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作者&投稿:房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完善于哪个朝代~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历史发展与演变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大业五年(609年)正月,又诏令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骄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4科举人.这些虽都是临时取人之法,尚未形成制度,但分科举人的特征,以具科举制的雏形.大业年间,隋炀帝还曾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去士,这标志着科举制已经诞生了.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到了明清就变味

科举是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发明,现代的选拔公务员的制度就是从科举制上演变而来的。它创建于隋朝,形成于唐朝,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年,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代国际上对科举的研究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学科科举学。 科举制度创建于隋朝。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考试内容包括文章、口试、诗词、政论等内容。 发展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正式考试分为: 乡试 会试 殿试 考中乡试的称为举人。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其他都是进士。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中的内容,其文章有很多要求,称为八股文。 此外,还有武举考试,用以挑选武官。 科举制度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才正式废除。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历史发展与演变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大业五年(609年)正月,又诏令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骄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4科举人.这些虽都是临时取人之法,尚未形成制度,但分科举人的特征,以具科举制的雏形.大业年间,隋炀帝还曾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去士,这标志着科举制已经诞生了.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到了明清就变味

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古代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

创建于隋朝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皇帝 创立的原因是什么
科举制度的创立始于隋文帝,形成于隋炀帝。隋文帝杨坚,开始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废除了传统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587年,隋文帝令文武官员推举学业优秀有才干者,并通过测试录取。主要考时务策。科举制度初具雏形。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皇帝科举制度是隋文帝创立的,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百官员,...

科举制创立于哪个朝代
1. 隋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完备的发展。3. 宋朝阶段,科举制度经历了改革。4. 元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衰落。5. 明朝时,科举制度达到了鼎盛。6. 清朝末年,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哪个朝代的哪位皇帝建立的?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文帝统治时期。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哪一朝代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始于隋朝,隋文帝杨坚创立。中国科学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1、科举制度诞生朝代: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2、科举制度是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周边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的首创时间史学界存在争议,有汉朝、隋朝、唐朝多种说法。3、部分历史学家以隋朝有分科举人与进士科为由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朝。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开始于汉朝,证明汉朝...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创立在此
隋朝,兴起于唐朝,明清是鼎盛时期.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

科举制产生在(),是由()创立,科举的意义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鼎盛时期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正式开始于哪个朝代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中国科学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

科举制度起源于哪个朝代哪个皇帝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始于隋朝,隋文帝杨坚创立。下面是我整理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科举制度简介 周谷城在1939年说:“科举制 , 盖取分科目而举士人之义,这个制度创始于隋炀帝时代。”关履权说:“科举是分科举拔人才的意思。”但是其他历史学家指出汉朝已经分科目而举士人,分科举拔人才。...

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科举考试最早开始于隋朝,是由隋文帝创立的。科举考试是隋朝之后,到1905年之前,历朝历代用来选拔人才的一项制度。不同的朝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与科目也各不相同,科举考试制度在唐朝时期已经基本完善。隋朝隋文帝的时候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甄选人才,科举考试制度真正产生,还是要从隋炀帝的时候开始。在...

珲春市18539083465: 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
黎包脉君:[答案]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元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中落时期 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清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珲春市18539083465: 科举制度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
黎包脉君:[答案] 隋朝 隋文帝最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

珲春市18539083465: 中国古代科举形成于哪个朝代? -
黎包脉君:[答案] 科举是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发明,现代的选拔公务员的制度就是从科举制上演变而来的.它创建于隋朝,形成于唐朝,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年,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代...

珲春市18539083465: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 -
黎包脉君:[答案] 中国从西汉时期起,开始举孝廉,从民间选举官吏.到隋文帝杨坚,废除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改行科举制.设进士、明经二科,通过公开考试选举录用. 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但仍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

珲春市18539083465: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开始于历史哪个朝代 -
黎包脉君: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皇上为选拔官员而设立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最初设立是在隋朝时期,隋文帝设立进士科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源阶段,第二个阶段...

珲春市18539083465: 古代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一个朝代?是 -
黎包脉君:[答案] 隋朝

珲春市18539083465: 【开心学国学】我国科举制度始于那个朝代?A 南北朝B 隋朝C 唐朝 -
黎包脉君:[答案] B隋朝

珲春市18539083465: 科举制的开创时间 -
黎包脉君:[答案]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

珲春市18539083465: 我国科举制度开创于哪个朝代 -
黎包脉君:[答案] 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

珲春市18539083465: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黎包脉君: 隋朝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