Peribsen (Seth-Peribsen));
  塞凯密布;
  卡塞凯姆威(Khasekhemwy)。

  ===========================================================
  古王国或孟斐斯帝国(前2686-前2135):

  第3王朝(前2686-前2575);

  尼布卡一世(Sanakhte (Nebka) 2650 - 2630);
  左塞(Netjerykhet (Djoser) 2630 - 2611);
  斯奈夫鲁(Sekhemkhet (Djoser Teti) 2611 - 2603);
  卡巴(Khaba 2603 - 2599);胡尼(Huni 2599 - 2575)。

  第4王朝(前2575-前2465):

  斯奈夫鲁(Snofru 2575 - 2551);
  胡夫(Khufu (Cheops) 2551 - 2528);
  拉迪耶迪夫(Radjedef 2528 - 2520);
  哈夫拉(Khafre (Chephren) 2520 - 2494,狮身人面像的拥有者);
  尼布卡二世;
  门卡乌拉(Menkaure (Mycerinus) 2490 - 2472);
  赦普塞卡夫斯奈夫鲁(Shepseskaf 2472 - 2467)。

  第5王朝(前2465-前2323):

  乌塞尔卡夫(Userkaf 2465 - 2458);
  萨胡尔(Sahure 2458 - 2446);
  尼夫里尔卡尔(Neferirkare Kakai 2477-2467);
  赦普塞斯卡尔(Shepseskare Ini 2426 - 2419);
  尼夫日夫尔(Raneferef 2419 - 2416);
  尼乌塞尔(Niuserre Izi 2416 - 2392);
  门考胡尔(Menkauhor 2396 - 2388);
  杰的卡尔(Djedkare Izezi 2388 - 2356);
  乌纳斯(Wenis 2356 - 2323)。

  第6王朝(前2323-前2150):

  特提(Teti 2323 - 2291);
  佩皮珀辟一世(Pepy I (Meryre) 2289 - 2255);
  莫润尔一世(Merenre Nemtyemzaf 2255 - 2246);
  佩皮二世(Pepy II (Neferkare) 2246 - 2152);
  莫润尔二世;
  尼托克丽丝王后。

  第7王朝、第8王朝(前2150-前2135):

  伽卡尔(Djedkare);
  尼夫考尔(Netrikare);
  尼夫考胡尔(Neferkahor);
  尼夫里尔卡尔二世(Neferkare II)。

  ============================================================
  第一中间期(前2135-前1937):

  第9王朝、第10王朝(前2135-前1986);

  莫伊伯;
  科提(Kheti);
  莫里卡尔(Merikare);
  伊提。

  第11王朝(前2134-前1937):

  门图霍特普一世;
  伊涅特夫一世(Inyotef I (Sehertawy) 2074 - 2064);
  伊涅特夫二世(Inyotef II (Wahankh) 2064 - 2015);
  伊涅特夫三世(Inyotef III (Nakhtnebtepnefer) 2015 - 2007);
  尼布赫泊特尔;
  门图霍特普二世(Montuhotep II (Nebhepetre) 1986 - 1956);
  门图霍特普三世(Montuhotep III (Sankhkare) 1956 - 1944);
  门图霍特普四世(Montuhotep IV (Nebtawyre) 1944 - 1937)。

  ================================================================
  中王国或底比斯第一帝国(前1937-前1668):

  第12王朝(前1937-前1784);

  阿门内姆哈特一世(Amenemhet I (Sehetepibre) 1937 - 1908);
  森乌塞特一世(Senwosret I (Kheperkare) 1917 - 1872);
  阿门内姆哈特二世(Amenemhet II (Nubkaure) 1875 - 1840);
  森乌塞特二世(Senwosret II (Khakheperre) 1842 - 1836);
  森乌塞特三世(Senwosret III (Khakaure) 1836 - 1817);
  阿门内姆哈特三世(Amenemhet III (Nimaatre) 1817 - 1772);
  阿门内姆哈特四世(Amenemhet IV (Maakherure) 1772 - 1763);
  塞布科尼夫露王后(Neferusobek (Sobekkare) 1763 - 1759)。

  第13王朝(前1784-前1668):116年里65位国王在世。

  =================================================================
  第二中间期(前1668-前1560):

  第14王朝、第15王朝、第16王朝(前1720-前1565)约有40位法老,其
  中有几位名叫塞贝霍特普。一些法老同时在埃及的北部、中部和南部统治
  。从公元前1730年开始,这些国王不过是喜克索法老的封臣。

  威格夫(Wegaf);
  安特夫四世(Antef IV);
  郝(Hor);
  叟伯克侯特普二世(Sobekhotep II);
  汗杰(Khendjer);
  叟伯克侯特普三世(Sobekhotep III);
  耐夫侯特普一世(Neferhotep I);
  叟伯克侯特普四世(Sobekhotep IV)
  艾(Ay);
  耐夫侯特普二世(Neferhotep II);
  塞斯(Sheshi);
  亚库赫(Yakubher);
  基安(Khyan);
  阿波比一世(Apopi I);
  阿波比二世(Apopi II);
  艾纳斯(Anather);
  亚考班(Yakobaam)。

  第17王朝(前1668-前1570):14位法老统治底比斯及其周围地区。他
  们是喜克索的封臣。最后3位法老塔阿(Taa)一世、二世,卡莫西斯(Kamosis),
  开始与北方的喜克索人斗争。

  叟伯克沙夫(Sobekemsaf);
  安特夫七世(Antef VII);
  塔阿一世(Taa I);
  塔阿二世(Taa II);
  卡莫西斯(Kamosis)。

  ======================================================================
  新王国或底比斯第二帝国(前1560-前1070):

  第18王朝(前1570-前1293);

  阿赫摩斯一世(Ahmose (Nebpehtyre) 1539 - 1514);
  阿蒙霍特普一世(Amenhotep I (Djeserkare) 1514 - 1493);
  图特摩斯一世(Thutmose I (Akheperkare) 1493 - 1481);
  图特摩斯二世(Thutmose II (Akheperenre) 1481 - 1479);
  海特西朴苏特(Hatshepsut (Maatkare) 1473 - 1458);
  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 (Menkheperre) 1479 - 1425);
  阿蒙霍特普二世(Amenhotep II (Akheperure) 1427 - 1392);
  图特摩斯四世(Thutmose IV (Menkheperure) 1392 - 1382);
  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 (Nebmaatre) 1382 - 1344);
  埃赫那吞(Amenhotep IV / Akhenaten 1352 - 1336);
  斯门卡尔上(Smenkhkare (Ankhkheperure) 1337 - 1336);
  图坦卡蒙(Tutankhamun (Nebkheperure) 1336 - 1327);
  阿伊(Ay (Kheperkheperure) 1325 - 1321);
  荷伦希布(Horemheb (Djeserkheperure) 1323 - 1295)。

  第19王朝(前1293-前1185):

  拉姆西斯一世(Ramesses I (Menpehtyre) 1295 - 1294);
  塞蒂一世(Sety I (Menmaatre) 1394 - 1279);
  拉姆西斯二世(Rameses II (Usermaatresetepenre) 1279 - 1213);
  莫尼普塔(Merenptah (Baenrehotephirmaat) 1213 - 1203);
  阿门麦遂(Amenmesse (Menmire) 1203 - 1200);
  塞蒂二世(Seti II (Userkheperuresetepenre) 1200 - 1194);
  斯普塔(Siptah (Akhenresetepenre) 1194 - 1188);
  塔沃斯塔王后(Tausert (Sitremeritamun) 1188 - 1186)。

  第20王朝(前1185-前1070):

  塞塔克特(Setakht (Userkhauremeryamun) 1186 - 1184);
  拉姆西斯三世(Ramesses III (Usermaatremeryamun) 1184 - 1153);
  拉姆西斯四世(Ramesses IV (Hekamaatresetepenamun) 1153 - 1147);
  拉姆西斯五世(Ramesses V (Usermaatresekheperenre) 1147 - 1143);
  拉姆西斯六世(Ramesses VI (Nebmaatremeryamun) 1143 - 1136);
  拉姆西斯七世(Ramesses VII (Usermaatresetepenre) 1136 - 1129);
  拉姆西斯八世(Ramesses VIII (Usermaatreakhenamun) 1129 - 1126);
  拉姆西斯九世(Ramesses IX (Neferkaresetepenre) 1126 - 1108);
  拉姆西斯十世(Ramesses X (Khepermaatresetepenre) 1108 - 1099);
  拉姆西斯十一世(Ramesses XI (Menmaatresetepenptah) 1099 - 1069)。

  =====================================================================
  第三中间期(前1070-前767):
  第21王朝、第22王朝、第23王朝、第24王朝(公元前1070-前767);塔尼斯和底比斯的君王们包括斯孟迪斯(Smedes)、苏森尼斯 (Psusennes)、朔申克一世利比亚统治者,共12位法老,舍松契(Sheshonq)一世至五世、奥索尔孔(Osorkon)一世至四世、塔克罗特(Takelot)一世至三世。底比斯僧侣王;小王国。

  =====================================================================
  伊索比亚和萨伊斯的复兴(前767-前525):

  第25王朝(公元前767-前656):

  匹耶;
  沙巴阔(Shebaka 712-698);
  摄比特库(Shebitku 698-690);
  塔哈卡(Taharqa 690-664);
  坦沃塔玛尼(Tantamani 664-657)。

  第26王朝(公元前672-前525):

  萨姆提克一世(Psammetichus I (Psam-tik) 664-610);
  尼科二世;
  阿玛西斯(Amasis 570-526);
  萨姆提克二世(Psammetichus II 610-595)。

  ====================================================================
  波斯王朝(前525-前332):

  第27王朝、第28王朝、第29王朝、第30王朝(前525-前332);

  冈比西斯(Cambyses 525-522);
  大流士一世(Darius I 521-486);
  薛西斯(Xerxes I 486-466);
  阿尔塔薛西斯(Artaxerxes I 465-424);
  大流士二世(Darius II 424-404);
  阿米尔泰乌斯(Amyrtaios 404-399);
  哈克里斯(Hakoris 393-380);
  奈科坦尼布一世(Nectanebo I 380-362);
  杰德霍尔(Teos 365-360);
  奈科坦尼布二世(Nectanebo II 360-343);
  阿尔塔薛西斯三世(Ochus (Artaxerxes III) 343-338);
  阿尔塞斯(Arses 338-336);
  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 Codomannus 335-332)。


  ======================================================================
  希腊王朝(前332-前30):

  马其顿王朝(前332-前323);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332-323);
  菲利普(Philip Arrhidaeus 323-316);
  阿黑大由斯(Arrhidaeus);
  亚历山大四世(Alexander IV 316-304)。

  托勒密王朝(前323-前30):

  托勒密(Ptolemy)一世到托勒密十一世;
  克利奥帕特拉(Cleopatra)二世;
  托勒密十二世;
  尼欧斯·狄奥尼索斯(Neos Dionysos 80-58 & 55-51);
  伯利尼斯四世王后(Berenice IV 58-55);
  托勒密十三世;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Cleopatra VII);
  托勒密十四世(恺撒里安)。


  =============================================

  1.史前时代
  贾莫(Jarmo),Tell Abu Hureyra 哈苏纳文化(Hassuna period) 哈拉夫文化(Halaf period) 萨迈拉文化(Samarra period),例如 Choga Mami 欧贝德文化(Ubaid period),例如 埃利都(Eridu)
  2.早期高度文明
  历史学家把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之间的苏美尔文明称作“早期高度文明”,这一时期的文化有乌鲁克文化与杰姆代特奈斯尔文化
  3.苏美尔早王朝时期与早亚述时期
  苏美尔这个名字并不是苏美尔人自己的称呼,而是其它人给他们的名字,最早使用这个名字的是阿卡德人。苏美尔人称自己为“黑头的人”(sag-gi-ga),称他们居住的地方为“文明的君主的地方”(ki-en-gir),阿卡德人所使用的Shumer这个词有可能是这个名称的一个地方方言的变异。
  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早王朝时期 苏美尔早王朝时期
  美索不达米亚北部:早亚述时期(约前2500年——前1500年)
  4.阿卡德王国时期 阿卡德王国(约公元前2371—2191年)的创立者是萨尔贡(约公元前2371—2316年)。
  纳拉姆·辛(约公元前2291—2255年)统治时期,阿卡德王国的势力再度扩张。
  5.苏美尔复兴时期
  6.乌尔第三王朝
  7.古巴比伦王国与中亚述时期
  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古巴比伦王国
  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中亚述时期
  8.亚述帝国
  9.新巴比伦王国
  10.波斯、罗马等帝国统治时期

  技术
  苏美尔的技术有:轮、锯、皮革、镯子、锤子、鞍、钉子、大头针、指环、铲子、釜、刀、长矛、箭、剑、胶、匕首、袋子、头盔、船、盔甲、箭桶、剑鞘、靴子、拖鞋、叉和酿酒。 苏美尔人有三种不同的船: 1.皮船是由芦苇和动物皮制的 2.帆船使用沥青来防止水渗入 3.木船有时用人力或畜力拉


河流与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
农业上的进步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从而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存活率,这才为一个文明的建立打下了憨实的基础。而农业革命是从何而来的呢?依我所见,农业上最重要的改革就是灌溉技术上的改革。由于灌溉技术上的提高,导致了粮食上的增收。而要想有效的灌溉农田,那就得倚住在大河流域旁,所以可以想象河流的...

为什么文明古国都起源于大河流域?
人类的聚居地一般在河流流域较多,可以形成大的文明.因为,第一,河流可以带来丰富的水资源,有利益农业灌溉和人类的生存.第二,河流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地区,会产生大冲积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广阔,再加上河流将上游的泥沙冲击到此,带来大量的肥沃土壤,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第三,一般河流附近,气候都比较温润,环境...

原始社会至先秦时期,为什么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能更早出现文明?
黄河一直都被中国人奉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实长江流域的文明可能比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更早,但因为没有被直接延续下来,所以就被世人所遗忘了。在黄河流域发现大量的古文化遗址,与之相反,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古遗址却不多,这可能与南方高湿高温的气候有关。黄河流域分布的主要是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和...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大河有什么关系
中国华夏文明属于大河文明,大河流域往往沃野千里,灌溉便利,农耕文明的建立发展主要是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优势。大河流域哺育了中华民族,这也是为何中国人称黄河为“母亲河”

古代四大文明发祥地?
2、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分为七个大区:东非湖区高原、山岳河流区、白尼罗河区、青尼罗河区、阿特巴拉河区、喀土穆以北尼罗河区和尼罗河三角洲。英国探险家约翰·亨宁·斯皮克1862年7月28日发现了尼罗河在维多利亚湖的“源头”,该河北流,经过坦桑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从西边注入非洲第一大湖...

两河流域是哪两河之间的地方
世界最早的文明 之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又称两河文明),这里不仅是文明古国 巴比伦 的起源地,还被很多学者认为是 人类最初农业的诞生地 ,早在10000年前就培育了 小麦 等农作物,并从这里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当今多个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因此两河流域也被称为 古代农业的“摇篮”。两河带来大量肥沃...

亚非大河文明的起源
西方文明起源于地中海,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特别发达;亚非文明起源是大河流域,以农业经营为主。西方文明是强调个人实现的物质文明,中国文明是和西方文明相异的,这是西方人的第一感觉。很多非西方的古老文明,如埃及、印度、波斯,和中国都是不一样的,他们都是从上古时代,就和西方文明糅合在一起。例如...

古代美术发源的两河流域造就了什么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esopotamia culture),苏美尔文明(Sumerian culture),或两河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这一带远古时期居住着许多种族,是干旱区域,但下游土地肥沃,很早就发展了灌溉网络,...

为什么文明古国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
因为大河泥沙冲积而形成的平原(或三角洲)上往往有着肥沃的土地,这为耕种作物提供了良田沃土;河水又为人类提供了生活用水和灌溉之利,这就为这些地方发展农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于是大河流域往往成为农业发达、经济繁荣、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儿最早的闻名首先就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又促成了其他文明的...

人类文明起源地与河流名称对应
人类文明起源有四处,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及恒河;古中国发源于黄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国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建立在河川台地附近,原因是有固定的水源使农业和商业较容易发展。文明古国的...

寿阳县19733874519: 巴比伦文明简介? -
戚贵新安:[答案] 巴比伦意即“神之门”.古巴比伦狭义上指古巴比伦王国,广义上指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分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本词条从广义上介绍古巴比伦,包括古、新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是美索不达...

寿阳县19733874519: 两河流域文明产生的背景 -
戚贵新安: 两河文明又叫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大致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内.希腊人称:两河流域为"美索不达米亚",意指两河之间的地方.两河流域位于西亚地区, 北接亚美尼亚高原,南临波斯湾,东与西伊朗山脉为界...

寿阳县19733874519: 古巴比伦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有何区别 起止年代各是多少
戚贵新安: 古巴比伦文化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美索不达米亚是希腊人的称法,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和迦勒底人共同在两河之间创造了巴比伦文明.早在公元前5000-前4000年,在两河下游地区就有苏美尔人定居.古巴比...

寿阳县19733874519: 两河流域有什么来历 -
戚贵新安: 两河流域指位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曾经孕育了古代巴比伦文明.

寿阳县19733874519: 地球上最早的文明是什么文明,在什么时候 -
戚贵新安:[答案] 人类不是从猿进化到人就进入了文明时代,而是从原始的部落文化向另外一个形态,即普遍地认为是奴隶制的时候,人类文明才开始真正诞生. 人类的古文明,是人类真正的童年.多少令人神往的传说一直留在后代子孙断续的记忆里,人们执迷地试图...

寿阳县19733874519: 古代两河流域 -
戚贵新安: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李文华关注的重点: 1.城邦产生的历史条件、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及其政治经济制度 2.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谟拉比的统治和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制度 3.亚述帝国的对外扩张、奴隶制度的发展...

寿阳县19733874519: 古代西亚国家发展的脉络,脉络是什么? -
戚贵新安: 古代两河流域历史发展的脉络 公元前4000年代末,苏美尔人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公元前3000年代初,苏美尔城邦林立,争霸战争此起彼伏.公元前3000年代中后期,阿卡德人乘苏美尔城邦混战之机,异军突起,统一了巴比伦尼亚的大部分...

寿阳县19733874519: 世界四大文明是哪些历史是什么比如海洋文明,两河文明
戚贵新安: 古中国: 山顶洞人 约18000年前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评价1,人工钻木取火... 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

寿阳县19733874519: 为什么新巴比伦的灭亡,波斯崛起,是两河流域文明独自发展的终结 -
戚贵新安: 新巴比伦王国存在了不到一百年便被波斯帝国灭亡了.波斯帝国继承了巴比伦的文明遗产,利用楔形符号创造波斯语楔文.辉煌的两河流域文明走到了它的终点.公元前331年,代表希腊文明的亚历山大征服了全部西亚,新的希腊化文明开始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