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案设计

作者&投稿:马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去二三里是邵康节所作的诗,又名山村咏怀。下面是我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笔画“一”。

难点:分辨“入”和“八”。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目标】

1、朗读歌谣,初步感受课文的景色美。

2、认识笔画“一”和田字格,会写“一”。

【课时重难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会写生字“一”,写好笔画“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音节tínɡ èr yān tái liù jiā jiǔ huā shízuò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经过开学到现在一个多月的学习,我们不知不觉已经掌握一把通往知识宝殿的金钥匙,那就是汉语拼音,有了这些拼音朋友的带领,我们将很快地进入识字王国,在那儿我们会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你们高兴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借助拼音,初读感知。

1、咦?这是什么地方?不急,你将会从这首古诗中找到答案。知道什么是古诗吗?想读吗?

2、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借助拼音读读这首诗,不会读的音节可以画一画。(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或者和同桌一起读两遍。

4、指名读:请会读一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会读两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全都会读的小朋友读一读。

5、用铅笔圈出这首诗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记一记。

6、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7、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诗中再读一读,齐读诗歌。

8、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自由说)

三、借助画面,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听师范读。刚才脑海里出现这幅画的小朋友请起立,掌声表扬自己。你们不仅会读课文,而且读懂了课文,多能干呀!

2、看图。师:中国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着画读出诗呢?

老师指着行走的孩子,学生读“一去二三里”

老师指着炊烟袅袅的房屋,学生读“烟村四五家”

老师指着亭子,学生读“亭台六七座”

老师指着路边的花,学生读“八九十枝花”

老师指着整幅画学生读整首诗。要求读流利、读正确。

3、情趣练读,读出节奏感。

老师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一学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另一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4、当小诗人,有感情的读一读。试背。

四、巩固生字。

1、全班交流: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自主识字的学生)

2、打乱顺序开火车巩固生字。

3、给生字排排队。(一至十是数字,去和里不是)

五、认识田字格,学习田字格歌

1、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拼音的家在四线格,那汉字的家在哪儿呢?这就是生字的家(出示田字格),就是这样四方方的,中间有横中线和竖中线分割成四个一样大小的小格。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

2、了解作用:有了它们就知道笔画的位置了,可以帮助小朋友把字写工整、写匀称,

3、读儿歌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六、指导书写“一”:先师范写,生描红

1、写字姿势歌。

写字时要注意,头摆正,肩放平,腰挺直,脚踏实。还要做到三个一……

2、指导写字。

介绍笔画名称:“一”由一笔组成,这个笔画叫横,生书空。

书写要领:师范写,边写边讲述,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有一点向上斜,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

字的位置:“一”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




一去二三里属于什么诗
问题一:一去二三里是什么古诗 一去二三里 (山村咏怀)(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问题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诗名是什么 诗名《山村咏怀》,一作《一去二三里》,也称《蒙学诗》问题三:一去二三里古诗是七言绝句吗? 七言七言,是七...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出自:《山村咏怀》作者是:邵雍。原文:《山村咏怀》作者:邵雍朝代:宋朝体裁: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我到外面游玩,不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缕缕炊烟。我信步走来,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处精美的亭阁楼台...

一去二三里什么意思?
问题三:一去二三里这首诗大概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年代的 一去二三里 又名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大意: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问题四:《一去二三里》的意思是什么? 一去二三...

文言文教案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文言文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文言文教案 篇1 课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课型 文言文新授课 课时 三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是什么诗
是宋代邵雍的《山村咏怀》。原文:山村咏怀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白话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一去二三里是什么意思?
《一去二三里》是源自唐朝杜甫的《赠卫八处士》的诗句。诗中描述的是作者送别恩师,他沿途前行,想象相聚的情景,留恋师徒之情。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云树十三茏。这三句诗句中,运用了典型的唐诗描写技巧。离别的张望,朦胧的村落,翠绿的山色,都表现出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人物的留恋之情。古...

唐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庭六七树,八九十只花.”诗名是什么...
诗名是《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原文:山村咏怀 北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一眼...

一去二三里是哪年级那册的古诗?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那一首诗?
《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是宋代邵康节所作。全诗如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释义: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

一去二三里这首诗的诗名和作者是什么?
一去二三里这首诗的诗名《山村咏怀》,作者是北宋哲学家邵雍。1、原文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2、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马塘区17785916287: 幼儿园老师怎么上一去二三里语言课 -
漳爱小建: 你好,这种情况可以联合其他家长一起找学校老师谈谈,人多力量大,事情闹大了他们自然会重视自己态度的.

马塘区17785916287: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漳爱小建: 原诗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我们上次学习了《一去二三里》这首写小村庄的古诗.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

马塘区17785916287: 《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教学设计 -
漳爱小建: 一、教学要求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其中7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千奇百怪”,“异口同声”.用“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2.通过朗读,体会问句所表达的语气,初步感知省略号的用法. 3.理解课文内容...

马塘区17785916287: 《人们怎样传递信息》教案设计 -
漳爱小建: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乐节课文内容,了解现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传递信息的方式.3、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重点难点:1、了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2、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马塘区17785916287: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
漳爱小建: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较低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2、 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马塘区17785916287: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练习课教学设计 -
漳爱小建: 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用分数解决问题,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分数和小学的互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求常见的百分率,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相同....

马塘区17785916287: 《求一个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 -
漳爱小建: 《求一个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个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

马塘区17785916287: 1 - 12册冀教版小学语文所有古诗 -
漳爱小建:[答案]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江南》江南可采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