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选自哪里

作者&投稿:籍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

答谢中书书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作者简介:

陶弘景人物生平:

南朝士族出身。10岁读《神仙传》,有养生之志,15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20岁时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30岁左右,拜道士孙游岳为师,受符图、经法、诰诀,遂遍游名山,寻访仙药真经。南齐永明六年(488),在茅山得到杨羲、许谧手书真迹。

陶弘景人物成就:

陶弘景是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早期贡献最大的人物之一。在他生活的年代,本草著作有10余家之多,但无统一标准,特别古本草书由于失效年代久远,内容散乱,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临床运用颇为不便。

陶弘景担负起“苞综诸经,研括烦省”的重任,将当时所有的本草著作分别整理成《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并进而把两者合而为一,加上个人在这方面的心得体会,著成《本草经集注》,共收药物730种。

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分类(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卷),成为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陶弘景为什么要在给谢中书书的信中描写美景?
将诗人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疑,表达了诗人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豪之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心情

答谢谢中书书写作赏析
答谢中书书写作赏析 一、独特的美学价值 答谢中书书不仅是一篇书信,更是一件艺术品,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融合了自己的情感,形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二、情景交融的手法 在这封书信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通过对山川、草木、四季更迭的细致描绘,...

答谢谢中书书的翻译
三种译文 译文一: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

答答谢中书书中哪两句通过对太阳和游鱼的描写表现出景物的静态美感_百...
中书书中哪两句通过对太阳和忧郁的描写表现出旌我的动态静态美当然是那个与太阳它是照射的那个鱼是静止的,他静态没。

请从《答谢谢中书书》中任选两个对偶句分析它们的妙处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其中每字,均是文章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少一字会断章离义,多一字便画蛇添足.一个景物,仅仅四字,便描绘恰当,津津有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心声一句话,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颓”,势在必然.“沉鳞竞跃”,变化突然.分析文章结构,亦不失巧妙,杂而不乱,结合有序.这句话涉及到...

陶弘景的《与谢中书书》与朱熹的巜百丈山记》写景手法上有何相同之...
相同之处:多视觉、听觉多感官描写,动静结合写景。供参考。

答《谢中书书》中表现自然美景的连续两句是……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落日余辉铺就大地、淙淙溪流碧波荡漾;光和影巧妙的揉和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光下的水、哪是水中的光,波光一起粼粼生辉;调皮的锦鳞,时而在水底觅食、嬉戏,时而跳出水面,搅动阵阵涟漪,圈圈荡漾到远远的岸边.望采纳

答谢中书书和袁家渴记描写景物都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从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等方面具体描绘山水美景。《dao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阅读全文,则朗朗上口,美文丽句脱口而出,顿时吐气如兰。“...

打谢中书书的主旨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是我们老师说得,希望能帮到你。

《答谢中书书》的问题?、
1 争相跳出水面2 只上文描写的自然美景 这句的意思是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奇异的景色了3 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感情,都是由景及情,寓情于景4第一篇作者从欣赏景物中发现无穷的乐趣。同时能与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有志向道同之处,生发出无比的自豪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

西夏区15923841169: 《答谢中书书》选自? -
景阙孚顺: 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西夏区15923841169: 《答谢中书书》选自《 》,作者(),()朝人,“书”即书信,是一种( -
景阙孚顺: 《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作者(陶弘景),(南)朝人,“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

西夏区15923841169: 选出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 -
景阙孚顺:[选项] A. 《答谢中书书》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 B.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C.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 D. 王勃,字子安,唐朝初年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西夏区15923841169: 答谢中书书的意思 -
景阙孚顺: 答——回答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现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书——文体名,先秦时“书”为书信的总名 ,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之间来往的信件,都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谏逐客书》、《报刘一丈书》、《与朱元思书》、《与妻书》所以连起来看意思是:回谢中书的信

西夏区15923841169: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出自哪里. -
景阙孚顺:[答案] 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粱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83年版.原文题为《答谢中书书》.本文为节选,题目为编者所加.谢中书,指谢征,作者的友人.中书,官职名.后一个“书”指书信,这段文字是原信的一部分.陶...

西夏区15923841169: 谁知道答谢中书书是谁写的? -
景阙孚顺: 是陶弘景写的选自《陶隐居集》.谢中书,指谢征.作者的友人.官职名.

西夏区15923841169: 《答谢中书书》主要内容 -
景阙孚顺: 《答谢中书书》一封书信,通过描写自然之景,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归隐林泉的志趣. 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西夏区15923841169: 《答谢谢中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居士,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人. 什么地方错了,正确的是 -
景阙孚顺: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居士[1],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 生于江东名门.祖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有《陶隐居集》,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帮助修订《本草集注》.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西夏区15923841169: 《答谢中书书》这首诗谁写的
景阙孚顺: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西夏区15923841169: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是刘勰对哪一时期文学风尚的评价 -
景阙孚顺: 原文: 答谢中书书 [南朝·梁]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