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湿热病证最常用的辩证法是什么?

作者&投稿:诺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湿热是什么 什么症状 怎么治~

如今天气越来越热,雨量也开始多了起来,雨量一多空气肯定会变得越来越潮湿,尤其是南方地区。 这个时候最容易察觉湿热的存在,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湿热呢?

你知道湿热是什么吗?看看这几个症状你中招了没!

体内湿热即湿热体质湿热病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法  湿热病以夏秋之交见,因斯时阴雨连绵,淫雨之后,日气煦照,暑热地湿,交相蒸并,湿浊弥漫空间,人生活于气交之中,感触吸受,每易致病若平素阳虚,脾胃运化失灵之人,或恣食生冷、膏粱厚味、瓜果;或劳倦饥饿,脾胃受损,湿浊内停,则易感受邪气而致病。即薛生白谓:“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实则因“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所以湿浊内停,弥漫表里上下,阻滞气机,遏伤阳气为其特点。
湿为阴邪,属水之类,其性重浊黏腻,且湿与热合,湿热裹结,湿郁热炽,热蒸湿动,遂成弥漫表里,充斥于三焦。三焦为气机升降的道路,是人体阳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饮食物的受纳、腐熟,精微的运化、代谢都与三焦的气化功能有关。古方中医介绍正如《难经·六十六难》中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说明三焦能运行原气,以达周身,促进脏腑的功能。同时它又是水液运行的道路,主持人体水液的代谢。《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中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难经·三十难》也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而《灵枢·营卫生会》指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说明三焦又同时主持着人体的气化功能。若湿热阻滞,则三焦不畅,气机不通,气化不行,水液代谢受到障碍,诸病遂生。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肿”。《沈氏尊生书·海藏》则进一步指出:“上焦如雾,雾不散则为喘满……;中焦如沤,沤不利则留饮不散,久为中满……;下焦如渎,渎不利则为肿满……”都说明三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湿热病,湿郁热蒸,湿热弥漫于三焦之中,留连于卫气之分,且热处湿中,湿热裹结,如油入面,难解难分。而热以湿为依附,湿不去则热不清,湿去则热不能独存。因此,如何有效地祛除湿邪,以使湿热分离,则是治疗湿热病的关键。
因湿与三焦气化功能关系密切,所以宣畅三焦,通阳化气祛湿,则是治疗湿热病的重要方法。湿属阴邪,得阳则化,气化则水行。所以柳宝诒说:“治湿热两感之病,必先通利气机,俾气水两畅,则湿从水化,庶几湿热无所凝结”。湿浊已化,清热则易。切忌湿未化而过早误投寒凉,因寒则涩而不流,湿因寒而凝涩,甚则冰伏,气机更闭塞不通,必须温则消而祛之。而湿热为病,湿中有热,若过用辛温,则伤阴助热,所以叶天士说:“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因此,在治疗中必分清湿与热的多少,湿邪虽常可弥漫三焦,但究竟以上焦为主,还是中焦、下焦为主,也当分辨。另外,还须视热的轻重程度,用分消宣化之法,以宣展气机,使水道通畅,小便通利,则三焦弥漫之湿邪,可达膀胱从小便而去。弥漫之湿浊既去,则阳气得通,热可自透。根据热的多少,可加入清热之品,但湿热病应始终不忘祛湿。
(一)中、上焦湿热的辨证施治
上焦湿热:以上焦心肺为主,湿热上蒸,心肺受迫,胸中者气之海,故感胸满闷痛,肺受湿热所迫,故咳嗽、喘逆且肺部满堵,舌白,脉象浮按之濡。治疗上焦湿热必须以宣肺为主,肺气得宣则胸满闷堵皆愈。可用疏卫、芳香、宣化以开胸中之气机。药用佩兰、藿香、杏仁、炙枇杷叶、旋覆花、片姜黄等。
中焦湿热:以脾胃为病变中心,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长,脾胃主运化,若湿热阻中,则脘腹胀满,纳呆、不欲饮食,溏薄不实,一身疲乏无力,舌腻厚苔黄滑,脉象沉濡力弱。用辛开苦降方法,药用半夏、厚朴、草豆蔻、马尾连、黄芩等。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湿热病中,湿邪的多少及阻滞程度,将其分为湿阻、凉遏、寒凝、冰伏4阶段,常取得较好的疗效。
1.湿阻 湿热之邪犯人,初起即阻滞气机,病在上焦。若太阴脾虚内湿之人,则邪多从湿化而归于太阴,以湿邪阻滞中焦为主。   (1)湿郁于上:初起为湿热邪气困阻肌表,营卫失和,周身困重酸楚,湿热闭阻清阳,清阳不升而头晕且沉。即《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因于湿,首如裹”之谓。其壅遏阳气,肺气不宣,升降失常而胸闷、咳嗽、喘息,其舌苔白滑润腻,脉濡滑而缓。
治宜轻扬宣郁化湿。肺为华盖,其位最高,主宣发肃降,外合皮毛,湿热之邪上受,肺必先伤。肺受邪则郁闭,其气化不利,湿邪留滞,治宜先化肺气。正如吴鞠通所说:“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宜豆卷、炒山栀、胡、杏仁、浙贝、芦根等。或以三仁汤、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等方加减选用,轻扬宣肺化气以祛湿。肺宣湿开,热随湿去,所以湿热郁阻上焦,不用发汗,宜轻扬宣肺化湿,正是徐灵胎所谓:“治湿不用燥热之品,皆以芳香淡渗之药,疏肺气而利膀胱,以为良法。”
(2)湿阻于中:脾胃受伤,气机升降之枢纽失灵,人体之气机升降,其权衡在于中气。章虚谷说:“三焦升降之气,由脾鼓动,中焦和则上下顺”。中焦和,即脾胃和,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所以中焦和,脾胃升降皆得适度,则心肺在上,行营卫而光泽于外;肝肾在下,养筋骨而强伏于内;脾胃在中,传化精微以溉四旁,人体保持正常的气机升降运动,是为无病。    若脾运失健,则内湿停中,脾本主湿,以升为主。湿邪最易损伤脾阳,脾为湿困,脾气不升,则胃气不降,水湿内聚,气机不畅,可见胸脘痞闷,大便溏滞不爽。湿热阻中,热蒸湿浊,常可弥漫表里上下,兼见倦怠乏力,四肢沉重,面色光亮而淡,头晕且胀,舌苔白腻而滑润多液,脉沉濡而软,或沉缓而迟。     


湿热者怎么知道自己偏于湿还是偏于热?
自注,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湿热病属阳明太阴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 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 上下,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乾呕,发痉发厥,而提纲中不言及者,因以上诸证,...

肠胃湿热的症状
回答:脾胃湿热,病证名.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

下列各项最易与暑邪合并的是
湿邪,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因素,其性质是粘滞、重浊,容易困阻脾胃,影响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湿邪还容易与风邪、寒邪等其他疾病因素合并,形成风湿、寒湿等病证。当湿邪与暑邪合并时,会形成湿热病证,此时病人的症状可能更加严重,如出现发热、口渴、胸闷、腹胀、小便赤黄、大便不爽、舌苔黄腻等...

体内湿热种类
在治疗湿热病症时,虽然常见的方法是清热去湿,但在实际应用中,疗效可能因忽视病机的演变和证型的辨析而有所不同。湿热证的类型主要包括湿重热轻、热重湿轻和湿热并重三种。每个证型的治疗法则需针对其特异性进行。首先,湿重热轻的证候表现为:无明显身热或热感不明显,头重,肢体困倦,胸闷胃胀,食欲...

湿热病怎么治疗
热病是指由于外感湿热或者内生湿热,导致湿热困于体内,湿热最常侵犯的部位是中焦的脾胃以及肝胆。形成脾胃湿热以及肝胆湿热证。无论是外感还是内生的湿邪,性质黏腻,最容易阻滞气机,然后湿邪再与热邪相结合,形成湿热交困的局面。湿热病怎么治疗 1、补充血气 严重湿热需要补充身体的气血,这样身体状态...

下焦湿热的介绍
下焦湿热,中医病证名。是指湿热侵及下焦大肠或膀胱等处,以小便淋漓灼痛或癃闭、大便腥臭稀溏或秘结、小腹胀痛,或带下黄白而腥臭、身热口渴、身重疲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等为常见临床表现的病证。临床多见于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白带、下肢关节肿痛、湿脚气感染等症。治疗...

下列季节性较强的温病是 A.风温B.暑温 C.湿温D.秋燥E.温毒
下列季节性较强的温病是 A A.风温

湿热内盛的致病特点
如水肿以下肢为甚,湿脚气、小便淋浊等。湿性黏滞,易兼他邪。湿邪致病黏腻停滞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症状的黏滞性和病程的缠绵性等两个方面。湿为有形之质,其性重浊黏滞,他邪易于粘着依附,其中以寒、热、署邪居多,湿与热合则为湿热,与寒结则为寒湿,为临床最常见的湿邪致病证类。

温热和湿热意思一样吗?
五气中,风、寒、湿、燥、暑(包含火)化热则一。成为湿热的由来。另有轻重之别,温者热之渐,热者,热之深。温病是指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明显季节性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湿热是温病的一种,表面发热,头痛,尿黄而短,身重而痛,苔黄腻!

温病按病证性质分
温病的分类主要依据病证的性质,分为温热和湿热两个主要类别。首先,温热类温病,其特点是起病急,热象较为显著,常见于风温、春温、暑温、秋温以及温毒等。这类温病早期通常表现出肺卫阶段的症状,易于化燥伤阴。尽管在病程中可能会伴随夹湿或夹痰的证候,但这些并非主要病理特征,不会改变温热类温病...

赣县19690521020: 湿热有什么症状?要怎么治疗? -
素彩德宝: 治疗湿热一证,虽多守湿去热孤之基本法,但在临床上有效或少效.这是许多医者不注重湿热证的病机演化,忽略了该病证的辩证分型.湿热证大致可分为湿重热轻、热重湿轻、湿热并重等证型.证型不同,立方选药显然有别.下面笔者滋将湿...

赣县19690521020: 中医临床常用的辩证方法有哪些? -
素彩德宝: 准确的说有以下几种: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此二者是一切辨证的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用于温热病)、六经辨证(伤寒)、八纲辨证(四诊是搜集病因的手段,通过八纲来找出根本矛盾所在)、三焦辨证(心肺上焦、脾胃中焦、肝肾下焦).

赣县19690521020: 脾胃湿热的体质如何调理 -
素彩德宝: 脾胃湿热证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均可见到,它涉及消化、肿瘤、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而消化系统疾病更为常见,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囊息肉等.在肝癌手术...

赣县19690521020: 中医讲的湿热、实热内盛是什么意思? -
素彩德宝: 湿热病,一作湿温.见于《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一年四季内均可发生,以夏秋为多见.临床以始恶寒,后但热,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为提纲.其病因感受湿热之邪而发,故名.病变属于阳明、太阴两经.胃为戊土属阳,脾为...

赣县19690521020: 中医辨证论治的诊断规律 -
素彩德宝: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

赣县19690521020: 气虚湿热体质怎么调理 -
素彩德宝: 气虚是指元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以气短,神疲,脉虚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气短懒言,神疲乏力,或头晕目眩,自汗,舌质淡嫩,脉虚.动则诸症加重.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久病,重病,劳累过度,年老等,导致...

赣县19690521020: 大肠湿热的辨证施治是什么?
素彩德宝: 1.临床上之痢疾、泄泻均以本证为多,治疗当以祛邪.其新感属此证尤多,治疗以通因通用为要,忌用收涩止泻之品.痢疾患者应注意调气行血的运用,若下血较多应该重...

赣县19690521020: 肠胃湿热的症状 -
素彩德宝: 常因感受湿热外邪,或因过食肥甘酒酪酿湿生所致. 常表现为腹部痞闷,纳呆呕吐,便溏尿黄,肢体困重,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生热起伏,汗出而不解,舌红苔黄腻,脉如数.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泻.方药: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车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叶10克,生甘草6克.

赣县19690521020: 风湿病中医辨证有何症状表现? -
素彩德宝: 您好! 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的不同,一般将其具体辨证分为2型: (1)湿热痹阻型首宜辨清湿热孰轻孰重.症见关节红肿热痛,疼痛较剧,或热不可触,皮下多有风湿结节,或呈红斑,伴有发热,口干,烦闷不安,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