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作者&投稿:年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因为丧事,一半因为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内容简介: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这是一篇描写父子之间感情的文章。故事开始的时候,是描写父子处身于艰难的困境中。作者的祖母去世了,父亲也刚刚失业。办了丧事后,他们到了南京。 

父亲要在那里找工作,而他度过几天后就要从那里回北京念书。在车站上,当作者看见父亲托茶房照应他的时候,作者心里认为他很婆婆妈妈。 

可是,看看父亲那么辛苦地替他买橘子,他的泪很快就流了下来。之后,接到父亲的信,令他想起父亲当时的背影。 

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扩展资料: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

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2、写作特色

这篇散文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白描。全文集中描写的,是父亲在特定场合下使作者极为感动的那一个背影。作者写了当时父亲的体态、穿着打扮,更主要地写了买橘子时穿过铁路的情形。并不借助于什么修饰、陪衬之类,只把当时的情景再现于眼前。

这种白描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昧浓,蕴藏着一段深情。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其次,作品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如写儿子“看见他的背影”,“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又写父亲买桔子回来时,儿子“赶紧去搀他”。这些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更加反衬出父亲爱子的动人力量。

3、语言特色

这篇散文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文章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

没有《背影》语言的简洁明丽、古朴质实,就没有《背影》的一切风采。《背影》的语言还有文白夹杂的特点。

例如不说“失业”,而说“赋闲”,最后一节因父亲来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见真实,也表达了家庭、父亲的困境和苍凉的心情与复杂的感受,同时,文白夹杂的语句,也笼上了一层时代赋予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殊语言色彩。

4、行文立意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

第一次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第二次车站送别,作者对父亲的“背影”做了具体的描绘。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催人泪下。第四次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文章开头呼应,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5、名家点评

李广田《最完整的人格》:《背影》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当然并不是凭藉了甚么宏伟的结构和华瞻的文字,而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

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发生极大的感动力的文章,最可以作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也正好代表了作者之为人。

叶圣陶《文章例话》:“这篇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

吴晗《他们走到了它的反面——朱自清颂》:“《背影》虽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却历久传诵,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背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自清




朱自清背影 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朱自清背影一共出现四次,每次意义不同。第一次是第1自然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这里概括一下,就是:怀念父亲,惦记背影;好,那这次写背影,有什么作用呢?对,开篇点题“背影”,还有呢?对,这句话引发我们思考:为什么与父亲不相见都二年余了,作者还是不能忘记...

名家写的写人的文章~~~600字左右!是摘抄的啦~~~急
朱自清《背影》 写他父亲的《背影》原文:(作者: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

...朱自清散文 背影第一句 :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这里的二应该怎...
二,当然是读èr,这个字没有多音字。“二”是“两”的意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就是:“我与父亲已经两年多没见了”。

背影朱自清佳句
二、好句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2、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3、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4、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朱自清的散文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 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 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 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

人物描写的名家美文(全文)!!!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

初中二年级教师感觉最好上的语文课是哪篇课文,急求,明天试讲第一课,好...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

朱自清的《背影》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的一句话
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作品原文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

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啊
让父亲回家

资阳市17046258117: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 -
捷管复方:[答案] 开篇明义,引起读者兴趣. 这主要是写自己对父亲的理解,父爱的伟大.

资阳市17046258117: “我与我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加点字“已”“了”“最”有什么作用? -
捷管复方:[答案] 首先,非常荣幸能为您解答问,以下是我的回答: 此句出自朱自清的《背影》. 这一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其中 “已”写了“我”与父亲的分别时间之久. “了”写了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最”字表示程度,说明背影在“我”心中留下...

资阳市17046258117: 朱自清 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余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父亲说:“事已至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体会这些句子的感情 -
捷管复方:[答案] 1.这一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 2.父亲心里的自我安慰 为了家庭与儿子必须但担起责任不要儿子为我担心 谢谢 望采纳!

资阳市17046258117: 背影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
捷管复方:[答案] 开篇明义,引起读者兴趣. 这主要是写自己对父亲的理解,表示对父爱的伟大.

资阳市17046258117: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 -
捷管复方: 开篇明义,引起读者兴趣. 这主要是写自己对父亲的理解,父爱的伟大.

资阳市17046258117: 下列句子,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并写出间接抒情的句子所敍述的事件的抒发的感情.(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A.... -
捷管复方:[答案] A B A

资阳市17046258117: 这句话是不是倒叙?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 -
捷管复方:[答案] 是

资阳市17046258117: 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是怎样的!背影是怎样的! -
捷管复方:[答案] 以下可以帮助你了解,具体话自己组织,应该不难 四次“背影” 四次写“背影”的文字:“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资阳市17046258117: 朱自清的背影的好句要赏析(两句) -
捷管复方: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起笔似觉平淡,实际上却在平淡中显露新奇:为什么“我”最不能忘记的不是父亲的音容笑貌,而竟是他的“背影”呢?这就造成了悬念,使读者急于要追读下去,从而很自然地引...

资阳市17046258117: 背影原文 -
捷管复方: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