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朱棣一口一个“建文”,这样的叫法符合历史吗?

作者&投稿:承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大明风华》朱棣一口一个建文,这样叫法符合历史吗?

是符合历史的,接下来详细讲讲。

朱允文他是明朝的第2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朱标的次子,在他父亲死后被立为皇太孙,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在朱棣篡位之后是不承认建文帝朱允文是皇帝的,还将洪武年号更改,在当时建文帝被称之为革除君主,而那个时代也被称为革除年间。而这期间朱棣为了正统性是不承认朱允文为皇帝的,但是朱允文在位的这四年是不可能被抹去的,在史记中也明确记载着,而我们也是心知肚明的朱允文在位的那段历史,所以朱棣也不可能自欺欺人的不承认建文帝朱允文的存在,所以肯定要对朱允文有个称号,以年号来称呼也是最为恰当最为合适的,而在《大明风华》中朱棣称呼朱允文为建文,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朱棣与朱允文的“恩怨情仇”

建文帝朱允文是朱标的儿子,而朱棣是朱标的弟弟,也就是说朱允文是朱棣的侄子。朱元璋又是为什么会让孙子朱允文继承皇位呢?在1368年2月朱元璋为明朝定下传统为长子继位,也是为皇位的继承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方式,用此来避免皇位继承所造成的纷争。而朱标也就是建文帝朱允文的父亲就是朱元璋的长子,但是朱标性情温和与朱元璋的性情完全相反,而恰恰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有极强的军事才能,深得朱元璋的喜爱,但是为了王朝的利益朱元璋还是把长子看做皇位继承人,这也为后来朱棣篡位买下伏笔。本应继位的朱标在37岁的时候因病生故,因朱标的长子早夭,次子朱允文聪慧好学,极其孝顺,深得朱元璋的喜爱,也就在其父朱标病逝后被朱元璋立为太孙以继承大统,而在1392年洪武帝册封他长兄的儿子朱允炆而不是指派他为皇嗣的时候,燕王也就是朱棣显然是异常失望的。在朱允文继位后为增强自己去权利而同时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也正是削藩让朱棣真正走上了篡位之路。

建文帝朱允文到哪去了?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的兵马攻破京师南京,在进攻的的混战中皇宫烧起了大火,在大火扑灭后只发现了几具烧焦的残骸,根据太监所说那几具尸体残骸是朱允文和皇后还有他的长子的尸体,但是在技术匮乏的当时也无法确定是否是朱允文的尸体,也就很难判断朱允文是不是真的被烧死了,在后来也有人说朱允文早已乔装逃出了皇宫。当时官方的记载当然只能说皇帝及其长子已死于难中。要不然燕王朱棣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而朱允炆最后的真正命运仍然是一个谜。



在中国古代对皇帝的称谓可是很重要的事情,说包括庙号、谥号、年号,说起来还是挺考究的。

一般来说,庙号和谥号都是皇帝死后盖棺定论的东西,是大臣根据皇帝生一生的评价。

当然,这种称呼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谥号应该是最早出现的,《辞海》中对谥号的解释是:“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

我们通常说的周文王、齐宣王、楚庄王、赵武灵王这些称号里面的“文”“宣”“庄”“武灵”都是谥号,谥号一般也比较公允。

汉朝时期又出现了庙号制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庙号应该是从刘邦开始的,很多人都认为刘邦的庙号是“汉高祖”,实际上是错误的,刘邦的真正庙号是“汉太祖”,“汉高祖”的称法最早来自司马迁《史记》,按照我(史论纵横)的研究,应该是当时庙号制度不完善,司马迁按照“谥号+庙号”的称呼来称刘邦,也就是谥号“高”+庙号“太祖”=“高祖”,因为都是独一无二的,可能司马迁也没有想到,后来还有皇帝有庙号。

随着庙号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谥号制度的泛滥(一个人谥号往往一大堆字),就以唐朝形成了一个分界线,因为唐朝之前的皇帝并非每一个都有庙号,通常称唐朝之前的皇帝用谥号,比如刘彻,虽然有庙号,但是依然称谥号为汉武帝刘彻。其他诸如光武帝刘秀、昭烈帝刘备、魏武帝曹操、隋文帝杨戬、隋炀帝杨广。

唐朝之后的皇帝,开始称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宋高宗赵构、元世祖忽必烈。

百分之九十九的皇帝,生前不知道自己的庙号和谥号的,当然也有例外,曹操的孙子曹睿认为自己功劳很大,因此在生前就接受了大臣给的“烈祖”,所以大概曹睿也是历史上唯一在生前就知道自己庙号的皇帝。

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到明清时期又有了一个改变,一般称明清时期的皇帝,虽然他们都有庙号,但是我们通常称年号,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宗皇太极等几人外,剩下的皇帝我们大都称他们的年号,比如嘉靖帝、万历帝、天启帝、崇祯帝、顺治帝、康熙帝等等。包括朱棣,即使是朱元璋和朱棣,有时也称为洪武帝、永乐帝。

年号最早是从汉武帝时期才开始创立的,后来形成惯例,它不是一种称谓,而是一种纪年方法,相当于现在的公元意思,因为没有公元,所以称呼时间都是,贞观某年,开元某年。

为什么明朝之前的皇帝不称年号呢?那是因为明朝之前皇帝的年号不是唯一的,汉武帝有11个年号,武则天有18个年号,完全随皇帝心情。

从谥号到庙号再到年号的变化,主要还是后世史学者在行文的时候为了方便起见,当世的人,不可能这样称呼,谥号和庙号是皇帝本人不知,后人才知道,虽然年号伴随皇帝登基就开始,但是那也是后世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当世的人是不会这样说的。

比如明朝时期就不会以洪武来称朱元璋,而朱棣执政时期更不会以建文来称呼朱允炆。

朱棣压根就不承认建文帝的年号,又怎么会叫“建文”呢?

实际上,朱棣压根就不承认建文帝的年号,朱棣进南京后,干的很重大的一件事就是废除建文帝的年号,将建文四年,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

朱元璋是在洪武三十一年去世的,加上建文四年,正好洪武三十五年,下一年就成为永乐元年。

因为“建文”是皇帝的“年号”,如果朱棣承认“建文”存在,那就是承认自己是篡位,真正的篡位者怎么会认为自己是篡位呢?哪个精神病会说自己是精神病呢?

朱棣想要“合法”即位,必须否定朱允炆的“非法”即位,这中间又是怎样一个逻辑呢?

朱允炆可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皇帝,他是以朱元璋孙子的身份继承皇位的,这就很特别。

在中国古代是有着一套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的,也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是朱元璋非常器重的一个儿子,然而朱标却早于朱元璋去世,按照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来说,如果嫡长子早殇而有子,则立其子,长子无子则由其嫡次子顺序继承。

也就是说嫡子的儿子是比嫡子的弟弟更具有继承权的。

但是中国古代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正常情况下,太子去世,皇帝还是会从自己的其他儿子中挑选一个立太子,朱元璋一共26个儿子,虽然有夭折的,但是朱元璋却并未考虑这些儿子的感受,将皇位传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问题的关键是,朱允炆其实也并非朱标的嫡长子,只是普通嫡子,话说马皇后也不是只生了朱标一个儿子,还有其他嫡子,难道朱标的非嫡长子就一定比朱元璋的非嫡长子更具有优先性吗?

即使是历史的角度来解释朱允炆即位的合法性也是存在争议的,在中国几百位皇帝的身上,都很少发生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朱元璋的这种安排,本身就存在问题,这也是为何朱允炆即位后就急于削藩,如果得位很正,又为何如此着急削掉他那些叔叔呢?

事实上,在朱标死后,朱元璋和大臣连续商讨很长时间来决定皇位继承人,可见,朱允炆在即位上本身就存在争议,后来据说朱元璋参照了元朝某位孙子继承爷爷皇位的先例,然后选择了朱允炆,我感觉是没有太大说服了的。

所以,朱棣造反,本身就有对朱允炆不服的感觉,关于朱允炆下落一直成谜,其实我倒是认为成谜是最好的下场,假如当时朱棣抓到朱允炆,如果杀了,那就是血亲相残,如果不杀,你以什么礼仪来对待他?

只有不承认朱允炆当过皇帝,将其执政这四年,当作是洪武的延续,当这四年没有发生过,而是朱元璋直接把皇位传给了朱棣,这样才能在法理上站得住脚。

在整个明朝时期,基本都不认可朱允炆的建文帝资格,一直到南明弘光政权,才给朱允炆恢复庙号,称其为惠宗,清乾隆皇帝给上的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称为建文帝。

说到这里,大家还会认为朱棣会像《大明风华》中那样,口口声声说“建文,这个小王八蛋”吗?也就是朱允炆下落成谜,要不然早就按不住棺材板了!



不符合,因为朱棣作为臣子的时候,因该尊称朱允炆为陛下。而朱棣称帝以后,他不承认朱允炆位置的正统,所以便不能以年号来称呼朱允炆。

在大明风华当中,朱棣一口一个建文其实这样的叫法是不符合历史的,因为他这样的叫法其实是对皇室的不尊重

当然不符合,靖难之后,永乐就废除建文年号,延续成洪武年号。所以当然不会承认建文这个叫法


大明风华朱棣阅兵是哪一集
《大明风华》改编自莲静竹衣的小说《六朝纪事》,讲述了明朝初年,国家开创盛世,孙若微历经五帝六朝的故事。朱棣阅兵是在27集中。朱瞻基随朱棣远征,下令检查药品和粮草。瓦剌酋长也先前来拜见,朱棣让朱瞻基扮成皇帝,召见也先。朱瞻基身穿龙袍倚位而坐,朱棣扮做老兵站在座下。朱棣命樊忠询问也先对大明...

朱棣假扮一老兵,也先为何一眼就看出他才是真英雄?
在《大明风华》中,有这样一个桥段:朱棣远征漠北,瓦剌人也先率人来朝拜。朱棣担心自己的容貌太老,无法震慑住瓦剌人。于是让年轻英武的朱瞻基,假扮自己。而他却装扮成一老兵在一边。就这样,接见完也先后,朱棣让人去问问也先,对当今大明天子是何印象?很快得到回禀,也先表示:当今大明太子(朱瞻基)...

大明风华建文帝和朱棣见面是哪一集
大明风华建文帝和朱棣见面是第16集。剧中,朱棣等着去见朱允文,可他连做梦也不忘记对朱允文起杀机,姚广孝只能苦劝朱棣放过朱允文,可朱棣并不想听劝。到了见面的时间,朱棣和孙若微进塔见朱允文,徐滨则在山对面盯着塔里的情况,还要守着朱瞻基这个太孙人质。朱棣一进塔里,就让孙若微上塔去传他的话...

《大明风华》中,永乐皇帝朱棣,为何诛杀方孝孺十族呢?
不料,朱棣真的在方孝孺的九族之外又加上了一族学生,而方孝孺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有被诛杀十族的两个人之一,同时方孝孺也因为对建立帝的忠贞而得以名垂青史。据说朱棣在诛杀方孝孺之后不禁叹道:*不意世间有忠臣如此*,于是密秘的让方孝孺以及家人的尸体收拾后并安葬。不过此事正史书上没有记载。民间很...

大明风华建文帝和朱棣见面是哪一集
建文帝和朱棣第16集见面。16集剧情朱棣和建文帝在灵山寺佛塔见面,一个在塔底,一个在塔顶,孙若微居中替他们传话。经建文帝允许,孙若微将传国玉玺交给朱棣。将东西拿在手里,朱棣终于松一口气。他向建文帝承诺,只要建文帝回去,他就让建文帝当。建文帝没有应下,称朱棣以后可以安心当皇帝,不必...

大明风华中朱棣用白话骂解学士在哪一集
第21集。朱棣此时正怒骂着朱高煦,朱高煦监国期间,有许多政务处理不到位,各地天灾人祸频发,朱高煦想要辩解,却被朱棣一通臭骂,说起朱高炽监国二十年都没出过问题,说朱高煦处处不如朱高炽。朱高煦听朱棣拿朱高炽和自己对比,越发地不服气,但又不敢反驳,朱棣越说越气,甚至说要找朱允炆的...

在《明代风华》中朱棣与建文帝居然见面了,历史上朱棣有没有找到朱允炆...
在《大明风华》第17集,朱棣见到了当和尚的朱允炆,众人都担心他会下杀心,但最终他说了一句话:“建文已死,死在我攻进应天那天,自焚而死,我何须再杀一个僧人?”朱棣这句话跟明史中的记载是一致的:“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在很多影视剧中,建文帝的梗被...

《大明风华》中皇帝一家接地气的日常生活是怎么样的?
作为一部古装剧,而且是一部“大女主”的戏,《大明风华》走了一条不寻常的路,与以往的古装权谋剧不同的是,这部剧吸引网友的竟然是剧中皇帝一家的接地气的日常生活,不少网友的好评都是投给了朱棣一家“有爱”的生活日常。朱棣不仅对孙子十分疼爱,对孙媳也同样非常偏爱,...

《明代风华》朱棣与建文居然见面了,历史上朱棣到底有没有找到建文呢...
《大明风华》其实按照几个已经被很多人都认为合理的逻辑来叙事铺排的。那就是,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目的就是为了找建文;建文帝就在福建,而且甚至还有一个专门和朱棣对抗的地下组织联络处。还有就是姚广孝知前知后,知道建文的下落,甚至知道朱瞻基的命运。但是有一个很幼稚的逻辑,既然连锦衣卫都知道建...

《明代风华》里朱棣与建文见面了,历史上朱棣找到建文没?
然而古装影视剧的一大弊端就是为了增加话题性而会时常对史实进行篡改,就像《大明风华》这部剧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为人所诟病的篡改,例如剧中的一对冤家建文帝朱允炆与永乐帝朱棣竟然见面了,最后两人还冰释前嫌,各自安好。虽然朱允炆的下落至今是个谜,但可以肯定的是,朱允炆与朱棣自靖难之役后...

扬中市14764253571: 《大明风华》里讲的是哪五帝? -
子丰若丹香: 《大明风华》讲述了明朝从永乐到天顺年间,历经五帝更迭,开创盛世、扬威海外的历史故事,这期间的五帝更迭分别是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镇被俘期间弟弟朱祁钰登基为帝.第一位皇帝是明成祖...

扬中市14764253571: 大明风华电视剧剧情 -
子丰若丹香: 《大明风华》电视剧是由张挺执导,汤唯、朱亚文、邓家佳、乔振宇、吴越、梁冠华领衔主演,张艺兴、俞灏明特邀出演,王学圻友情出演的古装剧.明永乐元年,御史大夫景清遭成祖朱棣满门抄斩,长女蔓姝为孙忠所救,化名孙若微收养家中...

扬中市14764253571: 胡善祥和孙若微是亲姐妹吗?
子丰若丹香: 电视剧《大明风华》在历史基础上做了改编,胡善祥是孙若微的亲妹妹.当年靖难之... 孙若微本名景蔓姝,胡善祥本名景蔓茵,两人是御史大夫景清的女儿.朱棣屠杀建文...

扬中市14764253571: 朱棣歃血为盟不杀朱家人是哪一集? -
子丰若丹香: 是大明风华中非常经典的一个片段,应该是在第五集或者是第六集,是朱棣让他们不能自相残杀的一个画面

扬中市14764253571: 大明风华朱棣说朱高志是明朝最有实力太子是哪一集? -
子丰若丹香: 大明风华朱棣说朱高志是明朝最有实力太子是第一集

扬中市14764253571: 胡善祥是怎么被废的? -
子丰若丹香: 《大明风华》朱瞻基并不喜欢胡善祥,他喜欢的人是孙若微.加上胡善祥为了变强大,渐渐变得心狠手辣,露出了阴险可怕的一面,所以虽然成为了皇后,但还是被朱瞻基以“无子多病”为由,废掉了后位.《大明风华》里胡善祥和孙若微两...

扬中市14764253571: 《大明风华》朱瞻基结局是什么? -
子丰若丹香: 《大明风华》朱瞻基的结局是英年早逝.朱瞻基是一位明君,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也得到很好的发展.朱瞻基和孙若微一起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但朱瞻基在38岁的时候便去世了,他没能做更多的事情,也没能陪伴着孙...

扬中市14764253571: 胡善祥到底被强了吗? -
子丰若丹香: 《大明风华》的导演并没有在剧集中为汉王所做的事做过多解释,不过从诸多细节中可以看出,胡善祥在会见汉王时被汉王玷污了.太孙朱瞻基完成了册封仪式,胡善祥变成太孙妃只经过了一件事,那就是会见汉王,因为汉王位高权重,有他...

扬中市14764253571: 朱棣是怎样对待建文党的用什么刑法杀害了哪些忠臣,以及对待其家属的
子丰若丹香: 被朱棣公开宣布为建文奸党的有44人,所知有这些 铁铉,割耳鼻后煮熟,塞入其本人口中,朱棣问:"甘否?"铁铉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凌迟,杀其子. 黄子澄,凌迟,灭三族 齐秦,凌迟,灭三族 方孝孺,凌迟,灭十族,杀八百七十三人 练子宁,凌迟,灭族 卓敬,凌迟,灭族 陈迪,凌迟,杀其子,亲属一百八十余人廷杖后贬窜蛮荒 高翔,因其丧服入见,朱棣命卫士杀之于殿上,没产诛族,又掘发高氏宗族墓地,焚骨抛尸,交杂狗骨马骨四散丢弃. 暴昭,磔死 邹瑾,灭三族 胡闰,灭三族 此外,铁铉妻、女,方孝孺女,齐泰妻,黄子澄妹没入教坊司为妓女

扬中市14764253571: 《大明风华》有些剧情是不是毁三观?
子丰若丹香: 《大明风华》里的有些剧情为了烘托氛围和人物,改编的过于狗血,包括胡善祥被汉王侮辱、聂兴隔三差五行刺却不成功、胡善祥和孙若微是姐妹、徐滨和孙若微哑然而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